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高僧高旻寺德林長老圓寂 享壽101歲(圖)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一代高僧德林長老法相。

  昨晚,高旻寺一直大門緊閉。司新利 攝

  俯瞰揚州高旻寺一角。

  本報訊(記者 姜濤)2015年6月22日19時許,揚州高旻寺德林長老圓寂,世壽101歲。大和尚在去年過100歲生日時曾笑談自己是「100歲」的小和尚,如今,一代高僧撒手西歸,噩耗傳來,四眾哀慟,海天同悲。

  德林長老19歲在高旻寺依來果和尚出家,蒙來果和尚器重,成為臨濟正宗第四十七世傳人,1984年繼任高旻寺第四十七代方丈,2005年退居。德老秉承來果老和尚衣缽,弘揚祖風,整肅規約,唯倡參禪悟道,精進修持,僧眾和合,秩序井然,為各方信善所宗仰,來歸問法者不計其數。臨濟宗風,高揚遠播。

  老和尚看似嚴厲的外表,背後卻是一顆慈悲的心,嚴厲的力量來自慈悲心。要知道,80多年之前,德林長老接過來果老和尚的衣缽,以重建祖庭為己任,扶剎竿於既倒,興伽藍於廢墟。以高年碩德,精心策劃,廣結善緣,先後建成大雄寶殿、禪堂、天中寶塔、水晶宮、大講堂、鍾之巔等,大計宏圖,固為佛日增輝,亦為河山生色。

  德林長老以一顆菩提心,把高旻寺建設成現在這座恢宏的寺廟,同時又精心維持了禪寺的嚴格家規。僧人守戒律,自不消說,高旻寺一不賣門票,二不賣香火,三不做經懺佛事,一心參禪,求明心見性,見性即是成佛。老和尚設計的高旻寺禪堂,能容納五百人跑香、坐香,被稱為「中國第一禪堂」。

  長老一生,流水行雲百餘年,該擔當時擔當,該放下時放下,末後一著,盡現禪者本色。

  目前,高旻寺相關工作暫由文龍高僧主持。

  【痛悼大師】

  大明寺方丈能修——

  德老跟揚州有緣

  大明寺方丈、市佛教協會會長能修法師驚悉德老圓寂,第一時間就趕到高旻寺協助料理德老後事,記者採訪他時,能修方丈一臉憂戚,他難過地說:「德老跟揚州有緣,從小就在揚州出家,從19歲到現在,82年間一直沒有離開過高旻寺。他老人家慈悲而智慧,特別是在文革後,重樹高旻宗風,恢復高旻寺全部佛教建築,作了很大貢獻。他農禪並重,每天堅持出坡,帶領僧眾勞動坐禪。興叢林,建道坊,是這些年來德林老和尚一直在做的事情,高旻寺內大大小小的建築幾乎都融入了德林老和尚的心血。」

  揚州文化學者馬家鼎——

  德林為高旻寺而生

  高旻寺因德林而興

  揚州文化學者馬家鼎先生與德林長老因緣甚殊,他的叢書《揚州畫舫新錄》中曾專門記載了德林大和尚的功德。他說,德林是位大德高僧,一位了不起的僧人,「有學問、有能耐、有毅力、有擔當,並且與時俱進。德林為高旻寺而生,高旻寺因德林而興。他出家以來始終都在高旻寺,堅守如一。如果說星雲大師胸懷開闊,放眼世界的話,那麼德老就是堅守高旻寺,堅持佛教傳統,把一生獻給了高旻寺,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傾注了他的心血。」

  德林長老用了30年的時間重建高旻寺,然而至今知曉他的人生經歷、懂得他的思想特質的人並不多。對於這位身體瘦削目光堅毅的百歲高僧,馬家鼎很有興趣記錄德老的故事,讓外界通過了解一個人的歷史,了解中國佛教的歷史,了解禪宗正在發生的事。

