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主所賜的活水
約4:4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11婦人說:「先生,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從哪裡得活水呢?
約7:38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聖經——是神的話:他可以是光,也是食物,又是水。正是有經文說:「詩119:130你的言語一解開,就發出亮光,使愚人通達」。若沒有解開,就成不了照亮前進道路上的光。而問題就出在,如何才能解開神所說的奧秘話呢?要明白神的奧秘話,那就是必須將主所賜的「活水」裝進器皿裡,並且能成為永遠不渴,又成為泉源。
水的特性:他一定是往低處流,只有人為的幹預,才發生變化,如井水,若沒有人力幹預(提升),他就不可能到達器皿裡(因為我們就是器皿),打水就成為提取井(池)水的手段。主所賜的水就是流淌的活水,是向低洼之「地(位)」流淌,如果我們已經將器皿擺放在高處,如果我們以為不缺 「水」,那麼必定是從井(池)裡提取上來的,正是撒瑪利亞女人在雅各井打水相似。長久以來,講臺不缺乏講到「水」,卻只停留在主是活水,好象信了耶穌就是有了活水。並沒有認識到主的活水是向低洼地流淌,然而,站講臺的人就不是地處低洼地的器皿(人),而必定處於高位。而他們所提供的水只能是井(池)水。
早有經文為我們作了預備,這樣的池水是得不到保障的(耶2:13「因為我的百姓做了兩件惡事,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池子裡的水裝進器皿裡,第一要做的是提升水的位置(稱為打水),在教會中有人被權貴們所喜歡,就會受到提升,或推薦培為養對象,以裝備貧乏的器皿,然而,這樣的提拔(提升)就是延續了兩件「惡事」——離棄了主的活水,為自己鑿了盛水的池子。這樣的水,喝了還要渴。就是遺傳、延續提拔自己喜歡的人成為神所喜歡的。而那些在低洼地的器皿(人),自有主賜下的活水流入,又成為泉源,卻成為高臺上的器皿們輕視、嫌棄的對象。
難怪教會中好些在「低洼」處的人,不在乎人的輕看、嫌棄,始終如一,看似不言不語(太12:19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卻不覺饑渴(有水流出,何來乾渴),因為他們得到了流向低洼地的「活水」,並得了飽足,又見了大光,因為有經文說:「太4、16那坐在黑暗裡的百姓,看見了大光;坐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發現照著他們」。被輕視、嫌棄的人豈不是坐在黑暗中又是死蔭之地的人嗎!
我們如何識別自己所喝的是提取的「井水」還是主基督耶穌所賜的「活水」?主耶穌本是活水,是向低洼處流淌的活水(就是他總是走訪被猶太藐視、嫌棄的人)然而自己也就成為被猶太人輕視嫌棄的人;當人有輕視、嫌棄人時,就遠離了主基督耶穌所賜的「活水」源泉,牧師傳道人不認識本堂身邊的群羊,有多少人有何需求,一概不知,卻四處以牧養基督的群羊為名,奔走在受邀又合自己心意的教會,也確實很忙,然而,他們所傳輸只能是喝了還要渴的「井水」,因為主基督耶穌的「活水」就存在於各自的教會中,不需要人為的傳輸,有人四處奔走聽道(傳道)不是受益,乃是遭損。
真正要得到「活水」的,是將「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40)」。就是「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心意,就絕不會有輕視嫌棄人的心了。
其實:低洼之地得活水;重生;迴轉變成小孩子樣式;往下紮根,向上結果,都是存在同樣的意思,只是以不同的對象以及不一樣的環境而出現不一樣的提醒。窪地表示地處卑微之地,重生:意思為從高、大、上的資格降為低、微、成為沒有了資格的一個人,所謂重生;高、大、上的人,重新回到當初信耶穌初次走進弟兄姐妹中間的那時光一樣,成為一個小孩子的樣式。往下紮根是屈身……,唯有屈身的才能結出果子來,屈身的成了低洼之地,屈身的降為毫無資格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