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關齋戒是佛陀為了使在家信眾有機會學習出家生活,藉以長養出世善根,種植出世正因,而特別開設的方便法門。所以,八關齋戒其實就是讓在家信徒學習出家生活的戒律。
一、何謂八關齋戒
「八」,是指所受持的八種戒;「關」,即關閉八惡,令三業不起諸過;「齋」,是齊斷諸惡,具修眾善的意思。另外,過午不食,也稱為齋。「戒」,有防非止惡的作用。合起來說,就是受持八種齋戒,可以關閉八惡,不起諸過;可以齊斷諸惡,具修眾善,防止身囗意三業的惡行,並由此關囗通向出家之道,關閉生死流轉之門。因此,八關齋戒是趣向善道的妙門,是契入佛道的捷徑。
受持八關齋戒,可使在家信徒薰習長養出世善根,因此又稱為長「養律儀」;受持八關齋戒必須一日一夜遠離家居,親近三寶而住,因此又稱為「近住律儀」。
二、八關齋戒的內容
根據《薩婆多論》的說法,八關齋戒為如下八種戒律。真實說來,應該稱為八戒一齋,八戒是: 不殺生, 不偷盜, 不淫泆, 不妄語, 不飲酒, 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 不坐臥高廣大床;一齋是:不非時食。
八關齋戒的前面五支,實際上就是「五戒」,只是將五戒中的不邪淫改為不淫戒。因為受持八關齋戒時,不但禁止邪淫,即使合法夫妻間的關係也不可,所以受持八關齋戒的在家信眾便稱為「淨行優婆塞、優婆夷」。
「五戒」已如前述,今僅就六、七、八支略作說明如下:
第六支,不著華鬘香油塗身,第七支,不歌舞觀聽:不著、不塗是為遠離香、觸二塵;不歌舞觀聽是為杜絕色、聲二塵,以防止三業過患。因為芳香的氣息可以迷人心目,歌舞色聲可以喪人心志,都不適宜修行人。因此衣著應當力求樸素,不穿鮮豔華麗的衣服,不塗抹香水、胭脂,如此則有助於攝心正念,遠離貪染,自然能邁向清淨之道,而具足正報身心,以及依報國土的威儀莊嚴。
第八支,不坐臥高廣大床:不坐,意指身離觸塵。高廣大床,在《阿含經》說:「足長尺六非高,闊四尺非廣,長八尺非大,越此量者,方名高廣大床。」蕅益智旭大師重輯的《十戒威儀錄要》說:「床足但高一尺六寸,坐時腳不掛空,過此量者,即名為高;但可容身轉側,過此即名為廣。既高且廣,即名為大。」
其實,佛制此戒的用意,主要在告訴我們對物質生活要能淡泊,要能夠身體精進修行不放逸,才能與聖道相應。所以修道者在物質上應該力求簡單,不貪著物慾享受,轉而勇猛精進,這是我們對佛制此戒應有的認識。
又一齋的不非時食,即過午不食,也就是過了中午十二時,乃至一時以後就不再進食。這是佛道修行者節制食慾的戒法。《沙彌律儀毘尼日用合參》卷上引《毘羅三昧經》說:「佛為惠法菩薩云:『食有四種:早,天食時;午,法食時;暮,畜生食時;夜,鬼神食時。』佛斷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日午時,是法食時也,過此以後,同於下趣,非上食時,故曰非時。」 關於不非時食戒的制定,據《四分律》卷十四、《五分律》卷八等所載,迦留陀夷比丘於傍晚時分入羅閱城乞食,由於光線不明,一孕婦疑為鬼魅,驚嚇墮婬娠,以是因緣,佛陀乃制定此戒。
五戒以外,再加三戒一齋,成為八戒一齋,看似事小,實則五欲皆備。因五欲引起的後患,其始雖微,而其影響也鉅。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不塞,將成江河。瞠恚之火,貪愛之水,也是如此。所以受持八關齋戒,對此三戒一齋不可不謹慎受持。
三、如何求受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是一日戒,受持的時間是一日一夜,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落廿八、廿九日)。這是根據《優婆夷墮舍迦經》說:佛陀為顧慮在家信眾為經營家計,不能日日受持八戒,因此有每月六齋日受持八齋戒的制定。
此外,《四天王經》說:每月六齋日,四天王會派遣使者、太子,甚至親自下人間來巡察,如果發現布施、持戒、孝順父母的人少,諸天則心生不悅;如果布施、持戒、孝順父母的人多,諸天就心生歡喜。因此,佛陀教誡弟子們應於六齋日持齋守戒。
其實,八關齋戒並非一定要在六齋日才受持,譬如諸佛菩薩聖誕、父母師長的誕辰、自己的生日等,都可以受持八關齋戒。目前一般寺院為了適應工商社會人士的需要,大部份訂在星期日舉行,求受者只要事前報名,屆時前往寺院,經過報到、安單、說明等程序之後,便可開始一日一夜的齋戒生活。
