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假期,最為繁忙的是步長醫藥的實際控制人趙濤。新聞爆料,他通過中介William Simger 支付了650萬美金(大概4千多萬人民幣),協助自己的女兒(以下簡稱Z)申請史丹福大學。這個中介主要是給史丹福大學捐贈了50萬美金,然後為他的女兒偽造了帆船運動的假材料,試圖以運動員身份特招入校。
更為尷尬的是Z還在鬥魚上做了直播,向大家傳授自己的成功經驗,講述自己進斯坦福的經歷。
不過東窗事發後,Z已經被史丹福大學開除。而步長醫藥的實際控制人,更是著急忙慌的發布了一份聲明,主旨是:留學用的資金和步長醫藥公司無關,都是自己的錢。這個聲明,看完後,總有一種怪怪的感覺。
隨著此次新聞的發酵,A股的醫藥生物公司再一次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最為大家詬病的是,醫藥生物公司從來都是銷售費用特別高。讓人不得不提出一個疑問:醫藥公司難道不是應該把錢用在研發上嘛,怎麼都花到銷售上,成為銷售驅動的公司。
本次我們就來看看,A股醫藥生物公司的2018年銷售費用。
首先選取行業,醫藥生物,一共有292家公司;
然後選擇銷售費用、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將數字範圍調整為大於0,有291家公司,有1個公司沒有公布銷售費用。
首先按照銷售費用從大到小排序,能夠看到銷售費用最多前三是上海醫藥、復星醫藥、步長製藥。其中上海醫藥的銷售費用高達110億元,但是看其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只有6.95%還是比較低的。但步長製藥的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高達58.81%。屬於排名前10位中,佔比最高的公司。也就是說銷售了100元的產品,其中58元就會用來進行銷售推廣。
在其年報中也能看到,銷售費用中,佔大頭的是「市場、學術推廣費及諮詢費」,接近75億。同時其也和同行業的其他公司做了一個比較,佔比是有點高。。。
繼續看其年報,能夠發現,其研發費用只有4.8億元,銷售費用的零頭都不到,這樣看來果然是銷售驅動的公司。
接著我們按照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進行排序;
能夠看到,佔比最高的公司為國農科技,高達73%的佔比。看其年報能夠發現,其2018年的銷售費和研發費用雙雙激增,翻3倍。其中銷售費用為2.7億;研發費用為0.17億,依然不夠銷售費用的零頭。而且有意思的是,公司的子公司包含了一家廣州互娛的公司。這樣的操作,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很難相信,這真的是一個名字中有「科技」字樣的公司。
在A 股的上市醫藥公司,銷售費用大於研發費用是非常普遍的情況,也是非常不健康的情況。這些成本的支出,最後都會由患者買單。也難怪前段時間,政府實行了帶量採購,一堆假的醫藥公司出現了暴跌。因為他們從來都不專注於藥物研發,而是只做中間商賺差價的真銷售公司。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A股怪咖:
醫藥生物公司,研發費用不及銷售費用的零頭;
是真科技公司,還是醉心於賺差價的中間商?
結語
今天的「指標怪咖」到這裡就結束啦!通過今天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學到了很多呢?那就請繼續關注我們的指標怪咖系列欄目吧!如果有什麼建議歡迎後臺給小編留言哦,期待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對公司基本面相關數據感興趣的童鞋,除了可以應用e筐饅頭【篩選器】,從全市場角度研究數據之外,還可以在咱們的【個股深研】中深入挖掘更多有趣有料的個股數據,體驗一站式個股探索神器~
謝謝大家的關注
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