  馬家鼎先生告訴記者,對於這個請求,德林法師這樣說:「為我寫傳記?不寫,不想寫。不寫還能保持本來面目,一寫我的本來面目就變了。」

  【現場·高旻寺】

  盼送長老最後一程

  百餘香客深夜守候寺外

  昨晚7點30分,記者來到高旻寺,寺廟大門緊閉,門外聚集著一些香客,低聲交談著。

  「聽說德林老和尚走了,過來看一看,送一程。」一位村民告訴記者,德林長老在高旻寺擔任住持幾十年時間裡,周圍的村民對他都很熟悉,「附近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無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種難以割捨的感情」。

  當天晚飯過後,村裡傳來高旻寺德林長老圓寂的消息,不少村民便趕來看望,想送德林長老一程。眼看大門緊閉,村民想進去卻被守門的師傅婉拒,便三五成群聚集在門口守候。

  隨著德林長老圓寂的消息在網上擴散,通往高旻寺的水泥村道上,不斷有車輛駛來。當晚,省、市、區宗教局等單位的車輛先後駛入高旻寺,其他車輛人員則一律禁入。但被攔下的香客和車輛仍堅持守候在門外,不願離去。

  晚9時許,一位小夥子乘坐的士來到高旻寺門口,見寺門緊閉,下車後便面朝寺廟方向,單手作揖後離開。隨後,不斷有本地香客從各處趕來,盼見德林長老最後一面。

  「從網上看到的消息,朋友看到後堅持要過來看一看。」市民孫女士家住西區,當晚從網上看到德林長老圓寂的消息,便驅車趕來,眼看不能進入,她和朋友面朝高旻寺拜了三拜後也離開了現場。截至夜裡10點,部分香客、村民陸續離開,但門口仍聚集百餘人。

  記者走訪中了解到,30多年前,高旻寺百廢待興。1984年5月,請回德林長老擔任高旻寺住持。德老以重建祖庭為己任,他擔任住持的幾十年,高旻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乎是憑他一己之力,將高旻寺修成現在這個樣子,你想想,高旻寺不收門票不賣香火,不做經懺佛事,很不容易。」一名香客激動地說,「可以說,高旻寺現在的樣子,是德林長老一手設計監工,甚至小到一棵樹,都是他親自栽植。」

  截至昨晚11時記者離開時,門外聚集的香客村民仍有近百人。

  記者 郭佳佳

  【現場·醫院】

  德林長老最後時光讓人感動

  在蘇北住院期間常回寺中忙碌

  昨天上午,醫院尊重長老意願送他返回高旻寺

  蘇北醫院1號樓10樓,老年醫學科66病床,過去的幾個月裡,德林長老一直在這裡接受治療。而在這期間,只要身體稍微好一點,他就執意要回高旻寺。昨天上午10點半,德林長老從蘇北醫院離開,返回高旻寺。

  1

  春節後入院治療

  2005年就發現心臟功能不好

  「我們醫院非常重視,給他安排了最好的病房,由最好的醫生進行治療。」老年醫學科護士長沈志梅說,德林長老身體不好,已經很長時間了,「我第一次跟他接觸是在2005年,當時他的心臟功能不太好。」

  「去年年初時,德林長老的心臟功能不好,房顫,我們也找來了上海的專家,」蘇北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張旭東向記者表示,當時專家就建議他安裝起搏器,「但德林長老不太願意安裝。」去年,有個以色列專家來蘇北醫院交流,張旭東還專門帶這位專家到高旻寺,動員德林長老做介入性治療,「但是大師還是不願意。」

  從今年春節開始,德林長老的身體就明顯消瘦了,身體狀況也不如從前,「之後就開始在我們醫院進行保守治療。」

  2

  牽掛寺中事務

  住院期間經常回寺裡忙碌

  德林長老住院也是斷斷續續的,「身體稍微好一點就要回寺裡去,忙完了再跑過來做治療,」沈志梅說,有時給德林長老治療進行到一半、掛水剛到一半時,他就堅持要回寺院去,「我們每天都叮囑他,能不能不要這麼辛苦了。但他對寺院裡的事情真的非常上心,非常認真。」

