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兩地「競爭」沿江高鐵項目 荊州組織萬人籤名

2021-01-10 搜狐網

長江商報消息



  滬漢蓉沿江高鐵正處於可行性研究階段,荊州荊門民間關心路線走向

  本報記者 周舜堯 李璟

  2012年,漢宜鐵路通車,這條設計時速200公裡的鐵路,結束了江漢平原腹地百年不通國家鐵路的歷史。去年9月25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建設上海經南京、合肥、武漢、重慶至成都的滬蓉沿江高鐵。

  高鐵,再次成為江漢平原腹地最為受人關注的「敏感詞」。不同於漢宜鐵路,這次即將修建的沿江高鐵預計設計時速達350公裡,乃是真正意義上的高鐵。

  嘗到了快速客運鐵路助力經濟、旅遊等方面的甜頭,荊州市率先由民間在當地組織多次籤名倡議活動,希望滬蓉沿江高鐵能經過荊州。而與荊州南北相望的荊門市,民間也充分表達了「湖北唯一不通動車地級市」對高鐵的熱切期盼。

  對於高鐵落戶誰家,這兩個「本是一家」的城市,在民間率先「較起了勁」。

  A

  「真高鐵」即將來臨

  2014年9月25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稱:將建設上海經南京、合肥、武漢、重慶至成都的沿江高鐵(亦稱350滬漢蓉高鐵、滬漢蓉二線、滬漢蓉沿江高鐵)。

  滬漢蓉沿江高鐵由國務院提出,大部分行駛路線,和已經建成通車的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該高鐵不同於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

  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設計速度為200至250公裡/小時,並非高鐵;而滬漢蓉沿江高鐵設計時速是350公裡,是真正意義上的高鐵,是為減輕現有滬漢蓉鐵路的運行壓力和彌補速度不足而建設的。

  「從全國交通運輸圖可以看出,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最密的地方就是長江中遊城市群地區。」4月8日,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在武漢參加長江論壇時提出,建設高速鐵路客運體系,加快建設上海經武漢到成都的滬漢蓉沿江高速鐵路,形成覆蓋中部所有50萬人口以上城市快速鐵路網。

  地處湖北省江漢平原腹地的荊州市、荊門市南北相依,歷史上是一家人,直到1983年,國務院批准荊門成為與荊州市並級的地級市。然而近期,同懷著希望高鐵落戶自家的願望,這對兄弟城市間暗自爆發了民間「高鐵爭奪戰「。

  目前,滬漢蓉沿江高鐵正處於可行性研究階段,從天門段開始,最終是從長江邊的荊州經過至宜昌,還是從長江支流漢江流域的荊門經過至宜昌,成為爭論的重點。

  荊州:萬人籤名爭高鐵

  荊州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遊兩岸,江漢平原腹地,歷史上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24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長江經濟帶鋼腰」之稱。

  然而歷史上,荊州一直沒有客運鐵路,只有一條北起荊門、南抵沙市的貨運鐵路。上個世紀,荊州曾4次與國鐵失之交臂。於是在2004年,當時的鐵道部與湖北省共同提出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規劃設計方案時,600萬荊州市民坐不住了。

  2005年,荊州媒體人束繼泉建議荊州市地方鐵路局牽頭「呼喚鐵路」,並親手策劃了開展「荊州呼喚鐵路」萬人籤名活動,引起了當時鐵道部領導的高度重視,為荊州兩條鐵路的立項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2012年7月1日,漢宜鐵路通車。荊州交通網得到進一步擴張,荊州與全國各大城市的距離進一步拉近。同時,長江經濟帶的陸上大通道滬漢蓉快速鐵路全線貫通動車後,荊州成為連接中國東西部的重要節點,串聯起長江經濟帶沿線各大城市。

  「荊州站」的出現,極大地刺激了當地的旅遊、金融、貿易。3年不到的時間,鐵路交通帶來的巨大經濟發展,讓荊州嘗到快速客運鐵路的甜頭。

  去年9月,滬漢蓉沿江高鐵建設的消息一出,獲悉此事的荊州人再一次按捺不住。今年3月28日、29日,由長江創業商會籌劃組織的「350km/h高鐵落戶荊州」倡議活動,同時在荊州市區多地舉行,現場活動吸引了餘萬人次。兩天不到,長江創業商會發起的倡議書在微信朋友圈的閱讀量也已破萬。

