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與城丨這些只有老重慶才熟悉的地名,你知道多少?

2020-12-18 澎湃新聞

山與城丨這些只有老重慶才熟悉的地名,你知道多少?

2020-10-18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洪崖洞、八一路好吃街、解放碑環球金融中心......這都是重慶目前人氣很旺的地標建築。但是,市中區、會仙橋、大陽溝這些稱謂卻藏在老重慶人記憶中。

時過境遷,你還記得它們的「曾用名」麼?《山與城》第70期,我們帶你穿越時光,感受老地名魅力。

鄒容路的國泰電影院,拍攝於2005年9月。羅大萬 攝

市中區——渝中區

老重慶人口中的「進城」是去哪兒?

作為重慶「母城」,「市中區」這個稱呼仍然時常在一些老重慶的口中情不自禁地蹦出來。當時的「進城」就是去解放碑逛街,「看電影」首選地當然是和平電影院,405電車是首選的交通工具……

1995年2月26日,重慶市市中區召開更名大會,正式更名為渝中區。渝中區除轄原市中區11個街道辦事處外,新從沙坪垻區劃入大坪和化龍橋2個街道辦事處及石橋鎮的紅巖村。

解放碑作為重慶的標誌性建築,記錄著時代珍貴的往事,見證了重慶的時代變遷和光輝歲月。圖為80年代從都郵街望解放碑,可看見四川彩色衝洗中心、會仙樓、郵政局等老建築。羅大萬 攝

如今繁華的解放碑商圈 張坤琨 攝

文廟(夫子池)——二十九中

重慶文廟曾位於臨江門一帶,夫子池是文廟的泮池,也是一個古老的街名。重慶文廟一帶「池內種有荷花,岸邊依依垂柳,鬱郁老樹,或有三兩遊人,風景如畫。」

隨著城市發展,文廟區域一部分繼續延續文脈發展,開設學校,經過多次演變成為現在的重慶市第二十九中學——在日前熱播的網劇《風犬少年的天空》中,這所百年老校化身為「解放碑中學」,鋼筋水泥與青春的氣息交匯,令人感嘆那些象牙塔裡的青蔥歲月。

夫子池旁的頤之時大酒樓,拍攝於2007年6月。羅大萬 攝

熱播網劇《風犬少年的天空》取景地之一——重慶市第二十九中學。圖:《風犬少年的天空》劇照

西區公園——重慶動物園

這是一個容易暴露年齡的公園

你知道「西西公園」這個稱呼嗎?如果知道,那麼你已暴露了年齡。

「西西公園」即是位於楊家坪的重慶動物園。重慶動物園始建於1953年,1955年1月24日正式對外開放。這裡承載了一代代重慶人的童年記憶,一直陪伴著重慶人成長。

這裡的曾用名其實是「西區公園」,由於「區」和「西」在重慶話中發音相近,最終誕生了這個只有老重慶人才明白的諧音名詞。

當年的動物園 重慶動物園供圖

1957年,市民在「西西公園」內划船。重慶動物園供圖

大陽溝——大都會廣場

曾經重慶最大副食品市場

「大陽溝是嘉陵江邊一條小溪的支流。」重慶地名文化研究專家、《渝中區消失地名名錄》作者李正權介紹,當時的大陽溝蔬菜副食品市場規模大、肉店多、菜攤也多,很快成為最受市民歡迎的市場。一直到了上世紀末期,大陽溝菜市場所在區域新建起大都會廣場,繼而發展成為解放碑商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時,我老漢兒在朝天門上班,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去大陽溝買菜,有盤買了個豬腰子回來,媽媽給我們幾兄弟炒了泡椒腰花,現在想起都要流口水。」老居民張太極回憶,當時不管是住臨江門的人還是住朝天門的人,買菜都喜歡去大陽溝,「那裡的菜市場選擇最多。」

會仙橋——環球金融中心

30多年前在解放碑看夜景的首選地

作為曾經重慶的第一高樓會仙樓賓館所在地,會仙橋這一地名來歷流傳著諸多傳說,如「漁郎賣魚會八仙」「馬老頭會神仙」等。

作為上世紀八十年代重慶的標誌性建築之一,15層、54米高的會仙樓賓館曾是市民看夜景的休閒觀光聖地。2009年會仙樓賓館拆除,2010年,339米高的環球金融中心在此動工。現今,這裡依然是觀賞品鑑重慶夜景的重要地點。

當年的會仙樓賓館。羅大萬 攝

參考文獻資料:《重慶地名雜談》《渝中區消失地名名錄》等

公益多一點

①在家裡,吃多少煮多少,不要剩菜;

②吃自助餐時,吃多少取多少,拒絕暴食;

③聚餐時,適量點餐,不要鋪張;

