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路易斯維爾市政府拆除南方邦聯軍將領雕像

2020-12-18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全美抗議浪潮仍在持續,有示威者推倒南方邦聯軍將領雕像,美國海軍陸戰隊也「封殺」南方邦聯旗。如今又一座南方邦聯軍將領雕像被拆除,但這次是當地政府主動拆了它。

今日美國(USA TODAY)6月8日報導,在美國中東部的肯塔基州最大城市路易斯維爾,該市官員周一拆除了一座備受爭議的、南方邦聯軍將領約翰·卡斯爾曼(John.B.Castleman)的雕像。

約翰·卡斯爾曼出生於1841年,在20歲時加入了邦聯軍將領約翰·亨特·摩根旗下的肯塔基州第二騎兵團。1864年他被提拔為南方邦聯軍少校。他還曾在美西戰爭後擔任陸軍準將,在1892年擔任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在一戰期間,他曾譴責三名拒絕向非裔上尉敬禮的白人士兵,此後於1918年去世。

路易斯維爾市市長、民主黨人格雷格·費舍爾多年來一直希望拆除這座建於1913年的雕像,並稱因卡斯爾曼曾加入南方軍,他的雕像是一個「傷人的歷史遺蹟」。去年當地藝術團體提起訴訟延緩了拆除進程,但上周五傑弗遜巡迴法院法官裁定該市可移除這座雕像。

當地時間周一早晨6時左右,工作人員開始拆除這座位於路易斯維爾市切洛基三角社區的雕像,並將其轉移至倉庫。市政府計劃將雕像安放在卡斯爾曼安葬的洞穴山公墓,並表示正與公墓就此事進行談判。

南方邦聯軍將領卡斯爾曼的雕像被工作人員移除,此前雕像上已受到汙損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在這座雕像被拆除前,為抗議警察今年3月槍殺非裔女護士布倫娜·泰勒及其男友,當地人已連續11日舉行抗議活動。周一,市長費舍爾表示:「過去幾周發生的事情清楚地表明,僅僅正視歷史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解決它對我們現在的影響。」

「今天有太多的人在受苦,因為在一個貶低非裔美國人生命,否認他們的正義、機會和平等的社會裡,沒有實現憲法中對正義與平等的承諾。這種情況必須改變,人們也希望也應該行動,我們需要轉變。」

拆除雕像時,有一些居民和活動人士到場圍觀。路易斯維爾市議會議員布蘭登·科恩表示:「看到它被輕鬆地拆除我真的非常高興。因為你可以想到它以另一種吵鬧、混亂、暴力的方式被拆除的情景。」

他還在談及最近的抗議活動時稱:「人們需要的是行動而不是語言,這是一項無聲但意味深長的行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需要看到更多這樣的事」。報導稱,科恩的選區包括雕像所在的切洛基三角社區。

另一位在場的種族平權活動人士卡拉·華萊士則帶著一塊寫著「拆掉它」的標語牌,她表示自己已為移除該雕像爭取了三年:「這是這個國家壓迫非裔美國人歷史的遺蹟,這是奴隸制的遺蹟,也是我們正努力解決的問題的遺蹟。」

藝術團體「路易斯維爾公共藝術之友」曾出打廣告,提醒民眾卡斯爾曼曾拯救非裔的生命,阻止公園中的種族隔離 圖片來源:推特圖片

然而也有人對此表示反對和失望,曾為當地藝術與歷史團體提出訴訟的律師史蒂芬·波特周一表示,市政府此舉「沒有考慮到司法系統的要求」,他已向傑弗遜巡迴法庭提出,要求其撤回或推翻拆除雕像的決定。

在切洛基三角社區生活了30多年的尼克·莫裡斯也對此表示「非常難過和失望」:「對我來說這座雕像是這個社區的象徵,它已經在這兒有100多年歷史了。」

莫裡斯指出:「我認為大多數人都不願去了解有關卡斯爾曼的全部事實,他的完整歷史。他為路易斯維爾做了很多好事,他確實曾加入南方陣營,但從全局來看,我認為他值得留在這兒。」

