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家24小時書店的最後一天

2020-12-16 虎嗅APP


已經記不清最早聽說「誠品敦南店即將熄燈」的消息是多久之前了,只記得每次看到新聞報導給出類似「年底」、「半年後」的模糊時間,就會有臺灣各界人士的聲援,和誠品官方的回應「會努力留住這盞燈」。


直到去年11月,那個模糊的時間突然具象成了2020年5月31日。新冠疫情讓這個世界的很多角落按下暫停鍵,誠品敦南店的閉店倒計時鐘卻如常地走到了這天。


2020年1月6日凌晨 攝於誠品敦南店一樓入口處


我們為什麼捨不得誠品敦南店?


對我來說,在臺灣學習、生活近三年的時間裡,誠品敦南店是最重要的一家書店。除了參加過數不清了的活動,還曾在寒冬的夜裡被它「收容」;也曾在畢業離臺前,認認真真地在這裡通宵過一夜,去看看深夜的誠品敦南店是什麼樣子……在這個日子裡,是時候和更多關注它、喜愛它、或嚮往過它的人分享一些故事。


如果你對於這些個人觀察並不感興趣,依然希望點進標題的你能想一想,我們到底為什麼捨不得誠品敦南店?


最近陸續看到一些營銷號以「誠品撐不住了」、「書店界身陷水逆期」之類的話題帶節奏。但誠品敦南店閉店的主要原因非常簡單:書店所在的敦南金融大樓被賣給了新房東,新房東對這裡的規劃另有改建打算,導致誠品不得不在租約到期後搬離這裡。


實際上,作為「接棒」的誠品信義店也已改裝完畢,並與敦南店無縫銜接地點亮起這盞24小時的燈。


誠品敦南店位於敦南金融大樓的-2F至2F


比「結束」更值得被記住的,是「開始」的那一刻。


回看誠品書店的歷史,這已經不是誠品敦南店第一次「閉店」了。早在1995年9月,誠品敦南店的前身——敦南圓環誠品就曾因租約到期,不得不告別已經營6年的舊址,搬至隔壁的敦南金融大樓,即後來的誠品敦南店。


搬家前,誠品舉辦了一系列的「喜新戀舊·移館別戀」活動,首次嘗試從9月23日上午至9月24日早上長達18小時的通宵營業,期間共計三萬人次湧進書店,凌晨四點進店還要大排長隊。


搬遷時,誠品對讀者進行了一項「每個人心目中的理想書店」調查,發現那次通宵營業的活動深入人心,又經過長時間的評估後,誠品敦南店在1999年成為全球第一家24小時書店。


在臺北酒吧分布密度最高的東區,誠品為夜生活提供了「閱讀」這個新選項。每年除了上、下半年盤點和除夕夜的三個晚上,其他日子都是24小時營業,即便是強風暴雨或颱風夜,明知不會有什麼客人會來,這裡也不會關門,因為有很多街友會來敦南店避風雨,誠品創辦人吳清友一直堅持「閱讀是基本人權,書店是眾生平等的場所」


街友們常常在位於大樓入口處的座位上休息


對於不在臺北生活的人來說,誠品敦南店是一個重要的文化地標,但如果只是深夜跑去打卡,除了感到新奇和羨慕,不太容易真正地體會到吳清友這句話,直到在六年前的一個深夜裡,我第一次被它「收容」。


2013年12月28日,我到臺北去看跨年演唱會,演出的平均結束時間為凌晨2:30,當時還是窮學生又對熬夜不以為然的我,決定在演出結束後到不遠處的誠品敦南店打發後半夜的時間,既可以省下一晚住宿費和打車到酒店的費用,又體驗了一把聽起來很熱血的書店通宵。


