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故事》整本書解讀

2021-01-19 粼粼安

教學目標

1.通過熟悉《中國神話故事》封面、前言,了解創作背景、目錄、主要內容,知道本書故事性強,人物形象鮮明、語言內涵豐富。

2.通過簡單介紹整本書閱讀的意義及《中國神話故事》這本書本身的讀書價值,激發孩子們持續讀整本書的興趣和愛好。

教學準備

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過渡語:一直以來,整本書閱讀就對師生「發展語言、鍛鍊思維、強健精神、提升境界」有著深遠的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要求: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誌,能初步鑑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那麼我們應該用怎樣的閱讀方法完成本書閱讀呢?請參考老師為大家提供的閱讀方法小建議:

1.養成寫讀書筆記或讀後感的好習慣;

2.藉助多媒體(微信讀書APP、喜馬拉雅APP 等)同步閱讀,增加閱讀體驗;

3.將每天讀完的故事講給爺爺奶奶弟弟妹妹聽,和他們討論一下故事中的人物或優美段落;

4.茶餘飯後組織家人一起進行「讀書會」活動;

5.堅持閱讀。

二、封面欣賞

這個月師生共讀《中國神話故事》。大家請看:拿到這本書,正面反面翻翻看,你有了解到什麼?或者有什麼問題和大家分享嗎?

預設1.從封面題目看,《中國神話故事》讓我忍不住提出疑問:天地是如何形成的?人類與自然萬物是怎樣產生的?千變萬化的自然現象又該如何解釋?人類又是怎樣一步步徵服自然的……

預設2.看了這本書的封底,這裡寫到「全品種銷售總量突破1100萬冊」,說明這個系類書籍深受讀者喜愛。

預設3.這本書的前言部分不僅告訴我們早期神話形成的過程,還向我們介紹了讀這本書可以了解古代文明、激發想像。

三、名著簡介

作品簡介:「分級閱讀」概念的提出,以及相應讀本的編寫。希望能夠在課外閱讀和學生的生命成長之中找到一個連接點,給孩子帶來閱讀的愉悅。並從中體味到生命的快樂和意義。它的真正效果,還需要讀者閱讀實踐的檢驗。

創作背景:本書所選的神話故事既包括了解釋宇宙與自然起源的開創神話,也涵蓋了後世的傳說、成仙得道的神仙故事、奇異怪談及狐鬼故事。我們希望孩子們通過閱讀這本《中國神話故事》,能從那些生動離奇的故事中了解到我們的祖先對宇宙與自然萬物形成過程的奇妙想像。

四、內容詳解

內容神奇有趣

《盤古開天闢地》中的盤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闢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整篇神話表達了盤古開創世界的博大胸懷和無私獻身精神。

《女媧補天》故事中的女媧是一個很偉大的角色,她不怕困難,不怕危險,勇往直前,把天補好了,讓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嫦娥奔月》告訴大家做事不能只想著自己,我們應該像故事裡的后羿、嫦娥一樣,為民著想,不要為了自私去當「小人」!據說每年中秋節,皓月當空正是嫦娥在望自己的丈夫后羿呢。……

通過《中國神話故事》那些生動離奇的故事中了解到我們的祖先對宇宙與自然萬物形成過程的奇妙想像。

故事銜接緊密

整本故事在安排上符合人們對天地萬物的認知,先從《盤古開天闢地》講述宇宙、天地及自然萬物的形成過程;接著《女媧造人》告訴我們人類的形成與繁衍都源於一位人首蛇身、面容美麗創世女神的奇妙想法;而《共工觸怒不周山》和《女媧補天》又從不同角度戲劇化地講述了江河湖海自西向東流向的自然規律等,後面還有人類百家姓的最初形成、日月怪石的幻化都是古代人類徵服世界留下的點滴痕跡,此外還有《倉頡造字》《精衛填海》《天女散花》《八仙過海》等成語故事,還有《董永與七仙女》《梁山伯與祝英臺》《許仙與白娘子》等傳奇故事,都能讓孩子們感受古代文明,從而達到開啟心智,激發想像力的作用。

人物形象鮮明

1.盤古

盤古,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盤古是中國神話體系中最古老的神,他的產生很古老,長期流傳在人們口頭,直到三國時期被徐整所創作的《三五歷記》記錄成書下來。

2.女媧

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又稱媧皇、女陰,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相傳女媧造人,一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

3.刑天

刑天,是中國遠古神話傳說人物,手使一柄巨斧和盾牌,身強力壯,體型巨大的上古巨人,炎帝手下大將,和黃帝爭位,被斬去頭顱,失了首級後,以雙乳為眼,肚臍為口,再戰黃帝。