報導稱,在全美抗議活動中,「一大波官員」都宣布將移除邦聯紀念碑,上周四,肯塔基州州長安迪·戴維斯要求將南方邦聯總統傑弗遜·戴維斯的雕像從州議會大廈移除。維吉尼亞州州長拉爾夫·諾瑟姆也宣布,將「儘快」把邦聯軍指揮官羅伯特·李的雕像從此前的邦聯首府里奇蒙移除。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灰熊莫蘭特加入拆雕像大隊!寫信給法官要求拆除羅伯特·李的雕像!
    特雷楊 目前美國社會突顯的問題,是長期以來民眾壓抑的爆發,多地出擊拆除涉及此次敏感事情的雕像。近日不僅有拆除哥倫布雕像的,還有要求拆除美國南北戰爭時,涉及奴隸主、白人至上等相關歷史人特的雕像,這次莫蘭特寫信給法官加入了拆雕像大隊! 「從我踏入校園的那一刻起,莫瑞就感覺像是第二故鄉,成為莫瑞州立社區的一部分。作為一個年輕的黑人,我不能足夠強調知道這座城市仍然表彰一個捍衛白人至上和仇恨的同盟國戰爭將領是多麼令人不安和令人沮喪。」
  • 【海外網深一度】南方邦聯軍雕像去留:一道延續百年的政治難題
    6月2日,里奇蒙市抗議者聚集在羅伯特·李雕像附近,雕像本身則被畫滿塗鴉和標語。(圖源:美聯社)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抗議示威在全美持續多日,具有種族主義色彩的南方邦聯軍雕像屢屢成為民眾怒火的發洩對象。據美聯社報導,經歷一天基本和平的抗議活動後,當地時間6日晚,一小群示威者在維吉尼亞州首府里奇蒙市拉倒了一座美國內戰時期南方邦聯將軍的雕像。兩天前,維吉尼亞州州長拉爾夫·諾瑟姆宣布「重磅消息」,稱將拆除位於里奇蒙的內戰著名人物羅伯特·李的雕像,試圖緩解當地規模龐大的抗議示威活動。「移除(李將軍雕像)這個地標很重要,」諾瑟姆表示,「但這只是一步,美國還有很多象徵著不平等的紀念碑。」
  • 拆雕像、改名字、下架《亂世佳人》 美國「政治正確」的鐘擺該向左...
    拆雕像改名字,美國上演「歷史大清算」就在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抗議示威在全美愈演愈烈之際,美國示威者們近日還發起了一項新的運動——「推倒」涉及種族主義的雕像。當地時間6日,維吉尼亞州一群示威者將一座美國內戰時期南方邦聯將軍威廉斯·卡特·威克卡海姆的雕像拉倒,自那之後,美國各地多個南方邦聯軍官雕像被示威者相繼破壞。
  • 他的雕像竟也被「斬首」!是美國的種族勝利還是文化浩劫?
    在維吉尼亞州的Old Town,一處紀念南方在樸茨茅斯市,市議會推遲拆除南方軍紀念碑的決定後,示威者強行用繩索,磚頭,斷線鉗,錘子等工具「斬首」並推倒了四座當地的南方軍將領雕像。據統計,原來在美國的南方各州,有總共1741個關於南部聯軍的雕像。2015年以前,美國各地已零星出現移除聯邦標識及紀念碑的動作。而大規模廢除南方軍雕像的一個觸發點是,2015年6月白人男子戴倫·魯夫,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一座非洲裔美國人的教堂內槍殺了包括牧師在內的9人。
  • 非裔球星雕像慘遭塗鴉,被噴「白人的命也是命」
    (觀察者網訊)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引爆抗議浪潮,美國民眾多次破壞南北戰爭時期歷史人物的雕像洩憤。而這次又有一座雕像慘遭塗鴉,但卻是現代非裔運動員的雕像。 美國廣播公司(ABC)8臺的記者報導稱,有人先在雕像上用白色噴漆塗鴉「WLM」,之後又有人用紅色油漆覆蓋上了「黑人的命也是命」(BLM)。當地社區的居民拿著刷子前去清洗雕像上的塗鴉。 隨後被懷疑是始作俑者的白人男子再次出現,想清理掉雕像上的「BLM」字樣,並與居民發生爭吵。亞瑟·阿什的侄子大衛·哈裡斯到場調解。當地警方之後也趕到了現場。
