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30年代廣州,孫中山紀念館未竣工,蔡廷鍇現身嶺南大學

2020-12-14 哈歷史

1932年,廣州河邊的風光,河面上有一艘小漁船。這一組數碼修復上色的老照片。

1932年,廣州嶺南沿江的帆船。

1935年8月,廣州城中河上的船家,或許他們以船為家。

1935年,廣州河邊洗衣服的老太太。

1933年端午節民眾在划龍舟。

1933年,端午節廣州民眾划龍舟迎端午。

1935年廣州的城中河上都是漁船,沿岸是高樓和樹木。不說您一定不會想到這是85年前的廣州。

1932年7月,幾名外國人登上「康樂一號」遊船開始一段旅行。

1935年8月,廣州街頭一對夫婦正在散步,妻子背後背著一個小寶寶。

1932年,蔡廷鍇將軍在嶺南大學。

1935年8月2日,尚未竣工的廣州孫中山紀念館,臺階上站著一群人,門前停著小汽車。

1932年,嶺南大學科學大樓入口處。

1932年,廣州嶺南大學在校區內為外教提供的住處。

1932年廣州嶺南大學,嶺南校區內教學樓。

相關焦點

  • 廣州藝博院與高劍父紀念館共同弘揚嶺南美術精神
    廣州藝博院與高劍父紀念館共同弘揚嶺南美術精神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朱紹傑  2020-07-05 據悉,廣州藝術博物院將與高劍父紀念館等名人館,進行進一步的更廣泛的合作。
  • 【周末打卡】太原孫中山紀念館
    孫中山紀念館,位於太原市迎澤區海子邊文瀛公園北端,為一幢坐北向南、紅柱青瓦的中西混合式二層樓房,呈晚清建築風格。9月20日上午,孫中山在勸業樓二樓憑欄會見了太原各界20000多名群眾,並發表了以開發礦產、用平定煤鑄太行鐵、振興實業的主旨演講,在中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紀念孫中山蒞晉這一大事,1986年5月,太原將「勸業樓」闢為「孫中山紀念館」。在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之際,太原市政府撥款對孫中山紀念館修繕一新,對外開放。
  • 【嶺南文史】羊城文脈千年一貫 龍虎際會各領風騷
    、廣州貢院、廣雅書局,民國廣東大學,數百年間弦歌不輟。倪俊明告訴記者,這條史料非常珍稀,不僅目前可見的該日期前後其他民國報刊未錄入此事,有關孫中山先生的全集、年譜長編、大事記乃至《民國廣東大事記》,也都沒有記載。仔細推敲新聞描述中涉及的時間、人物、場合等之後,他們確認這次參觀就發生在孫中山1920年11月回到廣州重舉護法旗幟、組建軍政府之後一個月。
  •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開放通告
    每天9:00—17:00(16:30停止入場)本館孫中山紀念展示區、翠亨民居展示區、農耕文化展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的室外露天區域
  • 遊嶺南印象園,19.9元帶你穿越時光,重返70年代,感受嶺南文化
    嶺南印象園位於廣州大學城(小谷圍島)南部,是典型的嶺南傳統風格建築群落。園中有特色的街巷、宗祠、民居和店鋪等,民居依水而建,或窄門高屋,或鑊耳高牆。不妨跟著小編在這裡走走逛逛,感受一下嶺南文化的濃厚底蘊。園內處處展現著原生的嶺南文化和鄉土景觀,仿佛嶺南民間繁榮生活場景被復原了。
  • 老照片:80年代的廣州街拍,懷念那個質樸而又溫馨的年代
    廣州,別稱羊城、花城。廣州最早的地名為「楚庭」,越秀山上尚有清人所建一座石牌坊,上面刻著「古之楚亭」四字。這是一組80年代的廣州的老照片。記錄了30多年前的廣州的樣子。圖為80年代的廣州城鳥瞰,一片祥和寧靜。80年代的廣州。
  • 瞻仰臺北國父紀念館
    在兒時就知道了「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也曾去北京的中山公園、香山的中山紀念堂和衣冠冢,參觀過南京的中山陵,廣州的中山紀念堂,以及上海的中山公園
  • 追思緬懷革命先行者 臺北國父紀念館紀念孫中山逝世95周年
    今(2020)年恰逢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當地時間3月6日下午,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辦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摯尊95再現中山風華」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並邀請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管樂團現場演出,展現臺灣年輕人對中山先生的追思與緬懷。
  • 南京旅遊景點:孫中山紀念館簡介12
    孫中山紀念館景點圖片  門票·開放時間:
  • 廣州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參觀指南
    公園門票:免費開放  開放時間:5:30—21:30  景點介紹:  東大門  陵園東大門位於東側,通水蔭路,建於1997年初。墓後面的《十九路軍抗日死國將士之碑》,立於1933年1月28日,為蔡廷鍇所撰寫,碑文記述了十九路軍將士抗日守土,浴血奮戰的經過。
  • 臺"文化部":臺北孫中山紀念館等場館今起全面測體溫
