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開五尺道,漢修南夷道,隋造偏梁橋閣,唐建石門道……
因運鹽而生的古道上文化交融,不僅催生出中國早期的商業形態,也猶如一條條國之命脈,輸送著源源不斷的昌盛國力,據考證,世界範圍內,古代中國的製鹽工藝起源最早,在先秦時期的重要著作《世本》中:「夙沙氏煮海為鹽」,成為中國製鹽的最早記錄。
史學家推算,早在炎黃時期,中國人便開始煮海製鹽;而記載中所提的夙沙氏,則為海水製鹽之鼻祖,被後世尊為「鹽宗」。
如今在海南,中鹽南海生產基地沿承著近千年的古法「灘曬鹽」工藝,生產出綿軟、剔透的優質海鹽;
在新疆,瑪納斯湖鹽鹽場以優良獨特的生態環境,保證了湖鹽的天然、綠色品質;
坐落在天山腳下的溫宿鹽礦,採出的巖鹽蘊含著豐富的微量元素,粒粒精選的匠心鑄就了「鹽中貴族」的美名;
而重慶的井礦鹽生產,則以現代化的真空製鹽技術,延續著上古鹽都的千年傳奇。
在日常生活中,鹽是不可替代的百味之源,「五味之中,以鹹為首」的飲食文化,延續著驚豔世界的中國味道。
縱觀歷史,中國各大菜系的形成,全都在歷史悠久的重要鹽產地。中國味道,始終與鹽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一脈相承。簡單的鹽,看似簡單,卻是一日三餐的基本味源。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食鹽消費國和生產國。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耀強表示,隨著食鹽加工技術的發展,中鹽集團也越來越重視食用鹽的健康問題,原本單純用來調味的食鹽也增加了營養、健康的元素。
現在,中鹽集團精選各地優質鹽資源滿足百姓日常調味需求,還推出以減鈉為原則的多種低鈉鹽,做到「減鹽不減鹹」,積極落實「健康中國」減鹽行動,在降低人們鈉攝入量的同時,保證菜餚的口味。
想了解鹽的前世今生?歡迎收看中鹽集團與新華網聯合打造的《國味》系列大型原創紀錄片《鹽·百味之主》,紀錄片將帶你走入鹽的世界,品味中華飲食文化中的厚重底味。(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