  由於宣傳中直言不諱地提到與荊門相爭,荊門方面立刻有所反應,同樣由民間舉行了呼籲高鐵落戶荊門的活動。同時,荊楚荊門微信頭條推出了「滬漢蓉沿江高鐵落戶荊門?荊州?民意調查」,引發了市民熱議。

  長江創業商會會長陳萬海告訴長江商報記者,該商會是由荊州本土民營企業家、創業者、在荊經商投資者以及在外發展荊州籍企業家自願組成,由荊州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非營利性社團組織。之所以發起系列倡議活動,是希望呼籲全荊州市民,以及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荊州人都為高鐵落戶家鄉出一份力。

  陳萬海說,如果沒有高鐵,荊州未來的經濟發展和交通優勢將喪失殆盡。目前,荊州市政府正通過各種渠道向鐵路部門提出他們的思路和方案,各民間組織也在通過不同方式爭取。甚至不少荊州商會的企業家們紛紛自掏腰包發起這些活動,希望640萬荊州兒女能一起動起來,攜手讓高鐵經過自家門前,進一步鞏固荊州「龍腰」地位。陳萬海表示,下一步,系列倡議活動將走進校園、社區,同時希望民間的活動能夠引起政府部門的重視,「我們希望所有人都知道,荊州人民需要新的高鐵。

  B

  C

  荊門:以高鐵評判執政能力

  「湖北唯一不通動車的地級市。」在爭取滬蓉高鐵落戶的問題上,荊門官民之間,都會提到這個理由。但事實上,鐵路交通運輸,曾是荊門的一個優勢。長江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荊門境內有焦柳鐵路、長荊鐵路和荊沙鐵路三條鐵路過境,鐵路總裡程超過270公裡。

  其中,過境荊門的焦柳鐵路南段即從湖北枝城到廣西柳州這段鐵路通常被稱枝柳鐵路,1978年建成,是我國重要的煤炭運輸通道。

  現在的長荊鐵路由原漢丹線的一部分與原長荊線兩段線路組成,2002年建成通車。2008年7月28日,長荊鐵路電氣化改造啟動,2010年9月25日正式通電運行,為國家Ⅱ級線路,屬於鐵路網中起聯絡、輔助作用的鐵路。

  荊沙鐵路北起於荊門市荊門南站,南抵荊州市現代化碼頭鹽卡新港區,全長約90公裡。這條鐵路屬於國鐵Ⅲ級,1989年5月18日建成通車,沿線站點僅辦理貨運業務。

  這三條建於上世紀的鐵路構成了荊門通達北京、上海、武漢、宜昌、襄陽等大中城市鐵路網絡。也正是依託這三條鐵路,荊門建成了9條專線,設立了一批貨場,中石化荊門分公司、國電長源荊門電廠、葛洲壩水泥廠等一批代表性企業得以良好的發展。然而,這三條在上世紀發揮極大社會經濟效益的鐵路,在步入高鐵時代的中國城市中,顯得越發落後了。焦柳線,最高時速120公裡;長荊線,最高時速120公裡;荊沙鐵路,最高時速40公裡。這三條鐵路,沒有一條是客運專線。

  據統計,2013年,荊門地區旅客到發量達539.9萬人次,貨運總量1242.2萬噸,隨著經濟的發展,現有的鐵路越發顯得「力不從心」:荊門至武漢的火車,走長荊線運行距離僅243公裡,但最快耗時也要3個小時,多則4至5個小時。荊門至北京,走焦柳線,1300公裡,最快的T50車次需要17小時25分,最慢的K620則長達20小時34分。

  「能否通高鐵或動車,成為了荊門人民對市委市政府執政能力評判的重要標準。」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曾提出建議,國家加快建設沿江高速鐵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這位人大代表說,根據有關專家研究的方案,建議線路的走向為,接上海、南京、合肥,武漢、天門、荊門、宜昌,重慶、成都,選擇這一走向,有利於推動漢江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的對接,推動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的對接,還有利於提升東西方向鐵路運輸能力,也有利於完善區域交通網絡的功能,形成覆蓋50萬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鐵路網,優化長江經濟帶的城市群、城鎮化布局。

