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這是改革開放40年來的實踐再三證明的道理;也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資國企代表委員形成的共識。
比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五礦」)董事長唐復平提到,「越是困難挑戰大,越要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從這個角度來說,國企改革進程不但不應該受影響,還需要進一步推進加強。」
全國政協常委、中鋁集團原董事長葛紅林表示,「危中有機,不僅有發展的機遇,也有改革的機遇,時機抓準了,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改革效果和效率。」
全國政協委員、招商局董事長李建紅則從另一個角度提出,國企在自身吸納就業與帶動吸納就業上仍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他建議,在疫情衝擊下,要堅定不移地推進國企改革,讓國企煥發出更強的活力和生命力,為就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機會。
2020年,是國企改革「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一方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另一方面,2020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頭年。
對此,全國兩會期間,國資國企的代表、委員圍繞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深化混改、推進改革試點等關鍵詞進行熱議,並圍繞改革中存在的問題等提出了系列議案提案。
5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擴大)會,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提出,要把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作為根本任務,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指導推動中央企業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提高核心競爭力;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國資監管體制,大力推動國有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大量調研、反覆論證、反覆修改完善,已經形成了初步方案,目前正在履行審批程序。」 4月2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介紹說。
在此前後,《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制定、印發進度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到這一方案,相關代表委員和多位專家對此表示高度關注。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國資委原副主任徐福順就認為,下一步關鍵是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提升改革成效,提高核心競爭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五礦董事長、黨組書記唐復平透露,中國五礦對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改革方案進行再設計、再部署,出臺了升級版的改革方案,「下一步的重中之重就是要結合《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把試點改革方案落地實施,全面推進、狠抓落實。」
華電重工聚焦主業發展,對標先進標杆企業,學習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利用海上風電豐富的設計製造施工經驗,打開了廣東區域大門,成功中標集團外海上風電合同37.5億元,有效推動速度向質量轉變。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溫樞剛提到,中國華電將重點從混合所有制改革、董事會治理、市場化經營機制等方面把握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王勇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找準了問題根源,對推動國有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王勇表示,貴州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務院國資委的部署,對未來三年國企改革的目標、時間表、路線圖進行細化落實。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張春曉表示,「三年行動方案是在四項改革試點、十項改革試點和雙百行動的基礎上,國企全面深化改革、1+N方案全面落地的重要改革舉措,是檢驗1+1方案成效和國企改革的試金石。」
長江商學院大企業治理與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錦認為,當前,國際形勢嚴峻複雜,國內經濟處於爬坡過坎階段,央企、國企在「六保」中發揮發揮頂梁柱、壓艙石作用。三年行動方案會在現實背景下得到進一步催化。
北京市委黨校教授鍾勇表示,本次政府工作報告最突出的就是提到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這說明國資國企改革已經進入全面施工階段,有了明確的改革目標、時間表和路線圖。「隨著國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推進,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即將進入新階段。」
全國兩會結束後,黑龍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在「深化國企改革助力龍江振興」央地合作視頻會議上也表示,將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全力支持和配合駐省央企各項改革,繼續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央地合作高質量發展。
「可以預見,隨著三年行動方案的實施,國有企業改革的綜合效能將進一步得到提升,一些短板和弱項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國有企業治理體系將更加成熟定型,國有企業將更加具有活力和效率,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將進一步加強。」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說。
深化混改
一直以來,混改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國企改革中最受關注的內容。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混改的提法與往年有所不同。從前年的「穩妥推進」到去年的「積極穩妥推進」,再到今年的「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看出,隨著混改企業比例的不斷提高——國務院國資委2019年披露的信息顯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國企戶數佔比超過70%,比2012年提高了20個百分點——相關工作的重心也在由注重「混」向注重「改」轉變。