  在今年5月份,蘇北醫院為德林長老做了CT,顯示他食管下段有病變,「本身有感染,身體也慢慢變弱。」

  「德林長老的身體狀況社會各界都非常關心。作為管床醫生,我們也深知責任重大,治療方案也是反覆研究。」張旭東向記者表示,就在前幾天,德林長老又回到醫院,「進食不好。」為此在不久前,醫院專門從上海華東醫院請來兩位專家,專門帶來了營養液並做了會診,「我是希望把胃管插起來,上海的專家跟我們的意見也是一致的。」不過,德林長老本人堅持不願插管。

  3

  尊重大師意願

  昨天上午出院返回高旻寺

  「情況不好,我們醫生護士一直守在德林長老周圍。長老是19日病重的,最後這幾天,長老其實已經不能說話了。」沈志梅說, 「端午節前後這幾天,我們怕他皮膚受損,所以把皮膚所有容易受壓迫的地方都保護起來了。」

  昨天早上,沈志梅是7點半趕到醫院的,她回憶說:「長老當時心律比較快,基本在140左右,氧氣血氧飽和度後來降到只有40多,我們為大師使用了氧氣面罩,但他就是不願意用。」

  在昨天上午10點半,在120車輛的護送下,德林長老返回高旻寺,「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選擇尊重病人的選擇。」據悉,在出院前,醫院還為德林長老使用了升壓藥,以保證從醫院到寺廟的途中不會出意外。 記者 臧曉松

  德林長老簡介

  釋德林,法名禪悟,字德林。河北豐潤人,1915年出生。19歲在揚州高旻寺出家,蒙來果禪師授以臨濟心印,隨住高旻寺多年,1984年繼任高旻寺第四十七代方丈,2005年退居。

