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方指出:疫情期間,慢性病是致命的問題!

2021-01-07 騰訊網

一、目前疫情還是很嚴峻

1月5號,官網通報:截止到2021年1月4日0—24時,河北省新增14例,本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其中石家莊市報告11例(2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邢臺市報告3例(1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現在全國目前已經有確診1353例,其中昨日增加了23例,累計確診97061例,其中昨日增加了89例,累計死亡4794例,其中昨日增加了3例。

這怎麼嚴峻的疫情下,卻有著一個基數龐大,而又容易被人忽略的急迫威脅。那就是慢性病。

二、慢性病在我國是個龐大的群體

據數據顯示,我國有15%的人處在疾病狀態中,剩下70%的人處在「亞健康」狀態。而「亞健康」的下一個狀態,可能就是慢性病。

其中慢性病最主要的4種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與流行病不同的是,慢性病並非突發疾病,它是一個常年積累的過程,其中癌症、心腦血管疾病,也是以慢性病的狀態存在。

由於其發病周期長,導致人們平常的重視度不足。但在死亡率排名中,慢性病引起的死亡率佔比達到了86.6%,而癌症、心腦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又佔慢性病死因的79.4%。

據衛生部公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報告顯示,中國高血壓患者超過2億人,每年增加1000萬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超過2億人,佔我國每年總死亡人數的1/3。

據統計,2017年我國糖尿病患者(20-79歲)人數達到1.14億人,未確診的糖尿病患者人數為6130萬人,是名副其實的「糖尿病第一大國」。

人這一生遭遇到慢性病的機率,要比遭遇流行病大得多!

更致命的是,人們對於慢性病有一個極大的誤區:慢性病是老年病,其實慢性病更是中青年病。

體檢數據顯示,18-55歲的中青年群體,在體檢時,高血壓前期問題佔35%-49%,高血尿酸佔25%-43%,甲狀腺結節佔18%-42%,脂肪肝佔比16%-54%,腰頸椎骨質增生佔10%-74%。

由此可見,慢性病正逐漸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大多數中青年人仗著自己年輕,經常肆無忌憚地吃高糖高脂高熱量食物、生活作息不規律,熬夜成為常態、抽菸嗜酒等,等發現問題時已是追悔莫及。

三、慢性病是我國防控疫情的重大威脅

1.新冠病毒攻擊心臟、腎臟及胰腺等器官

SARS病毒(可導致非典型肺炎)和新冠病毒,都是通過與細胞中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結合,而入侵人體。

肺、心臟、腎臟、腸道、胰腺等器官都富含ACE2。如果患者這些器官本就存在疾病,則會進一步受到病毒打擊,發生重症和死亡的風險增加。

2.常見慢性病增加新冠肺炎重症風險

以糖尿病患者為例,高血糖狀態會影響免疫系統,使抵抗力降低,容易導致感染。本身存在心血管問題的人,感染新冠肺炎後,可能會出現心力衰竭等危急情況。

另外,有基礎病的人,在重症或危重症情況下,更易受到「炎症風暴」的影響,甚至引起多器官衰竭,導致死亡。

3.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造成多組織器官損傷

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病情會突然惡化,發展為ARDS,表現為:血氧含量急劇下降、呼吸困難。

ARDS引起的缺氧,可導致多組織器官受損,尤其是大腦和心臟。

大腦是最為敏感的器官,當缺氧15秒時,可使人失去知覺;缺氧2分鐘時,則會導致腦細胞受損

(這種損傷無法恢復)。

慢性病患者千萬注重防護,儘量避免新冠病毒感染,一旦感染,要儘早告知病史。否則損傷是不可逆的。

四、食療是治療慢性病很好的方法

玉靈膏

龍眼肉10份、西洋參1份,兩者攪拌均勻,然後放在碗裡,隔水蒸40個小時,然後每天一調羹,用水衝服(幹吃也可以,味道棒棒噠,如果衝服,龍眼肉一定要吃掉)。

有補血益氣,安神養顏,改善睡眠,補益脾胃。常用於治療思慮傷脾、耗氣傷血、年老體衰、產後大病後的,氣血雙虧之證的功效。

註:

有飲、痰、火者忌服,只適合氣血雙虛的患者。

氣血雙虛的體質特徵如下:

面色 白或萎黃,心悸氣短,頭目眩暈,失眠健忘,多夢自汗,少氣懶言,神疲乏力;或發色不澤,唇甲淡白;或食少納呆,飲食無味,形體消瘦;或手足麻木,肌膚不仁。

在這場疫情下,不只要防新冠,更要防慢病,千萬不要等到來不及,才明白健康的重要性。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烏魯木齊市慢性病患者處方延至3個月 各社區送藥上門
    7月19日,記者從烏魯木齊市醫療保障局了解到,為減少疫情期間市民到醫療機構就診次數,降低交叉感染風險,烏魯木齊市堅決落實國家、自治區、市委關於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醫保政策,保障慢病患者購藥需求,延續使用長處方相關管理規定,方便市民就醫用藥。
  • 【臺客分享】 慢性病藥 健保因應疫情
    壹、實施對象因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滯留中港澳地區,無法返臺親自就醫領藥保險對象。伍、只限定慢性病可代為領藥,只限相同藥品因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致保險對象滯留大陸地區無法返臺親自就醫,因非慢性疾病病情變化大,為病人安全考量,限慢性病用藥,經受託人向醫師陳述病情,醫師依其專業知識之判斷確信可以掌握病情,始能開給相同方劑。
  • 專題|新冠疫情期間媒體有關「次生問題」的深度報導——基於對9家...
    這些措施遏制了國內疫情的蔓延,但也對部分群體和產業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而疫情期間,媒體不僅重視報導疫情一線情況,也關注到了防控措施帶來的新問題。(3)整合社交媒體信息新冠疫情中,社交媒體成為非肺炎患者求助的重要平臺,他們在微博、微信等平臺上記錄自身經歷、發布求助信息,這些信息可以作為記者論述的依據。例如《1300萬湖北慢性病患者背後的「藥神」》這篇報導中,作者就引用了多位上網求助的慢性病患者的發言,不僅使文章內容更加翔實,而且節省了記者多方採訪的時間成本。
  • ...Gbagbo指出,隨著英國人疫情期間尋求更大的居住空間,加上購置稅...
    兩大因素致英國房價創下四年來最高水平,但未來幾個月仍面臨壓力;①市場分析師Eileen Gbagbo指出,隨著英國人疫情期間尋求更大的居住空間,加上購置稅的減免,英國房價創下4年來的最高水平;隨著英國擺脫疫情封鎖措施,房屋交易量暴增40%;②9月21日,房地產網站Rightmove表示,公布的房屋售價同比上漲5%,為2016年9月以來最高;增幅最大的地區是倫敦以外的地區
  • 因疫情無法返臺慢性病人領取長期慢性病用藥作業
    因應COVID-19慢性病人無法返臺親自就醫,代為陳述病情或代為領藥作業流程:適用保險對象:●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際旅遊疫情警告3級或交通限制地區且有長期慢性病用藥需求。 受託人:● 保險對象(病人)應備的資料:身分證明文件,可為影本或影像;代領保險對象之慢性病處方箋用藥者,請併持處方箋正本。● 受託人應備的資料:有照片身分證明文件正本、代領藥切結書(切結書請至健保署網站查閱,點擊本文最下方的"閱讀原文",可以直接鏈接到相關頁面)。
  • 疫情期間,你印象最深的廣告是?
    「拿起手機問醫生,名醫秒回送藥快」這不禁讓大叔想到了一個問題:疫情期間,廣告圈一片「哀悼」,因為甲方不投廣告了,廣告業遭受了重創。但我又回憶了一下,整個疫情期間,真的沒有一條廣告嗎?於是,大叔在朋友圈發了一個問:疫情期間,你印象最深的企業廣告是?
  • 如何保持疫情期間身心健康 記者幫你問了醫生
    疫情期間,如何安全去醫院就診?不少市民會有類似的疑問,近日,記者採訪了市醫院門診部主任師戰強和副主任王潔,請他們為大家答疑解惑。 有病要不要去醫院「湊熱鬧」?  「疫情期間,要不要去醫院?這個問題視情況而異。對於急症或危重症患者,仍需到急診儘快就醫,注意做好防護,市醫院急危重症中心24小時開診。」師戰強說,可擇期手術的,如白內障等病情發展緩慢的疾病,患者可與主治醫生商量,將手術時間延期到疫情之後。
  • 破百萬後美病例仍激增 倉促復工或引發更致命疫情?
    倉促復工,會否如專家警告,引發更致命疫情?俄羅斯指出,不排除美國正在第三國實驗室中製造和修改各種危險疾病病原體的可能。美國對此三緘其口原因何在?歐洲重災區義大利即將進入抗疫第二階段,此時復工又會面臨哪些風險?
  • 抗疫一線 | 疫情期間企業相關法律問題案例分析
    案例(二)疫情期間企業如何妥善處理勞動關係問題一、關鍵詞疫情、企業復工、工資薪酬、工資支付、疫情防控二、案情概況(一)基本情況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湖北地區實行封城防疫措施,2020年2月6日東莞某公司告知三位員工均無法按照公司要求在春節假期後正常返工
  • 疫情期間哪些人不建議元旦春節假期出行
    疫情期間哪些人不建議元旦春節假期出行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等人群不建議元旦春節假期出行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2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元旦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法治建設問題的建議和思考
