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承載信仰、藝術與夢想的高地,一座為巴黎公社而建的教堂

2020-12-16 心堯九十八談

今日籤到:序號63

2020年6月8日,星期一,北京。

霧霾指數:79,黃色。

【心堯愛溜達】

這兩天北京的天氣一直很沉悶,

讓人覺得懨懨的。

果然芒種之後的日子開始變得有些膠著了。

桑拿天開始漸漸逼近,竟然羨慕起冬季裡那種乾冷和冰涼。

人們總是習慣於在一個季節去懷念另外某個季節的好。

夏日裡飲冰揮扇,心裡卻惦記著冬日圍爐夜衾的滋味。

在仲夏的某一天裡,我也情不自禁地回憶起那些秋冬之際去過的地方。

似乎這麼回憶著,也能感覺到一縷清涼。

感官與暗示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奇妙的聯繫呢。

***** 關於蒙馬特的秋冬記憶 *****

在一個稀鬆平常的夏日記起關於巴黎蒙馬特的一些片段,

似乎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可那時的光景就這麼不聽話地浮現在腦海裡,

翻騰起幾朵微小的浪花。

只見過秋冬兩季的蒙馬特,所以不知道它其餘的春夏。

法國有不少電影都在這周邊取材,

穿著法式小皮鞋的女主角走在蒙馬特鋪滿碎石的小路上,

起伏上下的道路並不妨礙她的優雅與輕盈。

很多年輕的藝術家都曾在這裡尋找夢想,

留下了自己的青春歲月。

我們熟知的雷諾瓦、高更、馬奈……

包括畢卡索都是在這裡成名。

在這片高地上,聖心教堂一直是最顯眼也最著名的存在。

這是一座為紀念巴黎公社而修建的教堂,

用以向公社保衛戰中犧牲的同胞們獻上崇高的敬禮。

由著名建築師保羅·阿巴迪(Paul Abadie)設計建造。

教堂選址在巴黎的制高點蒙馬特高地,

為的是全巴黎都能看到它,

全城人民都能夠感受到上帝的護佑。

聖心教堂美麗的輪廓嵌在藍天下,

周圍的一切都是背景。

眼前的景物漸漸變得模糊,

唯有它始終清晰。

通體白色的聖心教堂與以往見到過的教堂都不一樣。

融合了多種建築形式,讓它具有西洋風格的同時又不失東方神韻。

高聳入雲的大圓頂有著濃濃的飽滿美,

沒有見稜見角卻未減分毫的氣勢。

教堂坐擁著蒙馬特的制高點,從這裡能俯瞰到整個巴黎老城。

寬大的平臺上永遠都有絡繹不絕的遊客。

對於巴黎而言,我們都是過客。

可我不希望只是匆匆路過,只想把見到的一切透過鏡頭,

在回憶裡打上深深的烙印。

走到近前再仔細觀瞧,便能看清教堂外牆上的花紋與裝飾。

大門口為三扇拱形門,前方左右兩邊各矗立著一座雕像。

一座為法國國王聖路易,

另一座為聖女貞德。

羅馬式與拜佔庭式的建築風格在聖心教堂彼此融合,毫不突兀。

(忽然想起了在武漢參觀過的古德寺)

石柱、門廊、花窗,所有都比例完美,恰到好處。

進入教堂內部,圓形穹頂更顯得高大威嚴。

聖壇上方有巨幅天頂壁畫,周圍一圈布滿浮雕、壁畫與鑲嵌畫。

每一處都精美絕倫,

營造出撲面而來的神聖。

自然的光線透過錯落有致的窗戶照射進來,

於明亮處奏響聖歌,在黑暗處懺悔罪惡。

我們一直在明暗交替的世界中活著,

眼前的苟且與遠方的田野究竟誰會成為主宰?

那個冬天從聖心出來,還特意去了「雙風車」(Les deux moulins)。

這家餐廳是電影《天使愛美麗》的拍攝地,

曾經懷著對這部電影的無限喜愛特意來這兒吃了頓午飯。

想想年輕時候還真是可愛,

憑著喜歡一部電影甚至一段情節,

就親自跑來。

似乎只有坐在愛美麗坐過的桌邊,

才能證明自己的忠實度。

對於電影裡每樣道具都如數家珍,

仿佛這一次換做自己跟愛美麗一起度過了在巴黎的一天。

希望老了以後依然能保有這種單純的熱情,

可以因為小勺戳破焦糖脆皮而興奮不已。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孩子,唯願大人們能永葆童真,並樂此不疲地去生活。

看淡世事滄桑,內心安然無恙。

……

不知道下一次,

又會有哪段回憶倏地蹦出來呢?

