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打油詩暗諷死者,郭德綱究竟是「睚眥必報」還是「嫉惡如仇」?

2020-12-23 騰訊網

早年間,郭德綱因為「記者私闖別墅」一事,和北京電視臺結下了梁子。2013年,北京電視臺臺長王曉東因肝癌病逝,郭德綱在微博上寫了首打油詩暗諷王:

「一去殘冬曉日紅, 三杯淚酒奠蒼穹。 雞腸曲曲今何在? 始信人間報應靈。」

這事激起了眾怒,輿論群起而攻之,多家電視臺對郭德綱和德雲社進行討伐,演出也停了,官網也關了,甚至有江湖傳言德雲社被全面封殺。

萬幸的是,風波過後,觀眾倒是沒有偏見,依然花錢捧場。

熟悉郭德綱的都知道,他一向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性子,一開始紅的那些年,對於往昔有過節的同行,能踩則踩,一個都沒放過。

這種刻薄的、睚眥必報的性格也讓他飽受爭議。

當年拜師侯耀文,別人都說郭德綱性格不好,如何如何。侯耀文卻始終對這個徒弟愛護有加,還說了一句:「他一路坎坷,勢必嫉惡如仇。」。

的確,郭德綱這一路走的,實在艱辛。

15歲到22歲,他三進北京,始終找不到謀生的路。因為交不起房租,被房東堵在屋裡罵,等人家罵夠了走了,他才敢半夜悄悄翻牆出去弄點吃的。

有一次錯過回家的公交車,他不得不走了30公裡回去,腳底起一串水泡。那時躺在床上,他萬念俱灰:「這時候要是咣當有一車禍,一了百了倒也幸福。」

他就這樣一路掙扎,也總算是拼出了一點名堂。可相聲界是個很講師承關係的圈子,郭德綱這樣的野路子,就算是有點小名氣,依然生存艱難。

當時願意為他做捧哏的範振鈺先生,在介紹時說:「他叫郭德綱,很喜歡相聲。但沒有師承,相聲門裡的人都欺負他。」

那些年,郭德綱拜訪了很多名家,點頭哈腰「求入門」,但卻到處遭人冷眼。郭德綱回憶起來會說,但凡有個「文化人」收留,他就願意去「給他當狗」,可惜就是沒有人肯收留他。

直到2004年,侯耀文力排眾議,決意收他為徒時,郭德綱欣喜若狂。

後來,德雲社越來越火,只要提起相聲,沒人不知道郭德綱的。十幾年的磋磨,總算是熬出了頭。

郭德綱感慨萬千,說:「也就是我能活下來,換別人早就墳上草三尺五了。」

上次寫于謙,我說他是「凡事看得開,不爭不強求」,所以活得自在舒適。

而郭德綱則恰恰相反,他就是軸,就是擰,而且性格激烈,恩仇必報,甚至有點「得志便猖狂」的囂張。種種缺乏氣度與風範的作為,有時給人的觀感很不好。

但也恰恰是他這種打不死的小強一樣,努力掙扎的勁兒,最後支撐他熬出來了,也的的確確為相聲的傳承和推廣做出了貢獻。

想必他受盡冷眼的那幾年,常常在心底裡咬牙切齒:有一天我出人頭地了,一定要把曾經看不起我的那些人,都踩在腳下。

就像越王勾踐,能「臥薪嘗膽」,最終「三千越甲以吞吳」,支撐他的是報仇雪恥;

