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和天地並存,與日月同光。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卓越輝煌。信步三百米甬道,閱歷五千年滄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幾多榮辱沉浮,幾度盛衰興亡。—— 《中華世紀壇序》
天下大地,莫非王土
五千年的風雨,中華文化紮根於神州大地;五千年的長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孫。歷史的長空,群星璀璨,匯聚成不朽的中國魂。千秋萬載,屹立東方,蒼龍翱翔,譜寫華夏榮光!
這片古老的土地,也曾經歷恥辱和悲傷。黃皮膚黑眼睛的炎黃子孫,為了守護來之不易的和平,不畏刀劍長槍的鋒芒逼人,無懼狼煙四起後的黃埃散漫,血染徵袍,誓死捍衛內心最深處的一份信仰。
中華大地,非建國二百餘年的美利堅所能比擬,也不是東瀛之人屠刀下待宰的羔羊,更不是其他宵小之國所能企及的。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豎子匹夫,都永遠被後人所銘記,鐫刻在歷史的記憶之中。
下面從中國帝王開始,我們來探索古代歷史長河中的一系列優秀歷史人物,我們先來了解十大帝王的千秋霸業。
10、隋文帝楊堅人生子孫,誰不愛念,既為天下,事須割情
隋文帝楊堅,結束了魏晉南北朝軍閥混戰格局,建立隋朝。勤於政事,躬行節儉。確立三省六部制度,簡化官制,修訂開皇律,實行均田制,設糧倉,使得隋朝出現開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可惜,隋朝步了秦朝後塵,二世短命而亡。雄厚的物質基礎落到了李氏家族手中,成就了盛唐。
9、明太祖朱元璋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
朱元璋出身於一個貧苦家庭,放過牛,做過和尚,白手起家最後成為大明皇帝。
驅胡虜,除暴亂,拯救漢民族,廢除了蒙古制定的等級壓迫政策,復興華夏。廢除宰相,整頓吏治。注重農業生產,設立八股取士制度。武定禍亂,文致太平,非尋常帝王可比。
8、宋太祖趙匡胤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
宋太祖趙匡胤,在後周擔任禁軍殿前都點檢,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北宋。採用「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方針,攻打荊湖,拿下後蜀,平定江南,統一全國。
「收起精兵,削奪其權,制其錢穀」,從權錢兵三方面防止武將專權弊端重現,創造了宋朝文治局面。
7、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皇帝)人君以天下之耳目為耳目,以天下之心思為心思,何患聞天下不廣?
康熙皇帝八歲登基,至六十九歲駕崩,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此之前最長的是漢武帝。
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親徵噶爾丹,保衛雅克薩驅逐沙俄,舉行「多倫會盟」取代戰爭,懷柔蒙古各部,管理西藏。
《清史稿》評價康熙:聖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錫。早承大業,勤政愛民。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
6、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思大有為於天下!
孛兒只斤·忽必烈在哥哥蒙哥去世後繼承汗位,採用中國傳統的王朝年號紀年。之後把「大蒙古」國號改為元,遷都北京。
隨後揮師南下,1279年,滅掉南宋。統一全國後改革政體,創立行省制度,開鑿大運河,命人編寫《農桑輯要》,設立驛站。此外,崇尚儒學,採用寬鬆的民族政策。
忽必烈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版圖的締造者,馬可·波羅將忽必烈尊崇為「諸君主之大君主或皇帝」。
5、漢光武帝劉秀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漢光武帝劉秀,在王莽專政的混亂時期,用十二年時間先後滅掉各地軍閥,結束了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
政治上,勵精圖治,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釋放奴婢,休養生息,實行度田政策;文化上,尊孔崇儒,造就了東漢「光武中興」的輝煌局面。
司馬光稱讚說:「自三代既亡,風化之美,未有若東漢之盛者也」。
4、唐太宗李世民直言鯁議,致天下太平
唐太宗李世民跟隨父親李淵從晉陽起兵,攻破薛舉,淺水原之戰中擊敗薛仁杲,滅掉宋金剛、劉武周,在虎牢之戰中殲滅王世充和竇建德,最後掃清劉黑闥和徐圓朗等勢力。
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勵精圖治,重視農業生產,改革科舉制度和三省六部制度,平定東西突厥,採用開明的民族政策,唐朝出現「貞觀之治」的局面。「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
不過,唐太宗一直因為玄武門之變被世人詬病。如果唐太宗沒有發動玄武門之變,那麼被殺的就是他,歷史上可能也會少一個明君。
確實,唐太宗應該在史書中動了很多手腳。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對錯就就給後人評說吧!
3、漢武帝劉徹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設刺史,設立察舉制選拔人才。
經濟上,統一鑄造五銖錢,鹽鐵專賣,開通絲綢之路。政治上,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七國之亂諸侯國遺留問題。思想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創辦太學,確立儒學正統地位。
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徵大宛、北破匈奴。漢朝以前,漢族稱為「華夏族」或者「諸夏」,漢族正是因為大一統的漢朝得名。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也是第一個敢公開自我反省的皇帝。
在《輪臺罪己詔》中,漢武帝承認自己窮兵黷武和巫蠱之禍的錯誤,展示自己一代明君的形象。
2、秦始皇嬴政朕統六國,天下歸一!
「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滅掉六國後,秦始皇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稱自己為「始皇帝」。南取百越,北擊匈奴,廢分封,行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度量衡 ,修建萬裡長城。秦始皇推崇法家思想,於是有了焚書坑儒。再加上秦朝繁重的徭役和兵役,秦始皇背上千年罵名。
秦始皇晚年追求長生不老,於是派徐福尋仙求藥,最終第五次東巡駕崩於沙丘。當時為了滿足秦始皇長生不老的願望,所以出現了煉丹術,可惜永生沒有實現,反而因為煉丹丹爐爆炸出現炸藥。
1、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要讓青草覆蓋的地方,都成為我的牧馬之地!
鐵木真,全名叫孛兒只斤·鐵木真,尊號「成吉思汗」,意思是「擁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長」。
南宋末年,金朝對蒙古採用「分而治之」和屠殺掠奪的「減丁」政策,而蒙古草原卻只為了自己利益各自獨立,鐵木真面對內憂外患,該如何應對?18歲的鐵木真率領部族先打敗了蔑兒乞人,隨後依次擊敗泰赤兀部、塔塔兒部和乃蠻部,統一蒙古各部落,建號稱汗,成為大蒙古國皇帝。
之後,鐵木真殲滅西夏和金,西徵花剌子模。此時蒙古疆域東至朝鮮西至德國多瑙河沿岸,北至北冰洋以南,南至南海諸多島嶼。
有人說,鐵木真出生地在現在蒙古國境內,他並不是中國人。蒙古族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中的一員,而且二十四史中尊成吉思汗為元太祖。
所以鐵木真不僅是蒙古族的英雄,也是中華民族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