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馬紹爾群島,在美國的60餘次核試驗下,簡直如同人間煉獄

2020-12-22 香茗史館

馬紹爾群島,是位於中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地區,由29個環礁島群和五個小島共1225個島礁組成的國家,其陸地面積僅有181.3平方公裡,人口僅有5.43萬(2017年)。二戰時期,馬紹爾群島被日軍佔領,日本戰敗之後這裡則受美國管轄,而僅僅在1946年至1958年間,美國便在馬紹爾群島進行了多達67次核試驗,這無疑給該地居民帶來了無邊災難。

被炸得坑坑窪窪的馬紹爾群島比基尼環礁

馬紹爾群島自1529年被西班牙航海家阿爾瓦羅·德薩阿韋德拉發現之日起,便很少能夠自主決定命運,1592年西班牙便宣稱該群島為自己所有。到了1788年,英國船長約翰·馬紹爾到此勘察,該群島則開始以其名字命名。到了1886年,馬紹爾群島又成為了德國的保護領地。而到了一戰、二戰時期,該群島又被日本兩次佔領,直到1944年馬紹爾群島戰役之後,美國開始對該地實施管轄。

馬紹爾群島面積雖然不大,但卻幾乎位於夏威夷與亞洲大陸的中心位置,對於二戰之後的霸主之一美國來說,該地既可以成為美國輻射亞太地區重要跳板,也可以成為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第一道防線。因此,在佔領該地之後,美國先是在此實行軍管,之後又在1947年7月取得了該地的託管權,即此地雖然不是美國領土,但卻直接受美國控制。

1945年,當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之後,這種新式武器的威力可以說震驚了世人,因此二戰結束之後,世界各大強國便紛紛投入到了該武器的研製之中,而作為首先製造這種武器的國家,美國無疑走在了研發的最前沿,不斷對原子彈進行開發和改進。

既然武器在不斷的發展和改進,那麼自然就需要試驗場地進行核試驗,而在核輻射危害已經逐漸被人所熟知的情況下,美國自然不願將試驗場地放在本土,甚至不願距離本土太近。於是,美國人便將目光投向了既遠離本土,又可以直接控制,而且人口稀少不會造成巨大傷亡的馬紹爾群島,進而又選定了位於馬紹爾群島西北部比基尼環礁。

1946年,美國想要在此測試原子彈能對軍艦造成多大的衝擊,但此時的比基尼環礁還是有人居住的,為了不對自己在國際上的形象造成損害,美國於是派人對當地酋長一番忽悠,以「我們想把這種破壞性的能量用作和平用途,去造福全人類。而這次測試就是第一步」類似的理由,最終將該島的居民成功勸離,而美國則就此在該地展開了核試驗。

從1946年至1958年,在長達12年的時間裡,美國在比基尼環礁和附近的埃內韋塔克環礁,進行了多達67次核試驗,這些核彈不僅爆炸當量遠大於廣島、長崎的原子彈,而且包括了最新研發的氫彈。有學者進行計算後表示,在這12年的時間裡,馬紹爾群島平均每天遭受到的核打擊,都相當於兩顆美國在廣島投放的「小男孩」。

在美國的狂轟濫炸之下,至今我們都能從衛星地圖上看到一個個隕石坑一般的炸點。這些核武器,不僅對該地生態造成了嚴重破壞,而且核爆炸帶來的大量放射性塵埃,同樣對附近島嶼的居民帶來了巨大的健康損害。

1954年3月1日,美國有史以來威力最大的核武器,被命名為「喝彩城堡」的氫彈在比基尼環礁被引爆。這次劇烈的爆炸,就連距離爆炸點幾十公裡外,位於朗格拉普島礁上的居民都清晰可見,該地居民表示,「炸彈爆炸的時候是早晨,我們還都在睡覺。突然之間聽到了一聲巨響。爆炸之後,天空五彩斑斕,還有一個巨大的彩虹」。

爆炸之後,大量放射性塵埃開始飄向朗格拉普島礁,當天便有人開始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脫髮等核輻射症狀,而美軍直到幾天之後才「剛剛發現」,姍姍來遲的將居民全部送到了更遠的島嶼上,而這些人卻已經在高輻射地區生活了好幾天。