  德林老和尚被譽為禪門泰鬥,20多年來致力重建文革毀壞的高旻寺,恢復坐香和打禪七制度,整肅禪規,重振宗風。每年從世界各地到高旻寺禪修者,數以千計。

  2008年2月28日至3月6日,老和尚曾赴港主持寶蓮禪寺禪七活動,在他的倡導下,寶蓮禪寺一改家風,允許女眾進入禪堂修行。

相關焦點

  • 高旻寺德林長老圓寂,享壽101歲
    >
  • 揚州高旻寺德林長老圓寂 曾設計"中國第一禪堂"(圖)
    揚州高旻寺德林長老圓寂
  • 高旻寺101歲德林長老圓寂
    >
  • 百歲德林老和尚圓寂:被稱禪門泰鬥 一己之力重建高旻寺
    禪門泰鬥百歲老人德林老和尚圓寂。德林長老的百年人生充滿傳奇,30多年前,在眾人的邀請下,他憑藉一人之力,重建高旻寺,現在的高旻寺一不賣門票,二不賣香火,三不做經懺佛事,一心參禪,求明心見性,見性即是成佛。老和尚設計的高旻寺禪堂,能容納五百人跑香、坐香,被稱為「中國第一禪堂」。百歲德林老和尚圓寂,整個佛教界都在紀念他。
  • 禪門耆宿德林長老圓寂 山河失怙四眾哀思
    德林長老住持寺院高旻寺禪門耆宿德林長老(圖片來源:資料圖)高旻寺  大公佛教22日訊 (記者 王冠)2015年6月22日夏至日十九時許,揚州高旻寺德林長老圓寂,享年101歲。長老一生,傳承正法眼藏,修復祖師道場,精進勇猛,直下承當,今於末後一著,懸崖撒手,解脫生死,寂滅為樂。  德林長老,名禪悟,河北豐潤人,1914年出生。19歲於高旻寺來果老和尚座下披剃出家,同年於寶華山隆昌律寺受具足戒,長老親炙來果老和尚教誨,長達二十餘年,耳提面命,朝夕悟研,盡得臨濟宗心傳,為臨濟正宗四十七世正胤。解放後在上海靜七茅蓬,1958年後進工廠參加勞動。
  • 德林老和尚圓寂 系高旻寺第四十七代方丈
    2015年6月22日夏至日十九時許,揚州高旻寺德林長老圓寂,享年101歲。長老一生,傳承正法眼藏,修復祖師道場,精進勇猛,直下承當,今於末後一著,懸崖撒手,解脫生死,寂滅為樂。德林長老的百年人生充滿傳奇,30多年前,在眾人的邀請下,他憑藉一人之力,重建高旻寺,現在的高旻寺一不賣門票,二不賣香火,三不做經懺佛事,一心參禪,求明心見性,見性即是成佛。
  • 紀念德林長老圓寂兩周年 《德林長老書法集》徵稿啟事
    高旻寺德林老和尚(圖片來源:資料圖片)德林長老(1915—2015),當代禪門宗師,出家梵行八十餘載,其道範倍受各界敬仰,曾任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江蘇省佛教協會顧問,揚州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揚州市邗江區政協常委
  • 【佛教動態】德林老和尚於揚州高旻寺安詳示寂
    >年6月22日夏至日十九時許,揚州高旻寺德林長老圓寂,享年101歲。長老一生,傳承正法眼藏,修復祖師道場,精進勇猛,直下承當,今於末後一著,懸崖撒手,解脫生死,寂滅為樂。1984年5月,德林長老回高旻寺銷假,繼任高旻寺第四十七代方丈,2005年退居。
  • 德林圓寂,24小時不得搬動肉身,49位比丘誦經49天(星雲大師送輓聯,大和尚遺願披露)
    一代高僧,撒手西歸,噩耗傳來,四眾哀慟,海天同悲。長老一生,流水行雲百餘年,該擔當時擔當,該放下時放下,末後一著,盡現禪者本色。我們共同祈願長老不舍眾生,早日乘願再來。高旻寺「德林長老治喪委員會」已正式對發出訃告: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江蘇省佛教協會顧問、揚州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揚州高旻禪寺中興寺主德林老和尚,於公元2015年6月22日(農曆乙未年五月初七日)18時58分在高旻寺自在示寂。世壽101歲,僧臘82年,戒臘81夏。
  • 高旻寺,禪宗古道場
    ——純道題記 高旻寺始建於隋代,屢興屢廢,且數易其名,清初重建為行宮。高旻寺位於揚州市南郊古運河與儀揚河交匯處的三汊河口,清代揚州八大名剎之一。作為歷史名剎,祖師道場,自清初以來,高旻寺龍象迭起,法脈綿延不絕,為中國禪宗首要門庭,惠澤學人無數。
  • 禪宗泰鬥高旻寺德林老和尚圓寂一周年
    乙未年五月初七晚六時許,揚州高旻寺長老德林老和尚歇下萬緣從容而去,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百年歲月無往無休。 德林長老,名禪悟,河北豐潤人。1914年出生,19歲於高旻寺來果老和尚座下披剃出家,同年於寶華山隆昌律寺受具足戒。 德林長老親炙來果老和尚教誨長達二十餘年耳提面命,朝夕悟研,盡得禪宗心傳。
  • 德林長老:高旻寺乃「九龍之珠」 虛雲禪師在此開悟
