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而有效率的提高跑步速度

2020-09-14 愉快的跑步

點關注「愉快的跑步」


文:雨後奔跑 來源:愉快的奔跑(ID:yuhoubenpao)

跑步是人體水平位移的一種基本形式,是單腳支撐與騰空想交替,蹬地與擺臂相配合的周期性運動,決定跑步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步長和步頻,保持步長不變提高步頻或者 保持步頻不變而提高步長,都能提高跑速,因此只有了解影響步長與步頻的因素和兩者之間的關係,使兩者合理搭配,從而提高跑步速度,提高跑速還可以通過加強身體素質訓練,發展耐力,韌力,柔韌,靈敏等。


1
通過影響步長來提升跑步速度


(一) 腿後蹬技術動作對加大步長的作用


通過增加步長來提升跑步的速度,必須提高後蹬效果,就必須要做到後蹬的力量要大,速度要快,動作要充分,同事要掌握後蹬的方向和適應後蹬的角度,由於後蹬動作是以髖膝踝三關節依次伸展的形式完成的,所以當其他條件相同時,蹬地的力量越大,蹬伸動作完成越快,越充分,身體獲得的向前的加速度就越大,後蹬的方向和角度對提高後蹬效果和保證線的直線性有重要作用。



(二)腿前擺技術對加大步長的作用


每跑一步, 必然是一腿向後蹬地, 另一腿向前擺動, 兩腿動作是密切配合的。擺動腿正確的前擺不僅為後蹬動作的完成創造良好的條件, 而且擺動的力量、方向、速度和幅度還會再慣性的作用下, 直接影響後蹬的效果。


2
通過影響步頻來提高跑步速度


(一) 提高步頻的決定因素


步頻取決於完成每一步的時間, 這一段時間可以分為支撐時間和騰空時間。支撐時間是完成步長中著地緩衝距離和後蹬距離所花費的時間, 它與著地緩衝技術和後蹬動作的完成速度等因素有關,騰空時間是完成步長中騰空距離所用的時間, 它與騰起的初速度、騰起角度和空氣作用力等因素有關。提高步頻需要縮短每一步中的騰空時間和支撐時間。


縮短騰空時間應在可能的範圍內儘量減小後蹬的角度, 加大後蹬時的水平分力, 減小豎直分力, 從而降低跑進時身體重心的騰起高度。縮短支撐時間主要是縮短著地緩衝時間。在騰空階段後期, 擺動腿積極下壓動作能為縮短著地緩衝時間創造良好的條件。除此之外, 用前腳掌積極而柔和著地, 著地後踝、膝、髖關節主動彎曲緩衝, 與此同時另一腿積極向前擺動, 這些動作都能加快身體重心的前移速度, 達到縮短著地緩衝時間的效果。



(二) 提高步頻的練習方法


1. 懸垂在單杆上或支撐在雙杆上做快頻率擺腿練習。

2. 快速跑下臺階練習。

3. 高速情況下, 縮短步長的練習。要求加速跑速度達到最大後, 不減速, 而做減小步幅的慣性跑。

4. 超速情況下, 限制步長的練習。主要有牽引跑或下坡跑格練習。

5. 利用節拍器, 使運動員按節奏跑, 努力保持步頻。



3
發展絕對速度


訓練方法: (1) 20—40米行進間快跑練習;

(2) 4*25—50米接力跑, 加速跑, 追趕跑練;

(3) 下坡跑練習。

(4) 順風跑練習。

(5) 各種短段落的變速跑練習;

(6) 行時間跑30-60米, 3-4次X2-3組;

(7) 短距離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 3-4次X2-3組;

(8) 讓距離追趕跑60-100米, 3-5次X3組;

(9) 短距離組合跑 (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 X2-3組。或 (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 X2-3組

(10) 順風跑或下坡跑30-60米, 3-4次X2-3組

(11) 短距離變速跑100-150米 (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 , 3次X2-3組

(12) 膠帶牽引跑 (30-60米, 4-5次X2-3組

(13) 反覆跑30-60米, 4-5次X2-3組。



步長和步頻的相互關係是因人而異、各不相同的, 因為它受每個人的身體形態和身體素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實踐中, 根據個人的特點, 合理搭配和調整好步長和步頻的比例關係, 是提高跑步速度的有效途徑。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分享