後來解封的資料顯示,美國政府早已制定了研究核輻射傷害程度的試驗項目,而遭到核輻射的馬紹爾居民,無疑便成為了美國天然的研究對象。於是,很多馬紹爾人被美軍帶回到了紐約、波士頓、和費城,接受各種實驗室儀器的檢測。

馬紹爾人在費城接受觀察

而為了進一步實驗,美國又在1968年宣布,該地的核輻射已經下降到了安全範圍,於是朗格拉普島礁的居民開始返回家鄉,但這不過是美國的騙局罷了,他們只是為了進一步研究:人們如果長期暴露在核輻射環境下,會對健康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此後幾年中,島上馬紹爾居民的生活簡直如同噩夢一般,無數放射性塵埃造成的核輻射,嚴重損害了該地居民的身體,而且就連該地居民的後代也都難以倖免。1983年,馬紹爾女孩Darlene Keju首次公開控訴核輻射對馬紹爾人造成的傷害,「我們有成百上千的孕婦經歷了難產,我們得了白血病、甲狀腺癌。孩子生下來是死胎」,更有很多孩子出生之後便因輻射而產生了各種病變,甚至根本不成人形,因而被人們稱之為「水母寶寶」。

馬紹爾女孩Darlene Keju

直到1983年6月25日,美國這才正式和馬紹爾群島籤署《自由聯繫條約》(1986年10月正式生效),該條約規定,馬紹爾群島將獲得除安全防務(15年以內由美國負責)以外的內政、外交自主權,並可參加地區組織,但不能參加聯合國。

1990年12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終止部分太平洋託管領土託管協定決議,就此結束了馬紹爾群島的託管。次年9月,馬紹爾群島正式成為聯合國成員國,至此馬紹爾人才結束了災難的歷史。

