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序》原文及翻譯

2020-12-23 張老師講高考語文

讀《史記》之後,或難為《漢書》;讀《漢書》之後,且不可看他史。今古風流,惟有晉代,至讀其正史,板質冗木,如工作《瀛洲學士圖》【1】,面面肥皙,雖略具老少,而神情意態,十八人不甚分別。

前宋劉義慶撰《世說新語》,專羅晉事,而映帶漢魏間十數人,門戶自開,科條另定。其中頓置不安,徵傳未的,吾不能為之諱;然而小摘短拈,冷提忙點,每奏一語,幾欲起王、謝、桓、劉諸人之骨,一一呵活眼前而毫無追憾者。又說中本一俗語,經之即文;本一淺語,經之即蓄;本一嫩語,經之即辣。蓋其牙室利靈,筆顛老秀,得晉人之意於言前,而因得晉人之言於舌外,此小史中之徐夫人也【2】。嗣後孝標【3】劻注,時或以《經》配《左》,而博贍有功;須溪貢評,亦或以郭解《莊》,而雅韻獨妙。義慶之事,於此乎畢矣

自弇州伯仲【4】補批以來,欲極玄暢,而續尾漸長,效顰漸失,《新語》遂不能自主。海陽張遠文氏得善本於江陵陳元植家,悉發辰翁之隱,黜陟諸公,揀披各語,注但取其疏惑,評則賞其傳神,義慶幾絕而復壽者,遠文之力也。而《新語》之事,又於此乎畢矣。

嗟乎,蘭苕翡翠,雖不似碧海之鯤鯨,然而明脂大肉,食三日定當厭去,若見珍錯小品,則啖之惟恐其不繼也。此書泥沙既盡,清味自悠,日以之佐《史》《漢》炙可也。

(取材於王思任《<世說新語>序》)

注釋:【1】《瀛洲學士圖》:唐代畫家閻立本的畫作,描繪了盛唐十八學士的形象。【2】徐夫人:戰國時善作匕首的匠人。【3】本句中:孝標,即南朝梁文學家劉孝標。須溪,即宋末文學家劉辰翁。郭,即晉代玄學家郭象。《經》,指《春秋》;《左》指《左傳》;《莊》指《莊子》。【4】弇州伯仲,即明代文學家王世貞兄弟。

附錄:文言文譯文

讀過《史記》之後,也許再創作《漢書》就覺得難了;而讀過《漢書》之後,恐怕就不願意再讀其他的史書了。今古風流,只有晉代,等到去讀晉代的正史時,卻感到死板冗長乏味,就像工匠仿作的《瀛洲學士圖》,每個人面部都很豐腴,雖大約有些年齡老少的分別,但他們的神情意態,十八個人卻沒有多大的不同。

南北朝宋劉義慶撰寫的《世說新語》,專門搜羅晉代人的軼事,並且連帶著寫到了漢魏間十幾個人的事跡。自開門戶,另外設定寫作的體例、方法。其中有些條目歸類不夠恰當,徵引、解說不夠準確,這些內容我當然不能替他掩飾。然而書中作者順手拈來,隨意評點,每每在隻言片語之間,便活畫出王、謝、桓、劉這些晉代名士的風骨、神態來,仿佛把他們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而絲毫沒有讓人覺得有遺憾的地方。再者,書中本是一句俗語,經作者表達出來就顯得文雅;本是一句淺顯的話,經作者表達出來就有了意蘊;本是一句稚嫩的話,經作者表達出來就成為老辣之言。大概是因為作者語言犀利、靈巧,筆尖文字老到、雋秀,在寫作之前已盡得晉人的意趣,因而能充分表現出晉人的語言情趣,這本書真是雜述野史中如徐夫人的匕首那樣犀利、靈巧的傳神之作。隨後有劉孝標為之作注,當人有人認為他的註解就像《左傳》為《春秋》作解釋一樣,注釋內容豐富,十分有用;劉辰翁為《世說新語》作評,也有人認為像郭象注釋《莊子》一樣,評論文雅,獨具韻致。劉義慶的這部著作,到此時已經很完滿了。