意外的是,由於演出看得過於投入,走出場館時我就已經疲憊不堪,進到書店的瞬間就被舒適氛圍催眠,當晚看了什麼書我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店裡的人比想像得多一些,卻少了一絲電影中的浪漫。圍坐在長桌區的人手裡都拿著書,卻已經專注不起來了,我的餘光裡時不時會掃到有人在打瞌睡,那個場景既溫暖又搞笑。



真的體驗過了才會知道,在書店裡專注地看一整夜的書基本是不可能的,桌邊的大家陸續向困意投降,雖然店內有禁止睡覺的提示牌,但並沒有人真的來制止,直到早上六點多,我們才被店員溫柔地拍醒了。後來聽說是因為七點前後書店的人流量會變大,店員會在那之前叫醒顧客,以免他們的個人物品遺失或遭竊。


後來每每想起那一晚,都會因為自己沒怎麼看書又沒忍住困意而感到抱歉,直到很久之後在《誠品時光》中讀到:「吳清友最初對誠品的期待,並不是一個單純賣書的書店,而是一個『款待書、款待人、款待心情』的場所」時,我才因為「款待」這個包容度極高的詞,放下了內心的負罪感。


夜訪誠品敦南店


2015~2018年我在臺灣讀書,因為交通便利,到敦南店參加講座、看展覽、聽演出成為生活日常的一部分,但再去通宵一次一直是願望清單上頗具儀式感的事。


有了幾年前的經驗後,我已經確定了深夜書店並不是充滿浪漫和熱血的地方,但我更加好奇它究竟是什麼樣子?會去的都是些什麼人?再加很擔心下次再回到臺灣時,誠品敦南店很有可能就不在了,也趁畢業之前,以這樣的方式和它道別。


在畢業論文答辯後的空檔,我提前倒了幾天時差,搭配好方便穿脫的衣服,在一個普通的周四夜晚,開啟了這趟深夜書店的觀察之旅。預設的時間是以公共運輸的運行時間作為參照,從捷運末班車之前半小時到捷運首班車之後的半小時。


23:30



進入誠品敦南店所在的敦南金融大樓入口時十分安靜,書店隔壁的銀行門口,還專門放了一個寫著「休息囉」的牌子,玻璃門倒映出誠品書店閃亮的燈牌,對比鮮明。上樓到書店區,明顯感受到店內音樂聲夾雜著聊天的聲音,像是晚上七八點鐘的樣子。


我站在書店入口的樓梯旁,觀察了一會兒客流量,23:00~23:30這半小時左右的時間裡,共有四十幾個人離開,三十幾個人進來,穿著打扮的差異比較明顯:離開的人大多穿著更精緻,拎著小包或環保袋,女生數量明顯多於男生;進店的人穿得更休閒,背雙肩書包或大託特包的比例很高。


有趣的是,這期間,從另一邊的餐廳區走出了一位有點北方口音的女士,向書店區望了一眼,一邊下樓一邊問身邊的同伴:「這咋還這麼多人呢?他們都沒有對象嗎?」便和同伴一起大笑了起來。


00:00



在店裡逛的人明顯變少了,看書的人都已經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最受歡迎的是有三個面的角落和樓梯上。經過他們身邊找書的時候,我會開始在意腳下地板發出的吱吱聲,好像破壞了那個他們用身體和書架搭建起的寧靜小宇宙。


平時四人編制的服務臺只剩下兩位店員,結帳櫃檯也是。忙的人在瘋狂移動著滑鼠,雙眼緊盯著屏幕,沒在忙的人低頭認真地玩著指甲。因為適逢新年前後,收銀櫃檯前擺放著一本新年星座運勢書,我想湊上去看看,原本低著頭的店員就突然直起了身體,我有點尷尬地笑一下,不好意思地走開了。


1:00



誠品cafe打烊了,整個二樓變得越來越安靜,冷氣也顯得比剛來的時候足了很多。我在找位置準備坐下時,第一次發現了睡著的人,他盤腿坐在書架前的地板上,左手還扶著書,頭卻抵在右膝上睡了過去。


