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科學鍛鍊?各方支招辦法多

2020-12-22 中國網

假期延長,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進行科學鍛鍊、增強體質?各方支招辦法多:充分利用家庭生活空間,開展趣味運動;親子運動寓教於樂,激發興趣齊參與;脊柱和眼睛健康要關注,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抱娃團身滾動」「爸爸拉手坐起身」「小腳搭肩斜倒立」……體操奧運冠軍黃旭和女兒示範的居家親子體操近日獲得了不少家庭的關注。7個易學實用的動作,不僅讓家長和孩子都得到鍛鍊,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

這個寒假,各地幼兒園和中小學都延長了假期。「宅」在家裡,如何引導孩子進行科學鍛鍊、增強體質?國家體育總局統一部署,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快速行動,體育界積極響應,各方通過多種渠道向孩子和家長介紹科學健身知識、傳授有效的居家鍛鍊和親子健身方法。

在家鍛鍊不能馬虎

眼下,孩子不能像往常一樣在戶外進行體育鍛鍊,但仍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生活空間,開展以徒手練習為主、常見家庭用具為輔的趣味運動。江蘇衛視體育休閒頻道《江蘇體育》欄目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兒童居家鍛鍊視頻,其中就包括黃旭的親子體操,家長帶著孩子在家徒手即可完成,簡單易學,趣味十足,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

同時,專家也明確指出,居家鍛鍊不具備在學校的硬體設施和專業指導,有不少環節需要注意。浙江大學運動科學和健康工程研究所所長王健建議,運動前要做好熱身準備活動和安全保護措施;運動時循序漸進、量力而為,每天鍛鍊時間不超過一小時;運動後要注意衛生健康並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休息。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發展重點不同,身體素質的個體差異也很大。因此,在運動內容和強度上也應有所區別。「年齡越小的孩子越要進行協調性、靈敏性和平衡性的鍛鍊。年齡大些的孩子可以加大耐力和力量鍛鍊的比重。」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漓說:「推薦孩子堅持在家進行波比跳,可以鍛鍊到全身的肌肉,還能快速激活心肺,對孩子的協調性和爆發力都很有好處。」

據王健介紹,相關科學研究表明,3—6歲和7—12歲這兩個階段孩子的體能訓練和運動技能學習對於促進個體的身體發展、智力發展、人格發展和社會行為發展具有基礎性和可持續性的影響。因此,浙江大學運動科學和健康工程研究所針對這兩個年齡段的孩子設計推出了一套居家課程,聚焦靈敏性、柔韌性等8個主要能區,分模塊對應訓練。孩子在家長的引導下,跟隨線上教學視頻,以家庭常見物品為道具即可完成動作練習。

親子運動激發興趣

每日打卡、全班排名、上傳鍛鍊照片、記錄心率變化……北京實驗二小通過「體能天天練」微信小程序為學生布置了豐富多彩的體育作業。「小程序裡指導視頻種類繁多,有伏地挺身、卷腹等基礎動作,還有頸後拉伸、腹部肌群拉伸等全身性動作,可以讓孩子對照進行針對性訓練,小程序中設置的排名體系也對孩子有很強的激勵效果。」帶著兒子跟視頻練了一段時間後,學生家長張震覺得兒子比以前更愛動了,動作也做得越來越有模有樣。在他看來,和孩子的共同運動不僅培養了孩子的運動習慣,也增進了親子間的感情。

家庭是引領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場所,家長在促進孩子養成良好的運動、生活習慣方面起著重要的引導和示範作用。「家長一定要積極帶著孩子做運動,最好每天固定時間。」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科學健身與健康促進研究中心主任徐建方表示:「日常親子運動還可以通過比賽的方式,寓教於樂,提升孩子參與的興趣。」

為了讓家長掌握正確帶領孩子鍛鍊的方式方法,上海市青少年體育協會、北京市青少年體育聯合會等組織都通過微信平臺積極推廣親子體育遊戲,如支撐過河、背娃俯臥支撐、腳印跳躍、跳臺階等。浙江省幼兒體育協會還開展了居家親子體育遊戲創編活動,鼓勵省內各級幼兒體育協會、幼兒園、培訓機構創編具有健身性、趣味性、安全性、建議性和可推廣的居家親子體育遊戲,動員家庭廣泛參與。

