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日漢翻譯教程教學參考》的時候,有幾個例子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今天選擇其中兩個跟大家分享一下。
以下第1個例子和第2個例子的內容及分析均摘自
《日漢翻譯教程教學參考》這本書。
1)
例1:
先ほどのランナーの例ではないが、會社には短期計畫もあれば、中長期計畫もある。絶えずあらゆる局面を想定しながら進んでいるのが會社である。
針對劃線的部分,我們根據一般理解,很容易會翻成如下中文:
譯文a :這和上述跑步運動員的例子不同,…
但實際上,「〜ではないが」除常用的表否定之外,還有兩種用法
1,表引用或引證。
2,用於緩和語氣。
根據例1的語境,此處應為第一種用法,即引證。
所以,正確地應該翻為:
譯文b:正如剛才所舉的跑步運動員的例子那樣,…
2)
例2:
顧客が情報端末で気軽に注文できるのは店にとって痛しかゆし。それでも導入を進めるのは顧客の満足度を追及するから。
按一般理解,痛しかゆし會有學習者望文生義,譯成「又痛又癢」。這樣當然不符合語境。所以若是感覺不符合語境,千萬莫偷懶,應立即查辭典加以確認。
(釋義來自「moji辭書」)
3)
除了以上2個例子,我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也碰到很多類似的情況。
例如,在「21世紀に向けたアフリカと日本のパートナーシップ」這篇日本某政府官員的演講裡面有這樣一句話:
「…この日本の「心」にまつわる考え方を、やや回りくどくて恐縮ですが、敷衍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這裡的「敷衍」按中文「敷衍」理解明顯不符合語境,我們就要馬上去查字典。
我們就會發現,日語的「敷衍」和中文有很大不同。
(釋義來自「moji辭書」)
4)
另外還比如,我最近碰到一個詞「勞動年齡人口」,這個詞要是翻譯成日文,可能很多學習者都會想當然的譯成「労働年齢人口」,即直接用日語漢字詞替換原來的中文漢字詞。
但如果在翻譯前有查閱類似日文文獻的話,會發現日語裡多用「生産年齢人口」。
所以,綜上,我想用《日漢翻譯教程》(高寧主編)裡的一段話來結尾:
那麼,專業與非專業翻譯究竟有什麼不同呢?一言以蔽之,最重要的區別就是有無專業意識,即能否意識到自己的「譯者身份」,並時刻具有語境意識。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內容。
祝大家一切順利,生活愉快~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
日語會議口譯員,專業中日筆譯
前 上海策馬CATTI日語口譯兼職老師
持CATTI日語二筆二口證書
Malu
<聯繫方式>
個人微博:日語翻譯malu
個人郵箱:pyy120@126.com
個人QQ:3078986064
個人微信:malumalu1990
淘寶店鋪:「malu日語」
只有與眾不同,才能出類拔萃。
你所付出的,都將給你回報。
學習如此,教書翻譯亦如此。
——————————————————
malu的
日語CATTI二級口譯、二級筆譯證書
公眾號封面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戳↓「閱讀原文」 可看到日語實戰翻譯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