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記,制扇業唯一的「中華老字號」,曾為皇家貢品

2020-12-23 杭州圈

扇子本是尋常物,卻因蘊含其中的文化積澱變得不尋常。杭州王星記的扇子如法國的路易威登品牌一樣,是中國一直以來的奢侈品,還被選為皇家貢品,也一直是藏家青睞的珍品。

杭州是我國的制扇名城,南宋以來就有不少制扇藝人會集於此。1875年,王星斎在杭州清河坊創建王星記扇莊,至今已有145年歷史。王星記的制扇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首批傳統工藝產業振興項目。

王星齋的創業機會,來自一樁珠聯璧合的婚姻。錢部記扇子作坊附近,周葉文弄內有家貼花制扇的工場,作坊主陳益齋一家都是貼花高手,專門為舒蓮記扇莊加工製作高級泥金扇,業務較旺。陳益齋見王星齋手藝好,人能幹,有心招為女婿,將長女陳英許配給他。這陳英自小跟父學習制泥金扇,對扇子貼花、灑金技藝精益求精們也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制扇能手。

王星齋與陳英喜結良緣後,在父輩的幫助下就在附近扇子巷開了一家制扇小作坊,奉行「精工出細活、料好奪天工」信條,製作的扇子精巧而風格獨特,投放市場後很快被爭購一空。隨後,夫妻倆在杭產油子扇的基礎上推出面向廣大市井百姓的黑紙扇,又大受市場歡迎,被稱為「一把扇子半把傘」。就這樣,王星齋的扇作坊憑藉其精良的做工及獨特的工藝,在眾多店家中脫穎而出。

繼黑紙扇之後,王星齋陸續將前輩所開發的杭扇品種都傳承下來,並在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大膽走出杭城,挺進上海灘城隍廟,開設出外埠第一家季節性扇莊。期間,精工細作的黑紙泥金花式扇,因其做工精湛、富麗大方成為進宮朝廷的「貢扇」,由此名聲日益擴大。到了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王星齋趁熱打鐵挺進北京,在京城楊梅斜街開設「王星齋扇莊」。隨後又陸續在上海、天津、瀋陽、濟南、成都等地開設扇莊分號。王星齋扇莊迅速異軍突起,與舒蓮記、張子元並駕齊驅,成為杭州扇業的三大名莊之一。

清宣統元年(1909年),王星齋之子王子清子承父業。1929年,王子清註冊使用了寓意三星高照的「三星」商標,並在杭州太平坊開設規模為四開間門面的商鋪,正式掛牌「王星記扇莊」,不惜重金大做廣告宣傳。同時,借杭州舉辦首屆西湖博覽會的良機,挑選各類精緻名扇參加競賽,斬獲白紙扇雕刻一等獎,並在展銷會上接到了國外大商行兩年的訂貨單,外銷業務自此打開。至民國二十四年(1936),王星記扇莊已搶佔大部分市場,取代舒蓮記,一躍成為杭城扇業之首。

隨著時代的發展,王星記的扇子從最初具有清涼解暑的使用功能轉變為一個工藝品、一個文化符號。2010年12月,王星記中華老字號文化創意產業園在杭州運河邊開園。在這個創意園裡,人們既可以在扇文化陳列館飽覽天下美扇,也可以在加工車間體驗制扇的工藝流程,感受扇文化的博大精深。

為了打開市場局面,王星記扇莊適時開發了檀香絹面扇,繪以西湖風景,並以西湖名勝「西冷」、「玉帶」、「雙峰」為名,一時間暢銷上海灘。此外,王星記扇莊還創製白紙扇、白骨絹扇,烏竹絹扇和戲曲舞蹈用扇、名人書畫雕刻扇等,採取薄利多銷,爭搶扇子市場。

1944年,王星記扇莊出品各類扇子一萬四千四百把,並在《浙江商務報》有「品質兼優、式樣新穎、中國第一、歷史悠久、環球馳名」的商業廣告,打響「天下第一扇」名號。此時,王星記扇子的扇骨已有象牙、玳瑁、檀香、烏木、紫檀、湘妃竹、水磨竹、桃絲、珊瑚、虎皮等十四種。經過長期發展,王星記扇子日漸精緻,成為當時國內質量最好的一檔精品扇。