而郭德綱走過那些看不到希望的歲月,支撐他的,除了對相聲的熱愛,估計也得靠著心裡那股「早晚要出人頭地,一雪前恥」的勁兒。

這樣的人,你可以不喜歡他,卻不得不佩服他。

最後,關於郭德綱,你怎麼看?一起聊聊唄~~

相關焦點

  • 嫉惡如仇?不懂郭德綱的人才會如此「污衊」!
    說郭德綱「嫉惡如仇,睚眥必報」的人,一定是不懂他的人。「一路坎坷走來,勢必嫉惡如仇」這是侯三爺對郭德綱的評價,但也絕非正確。侯三爺離世,隨之而來的就是「遺產」爭鬥戰,原本作為弟子的郭德綱當一個「看客」就好,但是這一身「江湖氣」讓他不能坐視不理,他發聲為師父的女兒「打抱不平」,甚至公然的站到了侯耀華的對立面,甚至高價買下師父的「舊院」,只為了師父早日入土為安,給這位心中最「敬重」的人,最後一絲體面。你說他嫉惡如仇?他的這番孝心,敢於日月爭輝。
  • 該如何正確、客觀的評價郭德綱的「睚眥必報」?
    郭德綱對於行業之外的人,還是非常寬容的,但是對於行業內部的人,郭德綱在採訪中公開講不讓步,也不會原諒,並且說出了我做不到以德報怨,以德報怨,何以報德?聖人教導我們以德報德,以怨報怨。本是同行,為何郭德綱要「步步緊逼」?
  • 睚眥必報的郭德綱:我想給你當狗,但你不要,結果我成了龍
    這個少年就是郭德綱,常言道:事不過三,這次北上,一定要殺出一條「血路」。為了討口飯吃,他給人寫劇本,到小評戲團唱戲,兩個月,老闆一分錢沒給。困窘不堪的郭德綱把面和醬煮成糊,再蘸著大蔥吃,便宜還能飽肚腩。
  • 你有沒有發現,郭德綱桀驁不馴的性格和睚眥必報的心態都沒了?
    傳統相聲也在德雲社的帶領下開創了「萬人聽相聲」的商演形式,相聲也是第一次以賣票的形式走出了國外,不得不說德雲社和郭德綱的野心很大,但德雲社也成功了。我們都知道郭德綱和德雲社一路走來非常不易,不說是步步血淚,那也是步步坎坷,一步一個坑,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環境造就了郭德綱他桀驁不馴的性格,和其睚眥必報的心態。
  • 于謙寫首打油詩送給郭德綱,郭德綱回首更絕的,獲網友3萬多點讚
    郭德綱愛講相聲,也愛寫詩。相聲自然是講得不錯,那詩寫得如何呢? 個人覺得寫得是挺有水平的,這不只是筆者這麼認為,當年文化名人馬未都也這麼說。郭德綱過45歲生日時,曾寫過這樣一首打油詩,:四十五載俗人家,諸事盡在一盞茶。
  • 人們常用「嫉惡如仇」形容郭德綱老師,但他對徒弟們卻是極盡溫柔
    「他一路坎坷,勢必嫉惡如仇」,這句話是侯耀文老先生點評郭德綱老師的話,對郭德綱老師來說,侯耀文老先生即是恩師也是貴人,在郭德綱老師最艱難的時候遇到了侯耀文老先生,毅然決然地將郭德綱老師護在了身後。每當郭德綱老師在錄製節目、相聲作品、以及說評書時提起侯耀文老先生,郭德綱老師都會肅然起敬,聲音略顯哽咽,提起師父名字的時候郭德綱老師都會站起身來介紹自己的師父。這便是觀眾們常說的「德雲社的教養」,刻在骨子裡的教養,也是粉絲們一直稱讚的教養。
  • 梁宏達點評他睚眥必報和心胸狹窄,侯耀文:這和郭德綱的遭遇有關
    在相聲圈內嘴皮子最溜,最能懟人的是相聲演員郭德綱。我們都知道,郭德綱的本事幾乎都在嘴上,他能獲得今天的地位也是全靠他這張伶牙俐齒的嘴,但也是因為這張啥都敢說的嘴,讓他也是背了很多的罵名和負面評價,但對於各種罵戰,郭德綱卻幾乎從來沒吃過虧。
  • 「睚眥必報」的郭德綱:不知道我經歷什麼的人,就別勸我大度
    當然,這只是民間的而已,郭德綱還是野路子,進不了主流的相聲界裡去,但是這個「北京相聲大會」卻驚掉一群人的下吧,它就是德雲社的前身。2000年,郭德綱有幸結識于謙,並與于謙組成「郊縣天王」。當時于謙可是堂堂正正的主流編制內演員,這可是郭德綱一直都想要進入的圈子。
  • 郭德綱為人嫉惡如仇,不像于謙那樣灑脫,皆因三進三出北京的經歷
    在飯桌上,秦霄賢給師父郭德綱倒完水之後,剛剛放下茶壺,就被師父教育,連于謙老師也認為郭德綱說的對,原因是這樣。《德雲鬥笑社》的節目中,秦霄賢和郭德綱、于謙一起吃飯,研究他未來發展的規劃,當秦霄賢給他們倒完水之後,茶壺嘴剛好對著郭德綱。
  • 縱有萬金不忘本,看了這些老照片,才明白郭德綱為什麼會嫉惡如仇
    郭德綱現在是相聲界的大佬,現在有幾個很火的相聲演員都是他帶出來的,可以說現在相聲能有如今的地位跟郭德綱的努力分不開,是他讓相聲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野中。但是他成名前也是受盡了人間冷暖,可以說是苦不堪言。在郭德綱流離失所,最困難的時候是範振鈺老先生收留了他,並把郭德綱看作了自己的孩子,每天早上給他做雲吞、包子等早點,而他自己卻只吃半個燒餅就這花生米下肚,每次想起這個時候,郭德綱就忍不住的掉眼淚。
  • 郭德綱:從櫥窗小丑到相聲大師,桃李滿天下的背後是這樣的過去