2:30



書店廣播漸強地響起:「親愛的讀者晚安,現在將進行消毒作業,作業時間大概十分鐘,請至前方雜誌區等待。」幾位店員分管不同的區域,輕聲地和在睡夢中錯過廣播的讀者溝通,確認所有讀者集合在雜誌區後,戴著面罩的消毒人員才從衛生間的方向走出來,開始進行消毒,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規模的書籍消毒,機器的嗡嗡聲有點像在除草。


轉過頭,此時的雜誌區有15人,其中有5位是女生,11人背了雙肩包。消毒結束後,店員說現在換雜誌區消毒了,可以回到自己喜歡的位置上,有幾位讀者甚至是一路小跑了回去。


3:30


回到原位後的一個多小時,是我周圍比較穩定的時刻。我所在的長桌區都沒有人起身走動,每個人的面前都有四五本書,大家的腳步開始變懶。直到坐在我對面的男生,把桌上的電腦收進書包並起身背上,我以為他是要走了,卻在幾分鐘後發現他手捧著幾本書回到原位,畫面倒放一般地卸下書包並打開、取出電腦、擺回桌上——才想起很多書架上都貼著「注意隨身物品」的標語。



4:30


像是到了固定的工作時段,店員們陸續離開了櫃檯的位置,開始在書架前做整理,機械地將每個書架上的每一本沒放好的書,整整齊齊地推進書架裡。有點刺耳的「咔」、「咔」聲,變得特別明顯,直到店員們一邊推書一邊聊起天,整個聲音氛圍才緩和了一些。今天店員的夜聊話題是「吸菸」:


年輕戴著黑框眼鏡的店員,聽說旁邊的同事每天要抽將近一包的量,帶著驚訝的語氣小聲試探性地發問「那……你會後悔你吸菸嗎?」


「其實也不會耶!」那位中年店員以標準的臺灣偶像劇句式開啟了回答。「我覺得只要不在影響他人的情況下吸菸,就還好。像我都不會在室內吸菸,我都在外面的啊!有人說汙染空氣什麼的,可是你看外面的廢氣又不只有抽菸而已!」


「對啊!每天騎機車就吸入一大堆了!」年輕店員邊說邊走向另一邊的書架繼續整理。



5:30


長桌邊和坐在階梯上的人一個個走掉了,書店裡前一夜熟悉的身影只剩下一位,公車已經開始運作,首班捷運也即將發車,那些被「困」在書店的人終於可以自由地回到床上補個覺。


在我以為這趟夜訪誠品之旅,即將以平淡無奇告終的時候,竟然發現了一位坐在臺階上抄書的爺爺。他身著黑色運動服,腳上是中國風的黑布鞋,寫字的紙薄得跟那種粉色的收據紙差不多,尺寸也不大。


他就把紙夾在書裡,借著書的厚度當做墊板,左手固定著書本以便形成既看得到內容又方便書寫的最佳角度,右手奮筆疾書著,工整的原子筆字跡已經蓋滿大半張紙,也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我看了他一會兒,並沒有按下快門,如果要選一個屬於這一夜的畫面,我想就是此刻了。


6:30



窗外的天亮了,臺北也突然醒來。店裡一下子湧入了背著書包的學生、抱著孩子來的母親,還有一個幾十人的旅行團。收銀臺裡還沒下班的夜班店員坐直了身體,最忙的時段好像才剛要開始。我朝樓下走去準備離開,打掃阿姨正要開工,昨夜在門口排隊的計程車也已經散去,停車位變成了旅遊大巴的主場。



這就是某個普通的冬夜,誠品敦南店的樣子,其實沒有那麼特別。後來我想了想,哪有人會天天半夜不睡覺來逛書店的呢?但總會有人在某個時刻需要它,在過去20年裡的幾乎每一個夜晚,它都是這樣為這座城市裡無數陌生的、安靜的、孤獨的漫遊者敞開大門。