戲劇界名人都紛紛到王星記扇莊定製演出用扇。京劇大師梅蘭芳演出《貴妃醉酒》時用的象牙泥金牡丹花卉扇,就出自於陳英之手。著名越劇演員袁雪芬,在演出《梁山伯與祝英臺》時,使用的也是王星記製作的全本黑紙泥金扇。

1952年5月,舒蓮記等扇莊資不抵債倒閉後,王星記扇莊成了杭扇碩果僅存的代表與傳承,王星記扇子也成為杭扇的替代名。

進入20世紀90年代初,工業文明、科技進步的發展對傳統制扇業帶來了很大衝擊。一把黑紙扇八十六道工序,生產周期長,產品利潤薄,與其它高科技行業相比經濟效益低下。如此,王星記扇廠人才紛紛跳槽。衰落引發了技藝流失,不少傳統工藝後繼無人,產品市場沒有競爭力。無奈,1990年,王星記扇廠與「天工藝苑」商場聯營,實行「以工促商、以商扶工」的前店後廠生產經營模式。然而,1994年1月30日「天工藝苑」一場大火燒毀了王星記扇廠的全部廠房和原材料。在這危難時刻,王星記扇業人不離不棄,堅守陣地,找廠房、找市場,開展生產自救。

面臨新的挑戰,王星記扇廠的上級主管部門和領導十分重視杭扇發展,急需找一位勇於擔當、且懂技術、會管理的領導者來挑起扇廠發展重擔。就這樣,經考察和選拔,1976年進廠的第四代檀香扇傳人孫亞青女士被推到了領導崗位。孫亞青帶領職工勇於拼搏,攻克艱難,終使王星記扇廠瀕臨破產的困境中起死回生。

2000年,杭州王星記扇廠引入股份制改革,成立了「杭州王星記扇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王星記),實施了以產權為核心的體制改革和市場化運作的機制改革,孫亞青出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黨支部書記。作為王星記扇業新一代掌門人,孫亞青大力實施產品、經營和文化創新三大舉措,促進王星記扇子這一老產品煥發出新的活力。

2000年至2010年期間,王星記技藝人才輩出,新品精品迭出,每年斬獲國家級金銀大獎10多項。同時,制扇藝人們還代表中國民間工藝遠赴法國、希臘、日本、阿曼、臺灣、澳門等國家和地區開展扇面藝術表演和文化交流。王星記扇子知名度和美譽度持續升溫,年產銷從400多萬元一路飈升到1700多萬元,年利潤扭虧為盈,各類榮譽紛至踏來。

王星記每年上市新品佔總銷售額的35%,精品連年獲國家、省市級工藝美術、旅遊商品大賽金銀大獎,成為政府部門和大公司的對外禮品首選。獲得上海世博會、杭州國際休閒博覽會特許生產商資格。尤其是近年,承擔市級科技計劃項目,推動企業技術進步。企業專利產品達50件,軟體著作權2件,2014年被認定為杭州市企業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充分體現文創與科技融合的競爭力。

王星記,受到黨和國家、省市級政府領導高度關注,受到國內外知名人士的青睞,受到媒體聚焦,受到社會各界和大眾的追捧。

六大國家級榮譽光環,鑄就「中華名扇」品牌:

中國傳統手工制扇業唯一的「中華老字號」

制扇技藝被評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項目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傳承基地稱號

企業擁有中國扇藝界唯一的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及一批省市級工藝美術大師

此外,企業同時擁有七大省市級榮譽光環:浙江省工業旅遊示範基地、浙江省著名商標、浙江省省名牌產品、浙江省知名商號、杭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杭州市社會資源國際旅遊優秀訪問點。

從傳統生產到旅遊對接,從產品營銷到文化營銷,老字號王星記在不斷超越自己,努力打造具有國家級能量和影響力的創新企業,成為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行業老字號品牌中品質領先、銷售領先、文化領先的龍頭企業,將這一中華老字號品牌打磨光亮,耀眼世界!