- FIN -

相關焦點

  • 聖尼古拉大教堂,承載了藝術和建築精華的大教堂
    聖尼古拉大教堂,承載了藝術和建築精華的大教堂俄羅斯信奉東正教,對俄羅斯人來說,東正教無疑是他們心中關於信仰的圖騰。當年進入中國的沙俄人在這裡聚居,在這裡建立他們的商行,同時,為了保持信仰的傳統,他們也在這裡建了這座聖尼古拉大教堂。
  • 全世界公認的5座大教堂,巴黎聖母院大教堂,不在排行榜
    教堂作為宗教信仰中的一部分,是人們舉辦集會和各種儀式的地方。教堂最早起源於歐洲國家,在歐洲人們心中有著神聖的地位,是宗教活動傳播的重要場所。特別是在西方國家很多女性都希望自己的婚禮在莊嚴而神聖的教堂舉行,顯得更加有儀式感,更為浪漫。
  • 巴黎公社的教訓和歷史意義
    27日,經過血戰之後,別利維爾和沙蒙高地被佔領了。同一天,在貝爾拉雪茲墓地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在這裡,幾乎每一個墓碑、每一座墳墓旁邊都進行了肉搏;被俘虜的公社社員都被拉到牆邊,一個不剩地被槍斃了。5月28日,凡爾賽分子佔領了拉姆龐諾街上的公社的最后街壘。於是,在兩個多月的震驚全世界的英勇鬥爭以後,巴黎公社復亡了。
  • 檔案 | 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革命爆發
    1870年,法國為爭奪歐洲霸權發動了普法戰爭,結果法軍慘敗。9月,巴黎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國,第三共和國宣告成立,建立了資產階級國防政府。當時普軍侵佔了法國1/3以上的領土,10萬普軍直逼巴黎。巴黎工人奮起抗戰。
  • 巴黎聖母院值得嚮往的大教堂
    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德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 石頭的交響樂:中世紀教堂
    米蘭大教堂宗教建築既是信徒朝聖的場所,也是一座城市甚至一個地區至關重要的「形象工程」,宗教建築建得怎麼樣,往往也折射出該地區的政治勢力和經濟實力的強弱高低。約克大教堂緣於宗教改革運動的跌宕、戰事頻發等各種原因,宗教場所的坍塌再建、場所屬性的推倒重置也並不罕見。發展至今,每一座教堂帶著時間洗禮之後的厚重歷史感的同時,也裹挾建造技藝與藝術價值向大眾訴說著。
  • 當教堂遇上「野獸派」設計 力量與信仰在此碰撞
    它是現存的最接近塵埃而又最富有精神信仰的建築,是中世紀哥德式大教堂壯觀景象的當代演繹,現在我們一起去欣賞它們。01.聖母教堂Sánchez-RoblesTarín西班牙1970它是最純粹的野蠻主義,位於首都薩拉曼卡區的Conde dePeñalver大街上,是CecilioSánchez-RoblesTarín在1967年至1970年之間設計的一座教堂。
  • 巴黎公社和政府軍激戰只有7天時間: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建立
    巴黎公社和政府軍激戰只有7天時間: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發動武裝起義,建立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建立,是19世紀後期,法國國內問題的大爆發。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慘敗,皇帝拿破崙三世被俘,法軍主力被殲滅。
  • 【攝友吧】澳門印象:去了很多的教堂,終於找到了信仰!
    澳門的法律承認宗教信仰自由,各種宗教只要不違反法律,就可以在澳門自由傳教。祭壇內供奉著聖老楞佐的神像,穿著絢麗的衣袍,一手持聖經,一手拿法杖,莊嚴肅穆。聖奧斯汀教堂主殿修建於1825年,以其莊嚴的外形而著稱,教堂的內部裝飾簡潔明了,彩窗色彩繽紛。祭壇上安放著的背負著十字架的耶穌聖像,神態逼真,亦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 巴黎聖母院裡的那些文物與古老藝術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哥德式的塔尖  巴黎聖母院的大火,讓哥德式的塔尖在火中倒塌,八百多年歷史的中軸塔在火中化為一座巨坑。  哥德式建築,或譯作歌德式建築,是一種興盛於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它由羅曼式建築發展而來,為文藝復興建築所繼承。
  • 如果你是9月來巴黎,我一定要帶你去蒙馬特高地
    如果秋天你要來巴黎,我定會帶你去蒙馬特高地。因為只有在秋天的這裡,存在著我所有幻想巴黎的樣子。蒙馬特高地(Montmartre),位於十八區的一座130米高的山丘。這座小山丘風貌多樣迷人,被人們稱為一個到處都是傳說的地方。已有近百年歷史的聖心堂(法語:Basilique du Sacré-Coeur),屹立在蒙馬特高地的至高點,更是巴黎的最高點。