4.伏羲

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書記載其為創世神,是中國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相傳伏羲人首蛇身,與女媧兄妹相婚,生兒育女。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佔卜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

5.共工

據說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後代。共工氏是神農氏之後,又一個為發展農業生產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人。他發明了築堤蓄水的辦法。關於他的傳說,幾乎全與水有關,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觸不周山……

語言內涵豐富

神話通過以神為主人公,它們包括各種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話的情節一般表現為變化、神力。如《老子出世》中的天機不可洩露;《董永和七仙女》中,玉皇大帝得知七仙女私自下凡的事後的一段,語言精妙,天將到來時的天昏地暗、狂風大作、兇神惡煞,而七仙女的痛苦和對董永的希望從「來年春天桃花盛開」中生生讀出了悽美來……

有評論家稱,神話的題材內容和各種神話人物對歷代文學創作及各民族史詩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響,特別是它豐富的想像和對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對後世作家的藝術虛構及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淵源關係。它的口頭敘事形式也成為敘事文學體裁如小說等的先河。

五、語文素養積累

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感受神話中神奇的想像和鮮明的人物形象

黃帝經常喜歡到崑崙山去遊玩。有一次他打從赤水經過,又到崑崙山去。回去的時候,一個不小心把它一顆最珍愛的又黑又亮的寶珠丟失在赤水的近旁了。

黃帝心裡很著急,馬上派了一個聰明絕頂的天神名叫知。去替他尋找這顆寶珠。知去尋找了一遍,全無蹤影,只得空著兩隻手。回來向黃帝報告尋找的結果。

黃帝又派天神離朱去尋找寶珠。離朱雖然長著三個腦袋、六隻眼睛,而且每隻眼睛都明亮得出奇,可是去找了一遍,還是蹤影全無。皇帝只得又派一個能言善辯的天神名叫吃詬的,去尋找寶珠,吃詬去尋找了一遍,在這件細緻的工作中,也沒有能夠用上他的辯才,終於還是失望地回來。黃帝沒辦法了,最後只得派那個神國聞名粗心大意的天神向罔去尋找。

向罔領了旨命,飄飄灑灑,漫不經心地走到赤水岸上,用它恍兮惚兮的眼睛,約略向周遭一瞧——哈哈,「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那顆黑而放光的寶珠,正不聲不響地躺在草叢裡呢。向罔便彎了彎腰身,從草裡拾起寶珠,仍舊飄飄灑灑,回來把寶珠交還給黃帝。

1.仔細閱讀選段,試著補全下面對選段的內容概括。

(1)起因:黃帝去崑崙山遊玩,回去的時候把寶珠丟失在___近旁?

(2)經過:黃帝依次派___、____、____、____去尋找寶珠?

(3)結果:最後是粗心大意的____找到了寶珠?

2.用橫線在文段中畫出描寫天神離朱形象的句子。

3.黃帝為什麼會派粗心大意的向罔去尋找寶珠?( )

A.因為向罔是黃帝的親戚。

B.因為向罔有火眼金睛,找東西很厲害。

C.因為皇帝派的其他人都沒找到,寶珠只得派向罔去找。

4.結合選段內容,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意思。

六、閱讀評價

1.通過推進課了解學生閱讀本書興趣點和薄弱區,為閱讀課進一步共讀提供備課依據。說說你知道的神話故事;說說你了解的神話人物;小組交流你還喜歡哪些神話人物?把你喜歡的神話人物介紹給大家。