自從弇州王世貞兄弟補批《世說新語》以來,人們想窮極此書的玄妙之處,但是像東施效顰一樣的續貂之作越來越多,使《世說新語》漸失原有的魅力,失去了原來的面目。海陽張遠文在江陵陳元植家得到了《世說新語》善本,便盡現劉辰翁評語的深意,評價《世說新語》諸評註家的高下,從大量評語中挑選精華,只是挑選疑惑之處加以註解,選取傳神的評語加以賞析,使幾乎窒息的劉義慶又甦醒過來,這是張遠文的功勞。有關《世說新語》一書的事,至此又圓滿無憾了。

哎!蘭苕翡翠,雖然不如碧海鯤鯨那樣有氣勢,然而那肥脂大肉,吃上三天必定會饜足而棄去。若是見了精美珍稀的小菜,吃起來就總怕這樣的美味不能延續。這本書中的泥沙既已除盡,其清幽的韻味自然會悠悠而出。每天用它配合著《史記》《漢書》那樣的盛饌一起品味,濃淡最為相宜。

相關焦點

  • 《世說新語》與《說苑》-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世說新語》之前,古代典籍的編纂方式大體不外分類式、分卷式和編年式三種。《世說新語》屬於分類式的演化。此前的分類式圖書往往根據內容需要,或以天文地理為序,或以人文社會為列,與人的精神世界尚無明確係統關聯,但其中已經或多或少蘊含了與《世說新語》的分類方式有關的因素。
  • 描寫魏晉名士風流的《世說新語》是依據什麼完成的?
    原文作者丨寧稼雨摘編丨安也在《世說新語》所依據的藍本中,《魏晉世語》《名士傳》《語林》和《郭子》是主要而有代表性的四種。從這四種書的演變過程可以看到人們對魏晉文人精神變遷的認識如何由淺入深、由模糊到清晰。《<世說新語>與魏晉風流》,寧稼雨著,商務印書館,2020年5月。
  • 魯迅論《世說新語》
    魯迅論《世說新語》《中國小說史略》乃魯迅1920~1924年在北京大學講授「中國小說史」課程的講義,後經修訂增補,先後於1923年、1924年由北京大學新潮社以《中國小說史略》為題分上下冊印行。此書之出版,改變了「中國之小說自來無史」的局面,為中國小說史學開疆拓土,厥功至偉;而其第七篇《世說新語與其前後》,亦為「世說學」研究開風氣之著述。1925年,此書復由北京北新書局合印一冊出版,1931年北新書局又出版修訂本。
  • 《世說新語》之陳太丘與友期行
    大部分人都學過《世說新語》兩則,在其中有一篇趣味與思考並存的故事——陳太丘與友期行。內容簡介:這則小故事講的是陳太丘與朋友相約在中午,朋友未按時到達且陳太丘已經出門後,友人與元方的一段小對話。這一則故事被收錄在《世說新語方正第五》篇中。是一則與誠信、禮儀有關的小故事。元方年齡雖小,卻知禮儀、曉道德;友人年齡雖大,但在禮儀道德方面還有所欠缺。這種年齡大小與禮儀道德程度的對比與方差,使這則小故事變得具有趣味性,更加引人深思,反省自身。原文: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 《世說新語》之才女謝道韞「未若柳絮因風起」
    關於《世說新語》兩則昨天分享了《陳太丘與友期行》,今天就分享另一則與才女謝道韞有關的《詠雪》。內容簡介:這一則故事出自《世說新語·言語》。原文: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妻也。翻譯:謝安在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給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
  • 寧稼雨 } 雅雨叢談:說說《世說新語》的作者劉義慶——《世說新語》之二
    那位被題為《世說新語》一書作者的劉義慶,有些什麼故事?他和《世說新語》是什麼關係呢?
  • 劉強:《〈世說新語〉研究史論》
    內容簡介該書題為《世說新語研究史論》,是對傳世名著《世說新語》及其相關文獻的綜合整理與系統研究。目 錄緒論 《世說新語》的成書及其影響第一節 《世說新語》產生的文化淵源第二節 劉義慶與《世說新語》的編撰第三節 《世說新語》的書名、卷次及門類
  • 《世說新語》概述及作者生平簡介目錄
    《世說新語》簡述   《世說新語》是中國南朝時期(420-581年)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
  • 董志翹、馮青整理:《世說新語箋注》
    因此,《世說新語》與劉孝標註交相輝映,融為一體,兼之則雙美,離之則兩傷。由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董志翹教授、海南師範大學文學院馮青副教授整理的《世說新語箋注》(江蘇春雨教育集團策劃、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對《世說新語》及劉注的最新一次全面整理。
