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深一度】南方邦聯軍雕像去留:一道延續百年的政治難題

2020-12-14 海外網

6月2日,里奇蒙市抗議者聚集在羅伯特·李雕像附近,雕像本身則被畫滿塗鴉和標語。(圖源:美聯社)

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抗議示威在全美持續多日,具有種族主義色彩的南方邦聯軍雕像屢屢成為民眾怒火的發洩對象。據美聯社報導,經歷一天基本和平的抗議活動後,當地時間6日晚,一小群示威者在維吉尼亞州首府里奇蒙市拉倒了一座美國內戰時期南方邦聯將軍的雕像。兩天前,維吉尼亞州州長拉爾夫·諾瑟姆宣布「重磅消息」,稱將拆除位於里奇蒙的內戰著名人物羅伯特·李的雕像,試圖緩解當地規模龐大的抗議示威活動。

「移除(李將軍雕像)這個地標很重要,」諾瑟姆表示,「但這只是一步,美國還有很多象徵著不平等的紀念碑。」正如諾瑟姆所說,美國其它地區的歷史雕像也很快成了抗議者們的新發洩點。很多參與過種族爭端的人物雕像也都岌岌可危,成為了示威聚集地,甚至被抗議者塗鴉或直接推倒。

 

蒙哥馬利羅伯特·李高中外的雕像不見蹤影,只剩下底座。(圖源:美聯社)

何許人也

羅伯特·李出身將門,早年曾以全校第二的優異成績畢業於西點軍校。在和維吉尼亞州最富有家庭之一的女兒結婚後,接管了擁有大量奴隸的家族產業。

美國內戰前夕,是否廢除奴隸制已經成了南北之間的重要矛盾。與北方的工業化不同,以種植園經濟為主的南方,將北方支持廢除奴隸制的態度視為是對自己權利和經濟的巨大威脅。

南北戰爭打響時,羅伯特·李拒絕上級指派他率領北方聯邦軍隊的任務,辭去公職,回到位於南方的家鄉維吉尼亞州,成為南方邦聯率領北維吉尼亞軍的軍事將領。在他的指揮下,邦聯軍隊在多個戰場上戰勝了北方,甚至一度逼近華盛頓。

1863年,美國內戰在葛底斯堡迎來了轉折點,雖然雙方均傷亡慘重,但北軍在此拿下了決定性勝利。此後,北軍開始全面攻擊,羅伯特·李的軍隊被持續逼向里奇蒙。在寡不敵眾的形勢下,他於1865年4月代表南方向北方聯邦投降。戰後,羅伯特·李開始大力支持允許黑人進入公立學校,並賦予他們投票權。

按照美國歷史學家伊莉莎白·普賴爾的說法,羅伯特·李對於奴隸想要獲得自由的行為感到非常生氣,並且「為了加強控制採取了嚴厲的措施」。然而,他在1856年寫給妻子的信中又表示,奴隸制「在道德和政治上都是邪惡的」,並稱上帝是負責解放奴隸的人。

歷經浮沉

羅伯特·李對種族主義的態度不明朗,又是南方邦聯的將軍,其雕像為何屹立不倒?

據了解,南北戰爭後,羅伯特·李反對為自己修築雕像和紀念碑,希望國家能儘快走出戰爭傷痛,達成和解。然而1870年他去世後,一種被稱為「失落的事業」思潮逐漸興起,認為,南方邦聯明知註定失敗卻還堅持戰鬥,是為「捍衛南方生活方式」的理念而戰,刻意淡化甚至迴避了南方邦聯維護奴隸制這一「原罪」。

維吉尼亞大學研究美國內戰的加裡·加拉格教授對《每日電訊報》表示,以羅伯特·李為主題的紀念和紀念碑興起時,正值20世紀20年代的種族主義組織3K黨捲土重來和針對黑人的種族隔離措施出臺。加拉格還提到,上世紀20年代美國多地陸續修建李將軍雕像正是這一思潮興起的結果,他的形象還出現在美國硬幣和郵票上。

《每日電訊報》引用堪薩斯大學教授肖恩·亞歷山德的話表示,雖然美國政府努力將羅伯特·李塑造成一位和解者,但對長期飽受種族主義侵害的非裔美國人來說,羅伯特·李要為內戰中的數萬死傷負責。