受持八關齋戒的儀式,據讀體大師撰《授八戒正範》,共分八節:
敷座請師
開導戒法
請聖證盟懺悔業障
三歸納體秉宣戒相
教發大願護念咐囑
由上述儀式可知,求受八關齋戒「要有證盟」,也就是要請法師證授。但是,在《成實論》說:若無戒師時,自於佛前心念囗說,「我某甲,今日受持八關齋戒」,也是可以。
八關齋戒雖然是佛制的暫時出家法,但受持者不披福田衣,只搭縵衣誦經禮佛。因為在家二眾,佛令其隨力供養三寶,自己不應受他人四事供養,既然不是眾生的福田,因此不能著福田衣。
如果有人在受持八戒的一日夜當中,半途想要舍戒,依《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說:若受齋已,欲舍齋者,不必從五眾(戒師)而舍齋也,若欲食時,趣語一人,齋即舍。
八關齋戒受持時日究竟要多長,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甚至有人不能具受八戒,或者只求受晝日齋法,或只求受夜齋法;甚或希望連受二日、三日,乃至十日,是否得受?據《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說:佛制八關齋戒屬一日一夜戒,因此不可晝夜分開求受,也不得過限。如果自己斟酌情況許可,應該於一日一夜後,再次繼續求受八關齋戒。如此隨自力的多少,就不計較天數了。
其實,八關齋戒、五戒都是在家信眾所受持的戒,而八關齋戒的受持為一日一夜,時間短而戒多,五戒乃終身受持,時間長而戒少,二者之間,功德孰勝孰劣?據《大智度論》說:「如果無大心,雖復終身持,不如有大心一日戒也。譬如懦夫為將,雖復將兵,終身卒無功名;若英雄奮發,禍亂立定,一日之勳,名蓋天下。八戒比於餘戒,亦復如是。」由此可知,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實有其殊勝處,應發大心受持,才不辜負佛陀的方便教化,而不是在受持的時日長短上計較。
四、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
受持八關齋戒可得無邊的殊勝功德,根據諸經記載,可歸納如下七項:
罪障消除:《優婆塞戒經.八戒齋品》說:「善男子!若能如是清淨皈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乃至餘一切罪皆悉消滅。」 遠離惡趣:《十善戒經》說:「持此﹝八戒﹞受齋功德,不墮地獄,不墮餓鬼,不墮畜生,不墮阿修羅,常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盤道;若生天上,恒生梵天,值佛出世,請轉***。」故此八戒,又稱八種勝法。福報優厚:《優婆夷墮舍迦經》說:「六日齋者,譬如海水不可斛量,其有齋戒一日一夜者,其福不可計。」
來世尊貴:「普達王經《說:「欲知王﹝普達﹞者,本是先王時執蓋小兒,隨先王齋戒一日,奉行正法,清淨守意,不犯諸惡,其後過世,魂神還生為王作子。今致尊貴,皆由宿行齋戒所致。」
得相好身:經上說;「有一天女,光顏威相,與眾超異,諸天見已,生希有心。釋提桓因問之:『昔作何業,獲得此報?』天女答言:『昔於迦葉佛受持八戒齋,今得生天,獲端正報。』
得無上樂:《優婆塞戒經》說:「凡是齋日,悉斷諸惡罰戮之事。若能如是清淨受持八戒齋者,是人得無量果報,至無上樂。」
所求如願:《增一阿含經.高幢品》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成八關齋者,欲求生四天王上,亦獲此願,持戒之人,所願者得。﹝乃至﹞欲求作聲聞、緣覺、佛乘者,悉成其願。」
受持八關齋戒雖僅一日一夜,如能受持清淨,所得功德無量無邊,尤其能令在家信眾播下出世的正因,將來獲致解脫,免於生死輪迥。因此,人人皆應發心求受,以期早日進趣菩薩道。
