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疫情還是很嚴峻
1月5號,官網通報:截止到2021年1月4日0—24時,河北省新增14例,本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其中石家莊市報告11例(2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邢臺市報告3例(1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現在全國目前已經有確診1353例,其中昨日增加了23例,累計確診97061例,其中昨日增加了89例,累計死亡4794例,其中昨日增加了3例。
這怎麼嚴峻的疫情下,卻有著一個基數龐大,而又容易被人忽略的急迫威脅。那就是慢性病。
二、慢性病在我國是個龐大的群體
據數據顯示,我國有15%的人處在疾病狀態中,剩下70%的人處在「亞健康」狀態。而「亞健康」的下一個狀態,可能就是慢性病。
其中慢性病最主要的4種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與流行病不同的是,慢性病並非突發疾病,它是一個常年積累的過程,其中癌症、心腦血管疾病,也是以慢性病的狀態存在。
由於其發病周期長,導致人們平常的重視度不足。但在死亡率排名中,慢性病引起的死亡率佔比達到了86.6%,而癌症、心腦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又佔慢性病死因的79.4%。
據衛生部公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報告顯示,中國高血壓患者超過2億人,每年增加1000萬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超過2億人,佔我國每年總死亡人數的1/3。
據統計,2017年我國糖尿病患者(20-79歲)人數達到1.14億人,未確診的糖尿病患者人數為6130萬人,是名副其實的「糖尿病第一大國」。
人這一生遭遇到慢性病的機率,要比遭遇流行病大得多!
更致命的是,人們對於慢性病有一個極大的誤區:慢性病是老年病,其實慢性病更是中青年病。
體檢數據顯示,18-55歲的中青年群體,在體檢時,高血壓前期問題佔35%-49%,高血尿酸佔25%-43%,甲狀腺結節佔18%-42%,脂肪肝佔比16%-54%,腰頸椎骨質增生佔10%-74%。
由此可見,慢性病正逐漸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大多數中青年人仗著自己年輕,經常肆無忌憚地吃高糖高脂高熱量食物、生活作息不規律,熬夜成為常態、抽菸嗜酒等,等發現問題時已是追悔莫及。
三、慢性病是我國防控疫情的重大威脅
1.新冠病毒攻擊心臟、腎臟及胰腺等器官
SARS病毒(可導致非典型肺炎)和新冠病毒,都是通過與細胞中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結合,而入侵人體。
肺、心臟、腎臟、腸道、胰腺等器官都富含ACE2。如果患者這些器官本就存在疾病,則會進一步受到病毒打擊,發生重症和死亡的風險增加。
2.常見慢性病增加新冠肺炎重症風險
以糖尿病患者為例,高血糖狀態會影響免疫系統,使抵抗力降低,容易導致感染。本身存在心血管問題的人,感染新冠肺炎後,可能會出現心力衰竭等危急情況。
另外,有基礎病的人,在重症或危重症情況下,更易受到「炎症風暴」的影響,甚至引起多器官衰竭,導致死亡。
3.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造成多組織器官損傷
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病情會突然惡化,發展為ARDS,表現為:血氧含量急劇下降、呼吸困難。
ARDS引起的缺氧,可導致多組織器官受損,尤其是大腦和心臟。
大腦是最為敏感的器官,當缺氧15秒時,可使人失去知覺;缺氧2分鐘時,則會導致腦細胞受損
(這種損傷無法恢復)。
慢性病患者千萬注重防護,儘量避免新冠病毒感染,一旦感染,要儘早告知病史。否則損傷是不可逆的。
四、食療是治療慢性病很好的方法
玉靈膏
龍眼肉10份、西洋參1份,兩者攪拌均勻,然後放在碗裡,隔水蒸40個小時,然後每天一調羹,用水衝服(幹吃也可以,味道棒棒噠,如果衝服,龍眼肉一定要吃掉)。
有補血益氣,安神養顏,改善睡眠,補益脾胃。常用於治療思慮傷脾、耗氣傷血、年老體衰、產後大病後的,氣血雙虧之證的功效。
註:
有飲、痰、火者忌服,只適合氣血雙虛的患者。
氣血雙虛的體質特徵如下:
面色 白或萎黃,心悸氣短,頭目眩暈,失眠健忘,多夢自汗,少氣懶言,神疲乏力;或發色不澤,唇甲淡白;或食少納呆,飲食無味,形體消瘦;或手足麻木,肌膚不仁。
在這場疫情下,不只要防新冠,更要防慢病,千萬不要等到來不及,才明白健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