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儒在天福茗茶門店泡茶。
東南網12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夢婕)「今年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天福茗茶的業績不降反升。在剛結束的『雙11』購物節中,天福茗茶獲得天貓茶品類銷售第一名。我們對在大陸的發展充滿信心。」臺企天福集團福州地區副總經理李尚儒說,大陸正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此背景下,大陸內需市場成為企業開拓的主戰場。天福在新品開發上發力,推出了果酒、茶食品、天福茗茶聯名款的金門高粱酒等,受到消費者歡迎,也帶動業績提升。不久,天福還將推出燕窩和紅茶口味的佛跳牆等高端新品。
李尚儒的老家南投縣是臺灣最大的茶產區,他自小就是茶不離口。從臺灣跨海來到南開大學讀書時,臺商李瑞河創辦的天福茗茶已經開到了天津,李尚儒自然成了店裡的常客。
由於對茶文化的喜愛,2007年,李尚儒應聘到李瑞河創辦的漳州科技職業學院任教,曾擔任市場開發與營銷系主任、國際交流處處長。漳州科技職業學院是大陸第一所招收臺灣學生的民辦高校,學院以培養茶產業人才為主要目標。
李尚儒告訴記者,臺灣茶源於福建,以高山烏龍茶為主。大陸的茶種類豐富多元,茶文化源遠流長。天福集團產業涉及茶葉種植、銷售和茶食品生產、茶器製作等方面,學生在學校可以學習到有關茶葉的所有知識,在茶葉種植、製作到銷售等環節,都能得到全面鍛鍊,因此,許多臺灣學生慕名前來。
2009年,福建成為大陸開展臺灣居民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的試點省份。凡在福建直接從事工程、經濟、農業、衛生等相關專業技術工作,且未達到大陸法定退休年齡的臺灣同胞均可自主申報。2009年11月,由於出色的教學業績,李尚儒成為首批獲得大陸講師職稱的臺胞之一。李尚儒表示,專業技術職稱的取得,為臺灣人才來大陸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天福集團是目前大陸規模最大的臺資茶企。為了更好地了解分析市場,幾年前,李尚儒離開學校到集團市場部工作。「你看,這是專門為福州消費者量身定製的以三坊七巷作為包裝的茉莉花茶禮盒;這是有產地認證標識的廣西六堡黑茶、雲南冰島普洱……誠信經營、特色服務是我們的宗旨。」李尚儒如數家珍。
「客人進門,我們先奉上一杯熱茶,遞上一份茶食,慢慢品、細細聽,茶歷史、茶文化,會讓手中這一杯茶飲回味無窮。中國茶和肯德基、麥當勞式的西式快餐不同,我們講究的是體驗式服務。」李尚儒告訴記者,大陸之大,各地茶文化也是千差萬別。所以每開一家門店,一定要做足功課,了解當地茶文化。在福州,他們開發了針對老茶客的手工炭焙巖茶,還有方便遊客購買的輕便型茶禮盒等。李尚儒說,大陸市場大,但挑戰也不小,大家互相競爭也互相學習。李尚儒說,除了實力強大的本土茶企,最近新興的「喜茶」頗受年輕人喜愛,這也給他們帶來了全新的新零售思維。
「以前,我們主要大力開拓天貓、京東等在線商城,現在我們也在積極嘗試如何利用微信、抖音等平臺進行營銷。」李尚儒說,天福集團在大陸有1200多家門店,目前已經和阿里巴巴達成合作協議,正在探索線上發券、線下消費等新營銷方式,吸引年輕人進店體驗。而這些進店消費的數據,將成為企業重要的財富。多元化的傳播媒介探索,廣告模式的不斷創新,讓李尚儒每天都忙得不亦樂乎。
李尚儒表示,「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支持臺商臺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內容具有實質性,操作性很強,這給臺資企業「走出去」提供了重大機遇。「英國自己不產茶,卻創立了『立頓』這個全球知名的茶葉品牌。茶文化源自中國,我最大的心願,就是通過兩岸茶人的共同努力,打造享譽世界的中國茶品牌。」李尚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