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怪咖:醫藥生物公司,是科技驅動,還是銷售驅動?

2021-02-07 e筐饅頭

這個五一假期,最為繁忙的是步長醫藥的實際控制人趙濤。新聞爆料,他通過中介William Simger 支付了650萬美金(大概4千多萬人民幣),協助自己的女兒(以下簡稱Z)申請史丹福大學。這個中介主要是給史丹福大學捐贈了50萬美金,然後為他的女兒偽造了帆船運動的假材料,試圖以運動員身份特招入校。

更為尷尬的是Z還在鬥魚上做了直播,向大家傳授自己的成功經驗,講述自己進斯坦福的經歷。

不過東窗事發後,Z已經被史丹福大學開除。而步長醫藥的實際控制人,更是著急忙慌的發布了一份聲明,主旨是:留學用的資金和步長醫藥公司無關,都是自己的錢。這個聲明,看完後,總有一種怪怪的感覺

隨著此次新聞的發酵,A股的醫藥生物公司再一次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最為大家詬病的是,醫藥生物公司從來都是銷售費用特別高。讓人不得不提出一個疑問:醫藥公司難道不是應該把錢用在研發上嘛,怎麼都花到銷售上,成為銷售驅動的公司。

本次我們就來看看,A股醫藥生物公司的2018年銷售費用

首先選取行業,醫藥生物,一共有292家公司

然後選擇銷售費用、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將數字範圍調整為大於0,有291家公司,有1個公司沒有公布銷售費用。

首先按照銷售費用從大到小排序,能夠看到銷售費用最多前三是上海醫藥、復星醫藥、步長製藥。其中上海醫藥的銷售費用高達110億元,但是看其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只有6.95%還是比較低的。但步長製藥的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高達58.81%。屬於排名前10位中,佔比最高的公司。也就是說銷售了100元的產品,其中58元就會用來進行銷售推廣。

在其年報中也能看到,銷售費用中,佔大頭的是「市場、學術推廣費及諮詢費」,接近75億。同時其也和同行業的其他公司做了一個比較,佔比是有點高。。。

繼續看其年報,能夠發現,其研發費用只有4.8億元,銷售費用的零頭都不到,這樣看來果然是銷售驅動的公司。

接著我們按照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進行排序;

能夠看到,佔比最高的公司為國農科技,高達73%的佔比。看其年報能夠發現,其2018年的銷售費和研發費用雙雙激增,翻3倍。其中銷售費用為2.7億;研發費用為0.17億,依然不夠銷售費用的零頭。而且有意思的是,公司的子公司包含了一家廣州互娛的公司。這樣的操作,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很難相信,這真的是一個名字中有「科技」字樣的公司。

在A 股的上市醫藥公司,銷售費用大於研發費用是非常普遍的情況,也是非常不健康的情況。這些成本的支出,最後都會由患者買單。也難怪前段時間,政府實行了帶量採購,一堆假的醫藥公司出現了暴跌。因為他們從來都不專注於藥物研發,而是做中間商賺差價的真銷售公司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A股怪咖:

醫藥生物公司,研發費用不及銷售費用的零頭;

是真科技公司,還是醉心於賺差價的中間商?

   結語   

今天的標怪咖到這裡就結束啦!通過今天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學到了很多呢?那就請繼續關注我們的標怪咖系列欄目吧!如果有什麼建議歡迎後臺給小編留言哦,期待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對公司基本面相關數據感興趣的童鞋,除了可以應用e筐饅頭【篩選器】,從全市場角度研究數據之外,還可以在咱們的【個股深研】中深入挖掘更多有趣有料的個股數據,體驗一站式個股探索神器~

