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海子邊東街28號
電話:0351-4066351
門票參考: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周二——周日9:00-11:00、15:00-17:00;周一閉館。
孫中山紀念館,位於太原市迎澤區海子邊文瀛公園北端,為一幢坐北向南、紅柱青瓦的中西混合式二層樓房,呈晚清建築風格。
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初名為「勸工陳列所」,因其在晚清和民國初期是專門用於陳列山西土特產和手工業品的場所,1935年「勸工陳列所」改名為「國貨陳列館」,後改名為「勸業樓」。
1912年9月18日,孫中山為考察正太鐵路及山西礦產,乘專車抵達太原。9月20日上午,孫中山在勸業樓二樓憑欄會見了太原各界20000多名群眾,並發表了以開發礦產、用平定煤鑄太行鐵、振興實業的主旨演講,在中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為紀念孫中山蒞晉這一大事,1986年5月,太原將「勸業樓」闢為「孫中山紀念館」。在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之際,太原市政府撥款對孫中山紀念館修繕一新,對外開放。
重新修繕後的「孫中山紀念館」分為上下兩層由7個展廳布展,共展陳435幅辛亥革命時期的照片。
一層主要展出的是孫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跡。一層共設置有三個展廳。
1890年,孫中山在香港西醫書院就讀期間與友人合影。前排左起楊鶴齡,孫中山、陳少白、尤列、後者吳心焉。他們常在一起議論時政,倡導革命。
1904年8月,孫中山在美國用英文寫成《中國問題之真解決》,此為孫中山首次公布的對外宣言,文中強調中國的革命進步,將使世界得以共享和平,則「黃禍」將成為「黃福」。
1905年,孫中山到歐洲,在中國留學生中宣傳革命,組織革命團體。這是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與留學生合影。
1906年,孫中山在新加坡同盟會分會成立時與同志在晚晴園合影。
1911年2月,孫中山在加拿大籌款時和友人合影
辛亥革命前的起義活動
孫中山手書的中國同盟會綱領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孫中山於13日召開國務會議,為大局著想,毅然辭去臨時大總統之職,讓位於袁世凱。圖為孫中山當時在南京胡氏花園留影。
孫中山與宋慶齡的結婚誓約
第二展廳內部
孫中山在「艱難頓挫」中仍然謀求中國的富強。1919年,他撰寫了《中國實業如何發展》一文。
1919年10月10日,孫中山在上海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被推為總理,圖為中國國民黨本部之印。
1920年,孫中山令陳炯明率領駐粵軍回師廣東,逐走了桂系軍閥,11月再次前往廣州主持軍政府。當年攝於上海。
1922年11月15日,孫中山穿著自己設計的中山裝
1924年1月20日,孫中山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闡述改組國民黨的重要意義。
1924年1月25日國民黨第一次國民代表大會獲悉列寧逝世,會議即致電弔唁並決定休會三天,以致哀悼。這是由孫中山籤名的唁電原稿。
孫中山墨跡
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出席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並發表演說,指出開辦軍校的希望,就是創建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圖為孫中山偕夫人親臨主持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的開學典禮。
1924年11月7日,孫中山與廖仲愷(右一)出席廣州各界慶祝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七周年大會,並在大會上發表了演說。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特別出入證,五角星分別塗以紅、藍、白三色,象徵國民黨的三大政策。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彌留時
蘇聯《真理報》報導了孫中山逝世的消息,並發表了聯共(布)中央致中國國民黨中央的唁電。
第三展廳內部
二層主要展出的是辛亥革命歷史時期山西的革命事件,整個展館以歷史時間為主線圖文並茂展示於眾。同時,還增設了電子閱覽屏、矽膠仿真人像、油畫等。
目前,二層展廳暫停開放。
如今,這裡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山西唯一以圖片展覽和實物陳列形式,集中展示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歷史的紀念館,成為太原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註:本文配圖及視頻為張奕、侯嬌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
ZZ :山西文博集團 文博情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