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紅是非多,景區更是這樣。曾經的高價住宿風波餘音未了,今年的15元紅腸又讓東北的網紅景區雪鄉上了熱搜。這邊是諸如「雪鄉的雪再白也掩蓋不掉純黑的人心」和「雪鄉花式宰客之中國式旅遊最醜的風景是人」這樣的網文,那邊是萌到人心化的雪蘑菇和夜晚暖色燈光烘託下童話世界般的照片,讓許多本計劃前往雪鄉的遊客猶豫不決。雪鄉還值不值得去,在做決定之前,不妨來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今生。
地處黑龍江東南部的牡丹江市別稱雪城,這座省內排名第三的城市旅遊資源不少,不但有中國版尼亞加拉瀑布的鏡泊湖、因當年的剿匪小說走紅的威虎山和中東鐵路上的小鎮橫道河子,曾叱吒東北亞的渤海國、宮鬥戲中的寧古塔和二戰最後戰場的東寧要塞都在其境內。不過一到了冬天,這些景觀和遺址都得讓位給一座林場,這座林場即是雪鄉的前身雙峰林場。
雙峰林場本是東北山區眾多林場中極其普通的一座,上世紀末,大東北城市靠重工業、山區靠林業、平原靠農業的經濟面臨崩潰,轉型成為唯一的選擇。1999年2月,雙峰林場所在的牡丹江大海林林業局為創新產業轉型,確立了依託雙峰林場天然的冰雪旅遊資源發展旅遊產業的思路。
2001年,雪鄉國家森林公園經國家林業局批准建立,2010年成為4A級旅遊風景區,此後十多年間,作為景區的雪鄉飛速發展,同時也獲獎無數:2012年被評為"最具影響力森林公園";2013年榮獲「中國最受遊客關注旅遊目的地」,併入列「中國十大最美鄉村」;2015年成為「中國十大冰雪景觀」之一……
雪鄉為什麼能轉型成功?首先來自於得天獨厚的天然稟賦。雪鄉位於長白山系張廣才嶺東南坡,黑龍江最高峰大禿頂子山距其僅20公裡,周圍還有老禿頂子山和雲龍山等山峰,同時,這裡與日本海直線距離不到三百公裡。每年冬季,日本海北上的暖溼氣流和西伯利亞南下的冷空氣在密林高山的雪鄉碰撞,就形成了降雪豐富的獨特小氣候。
從十月到次年四月,雪鄉每年的降雪期超過了半年。近年來的年均降雪量達2.6米,最高的時候接近4米。如果說降雪期長、雪量大在周邊林場甚至東北地區並不新鮮,那麼雜質少、粘度高、可塑性強的積雪就成為雪鄉獨一無二的「法寶」。不過自然資源只是讓雪鄉具備了開發冰雪旅遊的條件,專業和細緻的營銷才是它成功的關鍵所在。
雪鄉在發展過程中曾做過總體規劃、戰略規劃和各類詳細規劃,為其出謀劃策的不但有省內多所設計研究院,還有國內多家旅遊發展顧問公司和資深專家。景區光是在最初五年的開發建設中就投入接近六億,後期又將二浪河、亞雪公路和濱河景觀帶等周邊區域納入協調開發,同時與相鄰的雪谷聯動發展,以增加遊客旅遊體驗的豐富性。
在2003年雪鄉開業之初,首先參觀的是劇組、攝影師和滑雪隊,之後旅遊團和自由行遊客接踵而來,2016年跨年冬季遊客達到了七十多萬人次。在2013年和某爸爸節目劇組合作後,到雪鄉旅遊的遊客人數出現井噴式增長。現在的雪鄉已是東北冰雪旅遊的主力景區,與長白山和哈爾濱成為大東北冬季三足鼎立的旅遊目的地,哈爾濱-亞布力-雪鄉的三日遊也成為東北冰雪旅遊最熱門的線路。
旅遊資源在商業化開發運營過程中,因發展過快而出現過多問題是國內許多景區都曾遇到的問題。在管理機構加大力度規範整治下,雪鄉的的負面消息仍難以斷絕,很大原因是旅遊配套設施建設趕不上旺盛的需求。雪鄉只有一個,但要面對十四億人,資源的稀缺性導致了奇貨可居式的漲價,同時也讓個別業者鑽了「竭澤而漁」的空子。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你有一顆想在路上的旅行的心,還是大膽出發吧。做好計劃,注意安全,玩得開心最重要。面對有些景區的物資匱乏和配套不便,不妨調整一下心態和行程。比如,體驗在雪鄉,玩耍在亞布力,享受在哈爾濱就是一個相對合理的安排。但是,要不要在元旦或春節這樣的時間段出遊,還是先做好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