 

2015年,紐奧良市拆除羅伯特·李雕像。(圖源:美聯社)

2015年,紐奧良市正式拆除了羅伯特·李的雕像,也是市內最後一座與南方邦聯有關的紀念標誌;2016年,休斯頓一所以羅伯特·李命名的高中在投票後決定改名;2017年,維吉尼亞州的夏洛特維爾市也投票拆除一處羅伯特·李雕像,還招致了反對者的起訴和示威,導致3人在衝突中死亡。

「近年來,紐奧良、休斯頓和南卡羅來納州等地的此類呼聲非常大。」《每日電訊報》寫道。

裂痕仍在

圍繞羅伯特·李雕像的去留,美國社會至今仍存在不同看法。《紐約時報》援引里奇蒙市長斯通尼的說法認為,拆除雕像的決定能給里奇蒙市和維吉尼亞州帶來新的未來。「許多美國的南方城市和州質疑南方邦聯紀念碑的理由很簡單」,美國VOX新聞網解釋稱,南部邦聯為維持美國的奴隸制和白人至上而戰,這不是一個國家應該以任何方式來紀念的事情。

美聯社文章指出,作為南方邦聯曾經的首都,里奇蒙多次拒絕和拖延拆除相關雕像,如今計劃的落實對於民權人士的意義重大。 「雕像對於黑人和很多群體來說都是一個標誌,象徵著曾經充滿仇恨、壓迫和低人一等的時代。」黑人議員傑伊·瓊斯說,他在聽到拆除的決定時,心中的情緒無以言表。

不過,有批評者認為,這些紀念碑實際上是代表了南方的驕傲,而不是為了紀念一場支持奴隸制的叛亂運動。他們認為試圖消除南部邦聯標誌是在抹去美國的部分歷史。

美聯社注意到,很多歷史學家指出,這些地標象徵著美國醜陋的過去,應當作為教訓被繼續保留。「試圖抹去歷史,而不是將歷史帶入現實,這種行為絕對會失敗。」維吉尼亞州的共和黨人發出了這樣的批評聲音。里奇蒙市紀念碑大道保護協會主席比爾·蓋拉什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稱移除雕像會改變這條街的「靈魂」,影響該市的旅遊業,並且再次激起極端左翼和右翼群體之間的矛盾衝突。

紐約市立大學藝術史學家哈裡特·塞尼也對美國國家公共電臺表示:「我認為擁有自己的歷史很重要。我們可以拆除這個國家的所有南方邦聯紀念碑,但是如果我們不能從中學到什麼,那就不會結束種族主義。」

美國學界普遍認為,儘管羅伯特·李並非白人至上主義者,但在不同時代,各類團體為李將軍雕像賦予新的含義,恰恰是美國社會裂痕的寫照。(海外網 趙健行、張霓、王法治)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張敏、王珊寧

