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巨頭人事震蕩,ARM中國董事長吳雄昂被罷免,行業影響幾何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中國有超過95%的國產系統級晶片基於Arm架構,此次變動在業內引發巨震。

文|陶力 駱軼琪 編輯丨徐旭 劉巷

ARM中國的換帥風波仍在持續。

6月10日,一名消息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Arm中國區執行董事長兼CEO吳雄昂被免職。此外,多名Arm內部人士也證實了這一消息。

據悉,Arm中國董事會已任命Ken Phua和Phil Tang為Arm中國的臨時聯合執行長,接替吳雄昂擔任董事長兼執行長。

這一消息在業內引發巨震。

ARM與厚樸聯合聲明罷免吳雄昂職務

6月10日下午,ARM公司與厚樸投資聯合給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來的聲明中稱,已經達成罷免Arm中國吳雄昂董事長兼執行長的決定。

聲明原文如下:

作為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簡稱:安謀中國)的大股東,ARM公司與厚樸投資最近共同在安謀中國董事會決定,罷免吳雄昂先生董事長兼執行長的決定符合安謀中國的最大利益。該決議於2020年6月4日舉行的安謀中國董事會上達成,全程由位於中國上海的中倫律師事務所的指導下進行。

基於舉報人以及數位在職、離職員工的投訴,經過調查發現,美國公民吳雄昂的行為危害到了安謀中國的發展、公司股東以及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從多個渠道獲得的證據表明,吳雄昂未對公司披露他已經構成的利益衝突,以及違反公司準則的行為。董事會認為,罷免吳雄昂是一個負責任的決定,符合道德標準,能夠確保安謀中國長期穩定和業務發展。

安謀中國董事會正在推進公司管理層的遴選工作,同時對於公司副總裁潘鎮元和唐效麒擔任過渡時期的聯席執行長充滿信心。ARM公司與厚樸投資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安謀中國的發展,致力於深耕中國市場、促進安謀中國生態系統合作夥伴的成功,確保ARM IP平臺繼續成為支持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最佳選擇。

ARM是什麼公司?

公開信息顯示,ARM是一家英國公司,2016年7月被日本軟銀以320億美元收購,雖然成為日資企業,卻依然要遵守美國的禁令—因為其設計包含了「美國原產技術」。

2018年,Arm中國作為一家真正的中國公司開始獨立運營

2018年4月,Arm中國作為中方控股的合資公司正式開始獨立運營。

當時,軟銀將該子公司51%的股份出售給包括中國投資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絲綢之路基金(Silk Road fund)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在內的一批投資者。

據21世紀經濟報導5月15日報導,該公司剛公布了成立兩年以來的成績單:

本土研發IP實現三條產品線從0到1的重大進步,並通過更貼合本土客戶需求的服務,助力加速產品研發速度。

而吳雄昂則為Arm中國第一任執行董事長兼CEO,該合資企業也於2018年4月1日啟動試運營。

在吳雄昂上任之後的兩年多時間,Arm中國先後推出了人工智慧IP、CPU、物聯網安全三大自研產品線。

「公司內部確實比較複雜,涉及到了中國、英國、日本多次股東的變動。」一名Arm公司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

中國超95%的國產系統級晶片基於Arm架構

中國有超過95%的國產系統級晶片是基於Arm架構,這一開放的架構在開源、能效、成本、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

股權多次變動

資料顯示,雖然在成立後不久,Arm中國曾有過融資行為,但到目前為止,Arm中國的第一大股東依然是ArmLimited,持股佔比47.33%,以此被判定為Arm中國的實際控制人。

大股東之外的幾個核心股東分別是,一家名為ArmEcosystem Holdings(HongKong)Limited的香港公司持股約1.7%;第二大股東是來自香港的資本AmberLeading(HongKong)Limited,持股約36%;第三大股東是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安創成長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持股約13.3%。

因此按照國家相關條文規定,ArmLimited和AmberLeading(HongKong)Limited成為Arm中國的兩大受益所有人。而一旦管理層與大股東出現重大經營邏輯分歧,一切就存在了不確定性。

吳雄昂是誰?