在張漓看來,居家期間家長尤其要注重保障孩子的睡眠並提供合理膳食。「超長的假期很容易打亂生物鐘,儘量固定每天的就寢時間,晚上10點前讓孩子睡覺,第二天早上可以睡到自然醒,提高睡眠質量和效率。」同時,無論是飲食總量較小的幼兒還是處於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都要優化飲食結構。「建議家長讓孩子減少吃零食,尤其是甜食,多攝入奶製品、優質蛋白質和蔬菜水果。」張漓說。

保護脊柱預防近視

除了引導孩子在家進行科學鍛鍊,養成正確的學習姿勢和日常生活習慣也至關重要,現在越來越多的「小眼鏡」「小胖墩」以及脊柱側彎人群呈現出低齡化趨勢,值得警惕。孩子「宅」在家裡,更容易接觸各類大屏小屏,如何保證視力不受影響。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推出的一套15節的青少年近視防控操,錄製了動作示範視頻配以圖解,指導青少年通過鍛鍊緩解眼睛疲勞。「使用電子產品半小時後一定要休息一下,讓孩子進行遠眺,放鬆眼睛,舒緩眼部疲勞。」徐建方建議。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運動健康中心主任厲彥虎多年來從事脊柱健康研究。他在調查中發現,不少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脊柱問題。他認為,隨著課業壓力不斷加重,久坐以及長期形成的不正確坐姿、睡姿等是造成青少年脊柱健康問題的重要原因。這也是居家期間家長應當關注的問題。

厲彥虎介紹,國家體育總局針對青少年標準讀、寫、坐、臥的姿態已經做出規範指導,相關內容以宣傳冊的形式在部分城市學校推廣。同時,還推出了適合在課間和睡前兩個不同場景練習的脊柱操和視力操,旨在通過運動的方式改變學生不良的日常習慣。「這些練習操針對青少年頸、肩、胸、脊柱等部位進行鍛鍊,能有效緩解用眼疲勞,預防脊柱健康問題。」厲彥虎說。

目前各中小學校都還沒有開學,利用延長的假期時間在家糾正錯誤身體姿勢、進行運動練習是不錯的選擇。厲彥虎建議,在家不論是學習還是娛樂,儘量不塌腰坐(癱在沙發上),不靠著坐(應加靠墊把腰部支撐起來),不蹺二郎腿。避免久坐並保持正確的坐姿對脊柱健康至關重要。厲彥虎還提倡家長每天和孩子一起做脊柱操,在對孩子起到監督作用的同時,也能夠緩解自身肩頸等部分肌肉緊張。