  在此之前,荊門也一直在謀求通動車的各種方法、路徑。2013年8月,荊門市還專門成立荊沙鐵路改造開通動車組工作領導小組,並在2014年2月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通動車的問題。(下轉B08版)

  (江漢商報記者王章青對本文亦有貢獻)

  荊州民間組織的倡議活動吸引許多市民關注。

  活動中散發的宣傳資料。

  「搶孩子」情有可原但不可同室操戈

  

  長江商報消息

  爭到高鐵就奪得發展先機,高鐵成現代城市「標配」,專家建議—

  本報記者 李璟 周舜堯

  曾幾何時,高鐵的誕生擠掉了不少傳統廉價的「綠皮車」,極大增加了個人的出行成本,其高昂的建設成本也給設站點的中小城市增加了財政負擔,一度有不少城市高呼自己「被高鐵」。

  近年來,這一局面已得到逆轉,城市之間「爭高鐵」已成「共識」。

  高鐵一通,給沿線城市帶來的是人流、物流、信息流以及相應的資金流,巨大收益有目共睹,對城市的意義也不言而喻。

  高鐵令城市「重生」

  「爭高鐵」近年來已不算新鮮事。比如,鄭萬鐵路過境河南,引起了鄧州和新野兩個相鄰的縣(市)的競爭,被當地官員稱為「像是在搶孩子」。

  「這是一件好事。」湖北省人民政府參事、湖北省社科院長江流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彭智敏告訴長江商報記者,現代城市是經濟系統中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樞紐,高鐵(客運專線)至少可以帶來豐富的人流、信息流,還有一定資金流的資源,對城市的發展建設有著重大的意義。

  「這一點從荊州這幾年的發展就可以看得出來。」彭智敏說,理論上說,最高營運速率達到不小於每小時200公裡就可以被稱為是高速鐵路,這些年漢宜鐵路的通車,給荊州城市發展帶來的促進作用是非常顯著的。

  「城市建設可以不背包袱,有重來的機會。」彭智敏說,過去國內絕大部分城市的城市建設,由於標準落後或者沒有標準,形成了一些「髒亂差」、配套不齊、功能不全、交通擁堵等問題,而高鐵站的建設,正是破解這一難題的絕佳契機。

  彭智敏進一步解釋,圍繞高鐵車站,建設一個新區,這是在所有設有高鐵站點的城市普遍存在的現象。比如宜昌東站,帶動了整個伍家崗區的發展,令宜昌市中心區域向東擴展十餘公裡。此外,在高鐵所在的新區建設完成後,可以承擔老舊城區的城市功能,吸引人口轉移,增加城市的經濟體量,可以增加財政收入,減少舊城區改造的交通、居住、教育等方面的需求的壓力,也可以令舊城改造變得更為從容。

  「因鐵路而興城,也不是高鐵才有的特質。」彭智敏介紹說,早在普通鐵路建設時期,河南鄭州、湖南株洲等一些城市,也都是因為其鐵路樞紐的位置才奠定了城市發展基礎,才會在一些中小城市中脫穎而出,成為當地舉足輕重的大城。

  爭到高鐵就奪得發展先機

  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正式開通的第一條高鐵是2008年8月1日開通運營的京津城際鐵路。截至去年,全國高鐵運營總裡程超過1.6萬公裡,約佔世界高鐵運營裡程的50%,穩居世界高鐵裡程榜首。

  短短幾年的時間,我國高鐵發展的速度令世界震驚。同時,高鐵經濟帶給我們的巨大收益有目共睹。

  「如今,要提升一個城市的品位、經濟、輻射力和吸引力,都離不開高鐵。」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告訴長江商報記者,幾年前他去長三角一帶出差,不理解為什麼同一個城市,有了普通鐵路、城際鐵路,還要再修一個高鐵。「現在回頭看看他們的經濟發達程度和速度,看來高鐵的力量確實不一般。」

  葉青說,高鐵對城市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力,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也非常大。高鐵的建設推動了沿線經濟發展,促進了旅遊業,還刺激了地方投資建設。同時,高鐵能讓城市與城市之間實現同城化。