2.通過針對性的閱讀題,提升學生素養。

板書設計

中國神話故事

內容神奇有趣 故事銜接緊密

人物形象鮮明 語言內涵豐富

相關焦點

  • 如何提升學生「整本書」的閱讀力
    歸結起來原因主要有:就課程標準來說,整本書的閱讀只是「教學建議」;就教科書來說,整本書的閱讀並沒有進入教科書——教科書還只是一篇篇課文;就教師而言,並不是所有教師都具備教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能力——教課文尚在「教什麼」與「怎麼教」或「工具性」與「人文性」之間搖擺。
  • 整本書閱讀,讓我如何鍾情你
    我在本文要說的則是,無論怎樣,整本書閱讀勢在必行,而且越早越好,我甚至提倡小學生都要進行整本書閱讀。我要說的是這種情況下,老師家長到底如何操作才能更好使學生鍾情於整本書閱讀,從而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反正,我家御賀是小學二、三年級就已經開始整本書閱讀了。而在大城市,幼兒早期閱讀包括整本書閱讀的確方興未艾。
  • 哈佛教授解讀中國神話,不止是簡單的神話故事,背後意義是什麼?
    東、西方神話只是沒有想到,一位哈佛教授,居然通過解讀中國神話。提出了中國人自己都不知道的民族特徵。他就是哈佛大學神學院的教授大衛!大衛熱衷研究和專讀各個國家的神話故事。其中就主要分為兩個類別,那就是西方神話和東方神話。從我們從小學習的課本,和興趣類課外書中,我們就可以明顯的發現。西方神話和東方神話存在很大的不同。西方神話故事中,以宙斯為開端。
  • 兒童整本書閱讀中教師的角色定位
    這句話闡明了「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意義。然而,著眼當下兒童整本書閱讀現狀可以看到很多問題:有的教師完全放手,讓兒童自由閱讀,兒童想不想讀不過問;有的教師虎頭蛇尾,轟轟烈烈開始,兒童有沒有堅持讀,不跟進;有的教師則過度幹預,「步步為營」,無視兒童主體,讓兒童失去了自主的權利,甚至將自己的文本解讀強加兒童,讓兒童無所適從。
  • 中國為何一直強大?美國教授解讀中國神話,秘密也許就隱藏在其中
    美國哈佛大學神學院教授大衛.查普曼,在一場講座中,向臺下近千名學生分享、解讀中國神話故事,並不下十次用激情的語調總結中國神話故事的內核:中華民族特徵,也許這就是中國強大的秘密。中國神話有一個共同的核心價值,那就是抗爭,勇於挑戰權威......(這些神話)告訴他們的後代,可以輸,但是絕不屈服。中國人就是聽著這些故事長大的,這種勇於抗爭的精神已經成為了遺傳基因......所以你們再想到中國人為什麼這麼倔強不服輸,這樣就容易理解多了。
  • 整本書閱讀怎麼教?特級教師剖析,包括哪些書、怎麼指導和評價
    因此,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主持編寫統編語文教材時,將整本書的閱讀編入教科書,設計了「和大人一起讀」(一年級)、「我愛閱讀」(二年級)、「快樂讀書吧」(一至六年級)等欄目,有序安排整本書的閱讀。那麼,小學語文「整本書」包括哪些書、怎麼指導和評價整本書的閱讀呢?
  • 哈佛教授解讀中國神話:中國將可能重返世界之巔,網友:顛覆認知
    大衛.查普曼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他在中國的神話故事《山海經》中找到了隱藏的答案,中國神話故事的內核則是中華民族特徵。他比較了中西方的神話故事,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中國的神話故事中,始終傳達著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一直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 《中國神話哲學》這本書說,東皇太一,就是原始神話中的太陽神
    下面,我們就進入這本《中國神話哲學》,說一說葉舒憲探尋到的中國神話模式。這套模式,不是把原始材料簡單分類或者串起來,而是要從中得出規律,搭建系統。這個系統模式基於已知的事實材料,反過來,也能為具體事物提供解釋。這項工作,在人類學、古文字學裡稱為「構擬」,構造的造,擬定的擬。
  • 九本書再一次讀懂中國
    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張偉然撰寫的《寺院映現的中國》,解讀佛教寺院體現出的中國文史變遷。書中截取九個側面,對中國寺院進行系統而立體的考察,不僅回答與佛教相關的若干問題,還融入豐富的歷史典故,呈現出承載深厚文化底蘊的神聖空間。以寺院為鏡,能夠洞察歷史流變中的中國社會和複雜的風俗世情。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張曉虹教授撰寫的《道觀可道的中國》與前一本書可並列來看。
  • 比起「哈佛教授」,這位學者對中國神話的解讀,更「補腦」!
    他的其他不少詩篇也充滿了神話意象,如堯舜神話、月神嫦娥神話、白雲黃鶴神話、龜蛇二將神話、巫山神女神話、瘟神神話、湘妃神話、西遊神話等。在一定程度上,毛澤東詩詞的感染力與其中厚重的神話意象是聯繫在一起的。毛澤東弘揚神話精神的代表作,就是對愚公移山神話的詮釋和解讀。他在抗大講愚公移山的故事,是希望大家明白抗戰是持久戰,要學習愚公,子子孫孫打下去。
  • 中國神話故事,你知道幾個?
    中國神話故事,你知道幾個?從孩子最直接的受益來說,天馬行空的神話故事最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與孩子們無拘無束的思維方式不謀而合。早在20世紀初期,魯迅曾經在《故事新編》裡,嘗試重現古老神話的魅力,他也慨嘆中國孩子讀的書太無趣,他童年的記憶裡使他迷戀的是《山海經》繪本裡充滿神秘幻想的怪、力、亂、神。