公開資料顯示,吳雄昂為美國籍,早在2004年便加入Arm,目前主要負責Arm在大陸和臺灣地區的戰略規劃、投資和業務運營。

他同時領導了Arm在中國的戰略投資與合資公司的籌備,包括建立厚安創新基金和安創空間加速器。

Arm中國執行董事長兼CEO吳雄昂。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導

此次傳出接替他的高層KenPhua(潘鎮元)為新加坡籍,擁有20年半導體和技術行業經驗,曾就職於Arm全球技術策略與收購副總裁。另一名高層Phil Tang(唐效麒)則為中國籍。

「這件事情與中美貿易關係並沒有關聯,可能只是公司內部的決定。」一名半導體行業人士向記者透露,罷免決定是在總部董事會上作出的,但是當天吳雄昂並沒有參加這一會議。

何去何從?

早在2019年9月,在華為深陷海外市場紛擾後不久,Arm中國就曾聯繫中國的部分媒體召開過發布會,介紹Arm中國的運營模式和核心邏輯,並稱與華為的合作關係未受影響。

彼時,Arm中國官方發言人強調,Arm中國是在2018年成立的合資公司,這是一個完全獨立運營的實體。Arm中國的目標是做本土的晶片IP公司,與包括Arm及很多客戶在內,都是非常深入的合作關係。

公司管理層給Arm中國定位的使命是:逐步地推動本土研發,目標是「全球標準、本土創新」。Arm中國在本土研發的產品,會擁有它所有的著作權、專利權。

發言人的表態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們做本土創新,會擁有更多的產權、更多的控制力,我們不希望做一個封閉市場的產品支持者,而是希望支持本土的團隊既覆蓋中國市場,而且也能把產品推向全球市場,做一個有競爭力的產品。」

當然,這中間還存在商業模式和設計研發模式的差異。管理層更多強調的是商業模式層面的獨立,但實際上在產品規劃方面,Arm中國官方坦言,會沿用並且跟全球先進的Arm技術保持一致的生態,並且會保持儘量一致的產品規劃。

當時的原話是,「全球標準和本土創新這兩點是密不可分的,很難說各自的比例,相互的控制力。但有一點很明確,Arm中國是獨立運營的公司,它的產品規劃,產品的合作其實有非常大的獨立自主權。」

當時在交流接近尾聲時,Arm中國執行董事長兼CEO吳雄昂強調了團隊在面對海外市場壓力時,學習了不少法律法規。「其實Arm的IP產品原來採用的是全球協作的開發模式。根據產品的性質不同,其實需要合規做的工作量和方式是不一樣的。所以,不是每家公司都是用同樣的方式,從合規角度來講,我們必須要響應的並符合政府法律上的規定和要求。」

但分歧出現在了意料之外的管理權方面。從目前的股權結構來看,Arm依然對Arm中國有著較強的話語權。

目前,Arm中國在深圳、上海、北京、成都等地設有辦公室,員工數量超過600人,其中80%以上是研發人員,團隊還在進一步迅速擴大中。Arm中國管理層的任免,由Arm中國董事會決定還是由Arm總部決定?