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速刪。

相關焦點

  • 如何提高跑步速度
    問:看體育,鍛鍊身體,學跑步要關注誰?答:答案當然是關注跑步三兆子。借著這個機會,今天給大家介紹介紹一個我特別想給大家分享的一個東西:跑步如何提高速度對於普通跑者,加入點速度訓練可以明顯提高能力。想要獲得更快的速度,就要讓自己的雙腿更有力,更靈活。才能支撐和推動步伐邁得更快。
  • 如何提高跑步的速度?跟著我這樣做,令你獲得飛人一般的速度
    跑步能夠幫助我們消耗熱量與燃燒脂肪,常常每天跑步,能夠使我們獲得一個苗條的身材。跑步對身體素質具有提升 的作用,常常每天跑步,你能感覺到自己身體變得越來越健康了。二、如何提高跑步速度?我們可以從跑步長短來區分這個運動,跑步有短跑、中跑與長跑之分,長跑一般指的是5000米和5000米以上的跑步運動,中跑是處於短跑和長跑這二者之間的中檔距離的跑步,典型的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正屬於中跑。短跑指的是50米、100米、200米和400米的跑步運動。我們一般如何提高跑步的速度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如何提高跑步能力
    技術/肌力/體能一個都不能少從事任何一項體育運動,為了提高運動表現都需要強化該運動所需要的身體素質,即體能和力量。另外,不同的運動項目有不同的技術表現。在訓練比賽時,技術是身體素質能力展現的窗口和竅門,同等身體素質能力的情況下技術越出色,運動成績越好。為了更好的理解如何提高跑步能力,我們將其分解為體能、力量和技術三個方面。
  • 如何通過步幅與步頻提高跑步配速
    越來越多的小夥伴開始喜歡上跑步,它可以幫助我們減輕體重,有助於我們的長期健康,有助於減輕工作壓力,還有很多其他的跑步好處等。跑步後不久,你突然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你的跑步如此困難,為什麼其他跑友輕鬆挑戰LSD,而你跑個10公裡就氣喘籲籲,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提高跑步配速?
  • 慢跑什麼速度為好?怎麼跑步才科學
    慢跑要以什麼速度跑?怎麼慢跑才更科學呢?運動不是靈丹妙藥,也不是「速效藥」,但如果你堅持下來,可以提高體質,增強免疫力,可以強壯你的體魄,減少疾病的發生,這是肯定的。如何慢跑呢?這也是需要講究科學的,跑步要從短程開始,循序漸進逐步加量,這適合任何一種運動,如果你一上來就來個滿負荷或者是超負荷,那勢必會造成肌肉酸痛,從身體和心理上打擊你運動的積極性了。
  • 挑戰5種不同的提速訓練方法,提高跑步速度也不難
    為了讓自己的訓練增加多樣性,可以挑戰不同的訓練體系,最終會跑得更愉快和更有效率。不需要提速的速度訓練這對於許多跑者來說,可能是一個誤區。提速訓練會讓你跑得更快,但不是唯一讓你跑得更快的方法,還可以通過其它方式做到這一點,如長距離慢速的跑步訓練。這可以建立一個良好的有氧基礎。完成力量和核心訓練也能讓你跑得更快。
  • 加強「敏捷度」訓練,讓跑步的動作更有效率
    跑步對於人們來說並不陌生,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非作歹常見的一種運動方式,它不僅可以減脂塑身,也可以強身健體,提升身體素質,同時也是對耐力的考驗與提升;但跑步可不只是耐力的運動
  • 跑步者應該率先提高跑步距離還是速度?
    網易體育1月7日報導:初學的跑步者常常會對如何設定速度和距離目標感到困惑,如果你是一個跑步新手,你可能會想,是要先提高跑步距離,還是應該先提升速度?簡單的回答是:先提升跑步距離。
  • 提高10公裡的成績,如何科學訓練?
    想要提高10公裡的成績,應當如何科學訓練?孫英傑:5公裡以上的跑步,就稱為長跑了。長跑的訓練應遵循循環的力量、速度和耐力的訓練方法。再輔助高抬腿、跨步跳和交叉步的練習;周四:30-50分鐘慢跑熱身後,分別進行2000米、1000米和400米的快速跑,配速達到5分50秒,以提高速度和耐力;周五:放鬆調整;周六/日:LSD訓練,進行一次3小時慢跑。
  • 怎樣提高跑步步頻?4個技巧,讓你跑步速度明顯提升
    所以如何提高跑步速度?第一,踩高蹺,讓腿更長就能跑步更快。但是這樣不穩定是吧,跑步可能栽跟頭。所以最終要想提高跑步速度,還是要落實到跑步步頻上面。也就是你的雙腿擺動越快,你的跑步速度就越快。但是很多玩家發現,跑步步頻其實很難提高,有些人稍微雙腿擺動快一點,就站不穩,而且感覺不舒服。
  • 進階跑者的提速訓練,4招讓你提高跑步速度