  • 試論巴黎公社與旬邑紅色政權
    在國際共運史上,巴黎公社是一座熠熠生輝的豐碑。巴黎公社雖然只鬥爭了72天,但它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提供了極其寶貴的經驗。這是無產階級為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在陝西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旬邑紅色政權也是一座高聳入雲的豐碑。旬邑起義打響了渭北地區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第一槍,是毛澤東「槍桿子裡出政權」「武裝奪取政權」思想在西北地區的生動實踐。
  • 「四史」關鍵詞|巴黎公社運動與《國際歌》有何聯繫?
    9月19日,普軍包圍巴黎。多年來不斷加劇的貧富分化,再加上食物短缺,軍隊失敗,還有普魯士軍隊的不斷炮轟終於大大激化了社會各界的不滿情緒。巴黎市民,特別是工人階級和下層中產階級一直以來都謀求以一種更加公平的方式管理國家經濟,希望能建立一個社會主義民主共和國。巴黎工人為保衛首都建立了30多萬人的武裝力量,但法國資產階級政府害怕工人武裝甚於普魯士。 1871年2月,L.
  • 聖約瑟大教堂
    聖約瑟大教堂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宗座聖殿,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婁的皇家山北坡,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朝拜聖壇之一。1904年,聖十字架會會士安德列•貝塞(André Bessette)在皇家山聖母學院附近開始興建一座小堂,不久就由於訪問者增多而感到太小,1917年擴建成有1000座位的新的教堂,到1924年興建目前的教堂,完成於1967年。
  • 世界教堂巡禮:世界最高的教堂-烏爾姆教堂
    烏爾姆(Ulm)是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一座城市,位於多瑙河畔。這座城市的地標建築,是一座雄偉的大教堂,她就是目前世界最高的教堂——烏爾姆大教堂。烏爾姆大教堂(圖片來自網絡)烏爾姆是德國的歷史名城,在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
  • 汕頭未開埠,先有教堂
    港汕英商會捐巨資賑災,將建新堂的餘款創設教養院收容孤兒。1924年10月,新堂竣工(即現堂址),並於六月舉行獻堂典禮。1949年,鹽灶堂創設一百周年,教會修繕堂宇改建聖殿,建築鐘樓,購建青年團契團址。解放後,它曾先後用作鹽灶中學、上社大隊部、鹽鴻公社。
  • 一組罕見的老照片:巴黎公社的軍隊國民自衛隊。圖4設置路障的巴黎...
    巴黎公社(法語:La Commune de Paris)是一個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間短暫地統治巴黎的政府(法國當時處於資本主義上升階段)。
  • 黑龍江呼蘭天主教堂,被稱做巴黎聖母院的姐妹教堂,經歷過文革!
    呼蘭天主教堂,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東直街,矗立著一座天主教堂。這座教堂建於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是由法國傳教士戴治遣建造的一座哥德式雙塔建築藝術風格的法國教堂。1995年6月6日,呼蘭天主教堂被列為哈爾濱市保護建築,1999年,被省政府宣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巴黎公社和《櫻桃時節》
    3月26日舉行公社選舉,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5月21日,以梯也爾為首的凡爾賽軍隊攻入巴黎,同巴黎公社的國民衛隊展開巷戰。所有手上有老繭並帶有火藥味的人都被立地處決,拉開了「浴血一周」的帷幕。5月28日,在梯也爾軍隊的鎮壓下,30000名公社成員和普通市民被殺,巴黎市政廳和杜伊勒裡宮被燒毀。最後一批公社成員退到拉雪茲神甫公墓,在東南角一堵圍牆前面被全部殺害。
  • 巴黎公社的失敗說明了什麼?
    巴黎公社對人類最大貢獻就是:所有自然物資和礦產資源都是屬於人民的,生命力應該是很長地,遠至是永遠地。廣大人民才是世界的真正主人!巴黎公社初期的建立是由人民組成的社會組織,領導也是從人民中間產生,領導組織是人民利意為宗旨,所以深受廣大人民的擁護,組織進一步興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