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興證全球基金
作者:此時正好讀書
百年一遇的疫情,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當下的生活,也增加了我們對未來的困惑。
如何理解當下的經濟和資產價格波動?普通投資人此刻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財富?回顧歷史,回到經典書籍我們也許能找到答案。
興證全球基金推出讀書欄目《此時正好讀書》,邀請基金經理為投資人推薦當下值得閱讀的好書,並和您一起分享書評,好書共讀。
第二本是由興全滬港深兩年持有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林翠萍推薦的《周期》。
【推薦語】林翠萍
投資其實就是在預測未來,我們不能準確預測市場,但是我們可以透過理解當前市場所在位置,對可能發展方向的機率,做一個全面的評估與相應的準備。為未來幾年內市場可能發生的事,配置一個投資組合。
估值水平,是投資人心裡產生的結果,時時在變化,也是常常讓投資人迷失的地方。《周期》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維方式,如何判斷市場,讓機率站在自己這邊,在成功機率高時,積極投資;在成功機率低的時候謹慎防禦,提高投資組合的勝率。
【書評】
「周期肯定會落到你頭上,你沒辦法改變它。你如何採取行動應對它,才是問題的關鍵。」
繼《投資最重要的事》後,《周期》是霍華德馬克斯的又一力作,這個讓巴菲特都讚不絕口的價值投資大師,是美國知名投資公司橡樹資本的聯合創始人。橡樹資本2019年一季度投資報告數據顯示,自1988年10月至2019年3月,過去近30年公司的年化收益達到了18.8%。
如果要概括《周期》這本書,大概可以用這樣一句話:周期永遠存在。我們投資失敗,往往是因為覺得「這次不一樣」,但事後才發現,這次還一樣,周期永遠存在,「歷史不會簡單地重複,卻總是驚人地相似」。
走進這本書之前,我們需要明白一個問題:為什麼要了解周期?
事實上,投資的本質是為不確定性下注。它就好比一個罐子裡裝著100個球,有些是黑球,有些是白球,一個人從罐子裡隨手取出來一個球,然後打賭是什麼顏色。如果你對罐子裡的情況一無所知,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場50%贏面的賭局,因為結果只有兩種可能:黑球和白球。然而如果你知道這個罐子裡有70個黑球,30個白球,你的下注就會更準確,因為你更了解真實的贏面。
如果認識了周期輪迴的規律,了解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我們就有機會大概率的順勢投資。當贏面對我們有利時,可以提高投資的進攻性,當贏面對我們不利時,則更加增強組合的防禦性。這就是了解周期的作用,即保有「周期感」,在不確定中找確定性。
以下是興證全球基金根據本書製作的思維導圖,是作者研究「周期問題」的整體框架。
01大跌之後必有大漲?
霍華德認為,所謂周期,就是資產價格長期是圍繞中心線上下波動的,在短期則常常表現為走極端,在大跌和大漲之間交替。
一個完整的周期會經歷:復甦(a)→上漲(b)→築頂(c)→反轉(d)→下跌(e)→築底(f)→再次復甦(g)→再次上漲(h)八個階段。
這個描述,的確和真實情況非常接近。他經過統計發現,在他投資生涯的47年中,標普指數在47年的平均年化收益是10%,但回過頭來看,只有3年是落在中心線附近的(8%-12%),其他44年都是遠離中心線,向極端偏離的。
02周期的根源是人性
為什麼市場會出現周期性的波動?關鍵在一個字——「人」。
霍華德將各類周期分為三個層面,分別是基本面,心理面和市場面。這三個層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周期性,而且都跟人的行為有關。
比如經濟基本面,當人們對未來樂觀,企業家積極投資、消費者打開錢包消費,經濟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但當人們被壞消息籠罩,對未來感到悲觀的時候,一切就會反過來,經濟就會進入下行周期。
再比如心理面的周期性,看人們對股票投資的態度就明白了。俗話說「三根陽線改變信仰」。在股票價格大漲的時候,人們會變得非常樂觀,並且開始敢於冒險;而當市場接連下跌時,人們的心理又會變得謹慎,仿佛下跌會永遠沒有盡頭。
霍華德在書中指出,在現實世界中,我們對事物的評價會在「非常好「和」不是那麼好「之間取一個位置,但在投資界,我們通常感到的,要麼就是」好到完美無缺「,要不就是」壞的無可救藥「。
市場參與人的情緒總在貪婪和恐懼之間遊走,這就是為什麼資產價格容易走過頭的原因,而出現周期反覆的原因。
03橡樹資本制勝的秘密
周期彼此牽連波動,霍華德管理的橡樹資本是如何在複雜的周期變動中把握投資機會的?
霍華德馬克斯指出,觀察資產如何定價和其他的投資人如何行事是應對周期的秘訣。
書中霍華德舉了一個「逆勢」投資的例子。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之後,市場普遍陷入了悲觀,這個時候投資者的心理「鐘擺「就走到了一個悲觀的極端。
但是橡樹資本卻連續15個星期都在持續買入,這15周市場都在跌。到了2009年初,市場慢慢鎮定下來,對於投資者來說,這個時候再想大量買入而不推高市場價格,已經為時已晚。
沒有人能夠真正預測下跌的底部,因為只有底部過去之後,才能確認原來那是最低的底部,正確買入的時間其實是當價格已經低於內在價值的時候,因為在那之後,周期的力量就會開始起作用。
霍華德因此特別強調,「一波下跌之後,賣出離開市場,由此不能參與後面的周期性反彈,是投資大忌」。
04 普通投資者如何把握周期?
對周期進行分析併合理應對是橡樹投資成功的秘密。那麼對於普通人,又該如何布局投資組合?
如果市場處在周期的高位,那麼投資人應該強調限制虧錢的風險,投資組合應該更加強調防守
如果市場處在周期的低位,那麼投資人應該重點避免錯過投資機會,則應該更加強調進攻。
這是書中對於普通投資者的建議。而判斷市場處在什麼周期,其實有一個最簡單但有效的方法,就是——「觀察」別人,也就是感受市場的情緒。
當周圍人都小心謹慎的操作,抑制樂觀情緒,股票價格傾向於合理反映其內在價值。
當投資人變的狂熱,熱衷於追漲買入,就是周期高位的信號。
而投資人在沮喪的時候,恐慌性的拋售,容易使得股票跌過低估值,也更接近周期的低位。
當然,除了定性的感受,書中還有定量的「市場評估指南」圖表,通過一項項的對比,會更加容易判斷周期的位置。
05 總結
總結一下,《周期》一書認為,不論是主觀上人的態度或者情緒,還是客觀上經濟基本面的走勢,這些都有其潛在的周期,並互為因果。正因為我們身處於無處不在的周期之中,所以才會有「人生財富靠康波」的說法,如果運氣夠好,把握住一次周期性的大機會可能就會幫你實現財務自由。
當然,利用周期並非易事,但我們仍然可以嘗試著去觀察和理解它。如果你在一段時間裡對房地產或者股市的價格波動感到迷惑,不妨讀一讀《周期》這本書,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周期的內在規律和規律背後的邏輯,擺脫「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微觀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