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寶寶》來了,必然是孩子們的福音。那些曾經看過海綿寶寶的孩子,估計都已經生孩子了,正好,這部合家歡電影是不二選擇。小孩子看不懂的,大人剛好能看懂。嘿嘿嘿~懷舊這張牌,得打! 不騙你,這真是的今年最後一部引進動畫片。縱觀這一年的引進動畫片,除了《超能陸戰隊》和《頭腦特工隊》是原創新品之外,其餘的電影都是從原舊IP進行新改造的,《哆啦A夢:伴我同行》《小黃人大眼萌》《小羊肖恩》《史努比:花生大電影》《精靈旅社2》《小王子》《名偵探柯南:業火的向日葵》,個個主角都是老熟人兒,這也說得過去,熟人總是好說話,老朋友見面才格外鐵呢! 海綿寶寶雖然跟機器貓、史努比相比,還算是個小弟弟,只有16年的歷史,在中國播出也不過10年,但已經相當深入人內心了,那塊四四方方的海綿,滲透到了少年兒童生活的各個方面,因為它是無公害的小萌物,誰都不會拒絕它的可愛。這麼一個萌物不改編成電影,豈不是暴殄天物。跟電視版二維動畫不同,電影版還增加了動畫跟真人結合的部分,技術的更進一步,也讓海綿寶寶更神通廣大了。就是玩,隨便怎麼玩 海綿寶寶和蟹老闆為了保護蟹堡的秘方,他們有多努力你造嗎?破壞者痞老闆個兒不大,但賊能耐,為了偷秘方鍥而不捨。但在電影中,劇情來個反轉,海綿寶寶投誠了,跟痞老闆組成了「短腿」(團隊),為了找到丟失的秘方,甚至還發明了時光機,在宇宙空間和時間中任意穿梭,還見到了那神秘的海豚守望者。看這部電影時,身邊的小朋友們幾乎都沒發出笑聲,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這劇情太天馬行空了,實在是有夠難理解,甚至是無釐頭,至於大人們,也不必從中梳理出什麼深刻的道理,反正這就是一個隨意發揮的故事,想怎麼演就怎麼演,在動畫的世界裡沒有什麼做不到,你看木星和土星都能隨便撞到一起呢!
但再怎麼天馬行空,把海綿寶寶等人變成超級英雄,這還真是想不到,這編劇們的腦洞是不是開得太大了。海綿寶寶比施瓦辛格還壯,但技能卻還停留在吐泡泡的階段,這是要給我們展示反差萌嗎?
還是原來的配方絕大多數的孩子們,都是最早在央視少兒頻道看到的《海綿寶寶》,腦海裡也一定留著海綿寶寶「嘎嘎嘎」的魔性笑聲,和派大星低沉萌蠢的聲音。電影版沿用原版配音,是找回童年記憶的那道最最重要的憑證,比如今年的《名偵探柯南:業火的向日葵》就由於配音太不正宗,讓人親切感頓失,票房慘敗。萬幸的是,陳浩、孫悅斌和白濤這撥原班人馬,再次為電影版配音,沒有在聲音這一環節上失分,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聽著海綿寶寶的公鴨嗓,就會想起上大學那會兒在宿舍裡看動畫片的經歷。 更有意思的是,國語配音當中還加入了很多時下流行的網絡用語,像是「我勒個去」、「叨逼」、「為毛」、「倫家」等等,點綴地頗為生動。當然還有些完全意想不到的詞兒,比如那一句「日了狗了」,就差點讓人把晚飯噴出來。而美國的海綿寶寶,竟然還能說出「我有一個海可枯石可爛天可崩地可裂的朋友」,難道他也是看《還珠格格》長大的?為電影的本土化改造點個讚吧——雖然語速太快,很多人都沒聽清楚。
電影版的《海綿寶寶》由動畫與真人一主一輔的兩條線索展開,在前半段人物風格上沿襲了原本二維動畫圍繞蟹黃堡神秘配方你爭我奪的故事,而貫穿全劇由昔日的「佐羅」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化身為鬍子海盜與一群插科打諢的海鳥,撐起了電影在真人的另一條輔線,當主輔兩線在最後與之交織,此時的呈現由二維轉化為三維,變身復仇者聯盟的海綿寶寶軍團與鬍子海盜的終極一戰,英雄化的海綿寶寶人物形象便以令人忍俊不禁,好萊塢電影工業的特效更在最後呈現了一場中肯的英雄之戰,但這場好戲的高潮卻來的太晚了些。
作為一部時長本自適中的動畫電影,《海綿寶寶》在呈現上卻給人更多的冗長的無趣,電影主輔線並進的同時,雖也穿插了例如時光穿越,主題曲,故事書等等各種笑料梗,但這些元素卻是強拼硬湊的被攏為一體,電影的觀感只令人感概海綿寶寶的故事適合喜劇模式的劇集,而並不適合一部電影的時長,那被東拼西湊拉長的篇幅,生硬的看出了電影只是在故作拖沓,這使得中段劇設上很大篇幅都僅只是索然無味的肥皂劇,這於《海綿寶寶》劇集中短小精煉的劇集特徵有以鮮明的對比。
無釐頭的開始,亦是魔性的結束,對比諸多好萊塢動畫大佬那滿是天馬行空的奇想與寄予電影或親情或愛情的內在,《海綿寶寶》的大電影版顯的「水」份太多,它雖然能以搞怪荒誕的笑料博人歡顏,但未嘗有何般底蘊,除開那新穎的多重動畫風格的交匯,電影自身並沒有能動人以情的內在,蒼白的荒誕使這場《海綿寶寶》的大電影就像是那道名曰蟹黃堡的美式快餐,足以果腹,卻是了無營養的。《海綿寶寶》的精彩一如那復聯的美式英雄夢,但它的平庸亦也是此類老套的英雄電影所顯而易見的,這終僅只是一場僅屬於低齡兒童了無內在的低幼動畫。
