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我們喜歡神話?
我們從古至今都願意去聽神話故事,因為這些東西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國家起源、民族的開始、文化的源頭。表達了祖先們對世界起源、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原始理解。
對於神話,接觸比較多的還是中國的神話,女媧造人、盤古開天闢地等等,中國神話裡面的人物具有崇高的個人品行和德性修養,強調集體主義和犧牲精神。他們在人類心中幾乎是完美的,沒有任何缺點的,不食人間煙火、沒有七情六慾。
而西方神話與我們東方神話有相似之處也有所不同,他們也有造卡奧斯創造天地、普羅米修斯創造人類。然而他們的神不僅具有人類的思想和感情,還有複雜的性格,他們強調個性解放,看重個人的權利,更具有人格魅力,個性主義色彩也更濃厚。
如美狄亞殺子復仇看似殘忍,卻真實反應了她敢愛敢恨的個性及絕不像命運低頭的精神,以及男權意識中女性意識的覺醒。
東西神話的不同之處恰恰反應了東西文化的不同,如中國神話的女媧補天是為了天下人的幸福,強調的是個人的責任和使命。古希臘神話一切以個人的權利和利益以及價值的實現。兩者體現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各不同。
2、探尋20座西方神話之城
說到古希臘神話中的城市我們最先想到的應該是雅典,這裡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地。然而近期低音聯合出版了一本《神話之城》讓我大開眼界,作者席路德介紹二十個古代城市相關的神話,跨越五大洲15個國度,這本書不僅僅講古城中發生的神話故事,更像是講這些城市的前世今生。
席路德,是一位資深神話考古愛好者,他不僅是著名科幻雜誌《飛·奇幻世界》神話欄目的撰稿人,還曾經出版過《妖非妖》《男神考》《無名之城》等熱門神話小說,在國內神話界頗有名望。
《神話之城》這本書將神話與歷史結合,在閱讀的時候仿佛跨越時空,來到虛實交融的歷史現場,進行的一次古文明遺址的探索。
正如《科幻世界》主編拉茲所評價的那樣:
《神話之城》就是這樣一本充滿新意的神話學著作,有料但不粗造艱澀,不但適合神話愛好者,更適合幻想愛好者和普羅大眾,甚至你可以把它看作一本特別的旅行書,來安排自己的美好假日——捧著《神話之城》徜徉在神話之城,你不但會收穫更多的神話故事,也能比其他人更懂一座城。
神話是人類早期理解和解釋種種自然現象和社會問題而積澱下來的民族文化,是人類最原始的寶貴的文化遺產。
3、理性時代下我們依然需要神話
神話創造出了一個想像的世界,給予人們一種構想、創造新的形勢,人們因此擁有想像力,一種思考非當下之物的能力。
童年的魯迅就非常迷戀神話傳說,尤其是繪圖的《山海經》」。神話故事可以滿足童年好奇的眼睛,是童年心靈所渴望接近的,孩子們可以獲得想像力的快樂。
對於崇尚理性和各種數據的現代人來說,我們的生活依然需要神話。
神話學大師約瑟夫·坎貝爾說:「我認為人類真正追求的是一種存在的體驗,因為這種體驗,我們一生的生活經驗和內心的存在感和現實感產生共鳴,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存在的喜悅。那就是生命,神話是幫助我們發現內在自我的線索。」
本質性的知識,蘊藏在神話、傳奇、童話、民間故事、詩歌、文學和藝術構成的夢幻世界中。「真我」存在於人類靈魂深處,是現實的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