  「過去真的很難想像武漢到廣州只要四五個小時,這是當年從韶關到廣州需要的時間。所以有了高鐵,就像把武漢搬到了韶關。」葉青告訴長江商報記者,以前自己從武漢去恩施,開車最快都要6個小時。如今坐高鐵,只用4個多小時,路上還可以休息和寫材料。城市之間「距離」越來越近了,對招商引資、吸引人才、城市之間的交流,都有直接的好處。

  高鐵的出現,同樣帶來了「一小時城市圈」的說法,也意味著一個時代的來臨。高鐵縮短了時間,拉近了距離,讓現代城市的概念擴充為「城市圈」,平衡了交通圈、經濟圈,可以極大地提高區域經濟發展。

  葉青說,過去評價一個城市,要想吸引招商投資,人家會先問問有沒有通訊設施,有沒有高速公路,有沒有機場。但是現在,似乎有高鐵才是一個現代城市的「標配」。「交通更方便了,這也是國家經濟提升的一個標誌。」

  老百姓出行選擇多了,需要時間短了,舒適度提高了;城市間聯繫緊了,增加了交流,拉動了經濟,推動了就業。如今大家都不惜代價去建高鐵,去爭、去搶,都是因為知道了高鐵的好,嘗到了甜頭。誰能爭到高鐵,誰就奪得先機,就意味著有更多發展的機會。

  高鐵線路需顧全大局

  「荊州、荊門本是一家。」對於民間開展的各類「保路運動」,彭智敏認為,表達心願可以,採取多種方式爭取也行,但千萬不能太過激進,因為鐵路建設最終還是要通過有關部門實施可行性研究、科學論證等程序後,綜合考慮建設技術條件、成本等多方面因素才會確定。

  「在荊州;在荊門;在荊州和荊門中間,遠離雙方的市區。」拋開鐵路建設的技術需要,這是彭智敏認為可能會出現的三種結果。在上述三種結果中,他更傾向於高鐵站點設置落地於某一地的近郊,而不是「爭來爭去之後,在各方妥協下設在中間」。

  「當前最重要的是加快推動項目落地。」彭智敏說,如果民間爭論持續發酵,最終上升到官方在政策層面角力,只會推遲鐵路的建設,而造成「雙輸」的結果。因為一旦落在一個居中但人口較少的農村,不僅需要投入更多的基礎設施建設成本,也會極大地延後效益回收的時間。

  他建議,無論高鐵站點最終落戶於荊州還是荊門,可以以配套建設兩地之間的城際鐵路、高等級公路的方式,連接兩荊城區與高鐵站,以實施人流、信息流的共享。

  「既要造新線路,也應該對現有的路線進行改造。」他認為,無論滬蓉第二高鐵最終落戶哪裡,湖北省都要儘快對現有的長荊、漢丹線進行升級改造,提高鐵路等級,擴大運能,加快這一區域人流、物流運轉的效率。

  「這與實現高速公路縣縣通的目標一樣。」他建議由省級部門出臺制訂計劃,通過建設城際鐵路、改造既有線路等方式,促進達成實現最高營運速率在200公裡/小時以上的高速鐵路覆蓋50萬人口以上城市的目標。

  對於荊州、荊門高鐵爭奪戰,葉青表示非常能理解。但他認為,國家選擇高鐵路線,必然要考慮萬全,最終無論花落誰家,都要顧全大局。

  葉青說,湖北九省通衢,位於國家中部,是多條主要鐵路的必經之路。我國規劃建設的高鐵網骨架被歸納為「四縱四橫」。截至目前, 「四縱」幹線基本成型,但是長江經濟帶要發展,現在在湖北境內非常需要一條橫向的鐵路。

  「上海到成都,動車需15小時,普通車將近40小時,如果有條件,一般人寧可選擇飛機。」葉青說,滬漢蓉高鐵通車後,長江經濟帶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快速通道,這條高鐵的意義和作用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對於高鐵的渴望,荊州荊門兩座兄弟城市暗中較勁情有可原,但不可同室操戈。