  • 受到黑人弗洛伊德之死事件的影響,維吉尼亞州決定拆除李將軍雕像
    因此,在美國北方人看來,李將軍促成了南北戰爭的結束,在美國南方人看來,李將軍減少了不必要的死傷。某種意義上,李將軍成為美國南北重新統一的象徵,因此那時紀念李將軍的雕像遍布南方各州。如今,美國人為何要拆掉李將軍雕像?
  • 為了清除種族主義遺留,美國海軍陸軍要封殺這面旗
    與此同時,美國多地發生了破壞南方邦聯軍將領雕像和紀念碑的事件。實際上早在4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大衛·伯格將軍就曾發布命令,禁止在軍事設施上展示邦聯旗。當時他表示,「美國奴隸制文化記憶的繼承者們對其感到痛苦和排斥。」他的話有道理。但問題是,美國奴隸制的印記實在太多了。
  • 被推倒的「李將軍」和美國「失落的事業」
    美國維吉尼亞州騷亂事件,使150多年前一位將軍羅伯特·李重回美國媒體和公眾視線。
  • 美國這一幕,像極了17年前美軍推倒薩達姆雕像……|圖說
    文/七隻小狼在當地時間6日維吉尼亞州首府里奇蒙進行的抗議活動中,一小群示威者推倒了位於當地門羅公園內的威廉·卡特·威科姆將軍雕像。威科姆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曾出任南方邦聯軍的騎兵將軍,很多非裔美國人及反種族主義人士一直視該雕塑為「帶有壓迫和不平等的種族主義象徵」。除了威科姆外,包括哥倫布、羅伯特·李、愛德華·卡馬克、查爾斯·林恩、弗蘭克·瑞佐等等在美國歷史上有種族主義背景的人物雕像都遭到了破壞。這股推倒雕像之風,很快跨越大洋,傳到了歐洲國家。
  • 美軍考慮給基地改名,不再使用南方邦聯將領名字
    【文/觀察者網 徐怡鳴】黑人弗洛伊德被跪殺正在顛覆著美國人對本國歷史的認知,抗議者將矛頭對準了美國歷史上支持奴隸制的南方邦聯,曾被視為「具有紀念意義傳統」的邦聯將領雕像,正成為示威者的「眼中釘」,多地發生了破壞雕像事件。美軍也正考慮給十多處以南方邦聯將領名字命名的軍事基地和設施改名。
  • 「起義軍」要拆美國內戰南方軍將領雕像,法院認定政府暫時不拆毀
    這些雕塑已經上了「安提法」的黑名單隨著美國「起義軍」安提法武裝和黑人武裝「黑豹」連續多次發出警告,要拆毀美國內戰時期,美國南方奴隸軍總司令,羅伯特·李將軍雕像。美國維吉尼亞州里奇蒙議會就展開了討論:到底是自己拆,還是等美國「起義軍」安提法武裝和黑人武裝「黑豹」拆毀。法官駁回了一項法律挑戰,該法律一直在阻止維吉尼亞州官員從該州首府拆除高聳的同盟國羅伯特·李將軍雕像 。
  • 捷克觀點:反對美國拆除歷史雕像,俄羅斯應為蘇聯元帥像被拆負責
    2020年6月28日,以下令拆除蘇聯元帥科涅夫青銅雕像而聞名的布拉格市第6區區長科拉日,接受了捷克知名媒體《Parlamentní listy》的採訪。面對專訪記者,科拉日透露了雕像被拆除的原因。布拉格區長認為,科涅夫元帥的雕像之所以最終被拆除,俄羅斯需承擔主要責任。也就是說,如果需要找出誰來為雕像的拆除負責的話,那這個責任方,便是俄羅斯。因為自始至終,布拉格市政府沒有任何一位官員把拆除科涅夫紀念雕像當作為自己的工作任務。
