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都修建的一座座的神廟

2021-01-19 曲終人散了吧

奧古斯都為了紀念他那被敬奉為神的父親,又建了一座宏偉的神廟,他在這座神廟附近搭建了一座新的演講臺。他還下令重建了一批設施,包括被焚毀的尤利烏斯會堂、供奉羅馬家庭庇護神拉爾和皮納特斯的古老神廟,以及古老的埃米利烏斯會堂。埃米利烏斯會堂世世代代都是舉辦會議的地方,也是兌換貨幣的重要場所。在羅馬的蕭條時期,大舉來犯的高盧人在羅馬城內縱火,兌換貨幣者身上的銅錢都被燒得熔進了石頭裡,至今人們還能從埃米利烏斯會堂路面的青斑中窺見銅幣燒熔之端倪。與此同時,奧古斯都家族的多位成員及奧古斯都的友人也參與整修了一批項目,包括羅馬國庫、農神廟、和諧女神廟、卡斯託耳與波魯克斯神廟,以及祭司長的公府。

在卡比託利歐山上,奧古斯都親自督工修復了朱庇特神廟,修復工程花費巨大,奧古斯都對此頗為得意,聲稱是花了「天價」。他還專門建了座神廟獻給了「掌控天雷的朱庇特」,原來,早先當奧古斯都在西班牙的時候,他曾差點被閃電劈中,脫險之後,他許下誓言要給「掌控天雷的朱庇特」修建一座神廟。在帕拉蒂尼山,他建了一座新的、巨大的阿波羅神廟,神廟邊上是華麗的門廊和書庫。他還將帕拉蒂尼山上的牧神洞改造為一處具有觀賞性的洞窟,正是在這個洞中,母狼用狼奶餵養了羅慕路斯和雷穆斯兩兄弟。在奎裡納萊山,他重建了奎裡努斯神廟,在這個神廟中,羅慕路斯被當作瑪爾斯一樣受人崇拜。

在阿文提諾山,他修復了古老的黛安娜神廟和朱諾天后神廟。在神廟下方,他建了一處巨大的、圓形的伊特魯裡亞陵墓,陵墓的頂部呈圓錐形,坡度極高,頂部的空地種滿了柏樹。在陵墓的下遊方向,他建成了馬切羅劇場,劇場與臺伯河上的島嶼隔岸相望,這座島嶼可以通過法布裡奇奧橋抵達。劇場以奧古斯都的外甥的名字命名,後來成了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眾多宏偉宮殿之一。公元14年,奧古斯都逝世,此後,屋大維的遺孀,意志堅強的莉薇婭繼續生活在羅馬郊區,她住在位於第一大門區的一處豪華別墅內。別墅裡有個房間用抹灰裝飾得非常考究,牆上畫的花鳥是以一種立體感極強的錯視畫法完成的,有個小鳥籠的畫像足以亂真。

這個房間的牆壁被保存在浴場博物館中。莉薇婭在帕拉蒂尼山還有處小別墅,也許就是今天被人們稱為「莉薇婭府」的地方。這個房子的牆壁同樣裝飾別致,牆上滿是精美的畫,有的畫著水果和花卉,有的以神廟和門廊為背景,勾勒了一番神秘意境。在帕拉蒂尼山上,莉薇婭那機警又愛挖苦人的兒子提比略,奧古斯都的下一任皇帝,給自己建了座宮殿,即提比略府邸,這是帕拉蒂尼山上的第一座氣派的皇家建築,很快,其他皇家建築便如雨後春筍般遍及全山。在16世紀,提比略府邸的樓層消失了,在其廢墟之上建起了法爾內塞花園。儘管提比略府邸曾經看起來氣勢恢宏,但與尼祿皇帝夢幻般的「金宮」一比,還是相形見絀。