對此,全國政協常委,哈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斯澤夫提到,一些「混改」後的決策行為和運行機制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導致國有經濟的活力沒有充分釋放。他認為,企業的經營效果主要取決於運行機制,國有企業混改要抓住以「混」促「改」主線,建立更加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和運營機制,真正激發國有企業內生活力動力。
「在混改過程中,『混』只是手段,『改』才是目的,要改變一混就靈、一混了之、重混輕改的錯誤認識。」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一重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忠表示,混改時要把握好引資本與轉機制、產權多元化與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之間的關係。
「絕不能為改而改,提升企業經營效率、提高企業競爭力才是改革的目的。」全國政協委員,中石油新疆銷售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悅仲林建議,要制定激勵和保護國企領導大膽改革的相關政策,更加注重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效。
全國政協委員、中鋁集團原董事長葛紅林表示,目前混改的整體進展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混改主導者和主體參與者顧慮較多,政策層面應積極支持混改,制定具體的混改容錯機制,將混改企業的後續經營責任與改革的合法合規責任分開,為推進混改的國企領導人思想鬆綁。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許保利認為,積極穩妥推進國企混改,未來要更加關注混改後企業機制的轉換問題。「混改不是目的,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提升企業經營效率才是改革的目的。」他同時認為,伴隨國企混改推進,探索實施更加靈活高效的監管制度是國資監管體制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
同時,也有不少人為應該繼續擴大混改的範圍。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國資委原副主任徐福順提到,除了國防、糧食、通信、能源四大領域,其他領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應加快推進。
全國政協常委,國投原黨組書記、董事長王會生在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對先進位造業企業實地調研後發現,「融資難制約了民營製造業企業的技術創新,並影響到我國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為此,王會生建議,應該鼓勵國有資本參與民營製造業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破解「不願貸」的難題。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紡織裝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偉認為,國企混改可進一步向民間資本開放,有助於增強市場信心。國有大企業發揮產業價值鏈條帶動作用,整合資源、創造平臺,民營企業提供競爭環境、市場需求,通過兩者的相互補充發展,向著大中小企業血脈相連、命運相依的生態發展。
張春曉表示,要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特別是基本經濟制度的指引下,在政府工作報告的工作要求下,只要有利於國民經濟的發展,該收的一定收,該放的全力放,要使國有資本做到進退自如,收放有度。
一些企業也確實釋放了混改的最大誠意。
「在保持國有控股的前提下,我們將釋放最高的股權比例用來引入戰略投資者和員工跟投。」4月28日,中國化學工程舉行全面深化改革新聞發布會,誠邀地方國企、民營企業、投資機構等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其改革發展。據透露,2020年,該集團將重點推進6家二級企業、10-15家三級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著力構建「央企品牌實力+民營機制」的企業生態。
推進改革試點
先試點,後推廣,是改革開放以來多個領域採用的改革辦法。比如,新一輪國企改革中,有關部門在多個領域選擇了多批試點,包括但不限於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雙百企業改革試點等。
事實證明,相關試點在提高改革積極性等方面的效果顯著。
鄒磊表示,東方電氣有兩家企業進入到雙百企業名單之中。「相關企業通過任期制、契約化和職業經理人制度的推開,極大調動了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積極性。」
航空工業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承載著軍工央企改革首發試點重任。
試點過程中,航空工業突出管資本,優化管資本的方式手段,強化管理資本的支撐保障,為軍工集團市場化轉型和建設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進行了有益實踐,同時也遇到了一些挑戰。
為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工業科技委副主任、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樊會濤和全國政協委員、航空工業製造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李志強提出如下建議,包括為試點單位有效發揮功能作用創造良好環境,加強試點企業行為能力,促進產業發展與市場化金融手段結合,制定差異化的考核體系,支持對試點企業董事及高管實施股權激勵等,從而進一步加快軍工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工作,推動國防工業創新發展。
上海作為國資國企重鎮,承擔了國家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任務。林益彬表示,上海將深化兩類公司改革,完善國資平臺體系;服務重大戰略,優化國資布局;優化國資監管方式,深化國資授權經營體制改革等進一步發力。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瀋陽市市長姜有為也提到,瀋陽作為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城市,各項改革正在加快推進。
今年4月27日,國資委又公布了已完成改革方案備案的204戶「科改示範企業」名單。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節能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介紹說,中國節能將重點推動部分科技型子企業在完善公司治理、市場化選人用人、強化激勵約束等方面探索創新、取得突破,進一步打造集團所屬科技型企業改革樣板和自主創新尖兵。
中國通號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產品運維調度指揮中心。
在中國通號董事長周志亮看來,此次「科改示範行動」將有利於推動國有科技型企業實現科技突破,打造符合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國有科技企業。
張春曉建議,全面發揮雙百企業和科改示範行動企業的示範作用和先鋒隊作用,應該在以下方面下工夫:加大對雙百企業和科改示範行動企業的放權和授權力度,加大激勵機制推進的力度,加大職業經理人推進的力度。(《國資報告》記者 劉青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