  • 美國密蘇裡州一公園拆除具有140年歷史的哥倫布雕像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7日援引美國Fox 2電視臺報導,在美國反種族主義抗議和大規模拆除紀念碑的背景下,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市Tower Grove公園管理處拆除了一座140年來一直樹立在那裡的哥倫布雕像。公園管理處在臉書帳戶中確認批准拆除雕像。
  • ...戴維·麥卡蒂|美國民警衛隊|麥可·布朗|路易斯維爾市|美國...
    據外媒報導,美國肯塔基州行政內閣秘書麥可·布朗於當地時間6月9日表示,該州路易斯維爾市一名燒烤廚師在5月31日晚的騷亂活動中,被一名美國國民警衛隊成員開槍。這名死者名叫戴維·麥卡蒂,當時他正在自己的餐館裡做飯,這家餐館距離路易斯維爾市中心的示威活動相去甚遠。
  • 美國維吉尼亞州拆李將軍雕像被法官叫停:違反百年前契約
    弗洛伊德之死持續引發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之際,維吉尼亞州州長上周宣布將拆除當地歷史悠久、充滿爭議的羅伯特·李將軍雕像,但這一決定於8日被當地法院叫停。據《華盛頓郵報》6月9日消息,在維吉尼亞州州長諾瑟姆宣布拆除李將軍雕像的決定僅4天後,該州法官便對州政府發布為期10天的禁令,不允許其推進拆除計劃。維吉尼亞州里奇蒙巡迴法庭法官卡瓦多8日在命令中稱,諾瑟姆的計劃違反了1890年在當地亨裡科縣提交的一份契約。
  • 法國總統馬克龍反對種族歧視,但拒絕拆除殖民時期雕像
    他表示,在面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時「永不妥協」,但是拒絕拆除備受爭議的、殖民時期的雕像。過去幾周,因為美國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法國也爆發了反種族主義抗議,許多抗議者對法國社會的種族歧視表示憤怒,尤其是對來自法國在非洲前殖民地國家的少數族裔,一些抗議者還要求拆除殖民時期的雕像。此前,在美國、英國,已有多個雕像被拆除。
  • 世界上「最無辜」的雕像,因遊客出現這一個舉動,建成不久就慘遭拆除
    這些具有意義的雕像,多數是屹立在公共場合,也就是廣場和公園這些場所,一般來說,這些地方所屹立的雕像都應該是得到眾人的敬仰才是,事實上,並不是每個雕像都能得到人們友好的對待。世界上「最無辜」的雕像,因遊客出現這一個舉動,建成不久就慘遭拆除
  • 黑人優先、雕像斬首、經典下架……種族問題撕裂美國文化
    由來:美國的歷史之痛 南方邦聯(Confederate)指的是1861年至1865年之間脫離聯邦、與林肯領導的美國聯邦政府交戰的美國南方諸州。由於南方邦聯支持維護奴隸制,紀念邦聯領導人的雕像如今被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視為種族主義的象徵。
  • 美國1座令人唏噓不已的雕像,因遊人素質很差,建好一年就被拆除
    美國1座令人唏噓不已的雕像,因遊人素質很差,建好一年就被拆除目前的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繁榮,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我們也越來越注重衣食住行,從前的人多穿著暖和,現在的俊男靚女也可以隨心所欲地追求時尚,過去的人多穿著暖和,現在的人多穿著暖和,無論是在餐館還是在家裡,色彩斑斕,從以前的平房到今天的高樓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