相關焦點

  • 公元前20年代:奧古斯都時代的羅馬 | 2020
    屋大維積極鼓勵恢復生產,扶植文化藝術事業,對羅馬城加以建設改造,他統治期間羅馬湧現出三大詩歌作家維吉爾、賀拉斯和奧維德,羅馬也從一座「磚瓦的城市」變成一座「大理石城」。屋大維被羅馬人尊稱為「奧古斯都」,他統治的時代被稱為羅馬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公元前29年的8月,羅馬城中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羅馬人正在準備迎接軍隊統帥、政治巨頭屋大維從埃及返回羅馬。
  • 埃及唯一一座供奉兩尊神的神廟 康翁坡神廟
    康翁波(Kom Ombo)神廟位於亞斯文以南28公裡的尼羅河河畔的一座山丘上,它建於公元前二世紀的託勒密王朝。康翁波在古埃及語中意為「金城」。它和埃及的其他神廟一樣,有著高大的石柱和因殘破而顯得蒼涼的廟宇殿堂,但與眾不同的是,這座神廟同時供奉著鷹神荷魯斯和鱷魚神索貝克,也是埃及唯一一座供奉兩尊神的神廟,因此康翁波神廟又被稱為「雙神殿」。因我們乘坐遊輪停靠在尼羅河的碼頭,碼頭就在康翁波神廟旁邊,步行只需10分鐘就可以來到這座神廟。到康翁波神廟已經是晚上了,也就有了在埃及唯一一次夜遊神廟的經歷。
  • 德國洛可可式的輝煌典範——德國奧古斯都堡
    這座由大理石和白色粉飾灰泥製成的華麗階梯,非常引人注目。朝天花板看,滿天的眾神在上頭迎接著您。而在下面,兩側意涵著高貴和謙遜的人物雕塑將城堡主人克雷門斯·奧古斯都(Clemens August)身為選帝侯(Archbishop-elector)的權力身份展露無遺。奧古斯都堡確實是洛可可城堡的傑作,事實上,它也是德國第一座洛可可風的建築。
  • 古羅馬時期最著名的10座建築,你知道幾個?
    9、巴勒貝克的神廟巴勒貝克是黎巴嫩著名古蹟和重要的考古遺址,被認為是古代世界最壯觀的建築奇蹟之一。它也是古羅馬時代建造的最大、最負盛名、保存最完好的羅馬神廟之一。第一座巴勒貝克神廟建於公元前一世紀,在隨後的200年裡,羅馬人又建了三座神廟,分別供奉朱庇特、巴克斯和維納斯神。
  • 【古羅馬君王譜】羅馬帝國(三):奧古斯都2
    在內政上,奧古斯都使用從帝國聚斂來的巨大財富提供給軍隊優厚的待遇;他裝潢首都,大興娛樂活動以愉悅羅馬市民。其自誇「一座磚城在我手裡變成了大理石的城市」。他建造了新的元老院會所(Curia),建造了阿波羅神廟與朱利烏斯神廟。他還在大角鬥場附近建神龕。據載,卡比託利歐神廟和龐培劇院(建時未署此名)俱為奧古斯都營造。其建立了交通部,並完成了一個龐大的交通網,促進了帝國的通訊、貿易及郵政。
  • 古希臘的帕特農神廟專為供奉雅典娜女神而修建
    為了供奉自己的守護者,雅典人準備為雅典娜修建神廟。因為雅典娜的智慧和法力皆來源於她的童貞,因此終身不得有愛情和婚姻,被稱為是「處女神」。在希臘語中,」處女」就譯為「帕特農」,因此,供奉雅典娜的神廟被稱為「帕特農神廟」。 公元前5世紀,帕特農神廟正式建成,位於雅典中心衛城的最高點上,三面都是懸崖峭壁,非常的宏偉壯觀。
  • 世界七大奇蹟之一——阿爾忒彌斯神廟
    後來,阿爾忒彌斯被命運女神選為接生神,擁有了接引新生兒來到這個世界的權力,就像中國的送子觀音自古香火旺盛一樣,阿爾忒彌斯也逐漸成了被古希臘人祭祀最多的神祗之一,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阿爾忒彌斯神廟就是特意為她修建的。
  • 義大利羅馬-奧古斯都和平祭壇博物館
    奧古斯都(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是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活著的時候就已經自封為神,其陵墓位於昔日的戰神廣場(Campo Marzio),如今的奧古斯都皇帝廣場,就在科爾索大道後面。
  • 奧古斯都:古羅馬的第一位大帝,藝術上自然少不了他的印記
    他,就是古羅馬黃金時代的締造者——奧古斯都。說起奧古斯都,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是誰,但說到屋大維,大家肯定耳熟能詳。他是愷撒的外甥,四歲的時候生父去世,後來母親改嫁,愷撒領養了他。屋大維之所以能成為奧古斯都,除了有超凡的能力外,因為他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 奧古斯都陵墓——古羅馬帝國滄桑歷史的見證者
    奧古斯都陵墓是古羅馬皇帝的大型陵墓,公元前28年修建於羅馬戰神廣場,位於現在的奧古斯都大帝廣場。雖然時間和疏於照管使廢墟受到了破壞。然而,這個廢墟仍然是戰神廣場北側令人印象深刻的主導建築。這座陵墓在古羅馬曾經是最為神聖的紀念性建築。中世紀時它的兩層臺階上被人植滿了樹。
