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八旗都統,究竟是個多大的官?

2021-02-23 大宇茶館話古今

清朝皇帝跟八旗之間的關係,十分的特殊。在八旗最初的時候,皇帝本人既是旗主,也是八旗的最高統帥。八旗之間互相平定,各自平等。一度時間內,八旗旗主的權力極高,甚至可以決定皇位的人選。在入關以後,順治皇帝曾對八旗做出了調整。

他讓出了原本由自己管轄下的正藍旗,同時,把讓歸皇帝名下的鑲黃、正白、正黃劃為上三旗,正紅、鑲紅、正藍、鑲藍、鑲白劃為下五旗,歸八旗旗主管轄。這提高了皇帝的地位。因為當時各旗主之間的地位仍然平等。依舊互相爭鬥。

但隨著江山坐穩,皇帝權力加大,他們與八旗旗主們的親密關係,也宣告結束。雍正元年,皇帝設立八旗都統衙門。八旗都統的出現,就是皇帝削弱八旗旗主,讓自己更好統治八旗的結果。

這個最大的轉變,就是八旗都統的人選上。在入關以前,他們是由旗主向皇帝推薦的,但到後來,卻是由皇帝直接任命,把八旗的實際事務交給都統負責。而在雍正時期,八旗都統的辦公地點,也從家裡,轉到了專門的衙門。

至於八旗王公,他們只是拿著高俸祿,卻沒有什麼實權。八旗內的軍事、政務,統統由八旗都統負責。他們底下有各種衙門,有印房、折房、折餉房、銀庫等,負責八旗內的某一具體事務。這是八旗最高的領導機構。

雖說同為八旗都統,但內部卻有一些不同的差別。簡單的話,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旗務都統,這類都統就是京師八旗的長官,清朝一共有滿、蒙、漢三類八旗。所以,這類的旗務都統一共有二十四個。八旗軍是一個很特殊的組織。他們在平時都是老百姓,等到戰爭時,才披甲上陣。

所以,旗務都統雖然更多是負責旗人生活方面的生活,卻要參與一些武備訓練這類的軍事事務。他們以皇帝的命令辦事,管理旗人。

第二類是駐防都統,清朝在各省駐紮八旗軍,而各省八旗軍的長官,或者被稱為將軍,或者被稱為都統。他們除了負責國防安全,鎮守險要、訓練軍隊之類的軍事事務外,也可以向皇帝報告當地的政務和民事。最後一類是贈銜都統,這是一種臨時指派的職務,屬於虛銜。

而在具體事務上,在京師的八旗都統有管轄驍騎營的權責。驍騎營是京師八旗防衛的主力,平日裡京城守衛、警戒,城內的銀庫、穀倉、宗人府等,都是由驍騎營負責。如果遇到戰事時,他們就要出徵。這是京城防衛的主力,人數有5.5萬人左右,大致是精銳主力的一半。

這是軍事上的事務,如果是政務,都統要管轄的事務就更為瑣碎了。旗人的土地、財產、人口,大小案件等,包括對旗人的教化、風俗,都要都統過問負責。不過,如果是擔任京官,或外任官的旗人,就不歸都統管轄,而是交由吏部處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朝初年的時候,皇帝曾允許旗人圈佔大量的土地,但到後期,一些旗人出於生計,開始大規模的出售土地。但清朝皇帝是不允許的,他們禁止旗人出售土地。所以,都統經常要清查、贖回旗人的土地。這常常耗費國庫大筆的開銷。

