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間,郭德綱因為「記者私闖別墅」一事,和北京電視臺結下了梁子。2013年,北京電視臺臺長王曉東因肝癌病逝,郭德綱在微博上寫了首打油詩暗諷王:
「一去殘冬曉日紅, 三杯淚酒奠蒼穹。 雞腸曲曲今何在? 始信人間報應靈。」
這事激起了眾怒,輿論群起而攻之,多家電視臺對郭德綱和德雲社進行討伐,演出也停了,官網也關了,甚至有江湖傳言德雲社被全面封殺。
萬幸的是,風波過後,觀眾倒是沒有偏見,依然花錢捧場。
熟悉郭德綱的都知道,他一向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性子,一開始紅的那些年,對於往昔有過節的同行,能踩則踩,一個都沒放過。
這種刻薄的、睚眥必報的性格也讓他飽受爭議。
當年拜師侯耀文,別人都說郭德綱性格不好,如何如何。侯耀文卻始終對這個徒弟愛護有加,還說了一句:「他一路坎坷,勢必嫉惡如仇。」。
的確,郭德綱這一路走的,實在艱辛。
15歲到22歲,他三進北京,始終找不到謀生的路。因為交不起房租,被房東堵在屋裡罵,等人家罵夠了走了,他才敢半夜悄悄翻牆出去弄點吃的。
有一次錯過回家的公交車,他不得不走了30公裡回去,腳底起一串水泡。那時躺在床上,他萬念俱灰:「這時候要是咣當有一車禍,一了百了倒也幸福。」
他就這樣一路掙扎,也總算是拼出了一點名堂。可相聲界是個很講師承關係的圈子,郭德綱這樣的野路子,就算是有點小名氣,依然生存艱難。
當時願意為他做捧哏的範振鈺先生,在介紹時說:「他叫郭德綱,很喜歡相聲。但沒有師承,相聲門裡的人都欺負他。」
那些年,郭德綱拜訪了很多名家,點頭哈腰「求入門」,但卻到處遭人冷眼。郭德綱回憶起來會說,但凡有個「文化人」收留,他就願意去「給他當狗」,可惜就是沒有人肯收留他。
直到2004年,侯耀文力排眾議,決意收他為徒時,郭德綱欣喜若狂。
後來,德雲社越來越火,只要提起相聲,沒人不知道郭德綱的。十幾年的磋磨,總算是熬出了頭。
郭德綱感慨萬千,說:「也就是我能活下來,換別人早就墳上草三尺五了。」
上次寫于謙,我說他是「凡事看得開,不爭不強求」,所以活得自在舒適。
而郭德綱則恰恰相反,他就是軸,就是擰,而且性格激烈,恩仇必報,甚至有點「得志便猖狂」的囂張。種種缺乏氣度與風範的作為,有時給人的觀感很不好。
但也恰恰是他這種打不死的小強一樣,努力掙扎的勁兒,最後支撐他熬出來了,也的的確確為相聲的傳承和推廣做出了貢獻。
想必他受盡冷眼的那幾年,常常在心底裡咬牙切齒:有一天我出人頭地了,一定要把曾經看不起我的那些人,都踩在腳下。
就像越王勾踐,能「臥薪嘗膽」,最終「三千越甲以吞吳」,支撐他的是報仇雪恥;
而郭德綱走過那些看不到希望的歲月,支撐他的,除了對相聲的熱愛,估計也得靠著心裡那股「早晚要出人頭地,一雪前恥」的勁兒。
這樣的人,你可以不喜歡他,卻不得不佩服他。
最後,關於郭德綱,你怎麼看?一起聊聊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