    社會上每一次重大事件或重大問題的發生,都有可能會對社會成員在思想、觀念、行為上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時也會相應地產生一些社會和法律問題。那麼在倡導法治精神建設法治政府的今天,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這一重大社會事件,我們如何在重大疫情面前依法科學有序的執法,疫情防控的各項應急處置措施決是否偏離法治軌道,甚至會出現違法執法現象時刻都在考驗著我們的法治建設。
  • 國務院新聞辦就《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
    一是會同中宣部等22個部門出臺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並且組織開展了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試點工作,各試點地區圍繞重點心理健康問題、重點人群開展試點,部分地區已經取得了不錯成效。昨天上午我們還專門進行了專家研討,想把很多地區試點過程中的一些好的經驗、好的做法在明年或者「十四五」期間進一步推廣。
  • 疫情期間在線問診火爆2020年02月26日 星期三A07 萬眾一心 戰疫情...
    疫情期間,在線問診火爆,對於排查疑似患者、避免交叉感染、安撫公眾情緒起到了積極作用。在此趨勢下,在線診療未來會否成為就醫常態?    心理諮詢問診量大幅上升    北京的王先生乾咳幾天後,覺得頭暈乏力,「不會中招了吧?」他在忐忑中看到手機上有條關於在線問診的推送,就點進去了。
  • 疫情期間在線問診火爆,會成為未來常態嗎?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 題:疫情期間在線問診火爆,會成為未來常態嗎?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舒靜、董小紅、邱冰清10餘家網際網路醫療平臺推出在線問診專頁,200多家公立醫院開展新冠肺炎免費網際網路診療或線上諮詢,服務近千萬人次。
  • 肺部慢性病患者是新冠肺炎高危險群 四招避免疫情傷害
    新冠肺炎升溫,好怕傳染病纏身,其中肺部慢性病的患者更是感染高風險族群,國健署署王英偉署長呼籲肺阻塞患者,防疫期間須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新冠肺炎感染症狀以呼吸道症狀為主
  • 美國新冠疫情未平 又出現致命軍團菌
    深陷新冠疫情泥沼的美國,近日又爆出新的狀況。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7日報導,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表示,在亞特蘭大幾棟辦公大樓的供水系統內發現了軍團菌。軍團菌可引發非常嚴重甚至致命的肺炎,如醫治不及時死亡率高達45%。而這些病菌的滋生很可能是由於疫情期間辦公樓長期封閉所致。
  • 周琦展露領袖氣質,暫停期間指出隊友的問題!王哲林有何感想?
    周琦展露領袖氣質,暫停期間指出隊友的問題!王哲林有何感想?在上半場的一次暫停期間,周琦直接對著旁邊的隊友魯吐布拉「指指點點」,從周琦的表述來看,魯吐布拉在防守的時候漏人了,所以周琦就及時指出了魯吐布拉在比賽中出現了漏人問題,主教練阿的江也對魯吐布拉說道:「別在那瞎忙乎了,對準一個人,該上去就上去。」
  • 國新辦就《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情況舉行...
    一是會同中宣部等22個部門出臺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並且組織開展了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試點工作,各試點地區圍繞重點心理健康問題、重點人群開展試點,部分地區已經取得了不錯成效。昨天上午我們還專門進行了專家研討,想把很多地區試點過程中的一些好的經驗、好的做法在明年或者「十四五」期間進一步推廣。
  • 疫情期間買藥新模式 柯城藥品「網訂店送」 實現送藥到家
    為保障藥品供應,滿足疫情防控期間群眾用藥需求,降低特殊時期患者現場就醫、購藥風險,區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醫療」優勢,以3家大型連鎖藥店為樣板,積極探索網絡購藥「柯城模式」。
  • 疫情期間,高鐵上到底能不能吃東西?看看官方怎麼說
    【疫情期間,高鐵上到底能不能吃東西?官方回應:那麼,問題來了,到底現在列車上能否摘掉口罩吃東西呢?鐵路警方表示,國務院應對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制定的《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也明確,在中、低風險地區,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建議應隨身攜帶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