    在德雲社動蕩的那幾年裡,郭德綱開始把嶽雲鵬扶向臺前,即使當時的嶽雲鵬是個非常笨的小胖子,但還好他忠實,僅這一點就值得郭德綱去捧,也向大眾們印證了他的話:只要我想,幾個月就可以捧紅一個。稍有名氣的時候,為了能掙更多的錢去維持剛剛起步的德雲社,他去參加了《明星傳奇》,節目組把他關在一個封閉的櫥窗裡,吃喝拉撒睡都在裡面,這是一個很傷自尊心的挑戰,每天像個小丑一般給大家表演節目,就算吃泡麵還要吃硬的,為了獎金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堅持了下來。那個時候的德雲社,大家連贈票都懶得去看。最慘的時候,臺下只有一個觀眾。
  • 郭德綱 一路坎坷走來勢必嫉惡如仇 得名之人謗必隨之
    郭德綱。他的出現,讓我對相聲有了從新認知,原來相聲可以這麼說。原來這麼有趣。郭德綱的出現引起了社會對相聲的廣泛關注。記得我開始聽郭德綱相聲的時候,也就才走向社會開始工作。這是一個漫漫長夜陪我入睡的男人。或許他陪伴了無數人無盡的長夜。郭德綱算得上是一個草根藝人,之所以那麼受大眾的喜愛,是因為他的藝術作品接地氣。
  • 「睚眥必報」的郭德綱:不知道我經歷什麼的人,就不要勸我大度
    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剛開始北漂的郭德綱經歷了多少困難,他為了融入這個圈子,用了八年的時間依然「沒人要」,後來在談起郭德綱「睚眥必報」的時候,郭德綱說出:不知道我經歷什麼的人,就別勸我大度。這些年來,郭德綱到底經歷過什麼呢?
  • 一路坎坷走來,勢必嫉惡如仇,郭德綱說的這些至理名言你都懂嗎?
    我們都知道郭德綱不僅是一位超群拔萃的相聲演員,同時還是個飽讀經書的智者,他的作品中不僅有搞笑的成分,還有許多發人深省的道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老郭的至理名言。郭德綱在經歷那段愁雲慘澹的時間後,說出了這句,他對曾經傷害過他的人才來不心慈手軟,也是因為他目前的這種狀態,才使得現在的郭德綱頻頻出現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
  • 于謙說郭德綱隨便寫八個字,就可以說出一個段子,這得是什麼境界
    不過有網友卻因為曲目問題產生了疑惑:「他是不是寫不出什麼經典段子了,所以只能說老段子?」不到五十歲的郭德綱還不至於「江郎才盡」,于謙老師就曾親口回應過這類質疑。於娘娘十分肯定郭德綱的才華,不然也不會和他搭檔了整整二十年,他曾讚賞說:「郭德綱隨意寫出八個字,就可以說出一個段子。」這得具有什麼樣的實力、多高的境界才能達到?
  • 郭德綱:左邊跟我一起畫條龍,右邊再畫只狗
    郭德綱曾說過這樣一段話:「第三次來北京時,我懇求你們收留我,我願意給你當狗,你非把我轟出去,結果把我逼成了龍。」 他的話聽起來是那樣的過癮和解氣,但是郭德綱還是高估了自己,時至今日,其實他還是一條「狗」。
  • 為啥郭德綱每次演出都愛說「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
    郭德綱在這裡不但表現出自己的清高,同時還把其他一些主流演員狠狠噁心了一把。他們很多人都是高官厚祿,但卻尸位素餐,白白花著納稅人的錢,卻把相聲一步步推向死亡。郭德綱是羞於與這些「花造孽錢」的人為伍的。「他曾歷盡坎坷,勢必嫉惡如仇」。侯耀文的話,精準地概括了郭德綱的前半生。就算是做一句打油詩,我們也能從中看到郭德綱的風骨。
  • 為挽救德雲社,郭德綱做他的捧哏,曾和吳宗憲齊名,後被雪藏閃退
    那時候,郭德綱的德雲社舉步維艱,為了讓手下百來號弟子有口飯吃,師傅郭德綱曾不惜放下尊嚴在合肥鬧市區的一家玻璃櫥窗裡被人當猴看,三天兩夜,也曾給李彬當過「捧哏」。然而世事無常,如今郭德綱早已成為相聲掌門人,而李彬卻因一句大實話被「雪藏」,從此淡出人們的視野。
  • 郭德綱和方清平是否有矛盾?
    郭德綱現在可以說是紅得發紫,德雲社如日中天。而郭德綱在相聲界坑王的地位無人能撼動,方清平也不例外。而郭德綱的義父又是方清平的師父,兩人也是有一些淵源的。再者說來,郭德綱雖然嫉惡如仇,但是是通情達理的。畢竟有八十多位的徒弟,換在武林江湖,這也算是名門正派了!並非旁門左道,我們知道,一般正派都會是非常規矩的,不會四處結怨,招貓遞狗的。
  • 詩寫得不好,詩寫得不好,詩塗得不好,三萬多個讚美名不副實
    在網上看到一篇題為「于謙寫打油詩送給郭德綱、郭德綱回首更絕的,獲網友3萬多點讚」的在線文章很有趣。然後我看了一眼評論圈,稱讚他們是前無古人和未來的詩聖。米德表揚和胡誇海表揚是這個時代和自我媒體的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