  • 阿蒙拉神廟,卡納克神廟,關於古埃及這兩座神廟你了解多少?
    第十八王朝的國王們還耗費大量資源修建神廟,如敬獻給底比斯三神阿蒙、其妻努特與其子柯恩斯的廟宇。在卡納克及其附近的盧克索,歷任國王為三位神祇建造了兩座宏偉的神廟群,而且在特定的節日中會以聖舟沿水路在神廟之間運送神像。
  • 古埃及最大神廟——卡納克神廟
    卡納克神廟是發現的古埃及最大神廟,始建於3900多年前,是埃及中王國時期及新王國時期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太陽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
  • 古埃及孟圖神廟的千年興衰
    作者:賈笑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 在埃及卡爾納克神廟群成為世界著名的觀光景區之前,最常出現在19世紀歐洲攝影家鏡頭中的古蹟是孟圖神廟以北的託勒密大門。這座高聳的大門是孟圖神廟區的北大門,一條斯芬克斯神道向北與運河港口相連。
  • 一座巨大的「阿特拉斯」雕像,將在西西里島升起,守護宙斯神廟
    西西里島阿格裡根託宙斯神廟的阿特拉斯雕像 西西里島的宙斯神廟,曾經展出過38尊神話中泰坦的巨型肖像;現在,一個重新組裝的版本已經準備好了。
  • 遊記 | 盧克索之行(中):盧克索神廟與哈特謝普特神廟
    在古埃及古王國時期,第11王朝底比斯君主門圖霍普特二世(公元前2055年-前2004年)統一了上下埃及,定都底比斯,並在卡納克修建神廟將此提升為阿蒙神的崇拜中心。底比斯從此迎來全盛時期。新王國時期,阿蒙霍特普三世對底比斯的卡納克神廟建築群做了重要補充。
  • 阿布辛貝神廟,世紀年華裡的歷史頌歌
    他被這個民族世代相傳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和他心愛的王后之間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所打動,於是決定留下來發掘故事裡那座象徵著他們忠貞愛情的雄偉豐碑—阿布辛貝神廟。某天夜裡,探險家在野外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罕見風暴捲入,隨後便暈了過去。然而當他醒來的時候,視野完全被眼前一座仿佛從天而降的巨大石像所佔據,雖然數千年的風沙侵蝕在它表面刻下了數不清的滄桑印記,但它那與生俱來的凝重氣息與亙古不變的威壓讓風暴都為之呻吟!
  • 古埃及帝國遺留的神廟:修建於四千年,置身其中什麼感覺?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對古埃及充滿嚮往,那一定要去卡爾耐克神廟轉一轉。卡爾耐克神廟始建於3900多年前,如今位於埃及城市盧克索北部,是古埃及帝國遺留的一座壯觀的神廟,也是古埃及規模最大的神廟建築群。卡爾耐克神廟最為著名的就是大柱廳,這是公認的結果,據說,卡爾耐克神廟前後一共有50多位國王參與建造,工期更是跨越了整整2000年。這個聽起來仿佛是天方夜譚的地方,當你仰望這些巨大的石柱時,埃及浩瀚的的歷史仿佛觸手可及。
  • 孟圖神廟考古:復原神之聖域
    目前,在地表可見的建築中,年代最早的是一座圖特摩斯一世時期(公元前1506—前1493)建造的大門,位於神廟西圍牆外側,後被當地人改建為一座小神殿;而年代最晚的建築之一,是神廟區內最具標誌性的北大門,竣工於託勒密四世時期(公元前221—前204)。這座砂巖大門高18米,通體裝飾著神明的彩繪浮雕和各類銘文。
  • 永生的阿布辛貝神廟
    為解決尼羅河長期水患,自1898年,埃及政府開始陸續修建水壩,直到1970年才完成,但卻在上遊形成了一個堰塞湖——納賽爾湖。湖水水位不斷上升,造成許多古蹟沉沒水底,阿布辛貝神廟就是其中之一。政府求救於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最終動用51個國家的各路英才,歷時4年,花費4千萬美金,將神廟切割成2000多塊,編號後上移約200英尺,再完成拼裝。1979年,神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來升華,一起感受古代神廟的壯美!!
    在希臘首都雅典衛城坐落的古城堡中心,石灰巖的山崗上,聳峙著一座巍峨的矩形建築物,神廟矗立在衛城的最高點,這就是在世界藝術寶庫中著名的帕特農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