「謝謝敦南誠品拖到我們長大」


因為敦南誠品定於5月31日結束營業的關係,臺灣出現了很多相關的紀念策劃,有誠品官方的「敦南人回家計劃」、魏如萱在她的電臺節目《Oh夜DJ》中的「敦南留聲機」等等。無論是到訪過這裡的旅行者,還是一直生活在臺北的人,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關於誠品敦南店的回憶。


我特別喜歡「敦南留聲機」裡,邀請到樂團TizzyBac的那期提到了一句「謝謝敦南誠品一路拖到我們長大」。他們開玩笑地解釋說,因為他們這一代被誠品敦南店陪伴過的人,已經慢慢長大到可以比較坦然地面對「結束」了,而自己的身體也已經長大到沒辦法再熬夜了。


這個說法有點搞笑,但對於經聽說過相關新聞的人來說,一定也深有體會。在臺灣讀書的那段時間,誠品敦南店即將熄燈的消息從入學拖到了畢業,再一路拖到我今年年初到臺灣旅行,在行程最後一天的凌晨兩點,我最後一次來到誠品敦南店。


除了大樓入口處的倒計時和由3000冊書堆砌成的「時光之冊」藝術裝置,值得一提的還有通往書籍區的樓梯上方的「光譜漫遊」:垂掛著用紙片剪裁成年份數字的,從誠品創立的1989年到2020年,其中還隱藏著一個「品」字。



讓我有些意外的是,除了入口處的藝術裝置,和收銀臺開展了滿額送「典藏敦南藏書票」活動外,店內完全沒有任何即將閉店的感覺,一切都如常地進行著,當你真正進入到書區,就不再會有那種告別的傷感,而是安心地專注在眼前這個熟悉的空間。


當時適逢「2020年臺北國際書展」的宣傳期,誠品敦南店裡的主題選書區,是我幾天下來走過的近十家書店中,分類最全、品類最多的一家。



挑好書準備結帳時,店員耐心地用計算器幫我算了三四種不同的優惠方案,敲定後又等我去選明信片回來湊單,最後還提醒我別忘了在店裡直接退稅。最後這場和誠品敦南店的漫長告別,終於在貼心店員講出「拜拜喔!」的笑容裡結束了。


這幾天陸續在新聞中了解到,接棒24小時書店的誠品信義店三層,佔地面積是敦南店的2.5倍,書籍選物也是敦南店的1.8倍。還不知道店裡的氛圍會因為地段的改變而改變嗎?在那裡夜讀是什麼樣的體驗?有哪些人會去?敦南的街友們是否還有處可棲?願這些問題會在時間裡得到更好的答案。