  盤點

  各地高鐵爭奪戰

  近年來,全國多地圍繞高鐵走線、設站而展開「爭路運動」,均體現了地方的「高鐵政治經濟學」。

  鄰裡爆發「保路運動」

  河南省南陽市下轄的鄧州和新野是兩個相鄰的縣市,聯繫一直很緊密。然而為了鄭萬高鐵襄陽到南陽段在誰家地盤設站,兩個鄰居關係變得微妙起來。

  去年9月,兩地民間先後發聲,高調掀起「保衛高鐵」運動。在新野,民間還組成「新野保路聯盟領導小組」,他們唱著改編的歌,將貼著標語的宣傳車開進田間地頭,組織百人上街。而鄧州的老百姓則發起「反擊」,不少遠在外地的鄧州人迅速聯合起來,在全國多個城市拉起橫幅聲援家鄉「保路活動」。

  近期,最新消息顯示高鐵站最終敲定鄧州,但似乎新野人仍沒打算放棄,雙方之間的爭奪戰仍在明爭暗鬥中。

  民間施壓 官員「拼命」

  滬昆高速鐵路東起上海,途經浙江、江西、湖南,西至雲南昆明,是一條正在建設中的高鐵幹線,連接華東、華中和西南地區,預計2016年底全線通車。

  湖南境內兩條鐵路繞開,讓地處中部的邵陽市交通區位條件急劇變差,成為湖南發展相對滯後地區之一。因此在滬昆高鐵規劃制定時,因與相鄰的婁底市爭取設站處在下風,邵陽為了搶高鐵,不少政府官員「捨身拼命」,孩子住院不照顧,自己生病沒空醫,過家門而不入,每晚開會到十一二點……

  官員四處公關爭路

  2009年,鄭萬高鐵規劃剛剛提出時,第一場博弈就是在湖北十堰和襄樊(現襄陽)之間展開。

  有媒體報導,在當年全國「兩會」上,時任十堰市委書記陳天會以全國人大代表身份,為爭取當時還叫鄭渝鐵路的鄭萬高鐵提出專門建議。

  襄陽不甘落後,隨後一篇發表在當地媒體的報導中寫道,時任市委書記唐良智利用在京參加全國人大會議的間隙,帶領市經委、發改委等部門及有關縣(市)區負責人,拜訪國家發改委、鐵道部和一些央企……在拜訪鐵道部發展計劃司領導時,唐良智請求將鄭渝鐵路規划進行調整,將襄陽納入路經站點建設。