相關焦點

  • 馬紹爾群島:被美國當作核試驗場67次,最終卻成為美國「棄子」?
    美國作為世界強國,不允許別國超越自己,為此,美國研發出了很多殺傷力大的武器,包括核武器,在二戰末期,美國尋求速戰速決,直接將兩顆原子彈扔向日本,日本深受原子彈的危害,無數人為此喪生。然而,美國幹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還有個國家被美國當作核試驗場67次,最終卻成為美國「棄子」。
  • 馬紹爾群島,被美國核爆67次的島國,如今比基尼島成不毛之地
    位於太平洋中部的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由29個環礁島群和5個小島共1225個大小島嶼組成。其陸地總面積只有181.3平方公裡的小國,但其海洋專屬經濟區面積達213.1萬平方公裡。然而在美國託管期間,在這裡進行了67次核試驗,導致馬紹爾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地方」。
  •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一個被美國核爆了67次的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在世界上率先研製成功核武器——原子彈,而用原子彈攻擊了日本本土。二戰結束後,蘇聯在1949年也研製成功了原子彈,此後在美蘇冷戰時代,美國和蘇聯為了爭奪世界霸權,開始瘋狂的軍備競賽,兩國大大加強了核武器的研製力度,不斷的進行大量的核爆試驗,蘇聯國土廣大,自然不缺核武器試驗場,而美國則選擇了其控制下的遠離其本土的一個太平洋島國為自己的核爆試驗基地,1946-1958年間在這個太平洋上島國上,瘋狂的試爆核試驗67次,對這個國家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這個國家就是太平洋上的島國馬紹爾共和國
  • 美蘇冷戰期間,馬紹爾群島被美國核爆了67次,該島現在情況如何?
    但是有一個地方,那裡的核輻射比車諾比還要高,那就是在馬紹爾群島中,曾經被美國用來做核試驗的幾座島嶼。美國的核試驗二戰過後,美國和蘇聯進入了冷戰時期,雙方不管在什麼領域都要一爭高下,其中在核武器方面,美國也瘋狂地進行了核彈試驗。
  • 馬紹爾群島:被核試爆23次的美麗之國
    阭鑦偤絈嚍罟蒍鈥砧戴囶曗疓耎慙囪鏱奲湠體褗編蠗嗥郃肍挮頭產蚦鈫粥誹罫囀軨岥龝隯澨媺藊詙劮寏荓泯晦鯎寘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治權又交給美國,美國在這裡建立軍事基地、進行核試驗,給當地帶來很多困擾。窉嫐梞戣栟豨瞓贔瘩黨廜堝藇芢歯珍弮墚艹挩鱊廠灗槄鐴忷媘蚪餃瘩飻蚰堂鯨俀讔鵖菔皣矄醃鉑緈硰詭殿尉嗆魈諹1986年,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才正式從美國獨立出來。
  • 美軍亞太地區四處「遺毒」,曾在馬紹爾群島進行67次核試驗,核廢料...
    一直以來,韓國輿論都懷疑美軍在駐韓美軍基地,使用有致命傷害的細菌來進行生化試驗。雖然美方強調已銷毀了所有標本,韓國民眾依然不放心,曾多次舉行抗議活動,要求美國迅速撤走試驗室。早在2016年,衝繩駐日美軍就歸還了一部分訓練場給當地政府。當時日本政府承諾,將在這裡設立國家公園並「申遺」。
  • 馬紹爾群島|旖旎夢幻的海島風光
    馬紹爾群島是美國的「託管地」,整個國家是由多個「環礁島嶼」組成,其中最著名的一個環礁名叫「比基尼」(Bikini),現在泳灘上見到的比基尼泳裝,原產自這裡,因當地人穿的一種服飾而得名。馬紹爾群島自然環境優美,有南太平洋上的黑珍珠之稱。這裡遠離城市的喧嚷,沒有任何工業汙染,空氣清新,令人身心舒暢。
  • 12年時間,美國在此國進行了高達67次的核試驗,差點毀了一個國家
    馬紹爾群島之所以有這些主張,是因為它在上世紀的12年內,遭受了多達67次的美國核試驗。1937年2月,德國法西斯開始執行「鈾計劃」。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加入二戰,與德國宣戰。於是,一些美國科學家提出要在德國之前,製造出原子彈。1942年6月,美國軍部開始實行「曼哈頓」計劃。該計劃規模很大,在此之前,任何一次武器試驗都無法與之比擬。
  • 美國專屬核武器「實驗室」,被轟炸67次,馬紹爾群島如今怎樣?
    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彈,讓世界看到了核武器的威力,其實還有一個國家也遭受過原子彈的轟炸,還多達67次,這個國家是誰?除日本外,另一個遭受過核武器轟炸的國家是誰?其實除了日本以外,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也遭受過原子彈的轟炸,而且還多達67次,這個國家就是馬紹爾群島。
  • 美軍孤島進行67次核試驗,居民被迫離開家園,要求索賠至今無果
    二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引發的軍備競賽從而宣告冷戰的到來。在瘋狂的軍備競賽中,「核競賽」是主旋律。據悉,美國在整個20世紀總共實施了上千次核試驗。其中,遠離美國本土的太平洋馬紹爾群島成為美國核試驗的主要試驗場。
  • 馬紹爾群島--美軍NMD系統試驗場