  • 帶著《世說新語》去消夏
    ——《世說新語·任誕》殷中軍問:「自然無心於稟受,何以正善人少,惡人多?」諸人莫有言者。劉尹答曰:「譬如寫水著地,正自縱橫流漫,略無正方圓者。」一時絕嘆,以為名通。——《世說新語·文學》潘嶽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連手共縈之。左太衝絕醜,亦復效嶽遊遨,於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
  • 新中考名著|《世說新語》導讀
    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著有《徐州先賢傳》10卷、《典敘》、《世說》10卷、《集林》200卷、《幽明錄》20卷、《宣驗記》13卷、《小說》10卷, 有《宋臨川王劉義慶集》8卷。《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劉孝標劉孝標對《世說新語》加注。劉孝標原是南朝青州人,宋泰始5年(469)北魏攻下青州,他隨例被迫遷到平城,在那裡出家,後又還俗。
  • 《世說新語》十個故事,感懷魏晉名士風骨
    《世說新語》成書於南朝劉宋年間,作者是當時的臨川王劉義慶。
  • 《世說新語》之庾公拒賣的盧馬,胸懷寬廣
    這是《世說新語》中的一則與胸懷和美德有關的小故事,說道「的盧馬」,首先,想到的就是辛棄疾在《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的「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這是何等的壯闊;其次就是三國劉備的坐騎叫「的盧」。
  • 他看完《世說新語》後把他們畫了出來
    丁小方翻閱南宋三冊本《世說新語》後啟筆。本周起,「重塑經典——丁小方的世說新語藝術特展」在八號橋藝術空間正式向公眾展現了這百餘件人物畫。圖說:廖昌永和丁小方展覽賞畫 官方圖竹林七賢若看了,要和小方一醉方休《世說新語》是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編撰的一部志人筆記小說,主要記述東漢末年至南朝宋時兩百多年間,魏晉名士的言談風尚和瑣聞軼事。
  • 統編版七年級上冊第8課《〈世說新語〉二則》知識點+習題答案
    《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編寫的志人小說集。二、課文翻譯原文: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注釋內集:把家裡人聚集在一起。兒女:子女,這裡泛指小輩,包括侄兒侄女。講論文義:談論文章的義理。俄而:不久,一會兒。欣然:高興的樣子。
  • 古詩詞文賞析之典籍《世說新語·言語》第31-35則
    《世說新語·言語》第31-35則 《世說新語·言語》是《世說新語》的第二門,共108則。作者劉義慶,字季伯,南朝宋政權文學家。言語指會說話,善於言談應對。
  • 《世說新語》選讀精講(第二十八章《黜免》)
    《世說新語》選讀精講(1)《世說新語》選讀精講(2)《世說新語》選讀精講(3)《世說新語》選讀精講(4)《世說新語》選讀精講(5)《世說新語》選讀精講(6)《世說新語》選讀精講(7)《世說新語》選讀精講(8)《世說新語》選讀精講(9)《世說新語》選讀精講(10)
  • 重釋「新亭對泣」:《世說新語》最被人誤解的故事
    其原文如下:  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言語31)  北方的權貴渡江,他們本來熟悉京師洛陽的山水風物,來到南方後,每每在吉日良辰,大家相約,一起到建康西南方的新亭觀賞山光水色,鋪好草墊,坐在江邊,邊飲宴,邊聊天。
  • 寧稼雨:劉義慶的身世境遇與《世說新語》的編纂動因
    所以蕭道成臨終前告誡其子蕭賾說:「宋世若不骨肉相圖,他族豈得乘其衰弊?汝深戒之。」[3]據清人汪中《補宋書宗室世系表序》,劉宋六十年中,皇族一百二十九人,有一百二十一人被殺,其中八十人為骨肉自相屠殺;又據羅振玉《補宋書宗室世系表》統計,劉宋皇族一百五十八人,子殺父者一,臣殺君者四,骨肉相殘殺者一百有三,被殺於他人者六[4]。.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劉義慶不能不加倍小心謹慎,以免遭禍。
  • 詠雪——南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
    詠雪——南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