海綿寶寶是樂觀的、開朗的,與章魚哥截然不同。海綿寶寶有感情,也有價值觀,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所以他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一個人是否快樂是情緒的調控能力,這是情商的一部分,作為70後的人情商普遍是偏低一些的,所以不能讓後代繼承。海綿寶寶發脾氣的時候所有人都傻了,因為大家沒有見過樂觀開朗的海綿寶寶發火,那一刻海綿寶寶是多麼無奈和無助啊!但短暫過後,他冷靜下來,他覺得不能和其他人一樣,否則自己就不是海綿寶寶了,又與其他人有什麼區別呢?所以他選擇了付出
他信任的人——小蝸和派大星,也會出賣他,失去理智的出賣,這是人類——社會性動物正常的行為,但我們如同海綿寶寶一樣還是震驚,這是誇張的手法展示,渲染劇情,推動變革——出水。他們之間也會爭吵,將責任歸於對方,這是責任歸因原理,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就應該是這樣,有不同觀點,有爭吵,有妥協,有遷就,因為我們是有感情的理性群居動物。
團隊合作是這部電影的主題,遇到困難不怕,不要被困難嚇倒,不能因為害怕困難不敢採取行動或者害怕困難而失敗,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是能完成一切困難,解決一切問題的力量,有同伴真好,不會覺得孤單,不再害怕,成為勇敢的自己,需要團隊的陪伴。還有重要的力量容易被我們忽略,那就是海盜船長身邊的鳥,他們影響著海盜船長,讓故事逆轉和延續,最終也是他們陪伴在海盜船長身邊。
中國的武俠片可以說在世界電影史上都開創了一個天馬行空的時代,無論是誇張的武打動作還是精密的場景設計和構思上,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而放眼好萊塢動畫電影,在創意和構思布置上也可以說是天馬行空,單拿這部今年上映的《海綿寶寶之海綿出水》來說,片中那奇特的角色造型及離奇的故事情節都可以說是令觀眾大大出乎意料,當然最近上映的那部《瘋狂外星人》也是一部極佳的作品,單在國內上映一周內就拿下8000萬的票房佳績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 好萊塢動畫多年來整體一直保持著極高的製作水準,所以說在國內能拿下高票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這剛好與國內的動畫電影形成一個很好的對比,其實各行各業都一樣,用心去做,用追逐夢想的心去做,成功的機率自然會大大的提升,在此好萊塢動畫電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1影片字幕向於2012年去世的好萊塢老牌演員歐內斯特·博格寧致敬。他曾在電視版中為海綿寶寶崇拜的海超人一角配音。2海綿寶寶誕生1999年,到2012年已經播出了10季,本片是電視劇前三季的幕後主創重聚製作的電影版。3本片是派拉蒙動畫部製作的首部電影長片,這部2011年4月便已立項的影片,原定於2014年底上映,後推遲到2015年的2月。4影片製作預算為7400萬美元,但北美首周末便開出5600萬美元的優異成績,表現喜人。5海綿寶寶、派大星、章魚哥、蟹老闆、珊迪、痞老闆對應的超級英雄名稱分別為the Invincibubble、Mr. Superaweseomness、Sour Note、Sir Pinch-a-Lot、The Rodent以及Plank-Ton。6影片和2004年的《海綿寶寶曆險記》一樣改編自兒童卡通臺Nickelodeon的動畫劇,並且號稱是「續集」,但兩者之間在劇情上沒有聯繫。7本片是自從2011年《小熊維尼》之後第一部使用手繪技術製作的好萊塢主流動畫片。8Youtube熱門網劇《Epic Rap Battles of History》的兩位主創NicePeter和EpicLloyd加盟本片,編寫了片中Bubbles和Seagull之間的嘻哈大戰。他們還客串出演了兩名光頭衝浪者。9片中一個人類寶寶看到海綿寶寶時發出了「SpongeBob」的聲音,為他配音的正是海綿寶寶的創始人史蒂夫·希倫伯格。10影片的預告片中出現了Guns N Roses樂隊前吉他手Slash在沙灘上彈奏的畫面。然而在最終上映的電影版中,他並沒有出現。11片中有一幕使用了《閃靈》中著名的臺詞「來和我們一起玩 come play with us」,時空穿梭的那一幕則致敬了《2001太空漫遊》,這兩部都是來自斯坦利·庫布裡克的經典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