一切紛擾還遠未塵埃落定。

【加星標贏雜誌】

相關焦點

  • 吳雄昂被罷免背後:軟銀擔心Arm中國獨立自主會影響Arm交易
    來源:中國經營報晶片巨頭Arm陣地戰中國經營報《等深線》記者 萬佳麗 上海報導國際晶片設計巨頭Arm在中國的合資公司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rm中國」)正陷入換帥風波。Arm聯合股東厚樸投資罷免Arm中國的董事長吳雄昂,但吳雄昂拒絕辭職。《等深線》記者了解到,吳雄昂方面目前正在走法律程序,訴請法院判決罷免協議無效。
  • ARM中國董事會罷免董事長兼CEO吳雄昂獲大股東認可
    來源:《財經》雜誌ARM英國最新聲明稱,吳雄昂違反公司準則,ARM中國董事會6月4日對他的罷免符合道德標準。ARM中國今天上午稱罷免「未經法定程序」圖為吳雄昂文 | 周源 吳雄昂大概率會成為ARM中國前董事長兼CEO。
  • Arm中國「奪帥」羅生門繼續!吳雄昂稱Arm罷免決議無效
    吳雄昂:自己控制中國業務合法,Arm罷免決議無效吳雄昂與Arm公司關於Arm中國控制權的爭奪一事又有新消息。近日,吳雄昂在在首次接受國際媒體採訪時表示:Arm和其中國合伙人厚樸投資無權在今年6月份罷免他作為Arm中國的執行長一職。
  • 吳雄昂遭Arm罷免內幕:建私人投資公司,損害了股東利益?
    6月20日消息,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爆料稱,軟銀旗下的Arm公司之所以聯合Arm中國股東厚樸投資,罷免Arm中國董事長兼CEO吳雄昂,是因為他們發現吳雄昂已經建立了一家名為Alphatecture的投資公司,與Arm公司及Arm中國的投資業務相互競爭。
  • Arm中國再發聲明駁斥Arm公司:對吳雄昂指控完全莫須有
    針對大股東Arm公司聲稱的「罷免吳雄昂是一個負責任的決定」,6月11日,Arm中國再次發聲駁斥。6月11日,南方+記者收到Arm中國發來的最新聲明。該聲明稱,Arm公司和厚樸投資向媒體發布的「Arm公司媒體聲明稿」對安謀中國(即Arm中國)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及CEO吳雄昂先生的指控完全莫須有,對吳雄昂先生及安謀中國的聲譽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已委託律師採取法律措施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 ARM中國:對吳雄昂指控莫須有,採取法律措施
    三言財經 6月11日消息,ARM中國發布嚴正聲明,ARM公司和厚樸投資向媒體發布的「ARM公司媒體聲明稿」對安謀中國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及CEO吳雄昂的指控完全莫須有,已委託律師採取法律措施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 Arm中國董事長首次回應「奪權風波」:Arm無權罷免我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尹哲)今年6月,Arm中國爆發的「控制權之爭」引發業界關注,涉事雙方各執一詞。僵持近半年無果後,事件中心人物——Arm中國董事長兼CEO吳雄昂首次出面發聲。 11月28日,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吳雄昂就「奪權風波」接受採訪時表示,Arm與其中國合伙人厚樸投資,無權罷免他Arm中國董事長兼CEO的職務。
  • Arm中國再發聲明:對CEO吳雄昂指控莫須有,Arm指定暫接手者早被解僱
    Arm中國控制權之爭又有新動向。6月11日,21世紀經濟報導收到來自Arm中國的進一步聲明,對前一日下午Arm聯合厚樸投資發布的聲明進行了駁斥。10日,Arm公司發布的媒體聲明稿中清晰列明了罷免董事長及CEO吳雄昂的原因:「基於舉報人以及數位在職、離職員工的投訴,經過調查發現,美國公民吳雄昂的行為危害到了安謀中國的發展、公司股東以及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從多個渠道獲得的證據表明,吳雄昂未對公司披露他已經構成的利益衝突,以及違反公司準則的行為。
  • Arm中國內鬥疑雲 官方再稱CEO吳雄昂所受指控莫須有
    今日,安謀中國稱Arm公司和厚樸投資向媒體發布的「Arm公司媒體聲明稿」對安謀中國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及CEO吳雄昂的指控完全莫須有,對吳雄昂及安謀中國的聲譽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我司已委託律師採取法律措施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 Arm中國CEO吳雄昂:私人基金合規,Arm無權罷免我!