    臺"文化部":臺北孫中山紀念館等場館今起全面測體溫 2020年01月30日 11:1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1月30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延燒,臺當局「文化部」提高所屬場館防疫層級,今日(30日)宣布所屬各場館如臺北孫中山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傳統藝術中心及臺灣戲曲中心等,對進入室內的民眾都須全面量額溫,如有發燒,將主動提供口罩並建議就醫。
  • 臺北孫中山紀念館停車場車輛起火 疑駕駛員引火自焚
    臺北孫中山紀念館停車場車輛起火 疑駕駛員引火自焚 2018年11月29日 11:0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孫中山紀念館停車場一輛汽車燃燒,火勢猛烈。
  • 遠離廣州市區江心小島,曾有所英雄輩出軍校,成著名景點免費參觀
    長州島遠離廣州市,位於廣州的東方,黃埔區中的一個小島,與廣州大學城隔一座橋,面積不大,雖然現在住的人口不多,但是來旅遊的人很多,島上的名勝古蹟很多,有人文深處,歷史遺蹟有浴室、公交車教徒墓地、柯拜塢、祿順塢舊址、外國人墓地、深井文塔、凌氏大宗祠、曾氏大宗祠、金花古廟、南海神祠、洪福市、安來市、近現代革命和軍事史跡黃埔軍校、東徵烈士墓、
  • 廣州「具標誌性的建築」之一,在這個4 A景區,春光下特別美
    如果時光倒流,我們會發現廣州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標誌性建築,地標性的變化伴隨著城市的發展:90年代中信廣場、80年代廣東國際大廈和白天鵝賓館、70年代廣州賓館、60年代海珠橋、50年代南方大廈、40年代愛群大廈、30年代……就一定是中山紀念堂。一個春天的早晨,穿過那條橫貫廣州東西方向的大動脈東風路,看到了中山紀念堂。
  • 廣州三中前身為聖心書院 孫中山曾親臨演講(圖)
    孫中山曾到此演講,《共產黨宣言》最早中文版譯者、《資本論》首位中文譯者皆為三中校友。  廣州三中的歷史,首先從西方教育理念進入中國,開始與傳統教育融合的近代教育發展開始。  根據三中1983屆初中校友秦東生整理、並經學校認可的校史資料,在鴉片戰爭前四十年,廣州的教育還是官學與科舉並行。
  • 上世紀二十年代老照片,孫中山與眾多國民黨元老
    在廣州,桌子後面的兩個白衣分別是孫中山和廖仲愷。其他人太模糊,看不清。照片拍攝於1925年7月,左一是朱培德,左三是汪精衛(的確形象好),中間是伍朝樞,右三胡漢民,右二廖仲愷,右一陳友仁,廖仲愷和陳友仁後面的是孫科。右一是汪精衛,右二是張太雷(給鮑羅廷當翻譯),右三是共產國際代表鮑羅廷。1926年1月在廣州舉行的國民黨二大。
  • 老照片 30年代的英國罪犯 西裝筆挺的
    這一組老照片,清一色的全是上世紀30年代英國紐卡斯爾的罪犯。這些傢伙犯了事以後,被送進了警察局,紐卡斯爾警方為他們所作的犯罪檔案。  翻看這些老照片,很好奇,他們當年過著怎樣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心手相牽不分開 中華血脈永續在——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紀實
    活動主辦方共設計了世界遺產探尋、粵美鄉村考察、禪宗文化研習、國防學習體驗、粵港澳大灣區科技考察、客家文化與生態農業體驗、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探尋、孫中山歷史文化探尋、潮汕文化尋根之旅等9條特色線路,通過參訪交流、座談聯誼、拓展體驗、經驗分享等,兩岸青年共同探尋嶺南文化,感悟歷史印記,探索先輩們篳路藍縷的奮鬥歷程,體驗人文魅力,見證大陸雄奇壯麗的美好河山,見證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加深兩岸青年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體驗
  • 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在廣州啟動
    中新社廣州12月4日電 (記者郭軍)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暨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活動4日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啟動。此次活動吸引了兩岸青年共1000人參加。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龍明彪、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張新、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張嘉極、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廣東省臺辦主任黃耿城出席總開營儀式。
  • 懷舊70年代的老照片(6)
    9、1978年的廣州,由Gedawei拍攝,街頭上的一位小菜販,將帶著兩隻筐的自行車停在路口,給一位背著人造革包的女子稱著菜。10、1973年的林州,由哈裡森.福爾曼拍攝,照片拍攝的是林州紅旗渠的施工場景,那個舉世無雙的工程,幾乎全為人力完成,見證了那個年代中國人的豪情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