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穌生活的以色列是半月肥沃地區,雖然如此,但因為周圍都是乾旱地區,因此這裡也不能與中國的沿海地區相比,沒有那麼多的水源和水系。因此水就成為重要的資源和人們賴以生存的保障。取之不竭的水源,就成為人們生活希望的基礎。
那麼什麼水才能取之不盡?顯然一潭死水是不可能的,因為終有一天會枯竭,此外死水容易腐敗發臭,也並不適用飲用和生活。
那麼在猶太人的生活中,活水就變成十分重要,也成為關鍵的生命和信仰的異象。
活水的特點就是有水不斷注入,這樣水就成為流動的,才能不腐敗,才能保持新鮮和甘甜。而活水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它不停地注入,因此會把器物裝滿,流溢出來。
因此,活水的信仰異象,也就意味著信仰不斷更新生命,信仰每時每刻都在提供新生命的養料,而這新的生命也不斷流溢出來,能給人帶來甘甜。這就是耶穌的活水含義。
耶穌在井邊和撒瑪利亞婦人的對話,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有一個撒瑪利亞的婦人來打水。耶穌對她說:「請你給我水喝。」(……撒瑪利亞的婦人對他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 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婦人說:「先生,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從哪裡得活水呢?我們的祖宗雅各將這井留給我們,他自己和兒子並牲畜也都喝這井裡的水,難道你比他還大嗎?」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 4:7,9-14 和合本)
活水的信仰就是真理,是永不會枯竭的,是直湧到永生的。
因此,耶穌的教導就是活水的江河,而我們一旦接受耶穌,建立信仰,那麼這活水就會在我們的生命裡不斷湧出,時時刻刻滋養我們的生命,這樣我們才能活出新生命。
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翰福音 7:37-38 和合本)
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又意味著什麼呢?顯然這活水的江河,就是要有愛的行為。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 13:34-35 和合本)
這從腹中流出的活水之一,就是彼此相愛,並且這也是基督徒的標誌。基督信仰是讓人有愛的信仰,如果一個人是基督徒,但是卻沒有愛,那就如保羅說的:「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哥林多前書 13:1-3 和合本)」
內心有真理的活水,才能活出基督信仰,如果心裡的信仰是死的,那麼就沒有新的生命的在裡面了,也就沒有活水從我們的腹中湧出。
以色列人深受律法的捆綁,痛不欲生,原因就在於他們對於律法的僵化理解,把律法當成生活的死模式,把每一樣生活都倒進律法的模子,甚至把整個人也放在律法的模子裡,然後用律法的刀將多出來的削掉,這就是造成痛苦的原因。
保羅說「他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或譯:聖靈)是叫人活。 (哥林多後書 3:6 和合本)」
今天我們很多時候會陷在僵死的律法裡,把聖經看成一潭死水,而不是真理的活泉。雖然我們高舉聖經、信奉聖經無誤,但我們被捆綁在聖經無誤這個陷阱裡。
我們變得喜歡審判人,喜歡給人定罪,仿佛我們手裡拿著法官的木錘,以定罪為喜樂。我們喜歡與人紛爭,甚至還給自己為真理爭辯的理由和帽子,因此我們紛爭的時候,不會注意需要幫助的鄰舍,不會注意汙染的環境,不會注意社會規則的遵守,我們只喜歡以為真理爭辯的名義與人紛爭。
我們以為我們腹中有真理,爭辯的也是真理,但因為沒有耶穌的活水,所以我們流出的也沒有活水。因為我們沒有寬容,也沒有彼此相愛。從我們身上所溢出的儘是「各樣不義、邪惡、貪婪、惡毒(或譯:陰毒);滿心是嫉妒、兇殺、爭競、詭詐、毒恨; (羅馬書 1:29 和合本)」內心沒有活水的,就流不出真理的水來。
每個基督徒,都是因為跟隨耶穌,成為耶穌的門徒,而變成一個新造的人,那麼新造的人就要活出新的生命:「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哥林多後書 5:17 和合本)」
不要忘記耶穌說過的話,我們內心中有真理,腹中就有活水,那麼我們才能在世界裡流出活水,來榮耀上帝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