「合理膳食、保障睡眠、保持運動,希望孩子們利用這個假期養成正確的運動和生活習慣,增強免疫力並提高體質。」徐建方說。

李碩 孫龍飛

相關焦點

  • 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科學鍛鍊?
    原標題: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科學鍛鍊?各方支招辦法多假期延長,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進行科學鍛鍊、增強體質?各方支招辦法多:充分利用家庭生活空間,開展趣味運動;親子運動寓教於樂,激發興趣齊參與;脊柱和眼睛健康要關注,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抱娃團身滾動」「爸爸拉手坐起身」「小腳搭肩斜倒立」……體操奧運冠軍黃旭和女兒示範的居家親子體操近日獲得了不少家庭的關注。7個易學實用的動作,不僅讓家長和孩子都得到鍛鍊,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這個寒假,各地幼兒園和中小學都延長了假期。
  • 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科學鍛鍊?奧運冠軍攜女兒做起了7個動作的居家親子操
    假期延長,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進行科學鍛鍊、增強體質?7個易學實用的動作,不僅讓家長和孩子都得到鍛鍊,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眼下,孩子不能像往常一樣在戶外進行體育鍛鍊,但仍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生活空間,開展以徒手練習為主、常見家庭用具為輔的趣味運動。
  • 科普|宅在家裡如何科學鍛鍊?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劉薇)疫情防控宅家期間,如何科學、安全、適度的進行體育鍛鍊?新疆大學體育部副教授、健美國際裁判羅健群根據不同年齡的人群,提出了幾點鍛鍊意見。羅健群建議,體育健身鍛鍊要因人而異,結合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來制定鍛鍊計劃,每個動作的練習次數和組數可根據鍛鍊水平的提高逐漸增加,做到循序漸進,特別忌諱平時不運動、鍛鍊搞突擊。
  • 【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知識】孩子們宅在家裡,如何進行鍛鍊?在家上網...
    【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知識】孩子們宅在家裡,如何進行鍛鍊?在家上網課如何保護視力?去商場超市如何做好防… 2020-05-13 1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宅在家裡如何科學鍛鍊?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劉薇)疫情防控宅家期間,如何科學、安全、適度的進行體育鍛鍊?新疆大學體育部副教授、健美國際裁判羅健群根據不同年齡的人群,提出了幾點鍛鍊意見。  羅健群建議,體育健身鍛鍊要因人而異,結合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來制定鍛鍊計劃,每個動作的練習次數和組數可根據鍛鍊水平的提高逐漸增加,做到循序漸進,特別忌諱平時不運動、鍛鍊搞突擊。
  • 宅家數月孩子體重飆升 老師支招開學如何鍛鍊
    宅家數月,孩子體重飆升,有的長了10多斤隨著瀘州市中小學校相繼復學,不少家長發現,宅家數月,孩子長胖了不少,有的甚至長了10多斤。經過一個假期,家住刺園路的李萍看到家裡兩個孩子都長胖了,特別是兒子臉蛋圓了、肚子鼓了。她特意讓兒子稱了一下,29.6公斤的體重把她驚到了。
  • 宅在家裡如何健身?體育總局運動專家支招,這麼做才能提高抵抗力
    防疫期間,宅在家裡,大家關心如何運動健身,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徐建方在今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給大家支招——1、有家長問,孩子們原來在學校有體育課,也有各種戶外活動,最近都圈在家裡,該如何進行鍛鍊?
  • 在家如何鍛鍊?華東師大專家來支招
    長時間的「宅」,導致人們活動量驟減,從而嚴重影響身心的健康發展。居家如何鍛鍊?上一期推送中,我們已經分享了華東師大專家團隊的幾類鍛鍊建議,今天將繼續為大家分享居家鍛鍊妙招,快和小育一起動起來吧!體能拓展類01減脂塑形控制低體脂率是塑形美體的基礎。
  • 長時間「宅」在家裡,如何緩解煩躁?官方支招!
    長時間「宅」在家中,如何緩解煩燥恐慌等情緒?如何緩解已確診、疑似病例等的心理壓力? 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發布會,針對疫情防控過程中社會心理服務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回龍觀醫院院長楊甫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陳雪峰迴答記者提問。
