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旅行,景點裡去的最多的,就是神社。所到神社之處,一定有鳥居。鳥居是日本的標牌,建築史學家伊東忠太曾這樣說。那鳥居到底有什麼寓意?日本動漫裡常有這樣的場景,神明現於神社,鳥居是妖魔遇到就頭疼的結界。沒錯,日本人真的認為,鳥居是一道結界,是人類社會與神明世界的一道門。
「跨過鳥居,人類就進入了神明的世界」,這是日本人參拜神社,心照不宣的規則。日本旅行時亦是常看到,日本人從神社走出來,還要對著鳥居的方向,特意鞠躬一下。不了解日本對神明的崇拜之前,只把這看作鳥類棲居的架子,還在想,為什麼要大費周章建造鳥居,甚至要選用千年古木,專門從臺灣運送過來。讀了些傳統神話,才知道日本人眼裡,鳥類是神的使者,亦能帶來神靈的靈魂。
京都平安神宮——日本超大個頭鳥居
神社前的鳥居,個頭不一;神社的級別高,鳥居自然更為有氣勢一些。京都平安神宮的鳥居,個頭在整個日本都排得上號;第一次坐公交經過這裡,是去往三千院看楓葉的路上;紅色的鳥居,柱子粗圓,在朋友眼睛裡點燃了一把驚嘆的火苗,她大喊:看啊,好大的鳥居!可惜的是,我們在車裡,根本沒辦法仰頭看到它的頂部。
帶著遺憾,我一個人又來了一次平安神宮,跨入巨大的門框,恰好碰上有人在舉辦日式婚禮,腳上的碎石子吱吱作響。平安神宮為紀念遷都而建,這裡供奉著京都第一位和最後一位天皇,這裡的殿是日本最大的拜殿。整個建築紅色是主色調,鮮豔又熱烈,歷史上記載,平安神宮模仿的正是唐朝的建築樣式。秋季的平安神宮,殿落的角落有一株銀杏樹,金黃的樹葉在正午時分灑下,猶如一場耀眼的銀杏雨。身穿和服的日本人,來次參拜絡繹不絕,身穿白衣紅裙的巫女來往穿梭,忙碌不已。
走出平安神宮,就是震撼的大鳥居了,仰著脖子努力看去,它在藍天裡越加氣派。它真正的高度有24米,構成「開」字型的底座,恰好分別矗立於道路兩邊,寬度足足左右33米。因此,常常看到奔馳在馬路上的小汽車,穿梭巨大的鳥居而過,像小火柴盒,像小甲殼蟲,像學步孩童的小鞋子。和巨大的鳥居相比,汽車真的太小了。
東京明治神宮——日本最大木質明神鳥居,木頭來自臺灣
日本鳥居樣式分為兩個,「開」字形叫做明神樣式,鳥居兩旁的衡量是突出來,「円」字形的叫做神明樣式,兩側對比而言是閉合的;各式鳥居的材質並不相同,石頭金屬木質的都有可能。相比平安神宮鳥居給人的硬朗,東京明治神宮的大鳥居可以稱之為溫潤。
日本最大的木質明神鳥居正是明治神宮的這座,製作鳥居的古木是從臺灣運來的,來自阿里山深山,有1200年樹齡的檜木;不幸的是,右柱遭雷摧毀;隨後日本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重建古木,木材商川島康資多次深入臺灣,最終在還把3300年的丹大山上,找到1500年的古木。
明治神宮供奉著明治天皇,穿過鳥居,就像是一瞬間從城市穿越到森林,明治神宮是東京市區內最大的綠地,猶如東京城的綠肺——兩邊古樹林立,碎石子和腳底磨合的聲音,清晰可聽。明治神宮是最容易看到日式傳統婚禮的地方,我們還真的趕上了,新郎新娘邁著不緊不慢的步伐行李,就像從日劇裡穿越過來的一樣。因為是私人的家族活動,日式婚禮並不會將時間刊載在官網上,遇上遇不上完全看運氣。有個小夥伴說,他去一次明治神宮看了4次日式婚禮,也是極為幸運了。明治神宮的南參道有兩列大酒桶,一側為西式一側為日本清酒樣式,很是有趣。
京都伏見稻荷大社——千本鳥居要走3小時,最大的來自豐臣秀吉
一個神社可設多個鳥居,鳥居排排坐,成為一道風景的,就是京都伏見稻荷大社。鳥居整整齊齊延伸而去,鮮豔的紅色像是燃燒的烈火,這個鏡頭曾在《藝伎回憶錄》裡出現過,是日本難得的盛景——日本神社鳥居很多,這麼多的太少。來這裡遊覽的人都有兩個時間線,如果僅僅是慢悠悠轉一下,1個小時就夠了;如果想要全部看完鳥居,那麼需要留出3個小時的時間。為什麼伏見稻荷大社鳥居如此多?
日本文化裡稻神是主管生意的,來此祈求的商人自然絡繹不絕。京都的這所伏見稻荷大社又是全國的總社,因此商人們格外執著一些。在這裡許了願,回頭掙了大錢,商人就要來還願,方式就是捐鳥居。如今看到綿延幾公裡的鳥居,可以推測這邊也是極為靈驗了,門口最大的那個,是日本戰國梟雄豐臣秀吉捐贈的。
伏見稻荷大社除了鳥居眾多,另外就是狐狸雕像眾多,這也是日本神社中的一絕。雖然狐狸在中國文化裡的形象狡詐,但在日本文化裡是稻荷神的使者,帶著一股小聰明勁兒。仔細看會發現,守衛的狐狸嘴巴裡還叼著東西,一個是鑰匙,一個是寶珠。而且小朋友也很喜歡來這裡,一大樂趣就是畫一個賤賤的狐狸表情包。繪馬本來是日本人在神社的許願牌,不知是哪個主管人開始,把繪馬都換成了狐狸面的樣式,空白出表情,許願者可以隨意添加眉眼神情,一眼望過去,伏見稻荷大社已經變成了狐狸表情包重災區。
御金神宮——日本鳥居大多是紅的,它卻是金的
日本旅行時,見到的鳥居大多是紅色的,紅色表達日本人對神明的尊重;但也見到不少石頭製造的木頭製造的,保留著原色。抵達京都御金神社,是我第一次,見到金色的鳥居。金色的鳥居閃著耀眼的光,明明臨近夜裡,它還亮得照耀,就是那種俗氣的帶著暴發戶氣息的純金色。這個鳥居還真的和神社的主題很契合,御金神社就是專門用來求財的。在日本的神社參拜,第一件事當然是去手洗臺洗手,但是這個神社卻是洗硬幣,洗得幣值越大,越容易發財;大家都憋足了勁,甚至有人拿出了一萬日元紙幣。
神社本身很小,轉一圈也不過5分鐘。神社雖小,卻也是有賣紀念品和繪馬的地方。這個地方的繪馬,形狀是銀杏葉的樣子,顏色也是金閃閃。只是這家神社掛繪馬的地方,總是十分擁擠,神社工作人員拿著麻袋,把遊客系在上面的,小心翼翼取下來,挪進內屋。不然第二天,遊客就沒地方掛了。這邊的人氣可見一斑,誰叫人人都有愛財之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