相關焦點

  • 老字號「王星記」抖音直播,玩轉跨界讓你想不到!
    11萬粉絲關注 123萬點讚 這把扇子就是「老字號」 王星記 王星記扇業董事長 孫亞青 講述這把扇子的直播之路 將傳統技藝 帶入最in的銷售方式
  • 從清朝貢扇到杭州三絕:王星記扇子的百年傳承之路
    百年扇業,盡攬芳華;匠心傳承,終為一絕。杭州名扇王星記作為一家百年老字號,是中國制扇行業中最大的扇子綜合廠,其生產的扇子乃「杭州三絕」之一,被世人稱為「東方藝術的瑰寶」。它以其為人稱道的扇藝匠心,譜寫了一段星光熠熠的扇業歷史。
  • 講好百年老字號的「現代故事」
    早在得知2016年G20峰會在杭州舉辦,組委會將在杭州乃至全國範圍公開招標峰會禮品的消息之時,王星記扇業公司掌門人孫亞青就躊躇滿志,她認為G20峰會是杭州亮相世界舞臺的難得機遇,王星記要義不容辭地為G20峰會服務,充分發揮老字號文化和技藝優勢,講好中國故事,講好杭州故事。
  • 直播帶貨成「網紅」,百年王星記扇子的掌門人孫亞青火了
    國家級「網紅」直播,引發粉絲熱捧  孫亞青,十四歲進入制扇行業,十八歲進入王星記工廠,憑藉精湛的「拉花」技藝成為廠裡的技術標杆,更用超前的經營理念帶領王星記成功轉型,讓這家「中華老字號」煥然新生,G20杭州峰會期間王星記扇子亮相國際舞臺,使中華扇文化走向世界。
  • 懲惡揚扇:百年王星記的匠心傳承|行走的匠魂
    行走的匠魂一個掌門人要有多努力才能守住一個百年老字號?孫亞青不知道。她只知道為了讓王星記扇再現輝煌,她已窮盡了自己的一生。中國歷來就有制扇王國的美稱。王星記檀香扇杭州作為中國制扇名城,自古以來就有「杭州雅扇」的說法。特別是南宋建都臨安後,不少制扇藝人匯集杭州,一時間店坊雲集,買賣晝夜不絕。到了清朝中葉,杭州經營紙扇者總計有五十多家,工人總計達四五千人。從那時起,杭州扇子與杭州絲綢,龍井名茶齊名,號稱「杭州三絕」。
  • 王星記扇子與Dior,打造2020秋天的硬核東方時尚!
    Dior Me 秋冬秀場王星記是個中國老字號的摺扇品牌,制扇的技藝還被載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人們稱為「杭州小驕傲」。杭州伴手禮王星記扇子杭州是我國制扇名城,自古有「杭州雅扇」之說,南宋建都臨安(今杭州)後,不少制扇藝人會集杭州,店坊雲集,「買賣晝夜不絕」。杭州城內清河坊特多而得名。到了清朝中葉,「杭州經營紙扇者總計有50多家,工人之數達四五千人」。從那時起,杭州扇子與杭州絲綢,龍井名茶齊名,號稱「杭州三絕」。
  • 湘潭唯一的中華老字號,湘潭人的驕傲!
    1993年,「龍牌醬油」被國內貿易部授予「中華老字號」牌匾。2010年,「龍牌醬油」再次被國家商務部評為「中華老字號」稱號,成為湘潭目前僅有的一塊「中華老字號」。那個時候,能夠在龍牌醬油廠制醬,都是一件臉上有光的事,而且那個時候,湘潭的醬油名氣大得很,正趕上計劃經濟時代,醬油在本地都不能敞開供應,老百姓購買還要憑副食品券。
  • 疫情以來王星記首次周末加班!第一批顧客已收到扇子 感謝大家對...
    王星記銷售主管告訴記者,自每日商報報導了王星記因疫情積壓20多萬把絹扇的消息後,全社會都在關注,非常感謝大家對百年老字號的關心和支持。 為了解決庫存,讓工人們有活幹,王星記對這批原價約50元/把的絹扇進行了特價處理,以28元/把的價格,通過每日商報「每滿生活」平臺向全國銷售。
  • ...扇子是個不錯的選擇,「每滿生活」上線的50多款王星記扇子正賣...
    前段時間,王星記因疫情導致不少扇子庫存積壓。關注每日商報的朋友,一定知道我們的「每滿生活」平臺上架了50多款王星記扇子,這些都是王星記掌門人孫亞青親自挑選的,有絹扇、黑紙扇、白紙扇、紅檀扇、烏木扇等,如今已經賣掉3000多把啦!
  • 省內66家「中華老字號」青島佔三分之一!看看你認識幾家?
    青島臺東五金有限公司是青島臺東區的老店,是全國五金行業唯一的「中華老字號」企業,座落於青島市威海路80號,地處繁華的臺東商業圈內,距今有80年的歷史。  萬香齋始建於清朝末年,歷經百年的推陳創新,「萬香齋」牌老字號肉食產品久負盛名,系島城肉類行業唯一的一家「中華老字號」企業、「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著名品牌」。