就在關於敦南記憶即將封存的此刻,再對它說一句:「敦南誠品,多謝款待!」


相關焦點

  • 臺灣誠品敦南店即將關張,全球首家24小時書店5月告別讀者
    誠品敦南店是誠品書店創立的起點,亦是全球首家24小時營運書店,因城市更新不得已告別讀者。據悉,誠品敦南店即將於5月31日閉幕。閉店前,誠品在5月推出「31天異想倒數」,邀請讀者一起與敦南店說再見。1995年10月誠品敦南店舉辦「喜新念舊、移館別戀」活動,搬至現址,開啟誠品第一個夜未眠;自1999年開始24小時營業,不熄燈陪伴讀者已逾18 萬個小時;開設「誠品講堂」,延請各領域專家授課分享。誠品敦南店因其豐富的閱讀創意,多次被國際媒體評為」全球最酷書店」、「亞洲最佳書店」。無數讀者和遊客在這裡留下了閱讀記憶。「我希望這座書房在讀者心裡永遠不要關閉。」
  • 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今日謝幕,「24小時書店」由信義店接棒
    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被稱為「臺北文化地標」的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於5月31日正式謝幕,其24小時營業制模式將由誠品信義店接棒。報導稱,「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5月31日凌晨0時起舉辦「誠品敦南最後邂逅,5.31一起說再見!」系列活動,並於當天熄燈。而24小時營業制模式今後將由誠品信義店接棒。2019年11月14日,誠品官方正式宣布了敦南店將於2020年5月31日謝幕的消息,並啟動了「熄燈倒數」主題活動。
  • 鄭州24小時書店調查:多家書店放棄,深夜的燈還能亮嗎?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叢博 實習生 鄭豔  深夜裡書店點亮的燈火,被讀書人親切地稱為「城市之光」。鄭州的24小時書店現在還有嗎?經營狀況如何?  近日,河南省發展改革委印發我省《關於促進夜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鼓勵建設24小時書店」。「24小時書店」這一模式開始進入到官方視野。
  • 臺北首家誠品書店關門 數萬讀者湧入道別
    在臺灣,陪伴臺北居民31年的首家24小時書店——誠品書店敦南店,隨著租約到期,於5月31號正式結束營業。當天,業者舉辦活動,以講座、舞蹈,以及樂團表演等18個小時不間斷活動道別,並在晚間進行結束營業倒計時。上萬名民眾從凌晨開始湧入,除了外籍遊客,不同世代的臺灣民眾紛紛來跟回憶告別。
  • 臺北誠品敦南店5月底熄燈 信義店將成為新24小時書店
    記者 孫立極攝 人民網臺北4月23日電  (記者孫立極、陳曉星)臺北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因租約到期即將熄燈,誠品董事長吳旻潔23日在臺北宣布,誠品信義店3樓之後接棒,成為24小時營業書店。 誠品敦南店1989年創立,1999年成為24小時書店,因租約到期,將營業至5月31日。
  • 李寧旗下LNG杭州首開快閃、歐萊雅開全球首家旗艦沙龍、蔦屋書店...
    1、巴黎歐萊雅全球首家旗艦沙龍落戶上海K11   9月22日,巴黎歐萊雅在上海K11開出全球首家旗艦沙龍,其打破了傳統沙龍的單一空間,打造了一個集「逛、買、探索、體驗」於一體的複合空間,旨在打造專業美髮沙龍市場的「創新孵化站」。
  • 《24小時:末路重生》被復仇之火燃爆的最後一天
    這個問題不易回答,畢竟我們絕大多數人,根本無法預料,生命中的哪一天,才是最後一天。但有一位職業殺手——特拉維斯,卻陷入到了這最後一天的困境,在與生命和時間的賽跑中瘋狂復仇。更為離奇的是,這一天,是他在死而復生之後,「賺」回來的一天。這個故事,便是由布萊恩·史莫茲執導,伊桑·霍克、許晴、保羅·安德森領銜主演的犯罪動作電影《24小時:末路重生》。
  • 老建築打造文化新地標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
    新華社上海12月24日電(記者鄭鈞天)上海首家蔦屋書店——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24日開業。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由近百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更新改造而來,位於上海市長寧區的「上生·新所」內。
  • 臺灣敦南誠品書店關門 曾被選為「全球最酷書店」