某種意義而言,八旗都統其實更像是那些總督、巡撫這類是封疆大吏,同時掌管地方軍政。只不過,八旗都統管理的是旗人。

相關焦點

  • 清朝的都統,究竟是個多大的官?
    都統,清朝武官,官階從一品,有著八旗都統與駐防都統之分。八旗都統,即八旗其中一旗的最高軍政長官。所謂「八旗」,就是正黃旗、鑲黃旗、正紅旗、鑲紅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和鑲藍旗,每旗分滿洲、蒙古、漢軍三旗,如正黃旗就有滿洲正黃旗、蒙古正黃旗、漢軍正黃旗。
  • 清朝的滿洲八旗旗主是幾品官?地位如何?
    努爾哈赤為了統御女真各部,建立了一種軍政合一的制度,將麾下的女真各部分為4個大的建制單元,也就是旗。起初,努爾哈赤只設立了黃、白、紅、藍4旗,而後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清朝的八旗制度初步形成。後來,努爾哈赤又設立了蒙古八旗,皇太極設立了漢軍八旗,八旗制度日趨完善。
  • 清朝八旗旗主是幾品官,在朝中有怎樣的地位?
    清朝八旗旗主是幾品官,在朝中有怎樣的地位?八旗是清朝的主要編制,清朝靠八旗起家。努爾哈赤通過不停的徵戰,逐步擴充而建立八旗。為了保證八旗的戰鬥力,努爾哈赤便採取了「分封制」的辦法,給予了旗主很大的權力。
  • 清朝的將軍、提督、都統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軍官?
    我們在看關於清朝時期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裡面一些人物是某某將軍、某某提督、某某都統,這些都是清朝武官的職務,那麼這些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軍官呢?清朝官制共分九品十八個級別,每個品級裡有正、從之分。將軍、提督、都統全是高級武官。清朝的將軍分三種。
  • 八旗的各位都統,作為一品高官,如何削弱旗主王爺的權力?
    在眾多的清朝影視劇中,經常能夠聽到鑲黃旗都統等一系列的官職。對於都統這個官職,很多人是非常模式的。因為中原王朝雖然也曾經擁有都統這個官職,但是與清朝的都統不是一回事。在清朝統治時期,八旗的各位高官都是一品官,屬於高級官員。在清朝統治的前期,八旗都統曾經權力很大。
  • 清朝的總督、巡撫、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都有兵權,誰的官大?
    、總兵這種武職,其實很久以前就有了,比如唐朝時期就有這三種官職,而將軍、都統、提督和總兵這些官職同時出現,那就需要到了清朝時期,我們說幾個官職的時候,再把清朝兩個最有特點的地方大員:總督和巡撫加進來。清朝時期,將軍和都統其實是八旗才具有的軍職,清末改旗制前,將軍和都統都是由旗人來擔任的,都統就是一旗之主。
  • 八旗都統、參領、佐領是幾品官,他們之間又是什麼關係?
    如《上諭旗務議覆》中說:教養兵「每一旗滿洲、蒙古、漢軍共六百名」,這裡的「每一旗」是指同色旗的三個固山。而雍正《大清會典》所謂:護軍統領,每旗,滿洲、蒙古,總設一員「,則是指同色旗下的滿洲固山、蒙古固山,這兩固山合設一員。固山分為三級組織,我們經常在很多文獻中看到「都統」、「參領」、「佐領」這些稱呼,這三個職務就是固山的三級組織。
  • 清朝八旗是哪八旗?
    八旗制度是滿清的一項根本制度,貫穿於清朝始終。硬邦邦的八旗,其實也是極有趣有料的。皇帝最早打黑旗黃色向來是皇家的御用顏色,是九五至尊的標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滿清王室最初卻是扛著黑旗起家的。八旗不止是滿人八旗制度的最終確立經歷了長達60年的時間,必須明確的是,八旗不僅僅是滿人,還包括蒙古,漢人等其他民族。1584年努爾哈赤剛起兵時只有黑旗一旗,1589年共有黑紅二旗。1601年,努爾哈赤對部落組織形態進行了一次改革,確立了黃,白,紅,藍四旗。
  • 清朝八旗是哪八個旗?地位排序如何?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所創立起來的,是清朝時期的根本制度。
  • 清朝的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都是什麼官職,誰的權力更大?
    清朝的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都是什麼官職,誰的權力更大? 清朝大部分地區軍隊中的封疆大吏,大體可以分成三個體系:八旗、行政和八旗外其他軍隊。其中最高權力掌控者,主要有將軍、都統、提督、總兵。
  • 八旗的旗主究竟有多牛,為何不管官多大,見旗主也得下跪磕頭?