  • 中華老字號桃源村 引領老字號品牌復興之路
    「桃源村」作為國家商務部首批授予的中華老字號品牌,距今已有百年歷史。起源於清朝同治年間的北京牛街,時號「奶茶馬」,以善制各類宮廷點心聞名京城;抗日戰爭爆發後遷至上海,正式立字號為「桃源村」。民國期間,「桃源村」應民國政府邀約進駐南京中央商場,服務於南京的政府要員和市民商賈,從此緣定金陵。
  • 清河絨毯被列入河北省第一批「古代貢品」保護名錄項目!
    它們不僅傳承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深厚,製造技藝精良,還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把傳承發展中華老字號列入重大工程項目,燕趙老字號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歷史的原因,不少老字號技藝瀕臨失傳,傳承瀕臨滅絕。
  • 174家杭州老字號路在何方?我們和這兩位掌門人聊了聊
    「一把扇子半把傘」,這是王星記的人間絕色。「裁剪江山成錦繡」,這是張小泉的風發意氣……談到「老字號」,首先想到的會是知名度和美譽度。目前,杭州有174家經過保護認定的老字號企業,他們共涵蓋了39個「中華老字號」、170個「浙江老字號」和156個「杭州老字號」。
  • 揭秘全聚德等老字號傳奇故事,央視紀錄片《中華老字號》今起播出
    作者:曉風1月28日22點,大型人文紀錄片《中華老字號》第一季將在CCTV4開始播出,用6集的篇幅,為廣大觀眾講述全聚德、六必居、瑞蚨祥、內聯陞、戴月軒等11家中華老字號的傳奇故事和文化內涵,揭開紅都製衣、大北照相館等曾為國家領導人製衣拍照的老字號的神秘面紗。
  • 江蘇中華老字號有哪些,江蘇中華老字號名單
    中華老字號,是歷史悠久,擁有世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取得社會廣泛認同,形成良好信譽的品牌。老字號是文化符號、歷史記憶和商業品牌代表,他們不僅是一個個商業實體,同時也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截止至2020年,江蘇省共有96家「中華老字號」企業。 你知道江蘇中華老字號有哪些嗎?下面介紹江蘇中華老字號名單。
  • 碧粳米竟是清代的貢品,再次證明賈府就是大清皇家
    整個天下,只有大清皇家才有這個資格稱自己是「天下望族」以及「都中望族首吾門」。也就是說賈府就是大清皇家!  甚至,這僅僅是賈府露出皇家真面目的小小一角而已。  如果換個角度,從人物等方面進行考證的話,那麼得出的結論也是一樣的,同樣也能輕輕鬆鬆證明賈府就是大清皇家!只因還是那句話: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 老字號,大口咥!西安中華老字號餐飲地圖痛快上線~
    ,是西北五省餐飲企業唯一獲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護單位。「東鍾西鼓、青龍白虎、香菜熱湯、西安飯莊」自建店伊始這樣的民謠就流傳於世西安飯莊  是國際餐飲名店、中華老字號、陝西省、西安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護單位西安飯莊創建於1929
  • ...老字號」相關商標被指「欺騙」,法院:劍南春不是「中華老字號」
    法院指出,四川綿竹劍南春酒廠有限公司尚不屬於經商務部認定可以使用「中華老字號」標識和文字的企業。商標中使用「劍南老字號」圖形及「老字號」字樣,易被普通公眾理解為其屬於經過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的品牌和企業,因而帶有欺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