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古地名延續至今?了解一座城,先從城市地名的前世今生開始

2020-12-26 馬踏飛燕99

在旅遊方興未艾之下,對旅遊目的地的前期了解相當重要,而城市的景點隨著歷史長河的延續,大浪淘沙,很多景點被戰爭所毀,是後人重建而成,而很多城市名也隨著歷史的進程一變再變。

其實,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歷史,從其名稱的漸變可知一般。很少有城市名稱歷經千年而不變的。歷史在前進,過程中隨著朝代的更替,社會事情的突發,或者為了紀念每一傑出人物,都有可能改變城市的名稱。

如現在的西安,在古代就喚作長安、鎬京、西京等,除了像西安這樣的大城市之外,其他的一些小地方也或多或少的更換過名字。然而,在這其中有一個特殊的存在,這個城市3100多年都未曾更名,它就是邯鄲。這是一個特例。

今天的北京,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分別被稱為幽陵、幽都、幽州、薊、燕、漁陽、廣陽、範陽、南京、燕京、燕山、中都、大都、北平、京師等。首都北京,有史以來的名稱,在中國恐怕是最多的。

今天的南京又稱「十朝都會」,古稱很多,有金陵,秣陵,建業或石頭城(又稱石首城),建業,建康等等,其實每一次城市名稱的改變都伴隨著一個精彩的故事的發生,對旅遊者來說受益良多啊。

今天的杭州古代名稱分別是,餘杭、錢塘、杭州、臨安。公元前21世紀,夏禹南巡,大會諸侯於會稽(今紹興),曾乘舟航行經過這裡,並舍其杭(「杭」是方舟)於此,故名「餘杭」。

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西漢承秦制,杭州仍稱錢唐。新莽時一度改錢唐為泉亭縣;到了東漢,復置錢唐縣,屬吳郡。

隋王朝建立後,於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因避國號諱,於武德四年(621年)改「錢唐」為「錢塘」。

到了南宋時,開始了杭州的鼎盛時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為臨安府,治所在錢塘。

了解城市古地名的演變,對今天的旅遊者來說,確確實實是了解要去城市的前世今生,了解城市景點古往今來的最佳途徑,也豐富了旅遊內容,在可見的景點和不可見的地名演變中,更好體驗的途徑和載體。

歷史在前行,旅遊在發展,為了更好的體驗城市景點,

從了解城市古地名的變化開始吧!