31809125,.【海外網深一度】南方邦聯軍雕像去留:一道延續百年的政治難題,.2020-06-08 21:12:00,.204317,.張敏、王珊寧

相關焦點

  • 美國路易斯維爾市政府拆除南方邦聯軍將領雕像
    (觀察者網訊)「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全美抗議浪潮仍在持續,有示威者推倒南方邦聯軍將領雕像,美國海軍陸戰隊也「封殺」南方邦聯旗。如今又一座南方邦聯軍將領雕像被拆除,但這次是當地政府主動拆了它。今日美國(USA TODAY)6月8日報導,在美國中東部的肯塔基州最大城市路易斯維爾,該市官員周一拆除了一座備受爭議的、南方邦聯軍將領約翰·卡斯爾曼(John.B.Castleman)的雕像。約翰·卡斯爾曼出生於1841年,在20歲時加入了邦聯軍將領約翰·亨特·摩根旗下的肯塔基州第二騎兵團。
  • 拆雕像、改名字、下架《亂世佳人》 美國「政治正確」的鐘擺該向左...
    一座座有爭議的歷史雕像被示威者推倒毀壞,《亂世佳人》、《老友記》等多部知名影視劇也陷入「種族歧視」爭議漩渦……矛盾不斷激化之下,這場席捲全美的抗議浪潮是否會走向「極端化」?而在這些示威抗議活動之下的所謂「政治正確」,是否過了頭?
  • 灰熊莫蘭特加入拆雕像大隊!寫信給法官要求拆除羅伯特·李的雕像!
    Imes)法官,要求拆除「白人至上」雕像,這是在肯塔基州默裡郡縣法院的外面,有一個邦聯將軍羅伯特·李的雕像。 賈·莫蘭特1999年8月1日出生在喬治亞州奧古斯塔,就讀於莫瑞州立大學(Murray State),2019年第1輪第2順位被灰熊選中,同屆狀元秀為錫安·威廉士,他們兩都是NBA本賽季最佳新秀的有力爭奪者,按目前的綜合數據來看,莫蘭特基本鎖定此獎項。
  • 美國這一幕,像極了17年前美軍推倒薩達姆雕像……|圖說
    文/七隻小狼在當地時間6日維吉尼亞州首府里奇蒙進行的抗議活動中,一小群示威者推倒了位於當地門羅公園內的威廉·卡特·威科姆將軍雕像。威科姆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曾出任南方邦聯軍的騎兵將軍,很多非裔美國人及反種族主義人士一直視該雕塑為「帶有壓迫和不平等的種族主義象徵」。除了威科姆外,包括哥倫布、羅伯特·李、愛德華·卡馬克、查爾斯·林恩、弗蘭克·瑞佐等等在美國歷史上有種族主義背景的人物雕像都遭到了破壞。這股推倒雕像之風,很快跨越大洋,傳到了歐洲國家。
  • 海外網深一度:被扣上"政治組織"的帽子,NBA過去48小時經歷了什麼?
    他還炮轟NBA,「他們變得像一個政治組織,這不是件好事。」分析人士表示,由種族矛盾引發的流血、憤怒與抗議讓人們陷入一種無解的暴力循環,難以脫身,而美國政府卻在「裝傻」。NBA這場前所未有的集體抗議活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場重大的勝利。
  • 海外網深一度:被迫年底下線,「淘寶臺灣」經歷了什麼?
    島內有識之士指出,「淘寶臺灣」難逃政治打擊,勢必引起其他在臺陸企恐慌,也升高了外界對臺灣的政治風險評價。「淘寶臺灣」屢遭刁難「淘寶臺灣」宣布下線的同一天,負責其經營業務的克雷達公司也發布聲明稱,「經公司慎重諸多評估後,考量市場環境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忍痛決議於今年12月31日23點59分正式停止在臺灣的營運。」
  • 非裔球星雕像慘遭塗鴉,被噴「白人的命也是命」
    (觀察者網訊)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引爆抗議浪潮,美國民眾多次破壞南北戰爭時期歷史人物的雕像洩憤。而這次又有一座雕像慘遭塗鴉,但卻是現代非裔運動員的雕像。 美國廣播公司(ABC)8臺的記者報導稱,有人先在雕像上用白色噴漆塗鴉「WLM」,之後又有人用紅色油漆覆蓋上了「黑人的命也是命」(BLM)。當地社區的居民拿著刷子前去清洗雕像上的塗鴉。 隨後被懷疑是始作俑者的白人男子再次出現,想清理掉雕像上的「BLM」字樣,並與居民發生爭吵。亞瑟·阿什的侄子大衛·哈裡斯到場調解。當地警方之後也趕到了現場。
  • 海外網深一度:國會槍響,美國「淪陷」
    來源:海外網圖:美聯社一夜之間,美國國會「淪陷」。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們高呼「USA」,揮舞著美國國旗以及「不要踐踏我」的旗幟在國會大廈前進行抗議。他們與全副武裝的警察衝突扭打,甚至砸碎玻璃、徒手攀登闖入國會大廈,正在舉行的眾議院會議被迫緊急終止撤離。
  • 海外網深一度:被扣上「政治組織」的帽子,NBA過去48小時經歷了什麼?
