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收徒之禮暨墨斗拜師之禮

2021-02-19 華緒學館

清平(於得昌)收徒之禮

墨斗(侯錦生)拜師之禮

 

時間:庚子秋九月十六

地點:大慶市讓胡路區百湖家宴酒店

參加人:師者:於得昌(攜夫人蓋鳳麗)

弟子:侯錦生(攜夫人楊錦)

嘉賓:王運革、於北、趙新光、錢松君、武輝延

主持:錢松君(兼)

攝影:武輝延(兼)

 

拜師禮全程圖文

 

主持:錢松君

●黃道良辰,高朋在座,值此文王聖誕之翌日,季秋既望之夜,清平於得昌收徒之禮暨墨斗侯錦生拜師之禮開始。



●師者入座。   師者夫妻就座。

●弟子奉拜師帖。

弟子持拜師帖至前跪,讀拜師帖,讀畢奉於師。師者接,略觀,頷首,付於夫人。夫人略觀,頷首,置於案。

拜師帖全文:

緣分之事,恰如張愛玲所言,千萬人之中,千萬年之中,剛好遇見。
餘十三年前,流連於中國篆刻網論壇,冥冥中似有指引,得見清平先生手段。觀先生篆刻,字法奇絕,線質流美,氣韻生動,獨超眾類。餘彼時自慚形穢,雖加線上友,未敢登師門。
越七年,經阿銳姐引薦,始見先生。先生待人以溫良,育人以仁德,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儼然夫子風範。
餘深為折服,遂請拜師從學。先生言:師徒之事,非同兒戲,若古人師徒授受,其必徒訪師三年,師訪徒三年。我輩當效之,方不負傳承之義也。餘自此遊學於華緒,俯仰春秋,忽然六載,先生教我以禮義,授我以詩文,傳我以書印,陶我以簫琴。餘雖冥頑懶惰,未習得先生學問之萬一,亦窺見華夏文化藝術之瑰麗。承蒙先生不棄,今夙願得償,有緣得遇明師,有份拜入門下,此生何憾耶?
餘願執弟子之禮,謹遵師教,勤奮刻苦,不敢妄言光耀師門,惟願不負師父今日之所期,來日之所教。


弟子 侯錦生 謹修拜

●拜師。

一拜,斯世有緣之人。   弟子一叩首。

二拜,幸遇同道之親。   弟子再叩首。

三拜,永結師徒之恩。   弟子三叩首。

●興。  弟子起,立於側。

●敬茶。

弟子斟茶奉於師,稱「師父請用茶」,師者接,飲,置於案。

弟子斟茶奉於師母,稱「師母請用茶」,師母接,飲,置於案。

弟子斟酒奉於師,稱「師父請飲酒」,師者接,飲,置於案。

●弟子跪,聆訓。

弟子跪,師者持訓詞,讀,讀畢付於弟子,弟子接。

訓詞內容:

幾分苦樂付絲弦,萬卷詩書潤筆端。

悟到老莊玄妙處,方知道德是根源。

庚子秋九月。與墨斗仁棣共勉。舊衣道人清平。

●興。   弟子起,立於側。

●繼聖人之遺風,奉束修以敬道。弟子奉拜師之禮。

弟子持禮奉師,師起接。

●感從隨之精誠,贈回禮以寄望。師者回禮。

師者持禮付弟子,弟子接。

●維知命而開,得首徒以掌門。師者賜開門弟子禮。

師者持禮付弟子,弟子接。

●留片羽於良夜,寄遙想於他年。師徒合影。

師徒合影。

師徒夫妻四人合影。

全體主賓合影。

●嘉賓題名見證。


備蔬餚以酬賓,舉匏樽而盡歡。師者請眾賓飲宴禮成。



(拜師禮主持語由 布衣清平 撰寫)