④點外賣時,不盲目滿減湊單,先選小份。

大家都在看

來源:重慶發布

文字:姚於

原標題:《山與城丨這些只有老重慶才熟悉的地名,你知道多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山與城丨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
    山與城丨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
  • 菜園壩牛角沱龍門浩……重慶這些地名是怎麼來的?
    這就為重慶地名的產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由此誕生了許多與「山」「水」有關的地名;又因為時間賦予的濃厚文化底蘊,留下諸如名稱為「門」的印記。透過這些地名,我們能感受到重慶的獨特文化魅力。依地勢命名作為山城,重慶叫「山」的地名雖然多,但叫「壩」的地名反而更多,只要有一塊相對平坦的地方,就可能叫「壩」了。因此「坪」和「壩」也就成為了重慶地名組成的一大特色,為重慶地名增添了強烈的地方色彩。
  • 蕭山文史 | 這些地名的逸聞軼事 你知道幾個?
    蕭山有不少的地名,就是與這些著名的歷史人物的事跡聯繫在一起的。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蕭山地名的逸聞軼事,看看你知道幾個?由名人屯兵、行軍、作戰而產生的地名張夏,人稱張老相公,景祐間工部郎中,因指揮士卒採石護北海塘有功,沿江各地紛紛立祠紀念,如靖江殿、鎮海殿、安瀾殿、靜海殿等,這些祠名逐漸演變成地名,並反映了沿江人民要求治理江塘,徵服海患的願望。由名人的讀書、講學等演變而成的地名
  • 楊家坪謝家灣……重慶有姓氏的地名 知道來歷嗎
    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楊家坪商圈 陳林 攝 熟讀《百家姓》後你能數出多少姓氏地名?乘坐軌道交通2號線從九龍坡往渝中方向出發,依次下來分別是姓「楊」的楊家坪、姓「謝」的謝家灣、姓「馬」的馬家堡,沿途周邊還有肖家灣、王家坡……軌道交通2號線 鄒樂 攝 重慶以姓氏命名的地名,結合《百家姓》來看,你能數出多少來?
  • 中國最最搞笑的地名集,中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看看你能讀對幾個...
    很有意思,發給你的朋友也樂一樂吧!  中國地大物博,文字歷史源遠流長,多音字、形體相似比比皆是,很多被用於中國地名,誤讀地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習慣成自然,往往錯了也不知道。這位主播回應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在最新版的《新華字典》上,六隻有liu一個讀音。但是,六(lu)作為地名的發音,在之前的字典中一直都是存在的。直到《新華字典》最近的兩次修訂,才取消了這個音,統一讀成liù 。  2、蔚縣  蔚(yù 玉)縣,古稱蔚州,為「燕雲十六州」之一。河北省張家口市轄縣。
  • 你可知道這些美國地名的由來?讀完分分鐘變美國地名專家!
    出自於西班牙語的 Sierra Nevada,即內華達雪山,是美國西部的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山脈,形成於侏羅紀晚期的造山運動。Nevada 意為「積雪的」,用於形容這座山的高。後用作州名。 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又譯新罕布夏州):B 類。Hampshire 就是英國本土的漢普郡。
  • 重慶有條老街,代表著真正的老重慶,因《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走紅
    老重慶城分為上半城和下半城,十八梯位於較場口,是從上半城通到下半城的一條老街道,全部由石階鋪成,將山頂的繁華商業區與山下江邊的老城區串聯在了一起。據說,在明朝的時候,這裡本來有口水井,附近的居民都飲用這口井裡的水。由於這口水井距離居民的住處正好十八步石梯,故而得名「十八梯」。
  • 拓展丨古代成語中的地名,你知道多少?
    為道教發祥地之一牛山灈灈 牛山:山名,在山東臨淄境內。《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苦彼濯濯也。」今用牛山濯濯形容禿山。泰山壓頂泰山:在山東泰安市境內。泰山是五嶽之首,東嶽。在山東省泰安市。比喻極大的壓力或打擊。
  • 重慶特色| 地名,山水之城的特別符號
    地名作為一種漢字標籤作為一種城市的底蘊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一個地區的文化與歷史重慶有山有水
  • 黃陵消失的地名-你知道石山村到縣城有十幾個地方?
    黃陵消失了的地名 文/ 任宗耀 在召開非遺會間隙,我聽石山村木雕傳承人劉雙泉問我,你知道從石山村到黃陵縣城有十幾個地方?我說不知道,願聞其詳!
