朔望禮聖 ▏竹山書院學人祭禮先聖

2021-02-08 竹山書院

竹山書院逢朔望禮聖,祭禮非形式,唯以誠敬祈請內心莊嚴。




維在歲末,序屬仲冬,學人祭禮至聖先師孔子。



修明德以致香茶,素己心以貢花果。

清音流廣,如張號鐘,虔禮文心,室有蘭芝。



張真山長言:

中國人的祭祀,是祭禮。在「禮」中完成生與死的交流和對話。在我們祖先的心裡、情懷中,並不認為祖先死去了。

祭如在,祭祀之時,生死兩界打開,先人同在,人神交會。我們要意識到中國文化是多麼的宏大和包容,多麼的溫暖。




我們忙碌於吃喝拉撒,常常忘記有祖先在。祭祀能把你從日常的瑣碎中拉出來。這一刻,可以脫落外在的形骸,直面自己的人生。



設祭祀,就是給你一個機會把那個不知道我們跑多遠的人拉回來,提供一個機會,讓你以直面先人的形式來直面自己——祖先在這裡,我在哪兒呢?

面臨這個終極之問: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會到哪兒去。



設置祭祀是為了直面人生,讓我們不至於被拋得太遠。

祭祀也是一事,也是在事上證功夫,真正啟動祭祀對我們的提醒,對我們的定位。只要這樣才能真誠的祭祀。






→ 竹山書院敬告學子


 