    跑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於初級跑者,不提倡追求速度上的過量訓練。對於有一定跑步基礎的跑者,在速度上可以逐漸提高了。但有的跑者的思維和訓練方法,可能還停留在入門階段,對於提高速度無計可施。如果速度一直沒有提高上去,缺少的不是動力,而是一套如何提高跑步速度的鍛鍊方法。如何提高跑步速度?要求跑者的雙腳要更有力和更靈活,才能支撐和推動步伐邁得更快。因此,建議從以下4各個方面加強訓練。鍛鍊體能,增加肌肉力量1.力量訓練是提高跑步速度的基礎。
  • 用專業的舉重力量訓練,打造更有效率的跑步步伐
    但隨著更多的訓練實踐和科學研究成果,跑者開始意識到力量訓練對於跑步成績的重要性,特別是對於喜歡長距離比賽的馬拉松跑者,力量訓練能夠: 增強肌肉、骨骼和韌帶組織,這樣就使得長時間運動的免疫能力得到增強。 肌肉有更好的持久運動力和爆發力,在比賽後半程能夠滿足提速的需要。
  • 跑步是把「雙刃劍」,如何科學跑步
    然而,跑步是把「雙刃劍」,若跑步不當,輕則損傷關節韌帶,重則誘發生命危險,只有科學地跑步,才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而科學跑步,應注意哪些問題呢?首先,何時跑?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跑步應以速度較慢的中長跑為主,年紀稍大者可選擇走跑交替、勻速跑、間歇跑等強度不大的跑步形式。在跑步時應掌握正確的姿勢,上半身保持穩定,下半身保持足夠伸展,步伐與呼吸要保持協調平衡。
  • 乾貨:跑步前後該如何科學的拉伸?
    對於跑步而言,拉伸也一直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很多小夥伴兒每天都會跑步出出汗,不但使自己的身心愉悅,也會帶來很多別的好處:第一,通過跑步這樣的有氧運動,可以加快身體的脂肪燃燒,提高基礎代謝,養成易瘦的體質;第二,養成良好的跑步習慣,可提高體內的荷爾蒙分泌,讓你的體態變得更加年輕;第三:預防疾病,定期去跑跑步,可以很好得降低患疾病的風險。
  • 如何提高跑步的燃脂效率?
    跑步是一種很好的有氧運動方式,能使人的身體更加健康,保持好身材,穿衣更加好看。長期堅持,能降低體脂率,消耗更多熱量,燃燒更多脂肪,減去腰腹部,大腿臀部多餘的贅肉,是減肥減脂人群的首選運動方式。跑步的燃脂效率提高,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在短時間內看到跑步的成效,增強人的減脂信心。
  • 想要提高自己的跑步速度?試一試這種訓練方式!
    跑步可以說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普及度最大的運動,在全世界每天都會有非常多的人都在跑步,跑步這項運動帶給了我們非常多的快樂,帶給我們非常強大的身體素質,帶給我們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很多人都會去跑步,跑步可以讓我們提神醒腦,讓我們在工作當中發揮出我們最好的水平。
  • 如何跑才算得上是科學跑步?
    如何跑才算得上是科學跑步對於剛進行跑步的人來說,隔一周增加一次跑步的量比較合理,但也要根據自身情況,適當增加。相當於一周提高,一周鞏固成果。而增加量不必限制刻意的比例。關注身體,跑到覺得落地變重,或是膝部感覺有壓力時馬上停下來。
  • 跑步乾貨:如何通過速度訓練突破極限?
    除了有氧耐力基礎,速度訓練也是馬拉松訓練中重要的部分,合理安排速度訓練有諸多作用:● 有利於培養良好的跑姿和跑步技術,減少運動損傷,提高跑步效率;● 鍛鍊身體系統高效利用氧氣和代謝廢物的能力,提高運動成績;● 提升機體抗疲勞能力,在疲勞狀態下依舊可以保持良好的運動能力;
  • 目前10公裡成績45分鐘,如何科學訓練能提高?
    既然是長跑,那就應該要遵循循環的力量,還有速度和耐力的訓練方法,所以想要提高10公裡的成績,最好得有兩個月時間的系統混合型訓練。那如果目前10公裡成績45分鐘,這樣的跑者該如何科學訓練才能提高成績呢?10公裡45分鐘,那差不多每公裡配速在4分30秒左右。不可否認的是足以說明是個有能力的跑者了,而且具備了一定得速度和耐力,心肺功能也有了一定基礎,通過訓練想提高到40分鐘以內是沒問題的。
  • 跑步速度拉不上去?可能是最大攝氧量出現了問題
    呼吸進來的氧氣如果能夠被更有效率的利用,那麼我們呼吸和心率負擔自然沒有那麼重,而我們的跑步也將更有效率。用于衡量氧氣利用水平的標準就是最大攝氧量。最大攝氧量是可以通過訓練增強的。當然,受基因和其他因素影響,每個人的最大攝影量是具有上限的。也就是說雖然每個跑者可以通過訓練增強最大攝氧量,但是不代表下一次馬拉松比賽你就可以跑贏黑人選手。畢竟基因層面對於最大攝氧量也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