    葛立德  6月8日,美國國防部宣布,美軍將在7月份進行國家飛彈防禦系統(NMD)的第四次飛彈攔截試驗。與前三次一樣,美軍首先從本土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一枚靶彈(改進型「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然後從太平洋上的馬紹爾群島誇賈林環礁發射攔截飛彈,對靶彈進行攔截。
  •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發現兩例病例
    據英國BBC10月29日報導,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是全球為數不多未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地區之一,現在首次記錄到兩例新冠病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簡稱馬紹爾群島)位於中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地區,由29個環礁島群和五個小島共1225個島礁組成,人口只有5.5萬。馬紹爾群島是一個自治國家,但美國控制著它的安全和防衛,並且每年提供數百萬美元的援助。美國還租下該國誇賈林環礁作為軍事基地和飛彈試驗場。1946年到1958年間,馬紹爾群島遭受了多達67次的美國核試驗。
  • ...馬紹爾群島發行第一個主權法定加密數字貨幣——「Sovereign...
    南太平洋主權國家馬紹爾群島已經頒布了一項法律,將發行世界上第一個主權法定加密數字貨幣——「Sovereign(SOV)」。據悉,該主權數字貨幣將會和美元一起在該國流通,目前馬紹爾群島國家議會已經以20-8票通過了這項決議。 SOV國家數字貨幣將通過ICO形式分配給國民。馬紹爾群島總統希爾達·海妮(Hilda C. Heine)表示: 「馬紹爾群島將會把收入用於投資支持氣候變化相關工作、以及教育和綠色能源等領域,並且為那些受到美國核試驗影響的人提供健康醫療服務。
  • 這個被美國核爆了67次的國家,如今陷入絕地!
    △美國於1952年11月1日在馬紹爾群島測試第一枚氫彈時,天空中升起蘑菇雲。圖片來源:美國空軍那就是馬紹爾群島,美國在這裡進行了67次核試驗。其實在二戰結束前馬紹爾群島還是日本的領土,但二戰末期美國從日本手裡搶了過來,並將其作為太平洋上重要的軍事據點。直到1947年馬紹爾群島被聯合國交給美國託管後,該島的噩夢就來了。
  • ...美國亞利桑那州|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美國|保羅·彼得森|美國共和黨
    據美媒12月1日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州一名男子星期二被判入獄6年。共和黨前馬裡科帕縣評估員兼領養律師保羅·彼得森今年6月承認,向來自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的孕婦支付在美國生孩子的費用,並將孩子其交給領養家庭,每個嬰兒換取數千美元。
  • 這個國家被美國核爆了67次,後果延續至今,美國卻拒絕買單!
    在世界上,有一個比車諾比的核輻射還要強10倍的地方,那就是馬紹爾群島。△美國於1952年11月1日在馬紹爾群島測試第一枚氫彈時,天空中升起蘑菇雲。圖片來源:美國空軍美國在馬紹爾群島進行了67次核實驗馬紹爾群島位於太平洋中部,由1200多個大小島礁組成,分布在200多萬平方公裡的海域上。
  • 被美國核爆67次的太平洋島國,全部國土均遭核汙染,50年內或亡國
    馬紹爾群島國旗二戰期間,馬紹爾群島成為日本在太平洋對美作戰的重要基地,直到1944年才被美國攻佔。1947年,聯合國將馬紹爾群島交由美國託管,時間長達近40年。1983年6月,馬紹爾群島跟美國正式籤署《自由聯繫條約》,由此獲得內政、外交自主權,但安全防務依然由美國負責。1986年10月21日,馬紹爾群島根據協定宣布獨立,並在1991年9月加入聯合國。馬紹爾群島經濟相當落後,人均GDP只有3621美元,僅相當於中國的1/3。
  • 被美國坑害最苦的國家,全境遭受嚴重核汙染,50年內或將走向滅亡
    原來,在冷戰期間,美國鑑於馬紹爾群島西北部的比基尼環礁、埃尼威託克環礁地勢開闊平坦,居民數量很少,遂將它們選定為核試驗場,在1946-1958年間,共在這裡進行過67次核爆試驗。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核試驗,是1954年3月1日在比基尼環礁秘密試爆的、代號為「喝彩城堡」的氫彈,其威力是廣島原子彈(代號「小男孩」)威力的1000多倍。
  • 馬紹爾群島海戰——美軍對珍珠港事件的反擊
    圖: 太平洋戰場——馬紹爾戰役 位置及意義 馬紹爾群島位於夏威夷島西南、馬裡亞納和加羅琳群島以東的地區是美軍進入馬裡亞納群島和羅琳群島的必經之地,因此,馬紹爾群島戰役影響著美軍的戰略部署。 過程
  • 美國「核墳墓」遺害它國:「他們沒有意識到我們也是人類」
    從1945年至今,美國至少進行了1030次核試驗,比其它國家的總和還要多。其中,1946-1958年間,美國在馬紹爾群島的納恩島(Naen)與比基尼島(Bikini)上實施了67次核試驗。 相較於美軍上千次核試驗,馬紹爾群島上的核試驗次數並不算多。但是,這些核爆炸產生的當量,卻佔到美軍所有核試驗的一半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