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之後,「醫聯體」再次成為關注熱點,並很快成為醫改新模式之一,被賦予了新時期的重任。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新開元醫院共建「醫聯體」又邁出實質性的步伐。廈門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萬曉群、副主任醫師梁玲自9月2日起,到新開元醫院坐診,服務廣大患者。
今天的《名醫風採》,我們走近萬曉群,了解她以崇高的醫德、過硬的醫技,用真心、細心,守護患者一顆健康之心,守護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萬曉群主任
到新開元醫院坐診
守護群眾心血管健康
萬曉群主任從事心血管內科專業30餘年,擅長高血壓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的診療。在心臟電生理、各種心律失常診斷與治療及常見心血管病防治方面積累了較豐富的臨床經驗,獲得了眾多患者的信任與好評,對冠心病、心臟起搏器等介入治療具有很深造詣。
目前,萬曉群任廈門第一醫院心衰中心副主任,同時還是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委員、廈門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臟聯盟心血管疾病預防與康復學會常委、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海西醫藥衛生發展中心心電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福建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高血壓學組委員、福建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疾病分會委員。
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組織編撰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指出,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處於上升階段。據推算,我國心血管疾病現患人數為2.9億,死亡率居首位,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
「時間就是生命」這句話,在心內科體現得尤為淋漓盡致:心血管疾病是我國居民生命的「頭號殺手」,起病急,病情兇,一旦發作,搶救刻不容緩。心內科醫生,擔負著打通「心路」重責,也是距離心臟最近的人。
在診室、在病房,萬曉群主任總是面帶笑容,非常有親和力,言談間為患者解壓,幫助患者放平心態,這已經成為她和患者溝通的一個習慣。
萬曉群主任介紹說,類似冠心病、高血壓,患者一旦被診斷為這類疾病,往往需長期甚至終身用藥,隨之而來的是沉重的心理包袱和經濟負擔,不能夠大意,「很多心臟病病人都存在心理上的問題,緊張、焦慮、恐懼所以為患者看病治病的同時,心理交流和生活方式指導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患者眼中,萬曉群主任平易近人、有耐心、非常的貼心。
到新開元醫院坐診,為廣大患者服務,萬曉群主任表示,她將繼續努力,盡己所能,砥礪前行,不斷提高診療水平,為新開元醫院周邊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血管健康提供堅實的保障。
雙向轉診「綠色通道」
為患者生命保駕護航
於2019年9月共建「醫聯體」以來,廈門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婦產科、整形美容科、消化內科、腫瘤內科等科室專家,定期到新開元醫院坐診、手術、查房,對診療服務進行扶持、技術指導,給廣大患者帶來福音。
萬曉群主任指出,廈門第一醫院再次派出心血管內科專家到新開元醫院坐診,這是廈門醫療機構共建「醫聯體」又邁出實質性步伐,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廈門第一醫院、新開元醫院將通過優勢互補、協同創新,把醫療專家和設備的優勢整合利用,進一步緩解廈門市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萬曉群主任坐診中
「將危急、疑難重症病人轉到上級醫院,將急性病恢復期患者、術後恢復期患者及危重症穩定期患者及時轉診至下級醫療機構,是雙向轉診的應有之義。」萬曉群主任表示,共建「醫聯體」就是要打通上下級醫院的雙向轉診壁壘,也就是說,新開元醫院患者可以享受廈門第一醫院雙向轉診「綠色通道」,為患者生命保駕護航。
近年來,「醫聯體」的建設引導醫療資源進一步下沉,促進雙向轉診,也能讓更多的病人轉得上去、轉得下來。萬曉群主任進一步介紹說,比如新開元收治的複雜手術和疑難病例,可以轉診到廈門第一醫院,而術後康復或穩定期的病人可以轉到新開元醫院,構建雙向的轉診制度,讓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