相關焦點

  • 《神話之城》一個神話故事、一段歷史、講述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我們從古至今都願意去聽神話故事,因為這些東西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國家起源、民族的開始、文化的源頭。表達了祖先們對世界起源、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原始理解。對於神話,接觸比較多的還是中國的神話,女媧造人、盤古開天闢地等等,中國神話裡面的人物具有崇高的個人品行和德性修養,強調集體主義和犧牲精神。
  • 一座消失千年城市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一座消失千年城市的前世今生   義大利古城圖斯庫盧姆曾是強盛、富裕、優雅的城市  如今「重生」為羅馬南郊最美麗的城市弗拉斯卡蒂
  • 話說松江倉城的前世今生
    序言 :松江有倉城,悠悠一水間。跨過橋,穿過街,曾領風騷數百年。如今歲月變遷,老屋斑駁,卻獨有一番古情韻味可以訴說。話說松江倉城的前世今生▼倉城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城樓佇立,城牆高聳,城內倉廒成片、巷道縱橫,城外四濠環繞、舟楫如梭,另有甕城相拱衛,大有固若金湯之勢,成為松江府城西部的一座子城。
  • 潮州牌坊街|細數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在古城裡,每一條街、每一座城自有其故事與密碼。作為潮州府城政治、經濟、文化的中軸線,當我們談起牌坊街時,我們在談什麼?牌坊街的牌坊在取名這件事情上,民眾永遠能夠捕捉到最顯著的特徵——23座牌坊次第展開,「牌坊街」這個稱呼如此順理成章。
  • 了解鹽的前世今生!
    史學家推算,早在炎黃時期,中國人便開始煮海製鹽;而記載中所提的夙沙氏,則為海水製鹽之鼻祖,被後世尊為「鹽宗」。如今在海南,中鹽南海生產基地沿承著近千年的古法「灘曬鹽」工藝,生產出綿軟、剔透的優質海鹽;而重慶的井礦鹽生產,則以現代化的真空製鹽技術,延續著上古鹽都的千年傳奇。在日常生活中,鹽是不可替代的百味之源,「五味之中,以鹹為首」的飲食文化,延續著驚豔世界的中國味道。
  • 海南島傳: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
    海南島傳: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 孔見 著 新星出版社 2020年11月【內容簡介】  《海南島傳: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是「絲路百城傳」叢書中唯一一部以整個島嶼(省)為地理單元的作品。在記憶的影像裡,從童年開始,我就常常站在野菠蘿的海岸上,久久眺望水天蒼茫的遠方,所有美好的事物,都隱藏在海平線的背後,與我橫隔著無數憤怒的波濤。我並不清楚這些事物真實的模樣,但它們已經令我心神不寧。我夜裡的睡床如同一葉扁舟,顛簸在驚濤駭浪的洋面,直到若干年前,我才漸漸有了靠岸的感覺。而所謂靠岸,並不是我抵達了大陸的某一處高地,我仍然置身於海裡,仍然居留在這座島上。
  • 56年前,郭沫若寫了篇文章,從此陝西14個延續千年的地名被更改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是採用的文言文,並且有很多非常複雜的字樣,讀寫都很困難,百姓一時間難以學會。為了快速讓百姓掌握一些基礎詞彙,至少能夠通過文字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常識,簡化漢字勢在必行。但是漢字是簡化了,可很多地名老百姓卻認不全,為什麼?當時的很多地名都是從古代沿用至今的,其中有不少複雜地名,尤其是陝西那塊自古就是中心地區,地名也複雜得不行,因此在1964年的時候,郭沫若特地發表了一篇《日本的漢字改革和文字機械化》的文章。
  • 曲江書城驚豔了朋友圈,但你更應該了解她的前世今生
    正在瀏覽此文章人物讓一個故事有了生命書屋讓一座古城有了靈魂如果說,芙蓉園重現了盛唐時的光景那麼,曲江池畔的新華書店曲江書城,在慢慢描繪著這座古城的明天一座集life+book+art的新華書店,從十一朋友圈的全世界走過不僅驚豔了在曲江的你我更書寫了獨屬於這座城市的靈魂。
  • 足球的前世今生
    足球的前世今生作為一名骨灰級球迷,倘若不了解足球的前世今生,那無異於自打耳光。眾所周知,足球是一項有著深厚歷史淵源的體育運動,源遠流長而歷久彌新,而現代足球起源於今天的英國。話說在12世紀前後,北歐海盜橫行西歐,丹麥和英國發生了衝突,兩國的關係不斷惡化。
  • 多少人曾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
    《愛在黎明破曉前》: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而我因為某個人曾經也熱烈地愛上了上海這個魔都,只不過後來我們都走散了,而上海也成了我不敢踏足的禁地。曾經的我深深的愛上了上海,我是那麼的想去靠近它,可是卻不能,這也許是我今生無法到達的海市蜃樓。