    來源:海外網圖源:Getty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黑人男子遭白人警察槍擊事件引發的不滿情緒蔓延至美國體壇,原定於當地時間8月26日下午舉行的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季後賽第5場,因雄鹿隊拒絕出場比賽而暫停。
  • 海外網深一度:被扣上「政治組織」的帽子,NBA過去48小時經歷了什麼?
    來源:海外網圖源:Getty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黑人男子遭白人警察槍擊事件引發的不滿情緒蔓延至美國體壇,原定於當地時間8月26日下午舉行的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季後賽第5場,因雄鹿隊拒絕出場比賽而暫停。
  • 美國奴隸解放日這天 抗議者拉倒並點燃首都的南方將軍雕像
    來源:海外網抗議者正在點燃雕像(圖源:路透社)海外網6月20日電因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全美抗議浪潮仍在繼續。綜合今日俄羅斯和《紐約郵報》報導,當晚,一群抗議者聚集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司法廣場附近,他們用繩索綁住南方邦聯將軍艾伯特·派克的雕像,集體將其從底座上拉倒下來,之後又將易燃液體傾倒在雕像身上將其點燃,抗議人群中還一度爆發「沒有正義就沒有和平」和「黑人的生命也是命」的呼聲。據了解,這座高十一英尺(約3.4米)的雕像是美國首都唯一一座紀念南方聯盟將軍的戶外雕像。
  • 海外網深一度:疫苗面前,西方不講平等了
    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31936612,.海外網深一度
  • 美國維吉尼亞州拆李將軍雕像被法官叫停:違反百年前契約
    弗洛伊德之死持續引發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之際,維吉尼亞州州長上周宣布將拆除當地歷史悠久、充滿爭議的羅伯特·李將軍雕像,但這一決定於8日被當地法院叫停。據《華盛頓郵報》6月9日消息,在維吉尼亞州州長諾瑟姆宣布拆除李將軍雕像的決定僅4天後,該州法官便對州政府發布為期10天的禁令,不允許其推進拆除計劃。維吉尼亞州里奇蒙巡迴法庭法官卡瓦多8日在命令中稱,諾瑟姆的計劃違反了1890年在當地亨裡科縣提交的一份契約。
  • 海外網深一度:四年兩次彈劾總統,美國遇上了「大問題」
    來源:海外網福克斯直播投票截圖當地時間1月13日,美國眾議院以232票贊成、197反對的結果通過了針對現任總統川普的彈劾條款。至此,川普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在任期間兩次遭彈劾的總統,也是第一位在卸任前夕被彈劾的美國領導人。《華盛頓郵報》稱對川普的第二次彈劾是歷史上最「兩黨一致」的一次彈劾。
  • 海外網深一度:被扣上"政治組織"的帽子,NBA過去48小時經歷了什麼?
    他還炮轟NBA,「他們變得像一個政治組織,這不是件好事。」分析人士表示,由種族矛盾引發的流血、憤怒與抗議讓人們陷入一種無解的暴力循環,難以脫身,而美國政府卻在「裝傻」。NBA這場前所未有的集體抗議活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場重大的勝利。
  • 八國聯軍搶走「永樂寶劍」,估價超10億元,英國博物館卻拒不歸還
    自聯軍之入城也,時掠取財物,而德兵尤橫,公卿貴人多被笞辱,炮擊太廟鴟尾,鑿禁垣為門。夷兵至騎驢上三殿,玉帛圖籍焚掠無遺。戶部銀三百餘萬,內帑倍之,盡以資敵。大治道途,穿城為鐵道,通正陽門。俄、英兵迭居頤和園,及出而薪木皆盡矣。」 從這段記載可知:八國聯軍的統帥瓦德西進入北京城後在皇家儀鸞殿居住,而聯軍入城後更是肆無忌憚地逞兇施暴,還搶奪了中國的大量銀兩資財。
  • 海外網深一度:忍無可忍,特斯拉等美企向白宮「索賠」
    來源:海外網圖源:Getty白宮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兩年多,美國企業的不滿集中爆發了。據英國《衛報》24日消息,全球主要汽車製造商特斯拉、沃爾沃、福特和梅賽德斯-奔馳均就美國政府對中國商品徵收「非法」關稅提起訴訟,要求美方退還進口商品所繳納的關稅。
  • 「海外網深一度」又「刁難」中國App 白宮打的什麼算盤?
    來源:海外網圖源:路透社短視頻應用「抖音海外版」(TikTok)連日來屢遭美國政府「刁難」。美國白宮顧問納瓦羅12日聲稱,美政府將對抖音海外版和微信採取「強有力行動」。美國務卿蓬佩奧6日曾污衊中國「盜取私人信息」,暗示美國可能封禁包括抖音海外版在內的中國社交應用軟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