相關焦點

  • 京劇皇后戴綺霞百歲壽誕暨收徒林秉諭儀式在臺北舉行
    京劇皇后戴綺霞百歲壽誕暨收徒林秉諭儀式在臺北舉行 ⬆ 戴綺霞先生與徒弟林秉諭合影
  • 【丁鼎:禮——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說「禮」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從而可以進一步推論說「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關鍵字:禮;儒學;孔子;中國傳統文化中國自古以來就以「禮儀之邦」或「禮義之國」著稱於世。早在漢代,著名學者就在《春秋公羊傳解詁》中宣稱:「中國者,禮義之國也。」什麼是「禮」?
  • 楊復《祭禮》與「通禮」學術傳統
    蘇州大學文學院 顧遷 一、經史之間——「通禮」辨名本文標題所稱「通禮」,非取楊復《祭禮》「通禮篇」之意義,亦非「《大清通禮》」之「通禮」,乃是經學目錄學上的概念。
  • 【「法家的法即儒家的禮」略辯】
    (6)夫以太史公之殫見洽聞,豈不知儒法尊禮法而黃老反禮法耶?退而言之,陳氏若謂尊禮法與反禮法乃儒法與黃老之塙然之別,則輕仁義和重仁義又何嘗不是法老與儒家之塙然之別耶?設謂上雲無非偏頗卮言,則該段中「法家的法即儒家的禮」之論的然繆矣。
  • 胡曉紅||從《左傳》《國語》記言看春秋時期的禮觀念
    從《左傳》《國語》所記論「禮」之言來看,春秋時人觀念中的「禮」在內涵上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指向:其一為儀節容止,即禮儀;其二為典章制度,即禮制。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兩個指向的具體意義也發生相應的變遷。首先是作為禮儀的「禮」。儀節容止應當是「禮」的最初所指,學者指出,「迄今為止,西周金文所見的『禮』字,都是禮儀、儀節之意」。
  • 井超丨阮元《儀禮石經校勘記》平議
    據焦循為《儀禮石經校勘記》所撰《後序》,焦循在濟南,曾向阮元詢問校勘《石經》之事,阮元示之《儀禮石經校勘記》,且對其說: 自奉詔後,冬寒夏暍,退直餘閒,臚列諸本,反覆經義,審擇得平,兼又博訪通儒,務從人善。
  • 敬與謝,禮以茶為貴
    定價:RMB1880《三打白骨精》限量瓷版茶禮(即將售罄)猴賀歲新電影-《西遊記-三打白骨精》將於大年初一隆重上映,老叢有幸為此大戲量身訂做限量茶禮盒,可被稱為今年最受矚目之年節賀禮。此禮最亮眼之處就屬這片晶彩瓷版!電影海報栩栩如生地刻繪於瓷版上,3D立體之美盡收眼底。且外盒採用木質輕軟且不易受潮的「雪松木」,表面拋光處理後看起來更加成穩大方,賞心悅目典藏之餘,更可為永久「納藏」之使用。
  • 【書訊】徐其寧,《儒行與禮典:〈孔子家語〉思想探究》
    全書核心由「禮」貫穿,從冠、婚至吉兇喪葬終始制禮制,具有「禮典」意涵。其所論禮制事例,無論是墓葬制度或服術原則,都有尚情的傾向,若干事例甚且為魏晉重要禮議問題。在思想上,《孔子家語》強調全身自保,藉由道家戒滿損益的觀點,建構全身、成己的安身之論。因此《孔子家語》就是一本以孔子之言,提點士人、國家的禮儀之作。
  • 高明士《中國中古禮律綜論續編:禮教與法制》出版
    >第一章 論隋唐學禮中的鄉飲酒禮前 言/43第一節 隋唐鄉飲酒禮的建制過程/46一、隋代的鄉飲酒禮/46二、唐代的鄉飲酒禮/48第二節 鄉飲酒禮的內容/55一、實施的對象與地點/55二、行禮的時間/58三、實施的禮儀/64結 語/66第二章 謁聖禮、謁聖試與下馬碑
  • 【佛光新聞】「三好成年禮」加冠及笄 三好青年歡喜登大人
    人間社記者莊美昭攝臺北市松山、信義、南港三區首度聯手,9月20日與佛光山臺北道場共同舉辦「2020三好成年禮」,活動融合傳統與現代,依循古禮加冠及笄,除了給予青年祈願祝福外,特別設計五個工作坊,為近兩百位青年儲備人生技能,迎接未來新挑戰,歡喜登大人。
  • 《 禮教吃人 歪教要命:被嚴重誤解的「克己復禮」》