  • 孩子喜歡宅在家裡?不愛運動,2個小妙招讓孩子動起來
    前不久,經常在朋友圈看到有父母抱怨"孩子就是不喜歡到外面運動,天天都喜歡宅在家裡,長時間不運動對身體肯定也是不好的。"現在"宅在家裡"似乎成為了一種趨勢。不僅僅孩子喜歡宅在家裡,大人們也喜歡宅在家裡。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的身體做保障,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是有消極作用的。
  • 面對困難,春節只能宅在家,如何陪孩子有意義地度過假期
    2020年春節,少了很多串門走親戚的活動,出遊的計劃也基本停止,市區的遊樂場、商場、博物館、科技館等公共場所不再是熱門的去處,絕大部分家長選擇宅在家陪伴孩子。但長時間呆在家裡,孩子難免出現煩躁等不良情緒,面對困難,還是希望幫助孩子度過一個愉快有意義的春節。
  • 宅在家太久憋得慌怎麼辦?專家:到空曠場地進行鍛鍊
    「能站著別坐著,能坐著別躺著,動起來就比不動強」  「宅」在家也要勤鍛鍊  核心閱讀  為支持配合疫情防控,這個春節大多數人都選擇無事不出門。專家提醒,居家科學健身,讓身體保持活力,讓精神變得振奮,才能更好增強免疫力。
  • 張雅蓮老師《超能育兒媽》現場支招「孩子過度愛美如何正確引導?」
    本期的《超能育兒媽》節目中張雅蓮老師將繼續攜手超能育兒辣媽葉一茜、李佳一起走進今天的育兒小課堂,為你現場支招! 孩子過度愛美,家長該如何引導?
  • 面對這場嚴峻的疫情,宅在家的我們應當和孩子如何「並肩作戰」
    為了打贏這場防疫戰,我們這些宅在家裡的普通人,我們這些憂心焦慮的家長當如何和孩子一起「並肩作戰」呢?相信科學、獨立思考網上有個段子既真相,又無奈:「初一搶口罩,初二搶米,初三搶護目鏡,初五搶紫外線燈,初六搶手套,初七搶雙黃連口服液,過個年,太忙!」人們的焦慮和恐慌可見一斑,搶口罩情有可原,搶米生活所需,搶雙黃連最荒唐。
  • 不能去學校,如何在家引導孩子畫畫?
    2020年,優思在線雙語美術課程正式啟航,柚子思維免費繪畫課對所有熱愛藝術的孩子開放,家長們也多了一份在家陪娃畫畫的美好時光。不可避免地,聽到不少家長在群裡問「在家裡要如何引導孩子畫畫呢?」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U-thinker上海世紀匯的Dana老師,用專業的角度和相關經驗為大家解答疑問。
  • 科學防範疫情 如何在家鍛鍊身體?當貝投影給你支招
    有人說老老實實呆在家裡就是最好的貢獻,不過就算呆在家裡我們也不能讓自己怠惰。在平時我們一方面要注意飲食習慣,以及養成勤洗手等好習慣,也要積極提升自身免疫力。  適度鍛鍊則是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最好方式。不過現在我們都被關在家中,應該如何進行合適的鍛鍊呢?下面就來教大家如何在家中也能好好鍛鍊身體。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性格只是一方面
    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多鍛鍊和見識外面的世界,會鼓勵孩子多出去外面走走,和別的小朋友多玩;而有的父母則一直想讓孩子多待在家裡,原因是怕孩子在外面遇到麻煩,不想讓孩子在外遇到壞人,想要更好地保護孩子。毋庸置疑,多去外面接觸其他人的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會好於喜歡待在家裡的孩子,這也讓小陳很是後悔。「出去浪or宅在家」?
  • 出去玩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在這三方面的差距很明顯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正如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兩片葉子。同樣的,有的孩子天性活潑,喜歡出去玩,有的孩子就天性安靜,就喜歡宅在家裡,哪兒也不去。因為她發現女兒還是那個狀態,放假都呆在家裡,也沒見她和那個朋友玩得特別好。相反,兒子的朋友倒是多,一到假期活動就安排得滿滿當當。女兒的狀態讓小月非常擔心,生怕她找不到朋友,尤其是男朋友。喜歡出去浪的孩子,和宅家的孩子,兩者之間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尤其這種差距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大。
  • 晴天支招|打倒孩子成長路上的「攔路虎」!
    孩子總是拖拖拉拉?習慣差?專注力弱?規則感不強?動手能力弱?不愛閱讀?......這些攔路虎,感覺個個都在阻礙著孩子向好孩子目標「邁進」。別怕!今天的晴天支招就帶你個個擊破這些小問題,帶你一起見證自家娃的「晉級」養成記。
  • 【她分享】科學防控,宅家鍛鍊,一起來做塔巴塔!
    【她分享】科學防控,宅家鍛鍊,一起來做塔巴塔!> 分享一套新昌中學體育教師塔巴塔體能操,足不出戶也能科學鍛鍊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