八關齋戒,包含五戒。受持五戒,雖可不墮三惡道,成為人天道善人,但不能了生死,出輪迴。而受持八戒則可出離生死輪迴;受持八關齋戒,兼修定慧,可證四羅漢果;受持八關齋戒,念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得中品中生。在家學佛,首重殺戒。在家中殺生,家庭變為殺場,冤魂不散,難保平安。也不能"點殺"(指定叫商販殺)。如目前不能長素,可吃花素,為培養悲心,可買現成肉吃。殺生的惡報最可怕,現前的果報往往是疾病纏身或短命;死後的果報,常墮惡道中。不與而取叫偷盜。凡是未給與你的錢財,不管用什麼手段把它變為自己的,都是犯盜戒。從因果律講,種布施因,獲財富果;種偷盜因,獲貧困果。"梵行"是淨行,"非梵行"是不清淨的行為,指淫慾。五戒只禁"邪淫",在家居士夫妻生活,不算犯戒。而這裡要求的是出家人的戒,即是"不淫"。但只限於每月六齋日,並不難做到。這是種出世善因,是關閉生死之門。《楞嚴經》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意為淫慾心不清除乾淨,不可能超出六道輪迴。宣化上人宣講十二因緣時說,無明就是指淫慾心,以無明為緣(條件)而產生行,行就是男女的性行為。中陰身投胎,正是這一念淫慾心造成的。八戒中的"不淫"含有很高的要求。《佛說齋經》說:「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如來),無淫,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為邪淫,心不貪色,如清淨戒,以一心習」。這是要向佛看齊,起一念淫心,持齋便不清淨。因為要求高,所以,雖僅一日一夜而功德極大。在家受持八關齋戒,夫妻宜分房、分床,以保持三業清淨。包括四項:(1)妄語:大妄語,如妄言自己開悟,希圖名聞利養,死後必墮地獄,懺悔也無用;其次為謀私利而妄語欺人,也是自種惡因,終受惡報。此外,方便妄語是有條件的,必須是利人利物而不是利己。例如你在山上看見一隻野兔跑過,後面打獵人追來,問你野兔的去向,分明野兔往西跑,你告訴他往東跑的。象這樣目的是在護生,便是方便妄語。(2)惡口:用惡毒語言咒罵別人。這是自種惡因,將自食其果。(3)兩舌:說翻弄是非,挑撥離間的語言,特別是說四眾(在家,出家二眾)過失,居士菩薩戒列為重戒。更應重視。(4)綺(音奇)語:指花言巧語,包括黃色下流的語言。飲酒本身不是罪惡,但酒能亂性,使人失去理智,而破戒犯罪。古代印度有一男居士,一日因誤飲酒醉,犯飲酒戒。見鄰居家的雞過來,偷殺吃了,犯盜戒,殺戒。鄰居婦女來尋雞,答說未見,犯妄語戒。見鄰婦漂亮,姦污她,犯邪淫戒。因為飲酒導致五戒俱犯,生受國法懲辦,死墮惡道。飲用藥酒,必須經醫生診斷,非藥酒不治的病,才能飲用。賣酒使別人亂性,居士菩薩戒列為重戒。吸毒害自己,害家庭,危害社會,學佛的人更不能習染。"非時"指日中至次日清晨,即過午不食。過午不食叫"持齋","持齋"雖不是戒,卻是戒之體,是八關齋戒中最重要的一條。吃素不等於持齋,"齋"含有內心清淨,摒絕雜亂的意思。從事相上說,過中午而食者,即為雜亂不淨。所以,三世諸佛都是過午不食。從根本上說,必須身,口,意三業清淨,才叫"齋"。不問在家出家,要淨化三業,均應持齋。關於"日中"(中午)的推算方法,最好以北京的經線(即東經117度)為基數來推算,經度(東經)每減少15度,日中的時間就推遲1小時。過了中午以後到次日清晨之前,這段時間只可飲用各種糖水,果汁(濾清無渣),薑湯,鹽水,葡萄糖水。但豆漿,芝麻糊以及糕餅,麵食等,律中不許飲用,食則違犯。"香花曼",用香花製成的花冠、花環,如現代人用的手鐲、項鍊、耳環等,在八關齋戒中都不要用。這條戒的目的是讓在家人種出世之因,所以衣著力求樸素。如果仍迷戀這些裝飾品,你的內心怎麼能清淨?"香油塗身"是熱帶人的習慣,在八關齋戒中,凡香水、香粉、香脂均不應使用,因為這類美容化妝品,容易誘發淫念,使三業不淨。"歌舞倡伎"指唱歌跳舞,在八關齋戒期間,不應故意前往觀聽。包括不看電影、電視等。因為既然嚮往出世,何必再貪戀世間的娛樂,應該以"禪悅"、"法樂"來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過去西域的"床",包括坐椅在內。什麼叫"高廣大床"呢?藕益大師《十戒威儀錄要注釋》說:"床腳高一尺六寸,坐時腳不掛空,過此量者,即名為高。但可容身轉側,過此即名為廣。既高且廣,即名為大"。依此解釋,現代人用的席夢思和綢帳、繡枕、錦被等豪華用品,八關齋戒期間均不要用。否則,容易影響身、口、意三業清淨。只有看淡物質享受,才能提高精神境界;只有習慣過簡單、樸素的生活,才有利於修行方面的精進。 以上兩條,都是追求物質享受和導致淫慾的媒介,影響身、口、意三業清淨,甚至使人道心退失,所以列為禁戒。(來源: 通往解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