  • 英語整本書閱讀設計的思考與總結——以Diary of a Wimpy Kid為例
    解讀英語整本書閱讀什麼是"整本書閱讀"(what)整本書閱讀源自語文學科,指"學生在學習中運用個性化的閱讀方法、圍繞整部經典作品展開的,與作者、文本、教師、同伴對話的過程;閱讀的對象具有多樣性,閱讀的過程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閱讀的目的是培養閱讀習慣、探索閱讀方法、構建閱讀經驗、發展自身的核心素養。" (徐鵬, 2017) 。
  • 古希臘神話故事這本書充滿了智慧和神奇的色彩
    古希臘神話故事這本書充滿了智慧和神奇的色彩,主要講了宙斯在統治天國時期,圍繞諸神和各種英雄們之間發生的曲折離奇的故事。宙斯是眾神之父,赫拉是天后,海神波塞冬,冥王哈德斯,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陽神阿波羅,戰神阿瑞斯,等等……他們生活在美麗的奧林匹克聖山,掌管著自然和生活的各種事物。希臘神話裡的英雄都具有神的超人力量,可他們並不是神。
  • 山海經: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山海經》可以說是我國非常古老的一本書,它可以用奇葩兩個字來形容,為什麼說它可以算得上中國古代一本非常奇葩的書呢,因為沒有誰敢說真正看懂了山海經。有一部分人說這是一本佔卜之書,講的是與鬼怪通靈,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是一本地理書,講的是中國古代的山河地理,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中又說它是「古之巫書」,講述的是遠古神話故事。在眾多說辭中,你最贊同哪一種呢?
  • 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起點和原則-中國教育新聞網
    「活動性」推動整本書閱讀。教師針對不同的整本書,應以不同的閱讀方法為重心,收穫知識,提高閱讀能力。整本書閱讀教學應注重起點的深入挖掘,然後進行閱讀遷移。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的起點要抓好兩個「一」。從教材中一篇文本內容入手,做好閱讀起點的深入挖掘,為閱讀遷移做鋪墊。從教材這一「整本書」著手,傳授整本書閱讀的方法。目前使用的統編教材,只有後記沒有前言,後記要先讀,因為這一部分介紹了這一整本書的來歷。
  • 落實「整本書閱讀」 評價機制要跟上
    為防止兩種現象的出現,學校在教學安排上要做到「三個保證」:一要保證必修課18課時的落實,確保教師把18課時都用在讓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上;二要保證高二、高三選修Ⅰ、選修Ⅱ「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教學的課時數,不因為要應對各種考試而荒廢「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教學;三是在高中三年中都要規定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時間,保證其閱讀的「合法性」,以確保整個高中階段教學目標的達成。
  • 通過中華神話故事看民族精神和價值取向——《中華民族神話與傳說...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開天闢地的盤古來了,用泥土造人的女媧來了,以身化作萬物的槃瓠也出現了…… 正是這些極富創造力的想像,帶領著中華民族從只為生存的「混沌」時期,走向了文明時代,形成了最早的神話與傳說。這些神話與傳說,自緣起,就被人們賦予了中華民族多種優良品質和精神,我們可以從很多故事中感受到這點。
  • 《神話之城》一個神話故事、一段歷史、講述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對於神話,接觸比較多的還是中國的神話,女媧造人、盤古開天闢地等等,中國神話裡面的人物具有崇高的個人品行和德性修養,強調集體主義和犧牲精神。他們在人類心中幾乎是完美的,沒有任何缺點的,不食人間煙火、沒有七情六慾。而西方神話與我們東方神話有相似之處也有所不同,他們也有造卡奧斯創造天地、普羅米修斯創造人類。
  • 《神話之城》:神話與現實,並無一線之隔
    《神話之城》就是一本起能滿足這種需求的書。這本書通過一種特別的方式——神話——為讀者們介紹了世界上的20座城市。本書的作者席路德是一位資深的神話愛好者,她曾在國內奇幻雜誌《飛。奇幻世界》上擔任「神話」專欄作家,出版過數本神話相關的書籍,還創辦了介紹神話知識的公眾號,對世界各地的神話涉獵非常廣博。在《神話之城》這本書裡,作者跨越五大洲,從15個國家中選取了擁有豐富神話傳說的20座城市進行介紹,書中除了希臘和羅馬神話這些大眾比較熟知的神話外,還涉及了西臺神話,瑪雅神話、印加神話等多個神話體系。
  • 整本書閱讀,從老師愛上讀書開始——《紅星照耀中國》閱讀指導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以為只要我們真正靜下心來,用那麼點小智慧,我們會發現,整本書課堂閱讀跟語文教學和考試並不衝突,甚至課堂整本書閱讀更有利於提升語文成績。當然小學低年級段另當別論,至少升入初中以後,課堂上推進整本書閱讀是大有裨益且有法可施的。比如我們完全可以把語文教材當成一本書,用12個左右的課時讀完。這個問題,需要更多文字來敘述,本文不再多言,後續會推出更多文章與諸君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