謝謝大家的關注

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多重因素驅動格局重構 國內醫藥生物行業重要公司價值凸顯
    疫情突發 醫藥生物重要公司責任與價值凸顯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發,與疫情防控相關的醫藥生物企業同相關部門和醫護人員一起,克服重重困難,扛起了抗疫重任。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中,一批醫藥生物企業充分展現了自身的能力與責任擔當。
  • 數據驅動突破醫藥科技轉化瓶頸精品沙龍在蘇州舉行
    2020年9月27日晚,在第五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期間,由米內網聯合珠海橫琴濠麥科技有限公司和橫琴國際智慧財產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舉辦的「數據驅動:突破醫藥科技轉化瓶頸」精品沙龍在蘇州如期舉行。
  • 福建森美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改和投資雙輪驅動促生產
    5月30日,福建森美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精餾車間內,員工正在操作精餾塔化工工藝自動化生產控制系統進行生產。自去年底該生產系統投入使用以來,公司的設備材料能力提高22%,節省蒸汽用量0.2噸/小時,每年可累計增加企業利潤164.14萬元,經濟和社會效益明顯。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
  • CIO如何通過營銷科技驅動公司業績增長?
    CIO如何通過營銷科技驅動公司業績增長? CIO如何通過營銷科技驅動公司業績增長? 2017-09-21 09:42:37  來源:CIO時代知行堂基本上在2B的市場裡面,獲客完成之後就要去考慮成交,而只有做到成交,才會為公司帶去利益的增長。以前大家都覺得銷售比較重要,而銷售的重要之處就體現在:獲客+成交上。如果獲客功能從銷售裡面摘出來給了市場部,專業的分工可以更有效的幫助公司提升業績。  說到這裡,問題又來了,那獲客和成交哪個更重要呢?
  • 合肥全鏈驅動,馳騁生物醫藥「新藍海」
    生物醫藥產業被稱為「永遠的朝陽產業」,是高科技行業「皇冠上的明珠」。近年來,合肥以「鏈」布局,外引內聯,集聚產業資源和創新要素,構建原料藥、醫藥研發、藥械製造、醫藥服務的生物醫藥全產業鏈。目前「鏈」上企業已達253家。
  • 企業家論道科技創新:技術突破成就世界一流,持續投入是驅動基礎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科技創新是顛覆行業的「法寶」在當下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核心技術的突破無疑是中國企業取得國際話語權最重要的手段。在本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上,來自化妝品、醫藥、網絡信息安全等行業的上市公司掌門人分享了科技創新在其所在領域的應用和作用。
  • 閆家瑞:以科技驅動合生的「穩中求進」
    閆家瑞表示,合生近三年在住宅銷售方面,維持著相對平穩的30%~40%的複合增長率,這是公司整體戰略的考量,也是大的市場環境下維持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2020年是合生創展的「UP品牌升級深化年」,反映到產品層面則是在高端產品系上的發力。閆家瑞透露,合生近年來加大了對高端品牌資源的投入,堅持中高端精品發展路線。
  • 蔚來驅動科技XPT 打破國內外電驅動技術壁壘_易車網
    2020年以來,國內電驅動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有更多整車廠、零部件公司,科技巨頭都在加速布局。高效、高密度、高性價比、高度集成是新能源電驅動的重點發展方向。國內企業爭相入局,國外零部件巨頭也推出了高度集成的電驅動系統,集成式電驅動系統領域迎來多元化競爭格局。
  • 上海奧普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擬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主要風險分析
    原標題:上海奧普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擬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主要風險分析   上海奧普生物醫藥
  • 遠大醫藥(0512.HK):2019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61.50%,創新驅動轉型...
    圖表一:公司今年以來股價走勢數據來源:WIND,格隆匯整理數據截止:2020年5月15日午間收盤備註:白色為遠大醫藥走勢,藍色為恒生指數走勢創新驅動國際化轉型,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61.50%圖表二:公司營業收入與歸母淨利潤情況數據來源:WIND,格隆匯整理單位:億港元高速增長的背後,得益於遠大醫藥自2015年以來的創新驅動轉型後的精準、強大、前瞻性的項目選擇能力和快速、優秀、強大的項目商業化能力。
  • 平均科技投入佔銷售收入5.7%
    2020年中山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名單正式公布,中山新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1家企業技術中心獲認定。數據顯示,31家企業重視研發投入,平均科技活動支出額佔產品銷售收入5.7%,企業技術中心已成為企業創新載體,研發成果轉化更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銷售貢獻。
  • 華夏幸福跨越戰略轉捩點:產業新城驅動內生增長 擁抱科技紅利
    8月28日晚間,華夏幸福發布的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產業新城業務逆勢增長,實現園區結算收入額198.44億元,同比增幅達45.58%。 內生增長動力釋放,華夏幸福正在跨越戰略轉捩點。 內生增長驅動業績釋放增長,是檢驗企業成長性最為直觀的指標。
  • 億勝生物科技與廣州康睿生物醫藥科技訂立智慧財產權特許協議
    億勝生物科技與廣州康睿生物醫藥科技訂立智慧財產權特許協議
  • 創新藥驅動受市場關注,恆瑞醫藥三季報淨利42.59億元
    文 | 財聯社 記者賈曉寧10月19日晚,恆瑞醫藥(600276.SH)公布了2020年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94.13億元,同比增長14.5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59億元,同比增長14.02%。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9.87億元, 同比增加52.85%。
  • 蘇州工業園區:探路從「零」培育生物醫藥產業
    企業;2020年總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增幅;創新型龍頭企業數量、創新型人才規模、獲批生物創新藥臨床批件數量、生物大分子藥物總產能、企業融資總額等五項指標均佔全國20%以上;綜合競爭力位列全國第一方陣,
  • 聯詠科技用於驅動觸控顯示面板的驅動裝置專利
    打開APP 聯詠科技用於驅動觸控顯示面板的驅動裝置專利 嘉德IPR 發表於 2020-04-12 18:53:12 隨著TDDI 技術的發展,觸控和顯示功能集成在一個晶片中以驅動觸控顯示面板,聯詠科技的該項專利提出了一種用於驅動觸控顯示面板的驅動裝置,能夠有效抑制可聽見的噪聲。
  • 產業鏈人士:聯詠科技等公司LCD顯示驅動晶片訂單持續提升
    產業鏈人士:聯詠科技等公司LCD顯示驅動晶片訂單持續提升 半導體產業基金 發表於 2021-01-18 10:15:39   【通用汽車推出飛行版凱迪拉克:可垂直起降自動駕駛
  • 創金合信創新驅動股票C(010496)詳細資料
    股票投資策略1、創新驅動主題的定義本基金所稱創新驅動主題股票,是指遵循國家創新驅動戰略,通過多元化創新方式(包括但不限於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及制度創新等形式)驅動企業發展和成長的企業,該類企業通常具有核心技術和研發實力,較高的品牌知名度以及良好的創新管理和文化,在市場競爭中具有優勢和持續發展能力,多分布在通信、電子、計算機、機械設備、國防軍工、電氣設備、化工、生物醫藥、油氣鑽採服務、環境工程及服務等行業
  • 泰坦科技:雙核驅動 助力科學服務行業發展
    公司為滿足客戶需求,研發建設了自主品牌,並以OEM模式進行生產,通過建設科學服務平臺「探索平臺」、建立倉儲物流系統等,為客戶提供穩定可靠、方便、快捷的產品和服務。  自設立以來,泰坦科技已累計服務超過3萬家客戶、100萬科學家和質量控制人員,服務世界500強企業超過150家,實現國內985、211工科高校全面覆蓋,支持了眾多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領先企業的前沿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