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法家代表韓非在自己的著作《韓非子》中提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刑與德正是統治者手中的兩柄劍,憑藉二者恩威並施,方能統治臣民。直到今天,刑法仍然是對犯罪行為的有力威懾。
01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刑罰同樣也在與時俱進。封建時代,為了威懾作奸犯科的臣民,刑罰通常是往殘忍的路線上發展,通過殘酷的刑罰激起人們心中對犯罪的恐懼,或者用以發洩統治者的怒火。這些刑罰雖然使用起來很解氣,但除了羞辱犯人、增加犯人和觀眾心中的恐懼,其實沒有太多實際意義。比如髕刑、宮刑、黥刑,這類傷殘人體的刑罰是十分反人道主義的,可以說發洩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不過即使是死刑,也有體面的絞刑、比較直接的砍頭、無比血腥的凌遲、殘酷至極的五馬分屍等,最終目的同樣是致死,但分出如此多的種類同樣是發洩意義更大於現實意義。
新中國建立後,死刑通常都是槍決。相比於過去的刑罰,槍決更加直接,不會給犯人帶來痛苦。但槍決同樣有弊端,那就是對屍體頭部的損壞很嚴重。中國人講究屍骨完整,即使肢體有所缺損也會用石膏代替,所以槍決犯人的遺體整理上比較困難,再者槍決終究還是比較血腥的,一定程度上來講同樣有些反人道主義。所以現在的死刑一律採用注射,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溫和的死刑了。甚至為了避免注射後犯人心中壓力過大,還會同時給犯人麻醉。
總而言之,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刑罰已經從野蠻、落後向著文明、慎刑過渡,甚至一些國家已經廢除了死刑。刑罰再也不是以折磨人為目的,而是成為用與罪行相匹配的量刑來維護公平的一種手段。
02
鮮為人知的是,在世界上還有一種最詭秘、最離奇的刑罰,它跟注射死類似,不會傷及皮肉,也不會流一滴血,同樣讓人感到恐懼,不同的是它的行刑者不是人而是山羊,且受刑者皆是狂笑致死。不過古人絕對想不到的是,在現代這種刑罰成為商人的搖錢樹,變成了一種賺錢工具,顧客專門花錢體驗這種刑罰。那麼,到底是什麼刑罰如此神奇呢?
人們給這個刑罰取名叫笑刑。笑刑的具體流程如下:把犯人捆綁在椅子或者地上,脫掉犯人的鞋襪讓腳心裸露出來,然後在腳心上塗上蜂蜜,也有塗食鹽或者白糖的,然後會牽來一隻山羊,讓羊舔舐犯人腳心的塗料。如果塗料被山羊舔乾淨,那麼行刑者就會繼續塗塗料,山羊也就會繼續舔。因為山羊的舌頭粗糙無比,犯人被舔腳心會感覺奇癢難耐,也就會不可控制的爆發出一陣陣大笑。
本來笑是人心情愉悅的體現,可以促進心臟的血液循環和肺功能的鍛鍊,也可以有效防止面部肌肉的鬆弛。但如果笑得過於激烈和持久,連自身想要換氣都困難,可以說就已經是一種極度殘酷的折磨了。而所謂笑刑,就是通過人類這一功能使人體窒息、心臟驟停,達到致死的效果。
有時候,行刑者還會給犯人腳上抹上一層油,這一層油會使人體的皮膚更加敏感,這樣在山羊舔腳的時候造成的瘙癢感會更加強烈。這種刑罰發展到後來已經不再限於用山羊行刑,通過羽毛或者其他物品來代替同樣常見,而且行刑的部位也從腳心擴展到了腋窩、肚臍等其他人體敏感部位。
其實這種刑罰要比其他折磨人肉體的辦法還要殘酷,因為在刑罰過程中犯人會持續大笑,笑到喘不上氣,但是依然阻止不了身體的本能,這種持續的折磨比起疼痛更容易讓人的精神崩潰。雖然有些人的體質天生不怕癢,可以逃過這種殘酷的刑罰,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笑刑都是讓人恐懼至極的。如果用笑刑來逼供犯人,基本不會有犯人能守住口風。
這種刑罰在中國十分少見,最早出現是在漢朝,而且行刑的目的一般不是置人於死地,而是對其懲戒或者逼問口供,所以行刑的對象多是貴族階層。而真正廣泛施行的,是在十七世紀的歐洲。那時候由於天主教長期的腐敗,神父馬丁路德創立新教,兩派發生了激烈的鬥爭,而這場宗教戰爭幾乎席捲了整個歐洲大陸。宗教戰爭中對戰俘逼供是不能傷殘其身體的,所以笑刑自然就被廣泛運用了。
到了今天,因為社會壓力過大,笑刑反而成為了人們釋放心中壓力的一種辦法,嗅覺靈敏的商人也因此嗅到了商機,把這種刑罰變成了賺錢的工具。
結語
現代刑罰往往被人認為對犯人「過於友好」了,可能對受害者顯得很不公平,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如果量刑上還跟古代一樣以折磨人為標準,那無疑是對人性的扭曲,所以被時代淘汰是必然。法律永遠達不到絕對的公平,但只要一直在向著公平上前進,就值得予以肯定。
參考資料:
《韓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