    關鍵是對待不同人事物的是非曲直,就必須有對應之明白透徹的不同態度。這個心態與心度其實就是儒家觀念「禮」的價值理論之出發點。      心態與心度分別關係到人類對於其生命價值的定位取向和尺度範圍。華夏文明自遠古,人們內心價值取向和範圍的確定和規定,其初始是由於為了合理化「對大自然各種無法解釋的現象的不完全解釋」而產生的神明崇拜,通過設計並逐漸完善的祭祀儀式,表示敬畏之心、表達信仰之意、表述禎祺之願,祝禱福祜、祈祐祥禕。為江山永祚帝王登嶽封禪;為平安常禧百姓上香避禍。
  • 高明士《中國中古禮律綜論》簡體本出版(附:簡體版序)
    自史遷提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以來,「通古今之變」已懸為史家之職責。其「通」之工夫,在於從「變」中求「常」。而求取常道紀綱,也是法界歷來所追求的目標。陳顧遠指出「法」的別義為「常」而歸於「律」,正是此意。陳氏又指出「禮」別於「儀」而歸於「法」。所以廣義而言,法也是禮,禮不能只由「儀」去追求。拙書在中古時期取禮、律為題,亦寓有此意。
  • 禮學先賢 | 汪中
    嘗曰:「餘之先容甫,爵也。若以學,當北面事之。」其敬中如此。以母老竟不朝考。五十一年,侍郎朱珪主江南試,謂人曰:「吾此行必得汪中為選首。」不知其不與試也。中顓意經術,與高郵王念孫、寶應劉臺拱為友,共討論之。其治《尚書》,有《尚書考異》。治《禮》,有《儀禮》校本,《大戴禮記》校本。治《春秋》,有《春秋述義》。治小學,有《爾雅》校本,及《小學說文求端》。
  • BAND CITY班習聯合主辦的第五十九屆亞太影展年度頒獎禮暨2019絲路國際時尚超模盛典即將拉開序幕!
    第五十九屆亞太影展年度頒獎禮暨2019絲路國際時尚超模盛典即將拉開序幕!BANDCITY班習音樂文化娛樂複合空間在成立短短三個月時間內,與深圳市大視界國際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聯合舉辦了「2019亞洲音樂盛典 世界領袖和平之夜」高端晚宴
  • 諾貝爾基金會分享居禮夫人真跡筆記本 稱仍存強烈輻射或千年不退
    居禮夫人120年前的筆記本曝光:居禮夫人120年前的筆記本曝光,諾貝爾基金會卻表示仍有強烈的輻射線。(Twitter / @NobelPrize)諾貝爾基金會表示,居禮夫人由於工作,長期暴露在這種強烈的輻射之中,導致有再生不良性貧血,於1934年7月4日過世。
  • 大明集禮卷三十七上•兇禮二•品官喪儀
    蓋人子送親之終,不可以徑情而直行,故為之儀節以文之。周衰,典籍散失,重遭秦皇焚書,舊制遂皆堙滅。漢興,諸儒雖有所記錄,而載在正經者,《士喪》、《士虞》、《既夕》二三篇而已。漢魏而降,儒者乃推士禮制當時之儀。唐宋以來,公卿大夫喪葬之禮,今皆可考。三品以上,六品以下,其間損益隆殺有不同者。故今本之周經,稽諸唐典,而又參以《朱子家禮》之編,列其名物之槩,次其儀文之節,斟酌之,以著於篇俾有所法。
  • 朔望禮聖 ▏竹山書院學人祭禮先聖
    竹山書院逢朔望禮聖,祭禮非形式,唯以誠敬祈請內心莊嚴。
  • 山海入饌,禮宴天下|井禮華麗綻放三迪,邀你瓜分16888元豪禮
    於是,遇見井禮【 非遺技藝傳承 】閩菜紅曲糟菜製作技藝傳承人傾心締造閩都山海宴山海相融,味及八方此謂閩菜山海入饌,禮宴天下此為井禮禮者,天地之序也—中國,自古即有「禮儀之邦」之稱出行禮,宴飲禮,座次禮.
  • 臺灣人贏大禮!來回臺灣機票等你拿!
    富邦華一銀行開戶有禮啦!8月15日起至9月15日止,凡來我行新開戶並辦理借記卡客戶,均可享受雙重好禮!第一重好禮 刮刮樂!通通有獎!獎項包括(刮就送以下其一):小米手環、哈根達斯冰淇淋券、星巴克咖啡券、水筆第二重好禮 機票大獎!20名!
  • 向輝:榮耀之禮:蔡節《論語集說》版本學考察
    「慎終追遠」(1.9)章,蔡節「釋曰:死者,人之終也;遠者,其歲月久也。敬以持之之謂慎,思以及之之謂追。於其終者而謹之,於其遠者而追之,此民德所以歸於厚也。」其後又以小字引諸儒之說:「伊川程子曰:喪盡禮,祭盡誠,謹終追遠之大者。東坡蘇氏曰:略於喪祭則背死忘生者眾而俗薄矣。」本章朱子集注為:「慎終者,喪盡其禮;追遠者,祭盡其誠。民德歸厚,謂下民化之,其德亦歸於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