  直到2014年10月,國家發改委最終批覆,襄陽勝出。

  一輛高鐵開進荊州火車站。

  本報記者 孫辰 攝

相關焦點

  • 湖北2020年首個高鐵項目開工 將改寫荊門無高鐵歷史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雅潔9月18日,經濟觀察網記者從中國鐵道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鐵建)獲悉,由中國鐵建所屬鐵四院總體設計,中鐵十一局、中國鐵建大橋局參建的荊門至荊州鐵路,已經於9月16日正式開工建設,這亦是湖北省2020年開工建設的第一個高鐵項目
  • 湖北不是環高鐵帶!五年內,鄭渝、西武、沿江高、襄嶽高鐵將通車
    相比之下,除了宜昌、十堰、恩施三個地區,湖北其他地方的地理條件還算比較好的。襄陽,自古以來就是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荊州,差不多全在江漢平原上。荊門大部分都是平原,孝感大部分都是平原,鄂州、黃石大部都是平原,隨州、黃岡、鹹寧大部算是丘陵地帶,黃岡的部分地區是山地。比起湖南、江西來,湖北的地理位置真是太好了。
  • 沿江高鐵規劃引入天河機場
    8月27日,湖北省重大鐵路項目開工建設推進會議在武漢召開,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楚平強調,要貫徹落實中央一攬子支持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集中攻堅、形成合力,確保年內開工荊門至荊州鐵路、十堰至西安高鐵、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襄陽至荊門高鐵,力爭開工沿江高鐵武漢至合肥段和武漢樞紐直通線。
  • 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確保今年開建!
    湖北省召開了鐵路重大項目前期推進會會上透露了一個好消息!確保全省「4+2」重大鐵路項目2020年開工建設!這6條高鐵分別是: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十堰至西安高鐵、呼南高鐵襄陽至荊門段、荊門至荊州城際鐵路、武漢樞紐直通線、沿江高鐵武漢至合肥段。
  • 湖北這個市「人氣爆棚」,擠掉荊州拿下高鐵,到上海不足4小時!
    荊門位於湖北省中部地區,有荊楚門戶之稱,是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荊門早期通過了焦柳鐵路,成為湖北重要的鐵路和樞紐,是重要的客運集散城市,但是,之後隨著高鐵、高鐵的興起,荊門的普鐵利益正在下降,現在鐵路再次為荊門插上飛翔的翅膀。
  • 沿江高鐵利好不斷,湖北武漢名字響亮全國,武漢成最大贏家!
    近日,以武漢為中心,沿江高鐵的一系列動作令年初飽受疫情影響的武漢人歡欣雀躍。12月18日,註冊資金1346億元的「巨無霸」長江鐵路公司成立落戶武漢。長江鐵路公司同日,沿江高鐵武漢至合肥段可研設計已編制完成。近期,國鐵公司就將組織專家進行現場踏勘並召開專家審查會。目線路起於武漢,途經紅安縣、麻城市,經安徽六安市、終於合肥市。
  • ...樞紐布局重大調整,沿江高鐵規劃引入天河機場,武漢樞紐直通線改...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楚平強調,要貫徹落實中央一攬子支持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集中攻堅、形成合力,確保年內開工荊門至荊州鐵路、十堰至西安高鐵、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襄陽至荊門高鐵,力爭開工沿江高鐵武漢至合肥段和武漢樞紐直通線。
  • ...樞紐布局重大調整,沿江高鐵規劃引入天河機場,武漢樞紐直通線改線
    近日,湖北省重大鐵路項目開工建設推進會議在武漢召開,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楚平強調,要貫徹落實中央一攬子支持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集中攻堅、形成合力,確保年內開工荊門至荊州鐵路、十堰至西安高鐵、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襄陽至荊門高鐵,力爭開工沿江高鐵武漢至合肥段和武漢樞紐直通線。
  • 沿江高鐵地位遠超滬昆高鐵!武漢是南北與東西最大動脈的交匯點
    沿江高鐵就要來了,目前湖北段已經上馬!沿江高鐵湖北段的主體也就是漢宜高鐵毫無意外地走了北線,也就是不經過荊州,而經過荊門。不過,荊州並非完全被遺忘,襄荊荊常高鐵鐵定要經過荊州,而且早已動工。這樣,滬漢蓉鐵路和沿江高鐵在湖北省中部有了一條連接線。
  • 呼南高鐵襄常段東西2線之爭,湖南已基本定線,湖北還在最後爭取
    比如原規劃,沿江高鐵與呼南高鐵在荊門至宜昌段是共線的,根據荊門西站和宜昌北站的設計方案,二條線路已經解綁。 第二層、最新進展,這是整個回覆中最核心的內容。其中有一句話「將該項目納入十四五規劃」中,該項目指的是什麼呢?很明顯,該項目指的是襄常,至於是東西2線中的哪一條並未公開。
  • 沿江高鐵湖北中段開工,合武高鐵開工時間基本已確定
    雖然說這次開工更多的是一次形式主義,主要是為了完成年初湖北規劃的4+2高鐵開工計劃;但是不管怎麼說,沿江高鐵湖北段總算部分主體工程是開工了,沒有再一拖再拖了,也算是是一個值得關注和慶幸的地方。而湖北唯一不通動車的地級市荊門也將因荊荊城際鐵路和沿江高鐵的建設,成為一個地區性高鐵樞紐城市。再說目前大家最關心的合武高鐵。本來合武高鐵和武漢至宜昌高鐵相差時間並不是很久,前後腳的事,但是因為武漢樞紐改線而延誤了不少時間。
  • 長江鐵路公司落戶武漢,兩個高鐵項目全面啟動!湖北鐵路建設新一輪...