  • 不妨先來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今生
    雪鄉還值不值得去,在做決定之前,不妨來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今生。地處黑龍江東南部的牡丹江市別稱雪城,這座省內排名第三的城市旅遊資源不少,不但有中國版尼亞加拉瀑布的鏡泊湖、因當年的剿匪小說走紅的威虎山和中東鐵路上的小鎮橫道河子,曾叱吒東北亞的渤海國、宮鬥戲中的寧古塔和二戰最後戰場的東寧要塞都在其境內。
  • 桂林解放橋的前世今生!
    在桂林城,橋不僅是交通設施,更是古老桂林的文化傳承符號,桂林人的一種精神寄託。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橫跨灕江的解放橋不僅經歷過戰火洗禮,還曾多次更名、維修甚至推倒重建,解放橋的前世今生無疑就是鐫刻著這座城市發展印記的時空見證者。        桂林解放橋,位於桂林市連接東、西區的主幹道上,橫跨灕江。該橋始建於1939年,是桂林市城區橫跨灕江最早的橋梁。
  • 書評|《神話之城》:曉古通今,讓你更懂一座城
    特別是參會的世界銀行老專家興致勃勃給我講了斯裡蘭卡歷史,因為夾雜著難懂的人名和地名,我聽得是雲裡霧裡,不過依然不妨礙我的興致和他的熱忱。直到今天看了《神話之城》,我才徹底明白當時世行老先生在說些什麼——原來他講的是神話,印度史詩《羅摩衍那》!
  • 《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講述前世今生輪迴
    泰國有深厚文化背景,近年電影業不斷發展,質素也不斷進步。最近,泰國鬼才導演阿彼察邦.韋拉斯花古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作品《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更榮獲康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並同獲香港亞洲電影節別注電影,十分「威水」。
  • 追著歷史逛高新(二)| 大興國禪寺:一座皇家寺廟的前世今生
    追著歷史逛高新(二)| 大興國禪寺:一座皇家寺廟的前世今生 2020-05-20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豐田杯到世俱杯的前世今生
    從豐田杯到世俱杯的前世今生 2020-12-10 18:28  雪緣園gooooal
  • 小磕小碰用的正紅花油 它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多少?
    而對於這個我們都已經十分熟悉的家中必備品它的前世今生大家又到底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熟悉一下正紅花油的歷史吧。據說曾經有個叫坪山的地方,有一個以打獵為生的部落。部落裡有個叫李珍的人,特別擅長識別應用藥草,平時部落裡有人頭疼腦熱的都找他。想到一直困擾大家的問題,於是他就想能不能制出適用於跌打損傷,蚊蟲叮咬的藥,隨身攜帶?那麼部落的人以後上山打獵就再不必為這些問題而困擾了。
  • 山與城丨這些只有老重慶才熟悉的地名,你知道多少?
    山與城丨這些只有老重慶才熟悉的地名,你知道多少?《山與城》第70期,我們帶你穿越時光,感受老地名魅力。重慶文廟一帶「池內種有荷花,岸邊依依垂柳,鬱郁老樹,或有三兩遊人,風景如畫。」隨著城市發展,文廟區域一部分繼續延續文脈發展,開設學校,經過多次演變成為現在的重慶市第二十九中學——在日前熱播的網劇《風犬少年的天空》中,這所百年老校化身為「解放碑中學」,鋼筋水泥與青春的氣息交匯,令人感嘆那些象牙塔裡的青蔥歲月。
  • 泰州老城牆的前世今生
    多難興城 南宋城池格局至今保持  「漢唐以來,海陵逐漸成為城市,泰州的城市布局形態歷經變遷。宋代以後,城市基本格局、城池變遷不大,基本在原地擴展。」在泰州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本裡,有一段話這樣寫道。  據史料記載,泰州城始建於西漢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唐代的海陵縣城已經有了城垣。
  • 地名史話!漫談濮陽縣的「丘(邱)」和「城」
    於是,丘(邱)、崗(堽)、堌(堌堆)、陵、臺等這樣的地名就出現了,其中「丘」名最早,產生的時期又集中,成為濮陽縣古地名中的一大奇觀。《春秋》一書帶「丘」字的地名共有53個,其中衛國6個,在今濮陽縣境內的有4個,即:帝丘、桃丘、清丘、丘宮。載於其他古籍中的「丘」字地名有瑕丘、鐵丘、襄丘、鹹丘、延丘、旄丘、安丘,也多為古城。濮陽縣周邊知名度高的「丘」字地名主要是頓丘、楚丘、廩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