    說到清朝,我們都知道他們是滿族,建立後金的是努爾哈赤,皇太極登基後改為清,而順治成為了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
  • 清朝八旗,誰是老大?
    八旗制度是清朝獨創的兵民合一的政治行政與軍事組織,出徵時用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種顏色的軍旗以示區別,所以又稱「八旗」
  • 清朝八旗誰是老大?
    清朝八旗誰是老大●葉桂郴八旗制度是清朝獨創的兵民合一的政治行政與軍事組織,出徵時用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種顏色的軍旗以示區別,所以又稱「八旗」。起初只有八旗滿洲,後來被徵服的蒙古人、漢人編為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共二十四旗,但其核心還是八旗滿洲。八旗制度始自清太祖努爾哈赤,完備於清太宗皇太極。清入關前,八旗本無高低之分,但只有鑲黃旗滿洲屬於皇帝本人;鑲黃旗除了皇帝一支沒有其他宗室。後來,皇權進一步加強,正黃旗與正白旗又歸皇帝統屬。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死後,順治皇帝福臨為了加強對八旗的控制,對八旗的順序進行了調整。
  • 清代的滿洲八旗旗主是幾品官?在清廷的地位如何?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旗主並非是官職,它只是一個稱號,類似於皇帝這樣的稱號而非官職,所以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旗主是無品無級的,但是作為八旗旗主他們的權利卻是巨大,那就是掌握一旗的所有旗人的所有事情,甚至是生死。而在八旗中最高的官職是從一品的八旗都統。
  • 八旗都是什麼樣的人可以當旗主,旗主的權力到底有多大?
    準確的說清朝能夠擔任八旗旗主的一般都是努爾哈赤的後代或者舒爾哈齊(努爾哈赤胞弟)的後人,因為八旗是他們一手創立的。八旗制度其實就是源於女真(滿洲)人的狩獵組織,因為女真人外出狩獵都不是單打獨鬥,需要結伴成行,這樣有利於圍獵。
  • 清朝的八旗子弟不僅可以分到房,還能減免刑罰,這是為何?
    1615年,清朝的國號還是叫「大金」,女真族裡的每一個人都驍勇善戰、各懷絕技且吃苦耐勞,努爾哈赤是當時的首領,他將手下的所有人劃分為八個組織,並以旗幟顏色作為劃分依據。八旗制度不僅是戶籍制度,同時它也是經濟、政治和軍事制度,為了擴充八旗隊伍的實力,努爾哈赤採取牛錄製度,只要來投奔努爾哈赤,都會被編入牛錄,並被授予牛錄官職。每三百人就會被劃分為1牛錄,當年,一共出現了308個滿洲牛錄,76個蒙古牛錄以及16個漢軍牛錄,且所有人都是旗人,即世人口中的「八旗子弟」。
  • 滿清「八旗旗主」是什麼樣的存在?不管官多大,見了他們都得跪著
    說到清朝,我們都知道他們是滿族,建立後金的是努爾哈赤,皇太極登基後改為清,而順治成為了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而在滿清的軍隊中,分為的是八旗制度,一開始是努爾哈赤建立的,基本上分為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這是八旗中的上三旗,而下五旗則有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紅旗和鑲紅旗。
  • 八旗與包衣
    守將李永芳見大勢已去,很乾脆地放下武器投降,隨即獲得努爾哈赤重用,從而成了明末清初第一個名符其實的漢奸,此前還從未有朝廷命官歸順努爾哈赤。清朝史料寫道,接待李永芳的,是後金一個名叫阿敦的官員,頭銜為「固山額真」,李投降後則被封為「三等梅勒章京」——清人解釋說,「梅勒章京」是「副將」的意思。
  • 清朝八旗的旗主哪個最有實力,各自駐防什麼位置
    是的,只有在清朝才有八旗之說,它是由努爾哈赤建立,是當時的一種社會組織制度,分別是黃白紅藍的正旗和鑲旗,既然是社會組織制度,那必定是有等級之分的。下面我們就來解釋一下八旗制度的等級。清朝八旗旗主的等級介紹:清朝以「上三旗」為貴,即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
  • 世人只知道韋小寶老婆多,但是他的官到底做到了多大?我們今天一...
    但是這官到底有多大,一直心裡沒個數,前幾日手賤就翻書細細查閱了一下,還真了不得。清代制度設「侍衛處」,領侍衛內大臣是皇帝貼身警衛的指揮、調度人,領侍衛內大臣是正一品 ,「建威將軍、領侍衛內大臣、掌衛事大臣、八旗都統、各省駐防將軍、提督」等均穿戴一品麒麟補服。 鰲拜、索額圖、明珠、胤祥、傅恆、兆惠、阿桂、和珅、福康安等滿洲親貴都曾任領侍衛內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