    長江鐵路公司落戶武漢,兩個高鐵項目全面啟動!他說,長江鐵路公司成立,沿江高鐵漢宜段、西十高鐵湖北段全面啟動建設,是推動長江經濟帶成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的重要舉措,也是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的重要支撐,必將成為推動湖北新一輪鐵路建設大跨越的重要標誌。
  • 沿江高鐵將建長江新區站!
    資料圖 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武漢市正在開展沿江高鐵武漢天河站、長江新區站樞紐的相關規劃研究及項目規劃土地審批協調工作
  • 沿江高鐵天門北站選址定了!
    7月29日,記者從剛成立的天門市沿江高鐵建設指揮部獲悉,根據省政府「4+2」重大鐵路項目前期工作「任務
  • 沿江高鐵湖北段突然冒出一個「鍾祥彎」,這裡面有什麼彎彎繞?
    近日,朋友「德先生」發文《沙洋人民群眾強烈要求:沿江高鐵維持原方案,重回沙洋設站》 ,對沿江鐵路改道,製造了一個「鍾祥彎」提出強烈質疑。獲「德先生」授權,對這篇文章改寫如下,以期有一個合理的解釋。沿江高鐵湖北武荊宜段(武漢-荊門-宜昌)從2014年最初提出方案,到2017年8月湖北省正式公布沿江高鐵湖北段走向,再到2019年2月底通過鐵總的預審會,都確定走中線,即武漢—漢川—天門—沙洋—荊門—宜昌,《湖北日報》及其官網為此作了報導。綜合各方面因素,這是最合理的——路線順直,節省建設成本,能達到快速通行的目的,而且可以輻射更多的人口。
  • 沿江高鐵湖北段迎來最新進展:荊門西站,擬建規模40000㎡
    2020年7月7日,《新建沿江高鐵漢宜段宜昌北站等6座客站建築概念設計方案徵集信息公告》正式發布。受武九鐵路客運專線湖北有限責任公司委託,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徵集過程中提供方案諮詢服務。公告顯示:為提高鐵路客站設計水平,確保客站建築方案質量,武九鐵路客運專線湖北有限責任公司擬開展新建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漢川東站、天門北站、鍾祥南站、荊門西站、當陽西站、宜昌北站共6座客站建築概念設計方案徵集活動。其中荊門西站擬建規模為40000平方米,鍾祥南站擬建規模為12000平方米。
  • 西安至十堰高鐵等4個項目年內開工
    楚天都市報7月13日訊(記者周萍英 陳倩 實習生張欣然)下午四點,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第121場新聞發布會,介紹貫徹落實中央支持湖北發展一攬子政策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1—6月省級重點項目開工率超過70%,為加速重點項目建設,從要素保障,審批服務等方面提速提效。統籌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抗疫特別國債等投資,加快推動國家區域應急救援華中區域中心項目落地。全力推動「4+2」重大鐵路項目前期工作,確保西安至十堰高鐵、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襄陽至荊門高鐵、荊門至荊州鐵路等4個項目年內開工建設,力爭沿江高鐵武漢至合肥段、武漢樞紐直通線等2個項目年內開工建設。
  • 湖北即將建設的一座高鐵站,站臺規模為4臺10線,沿江高鐵將經過
    如今家家戶戶幾乎都有小轎車,出遠門可以乘坐高鐵。高鐵速度快,安全性較高,所以高鐵一出現就受到大家的歡迎。雖然我國已經進入高鐵時代了,但是我國並不是每個區縣都有高鐵,畢竟高鐵的建設比較晚,所以我國各大城市仍然在建設高鐵線路,完善高鐵線路網。有高鐵線的建設自然就有高鐵站的設計,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座湖北將要建設的高鐵站。
  • 沿江高鐵主體公司掛牌成立 投資估算超4000億
    12月20日上午,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與長江沿江上海、江蘇、安徽、湖北、重慶、四川六省市共同出資組建的長江沿岸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 12月20日上午,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與長江沿江上海、江蘇、安徽、湖北、重慶、四川六省市共同出資組建的「長江沿岸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致力於推進沿江高鐵的建設,承建項目全長合計超2000公裡,投資估算超4000億元人民幣。
  • 我省春節以來1554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 西十高鐵等4條鐵路將確保年...
    5月12日,湖北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武漢分會場現場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周萍英 陳倩)4條鐵路項目開工,19條高速公路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昨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第121場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發布貫徹落實中央支持湖北發展一攬子政策進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