    摘要:繼此前Arm中國 (安謀中國)CEO 吳雄昂接受虎嗅採訪之後,近日,英國《金融時報》也發布了採訪報導,在這篇報導當中,吳雄昂與Arm董事會雙方圍繞吳雄昂與厚樸一致行動協議是否有效、Alphatecture基金的成立是否獲得批准等問題給出了雙方的各自說法。圍繞Arm中國控制權之爭仍在繼續!
  • Arm中國聲明:董事長兼CEO吳雄昂繼續領導公司
    6月10日消息,Arm中國發布聲明稱,「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作為在中國依法註冊的獨立法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吳雄昂先生繼續履行董事長兼CEO職責。安謀中國目前運營一切正常,對中國客戶和產業合作夥伴的支持和服務也一如既往。」
  • ARM中國「奪帥」羅生門:關乎中國晶片產業未來?
    以合資方式進入中國的ARM正遭遇這樣的矛盾,其在華實體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簡稱「安謀中國」),在近日上演了一出合資企業領導者被母公司聯合投資人罷免,合資企業卻一再重申事件並不存在的鬧劇。ARM中國公司的羅生門一系列事件是從ARM公司傳出的任免消息開始。
  • Arm中國的「奪帥」羅生門,仍在繼續
    吳雄昂:自己控制中國業務合法,Arm罷免決議無效吳雄昂與Arm公司關於Arm中國控制權的爭奪一事又有新消息。近日,吳雄昂在在首次接受國際媒體採訪時表示:Arm和其中國合伙人厚樸投資無權在今年6月份罷免他作為Arm中國的執行長一職。
  • Arm中國奪權風波最新進展:第4份聲明、第3次反轉
    「已被投票罷免」、「仍將繼續領導」、「罷免決議已達成」,Arm中國昨天(6月10日)與其大股東——Arm公司、厚樸投資突然上演的「奪權大戰」引發輿論關注。而前者今天最新的表態意味著,這場圍繞Arm中國董事長兼CEO吳雄昂「去留」的「戰火」仍在延燒。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Arm中國與Arm公司更多的故事也逐漸浮出水面。
  • 犀牛財經早報:樂視網持股拍賣冷場價格高 Arm中國CEO罷免反轉
    *ST鵬起董事長辭職陷入「羅生門」GPLP犀牛財經6月14日消息:6月12日晚間,*ST鵬起(600614.SH)公告稱,公司實控人張朋起及其一致行動人宋雪雲單方面解除與主動引入的保殼援軍萬方集團籤署的《債權債務重組協議》,而萬方集團對此並不認同。同時,董事長辭職陷入「羅生門」。*ST鵬起稱,6月9日收到董事長劉玉辭去董事長、董事職務的報告,當天董事會選出了新董事長。
  • 安謀中國聲明:Arm公司和厚樸投資對吳雄昂的指控完全莫須有
    聲明稱:1、Arm公司和厚樸投資向媒體發布的「Arm公司媒體聲明稿」對安謀中國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及CEO吳雄昂的指控完全莫須有,對吳雄昂及安謀中國的聲譽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公司已委託律師採取法律措施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 智東西晚報:ARM與厚樸聯合聲明罷免吳雄昂職務 北京發布新基建發展...
    「智東西」晚報第1494期2020.6.10 周三#今日要聞#1、ARM與厚樸聯合聲明罷免吳雄昂職務6月10日消息,據21財經報導,ARM中國的換帥風波仍在持續。6月10日下午,ARM公司與厚樸投資聯合給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來的聲明中稱,已經達成罷免Arm中國吳雄昂董事長兼執行長的決定。聲明原文稱:該決議於2020年6月4日舉行的安謀中國董事會上達成,全程由位於中國上海的中倫律師事務所的指導下進行。
  • 英偉達400億吞下ARM:孫正義「手頭緊」,黃仁勳「終圓夢」,中國要...
    如果此次收購順利完成,英偉達將成為一家涵蓋CPU+GPU,橫跨移動端、桌面端以及數據中心的晶片巨頭,而這是英特爾、AMD都難以企及的。可以說,目前距離黃仁勳夢想中的晶片帝國僅一步之遙。在黃仁勳看來,英偉達與ARM的結合,對公司、客戶和整個行業都有巨大好處。ARM的生態系統將增強英偉達的研發能力,並藉助英偉達的GPU和AI技術將擴展其IP產品組合。
  • 大漢工商局搶公章,經理人不認罷免令,風口褪去明星公司一片狼藉
    刀已經架到了脖子上,晶片走自主研發的道路刻不容緩。所以,國民和產業界都熱情很高,Arm此時跑來與中國成立合資公司,簡直是雪中送炭。有些自媒體還喊著:中國芯有望實現彎道超車。還有業內人士就說,和Arm公司合作,可以「讓領先世界的壟斷性科技在中國市場本土化」。Arm中國CEO吳雄昂則表態:「Arm中國已經是一家中國公司,一家深圳本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