    原標題:臺北敦南誠品書店關門 曾被美媒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敦南誠品,再見!」5月31日是臺北文化地標、敦南誠品書店閉幕的日子,這讓島內民眾不勝唏噓。臺北東區地標誠品敦南店自1989年起在仁愛圓環地下一樓的書店開始,1999年打開了臺北24小時閱讀的首頁。它曾被美國CNN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被《時代》雜誌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等,以24小時營業、讀者可席地而坐自在看書為一大特色。如今這家陪伴了臺灣人31年的書店到了說再見的時候了,5月31日一大早,店外就排起長龍。
  • 長沙人,讓書店成為你的「夜店」
    稍微細心一點,你會發現,自從2015年湖南首家24小時書店開業以來,很多城市尤其是省會長沙,各種不同類型的深夜書店成了有別於迪廳、酒吧的一處特別的夜生活所在。
  • 中國國際時裝周:模特在「最美24小時書店」內走秀
    來源:【中新網】 5月5日,作為中國國際時裝周(2020/2021秋冬系列)的組成部分,Beauté Comme Toi·姜月&CLEANFLOW·陳文熙丨YOSUN雲尚·10+3Remix時裝發布在「最美24小時書店」北京PAGEONE書店舉行。
  • ...滬上首家24小時營業核心商業體」,計劃引入首家熊本熊IP旗艦店
    南京東路商業更新又新消息,原新世界休閒港灣(南京東路479號)更新後定位名為「TX479」,將打造成為「滬上首家24小時營業核心商業體」,計劃引入日本北海道首家熊本熊IP旗艦店、騰訊聯合潮牌新概念旗艦店、小米之家等品。這是記者從今日舉行的黃浦區優化營商環境暨投資促進大會上獲得的消息。
  • 看書是件浪漫的事情 全球17大最棒書店|莎士比亞書店|尤利西斯|...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近日發言到:實體書店的消亡速度甚至比從網上下載莎士比亞全集的速度還要快。許多人都開始擔心是否會有一天人們只能在小說中才能找到現實存在的書店。儘管如此,仍然有一些歷史悠久,富麗恢宏的書店在「亞馬遜時代」下頑強抗爭以求生存。
  • ...將迎「滬上首家24小時營業核心商業體」,計劃引入首家熊本熊IP...
    南京東路商業更新又新消息,原新世界休閒港灣(南京東路479號)更新後定位名為「TX479」,將打造成為「滬上首家24小時營業核心商業體」,計劃引入日本北海道首家熊本熊IP旗艦店、騰訊聯合潮牌新概念旗艦店、小米之家等品。這是記者從今日舉行的黃浦區優化營商環境暨投資促進大會上獲得的消息。
  • 山西首家24小時智能無人果蔬店亮相太原
    山西首家24小時智能無人果蔬店亮相太原。太原市杏花嶺區委宣傳部提供中新網太原7月19日電 (記者 胡健 通訊員 楊懿)家住山西省太原市太鐵佳苑小區的張淑琴已經好幾天沒去過菜市場了,自從小區裡開設了智能無人果蔬店後,買菜這件事變得越來越便捷。
  • 實探中國首家屋書店,終於找到它刷屏的理由
    中國首家屋書店上周剛開業就在文藝圈中颳起了一陣大風,直接刷屏小編的朋友圈一周!這次趁著周末,我去往前線給大家分享第一手情報。如果你並不了解這家書店,就讓我先為它介紹一番:著名導演北野武超愛的書店,被媒體評選為全球最美20家書店之一,在日本已經有超30年的歷史,在全球分店超過1400家,日均人流量破萬……
  • 一天已不足24小時!
    2月10日,「地球自轉加快一天已不足24小時」登上熱搜,達到了「沸」的熱度
  • 一天已短於24小時?24小時的來歷是什麼?
    科學家證實,地球自轉速度達到50年以來最快,如今一天的實際時間平均比24小時還要短0.5毫秒,引發增設負閏秒(negative leap second),校正時間計算差距的激烈討論
  • 廣州24小時智能圖書館鮮人問津 ATM借書機遇冷
    7月12日零時,位於天河東路的廣州首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1200bookshop開始試營業。  廣州首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1200bookshop開業當日,幾小時內便吸引數百市民光顧。當夜記者通宵蹲點,發現直到次日清晨6時許,仍有數十位市民選擇在此深夜讀書。而據書店老闆劉二囍透露,目前書店運營狀況良好,總共六七十張座位的書店,深夜也常能迎來三四十名書友,周末更甚。
  • 上海徐匯「洛克公園」推出全國首家24小時營業籃球場
    上海徐匯「洛克公園」推出全國首家24小時營業籃球場 2020-05-19 0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