  • 河南新鄉:這些地名中的店、鋪,你知道多少?
    有時名字從家訓族譜來,追根溯源我們知道了先祖的故事;有時名字記錄著某些歷史的重要時刻,我們被賦予了時代的使命;有時名字藏著父母對我們、對生活的期盼……不僅是人的名字,地名也蘊藏了其獨有的歷史和故事。由此可推斷,新鄉境內帶「鋪」字的地名大都是設過鋪司的地方。不過,如今人們通常把這些帶「鋪」字地名的地方理解為有商鋪或開設了客棧的地方,這樣的理解也沒有錯。古時候官方設立驛站,主要專供官差、信使在此交接文書,接替送往下一站,或略事休息,直奔目的地。
  • 安徽各地地名由來 丨 下篇
    如果您感興趣,可以加入我們的社交圈:越野跑步請聯繫大馬:17755170942(微信號)戶外徒步請聯繫綰綰:YORAN123456(微信號)上兩篇:安徽各地地名由來 丨 上篇 & 安徽各地地名由來 丨 中篇 分別介紹了本省的11座城市及下轄各區縣的名字來歷。
  • 韓國地名有多少是抄襲中國的?
    中國地名都是歷史積澱下來的,中國有五嶽,於是乎半島選了五座大山,定名為五嶽,分別是中嶽八公山、東嶽吐含山、南嶽地理山、西嶽雞龍山和北嶽太伯山。半島這樣大規模的照搬抄襲,實在是有些「粗暴」據載朝鮮半島有記載的最早的地名,都是由漢朝給命名的。
  • 安徽合肥:從「撮」到「疃」,這些地名你讀對了嗎?
    作者:束文杰前幾年,網絡上出現大量關於「難讀地名」盤點,抑或是「易讀錯地名」。總之,很多人看到這些地名,雙眼一懵,張口就露了餡。當然,這也不能說明人們素質水平如何如何,實在是因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外國人不也說了嘛,人家「洋字碼」才26個字母,咱們漢字實在難懂。這不,據目前收錄最多的大型字書《中華字海》,漢語單字有85568個。另有通過專家鑑定的北京國安諮詢設備公司的漢字字庫,收入有出處的漢字91251個,據稱是目前全國最全的字庫。合肥的地名呢?其實也有不少難懂的字,今天不妨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它們。
  • 原來梅州這些地名是這麼來的!你知道幾個?
    說起咱們中國那真是幅員遼闊有34個省級行政區333個地級區劃2845個縣級區劃39945個鄉級區劃每個地方又有許多街道、轄區……所以,要說中國到底有多少地名梅州城區的北郊有一座山叫「三鄉寨」,它位於梅州盆地的最北端,像一扇厚重的屏風護衛著梅城。以「寨」命山名,並非三鄉寨的「專利」,在梅城周圍還有明陽寨、聖人寨等高山。
  • 「文化高新」冷水溝、香爐山……科學城內這些地名,你知道怎麼來的...
    】就帶領大家去了解西部(重慶)科學城內一些地名的來歷香爐山香爐山位於西永街道西邊,與陳家橋街道接壤。站在香爐山頂,既可遠眺重慶大學城的勃勃生機,也可俯瞰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的日新月異,可謂是一處絕妙打卡地。冷水溝冷水溝位於西永街道東面中梁山脈,與歌樂山接壤。因兩山之間有一條潺潺小溪,自山頂流瀉而下,其水清涼無比,故名冷水溝。
  • 「武」字開頭的地名有多少?它們有什麼含義?記得收藏!
    在中國縣級以上的地名中,有不少是「武」字開頭的,我知道的就有好幾個,要是認真地數下,差不多有35個之多。這些「武」字開頭的地名,都是古代歷朝歷代留下來的,有一定的歷史。在古代,一個新王朝的建立往往需要靠武力,就因為武力在立國還有治國的重要體現,才使得它經常被作為某個地名的開頭,這還有一定的象徵意義!
  • 廣州有四座山:除越秀山和白雲山,另兩山是羊城地名源頭,在哪?
    在遠古的時候,由於地殼運動,海陸變化,珠江三角洲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海進海退,即使是數千年前,廣州大部分地區仍是一片茫茫的大海,然後,經歷了「滄海桑田」,才漸漸形成陸地,才漸漸有了部落與村舍,才開始了廣州兩千多年的建城歷史,即使到了宋代,廣州城下仍被稱「小海」。
  • 「花鳥魚蟲」、「白鶴成仙」……荔灣這些地名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我們生活的荔灣,有很多頗具傳說色彩的地名故事。以芳村為例,行至芳村,你會發現,有很多以「花」和「鳥」為名的地方。除此之外,美麗的荔灣還有一些以動物為名的地方今天,小荔給大家盤點一下這些有趣的地名故事花地素有「花卉之鄉,盆景之地」的花地,原名實為「花埭」。「埭」為土堰之意,這一帶地勢低下,水網密集,人們修建了大量土堰來圍護花田,形成了堤堰曲折、花草繁茂的景象,因此而得名。
  • 古鎮邑城地名文化①
    遠看興龍山、南山、皇母山、元寶山四面環山,藏風聚氣,諸是祥和之地,歷代郡候穩坐邑城。古時元寶山駐軍設烽火臺,至今南山「臺的地」就是當年烽火臺遺址。時代變遷,水土流失,戰火塗炭,又可能是戰爭殺伐屠城,致使戰國時期(公元前400年左右)不知何原因城址南遷一公裡,所為現在的「城裡地」(現在的鎮政府以西至五岔路),也有可能是旱年取水太遠的原因才遷址城裡地。苦無記載只是推斷,不敢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