    編者按:2015年6月22日晚7時許,揚州高旻寺德林長老(1914—2015)圓寂。德林長老生前秉承來果禪師衣缽,弘揚祖風,整肅規約,參禪悟道,精進修持,僧眾和合,秩序井然,為各方信善所宗仰,來問法者不計其數,臨濟宗風高揚遠播。如今一代高僧撒手塵寰,四眾哀慟,海天同悲。
  • 一代高僧撒手西歸 四眾哀慟海天同悲
    一代高僧,撒手西歸,噩耗傳來,四眾哀慟,海天同悲。德林長老,河北豐潤人,1915年出生。19歲投高旻寺披剃出家,親炙來果老和尚教誨,長達二十餘年,耳提面命,朝夕悟研,盡得臨濟宗心傳,經序為高旻寺四十七世法嗣。1984年5月,經多方磋商,請回德林長老擔任高旻寺住持。德老以重建祖庭為己任,扶剎竿於既倒,興伽藍於廢墟。
  • 百歲德林老和尚:出家八十多年從未離開高旻寺
    編者按:2015年6月22日,揚州高旻寺德林老和尚(1914—2015)圓寂。德林老和尚生前秉承來果老禪師衣缽,弘揚祖風,整肅規約,參禪悟道,精進修持,僧眾和合,秩序井然,為各方信善所宗仰,來問法者不計其數,臨濟宗風高揚遠播。如今一代高僧撒手塵寰,四眾哀慟,海天同悲。
  • 德林長老:所有寺院都是最高學府
    德林長老,河北豐潤人,1915年出生。19歲投高旻寺披剃出家,親炙來果老和尚教誨,長達二十餘年,耳提面命,朝夕悟研,盡得臨濟宗心傳,經序為高旻寺四十七世法嗣。1984年5月,經多方磋商,請回德林長老擔任高旻寺住持。德老以重建祖庭為己任,扶剎竿於既倒,興伽藍於廢墟。以高年碩德,精心策劃,廣結善緣,先後建成大雄寶殿、禪堂、天中寶塔、水晶宮與大講堂等。大計宏圖,固為佛日增輝,亦為河山生色。
  • 【開示】德林長老:所有寺院都是最高學府
    我們了解到,您祖籍河北,於1934年在高旻寺出家,同年受具足戒於隆昌寺。長老慈悲,請為我們開示您當時的出家因緣。德林長老:我是十九歲依來果老和尚出家的,近八十年了。談到出家,第一,出家,本來從在家走向出家,是人生一個重大轉變。在家和出家是不一樣的,為什麼要出家?就是對人生的一個感受。第二,是宿願所追。
  • 德林長老:開示禪與教的關係
    記者:高旻寺是我國著名的禪宗道場,有人說,「禪者,佛心;教者,佛語」,請您給我們開示一下禪與教的關係。德林長老:你把它們分家啊?禪,是世出世間法的根本,是一切法的根本。假如說,你這個人沒有禪了,你就是死人。沒有禪了,這個世界就沒有了。所以,你對這個禪要有足夠的認識。
  • 悟明長老圓寂 千人見證「觀音老人」成就肉身菩薩
    華夏經緯網7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前「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悟明長老圓寂,22日舉行肉身封缸大典,由世界佛教僧伽會長了中長老、前「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良長老與淨律寺住持廣元長老封缸,俗僧千人見證。寺方並遵老和尚遺囑,一連舉行49天「大悲懺法會」,訂9月5日舉行追思大會。悟明長老俗名李林泉,河南人,先後創立護國大悲院、海明寺、美國洛杉磯護國禪寺,有「觀音老人「之稱,19日往生,享壽102歲。責任編輯:王佳
  • 一代高僧惟賢長老舍利入塔 重慶千人雨中相送
    塗山寺惟賢長老舍利塔圖 304(攝影:正宣)重慶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智豐法師主持法會儀式(攝影:正宣)2014年6月5日上午,重慶佛教界在南山塗山寺隆重舉行一代高僧惟賢長老靈骨舍利入塔祈禱法會。他深切地緬懷了一代佛門大德惟賢長老一生的弘法歷程,高度評價了惟賢長老的品德和學養。他說:去年2月2日長老舍報西去,一年來,我時常處在對長老深深的懷念之中。他的諄諄教誨時時在我耳邊縈繞,他那慈顏悅色、單薄而堅強的形像時時浮現在我的眼前,指引著、激勵著我們在弘法利生的道路上完成他未盡的事業。今天,我們在此隆重舉行一代佛門大德惟賢長老靈骨舍利入塔祈禱法會,緬懷和追思長老的恩德。依然感到無比的沉痛和難忘。
  • 【獨家報導】永惺長老圓寂荼毗 七彩舍利 晶瑩光亮
    在佛教中,舍利通常指高僧大德們圓寂後遺留下來的身骨,頭髮或遺體,火化時結成的結晶體,它作為佛教的聖物而受到尊崇。佛教敬仰和崇拜舍利是從佛祖釋迦牟尼的舍利開始。2500年前釋迦牟尼佛涅槃,弟子們在火化他的遺體時從灰燼中得到了一塊頭頂骨、兩塊肩胛骨、四顆牙齒、一節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顆珠狀真身舍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