                             竹解心虛學然後知不足   山由簣進為則必要其成

                                         微信平臺:zhushanshuyuan


相關焦點

  • 楊復《祭禮》與「通禮」學術傳統
    《總目》著錄「通禮」,有陳祥道《禮書》、朱子、黃榦《儀禮經傳通解》、江永《禮書綱目》、秦惠田《五禮通考》。陳氏好攻鄭玄,朱子乃宋學中堅,江、秦二氏固為宋儒之學者,因知乾嘉學者乃以此類「通禮」書納入宋學傳統,以別於漢學考據之作。「通禮」之名創於清初,「通禮」之義闡於乾嘉,此應歸因於當時漢宋學術之碰撞。朱熹、黃榦所撰《經傳通解》既被納入「通禮」,則一般而言,楊復所續《祭禮》也當歸入此類。
  • 錢穆:新亞書院學規
    凡屬新亞書院的學生,必先深切了解新亞書院的精神。下面列舉綱宗,以備本院諸生隨時誦覽,就事研究。
  • 新亞學規/新亞書院
  • 高明士《中國中古禮律綜論續編:禮教與法制》出版
    >第一章 論隋唐學禮中的鄉飲酒禮前 言/43第一節 隋唐鄉飲酒禮的建制過程/46一、隋代的鄉飲酒禮/46二、唐代的鄉飲酒禮/48第二節 鄉飲酒禮的內容/55一、實施的對象與地點/55二、行禮的時間/58三、實施的禮儀/64結 語/66第二章 謁聖禮、謁聖試與下馬碑
  • 向輝:榮耀之禮:蔡節《論語集說》版本學考察
    [13]又,清李昱《[光緒]歸安縣誌》卷第三載:「安定書院。在縣治西北,濟川界觀德坊,今濟川鋪。宋熙寧五年知州事孫覺建於州學右傍。淳祐六年知州事蔡節改建於此。元至元二十三年為廣化寺僧所據,三十三年總管許師可徙於今所。」又,明周述《重建胡安定先生祠堂記》云:「湖舊有先生書院,前守蔡節淳祐六年所建。至元三十年知郡事許師可又新而大之。」可知蔡節在湖州任上以興學為務。
  • 禮學先賢 | 汪中
    汪中,字容甫,江都人。生七歲而孤,家貧不能就外傅。母鄒,授以四子書。稍長,助書賈鬻書於市,因遍讀經、史、百家,過目成誦,遂為通人。年二十,補諸生。乾隆四十二年拔貢生,提學使者謝墉,每試別置一榜,署名諸生前。嘗曰:「餘之先容甫,爵也。若以學,當北面事之。」其敬中如此。以母老竟不朝考。五十一年,侍郎朱珪主江南試,謂人曰:「吾此行必得汪中為選首。」不知其不與試也。
  • ──書院尋蹤
    中國書院的萌芽,精神上亦可追溯到漢代聚徒講學的私家「精廬」「精舍」。但就像西方文藝復興,中國書院更直接的淵源,還來自書籍出版所促動的一連串發展,只是時間早了好幾百年。中國隨著紙張和雕版印刷術的使用,書籍出版日益熱絡,「書院」一詞,最早便見於唐玄宗為徵集民間圖書而設立的「麗正修書院」(公元718年)。其初,書院僅為藏書校刊之所,因而也是學人薈萃與交流之地,後才因便或兼及開課授徒。
  • 書院之學 | 觀於滄海者難為水,遊於聖門者難為言
    山長寄語書院,天下之公器也。
  • 五經書院幼兒園-2021年春季招生簡章
    五經書院幼兒園春季招生簡章 私塾
  • 景區改造〉小鎮文創總舵手 何培鈞 移植南投竹山經驗 「食宿學文」注入湖南桃花源
    回想起2016年9月第一次到桃花源,長年待在南投竹山的何培鈞只覺好遙遠、好內陸。沒想到10個月後,居然開始把工作重心放在湖南做社區營造。竹山與常德相隔有868公裡之遠,但對美好價值的渴望,何培鈞卻認為是如此的接近。為這座即將成形的兩岸社造合作示範點,搭起了心靈相通的橋梁。將竹山的社造經驗移植到湖南,源起於一次「專長換宿」。
  • 微笑一夏,2018年大同書院暑期國學成長班開跑啦!
    大同書院       大同國學幼兒園辦學至今已是第11年了,大同書院今年也已經邁入了第8個年頭,時光飛逝,歲月如梭,每年的夏天,大同書院都會迎來一批莘莘學子,來到大同書院學習正統的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如何做一名君子淑女,明古道,行古禮
  • 漢學書院 國學經典之旅第三階段(暑假7天班)
    漢學書院| 國學經典之旅第三階段(暑假班)開班 《國學經典之旅》是漢學書院開辦的兒童經典教育與力行的訓練課程,主要以弟子規的力行與常禮舉要為主要教學綱目,輔以君子六藝為教學特色,共計四個階段。每完成一個階段的修學,在修業證書上將蓋章予以通過。只有完成四個階段的學習後才能進入國學經典班。 2015年暑假,國學經典之旅第三階段即將開班,請大家提前報名,安排好時間。
  • 清平收徒之禮暨墨斗拜師之禮
    )拜師之禮 時間:庚子秋九月十六地點:大慶市讓胡路區百湖家宴酒店參加人:師者:於得昌(攜夫人蓋鳳麗)弟子:侯錦生(攜夫人楊錦)嘉賓:王運革、於北、趙新光、錢松君、武輝延主持:錢松君(兼)攝影:武輝延(兼) 拜師禮全程圖文
  • 明月書院農曆2015度工作報告
    明   月   書   院   優 秀 傳 統 文 化 人週末班是書院的基礎,十分重要,各位老師在這塊,做了很多貢獻,很辛苦。夏令營    2015年是第四屆夏令營,為期30天,非常有特色:一是時間長,為國內之首;二是以學經典為主,有的孩子能背下三部經典;三是以發明本心為要,很多孩子,心性得以明顯好轉;四是重在力行。
  • 胡曉紅||從《左傳》《國語》記言看春秋時期的禮觀念
    從《左傳》《國語》所記論「禮」之言來看,春秋時人觀念中的「禮」在內涵上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指向:其一為儀節容止,即禮儀;其二為典章制度,即禮制。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兩個指向的具體意義也發生相應的變遷。首先是作為禮儀的「禮」。儀節容止應當是「禮」的最初所指,學者指出,「迄今為止,西周金文所見的『禮』字,都是禮儀、儀節之意」。
  • 《新文學》文章·李堅固《「成雲洞書院」感懷》(總第147期)
    清初名臣李光地博覽群書,學識淵博,被稱為「儒林巨擘」、「理學名臣」,清朝康熙九年(1670年)中進士,歷任翰林編修、內閣學士、直隸巡撫、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等職,為官近五十年,與康熙帝殿上君臣殿下友,被雍正帝稱為「一代之完人」。他晚年回家鄉湖頭建「成雲洞書院」,著書立說。澄清夙誌,夾輔高風,四海播嘉聲,府上猶懸三禦匾;廉潔為官,精忠報國,壹身盈正氣,湖頭共仰一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