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按照 「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開展全面的線上教育,借力「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全面保障轄區80所中小學校、超過12萬名師生在線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為全面了解轄區學生對線上教育的反響,2月底羅湖開展了一場大型問卷調查,共回收問卷75000多份,超過95%的學生對羅湖線上教學給予較高評價。其中對線上教學平臺的滿意度達95.7%,對教師線上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滿意度達98.1%,對線上教學效果的滿意度達95.0%。在3月27日舉行的羅湖「雙周發布」智慧教育專場上,羅湖區教育局、區智慧城市建設中心與騰訊教育帶來「智享教育 雲啟未來——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上線了」主題發布,並透露了上述信息。據介紹,羅湖區智慧教育雲平臺未來將實現全角色、全年級、全學科100%覆蓋,全區80所中小學校100%開通,推動羅湖區教育信息化升級,力爭打造「智慧教育羅湖樣本」。
全區6萬餘名師生使用該平臺,平均每周超過100萬人次使用
▲羅湖區教育局局長殷剛
羅湖在線教育為何能獲得超高評價?羅湖區教育局局長殷剛表示:「在羅湖區的『線上教學戰疫』中,雲管理統籌兼顧,確保在線教學有序高效;雲平臺轉『危』為機,讓線上教學真正落地;雲教研先行示範,助力空中課堂百花齊放。」
在「雲管理」方面,羅湖出臺線上教育實施方案、平臺操作指引等,做到一校一策、一科一案。同時組建團隊,明確分工,確保線上教育有序高效。2019年,羅湖牽手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企業之一的騰訊公司,建設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項目,建設統一的「網際網路+教育」大平臺。
2020年2月7日,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提前上線,僅用1個星期,羅湖區80所學校,5千餘名教師,8萬餘名學生,10萬餘名家長信息迅速錄入雲平臺。並利用平臺強大的連接功能,打通平臺與企業微信、個人微信,實現了直播功能。全區有6萬餘名師生使用這個平臺,平均每周使用超過100萬人次。
在此次「停課不停學」行動中,羅湖區教育局創新地將騰訊大數據平臺應用與在線上課相結合:學生、老師登錄智慧校園平臺使用作業、考勤、精品雲課等應用,通過大數據平臺便可採集相關數據,能實時展示全區考勤情況、學生作業提交情況、精品雲課在線聽課情況等,實時了解全區的在線學習進展情況。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羅湖教育「空中課堂」百花齊放,文化課、科學實驗課、剪紙藝術課、繪畫手工課,心理健康疏導課、居家運動體育課等為學生帶來了豐富的課程體驗,其中音樂學科研發音樂雲課84節,21節入選深圳市空中課堂,點擊率達到6萬多人次。
此外,羅湖區200多位省、市、區級名師開發網絡培訓課程85個專題,已上線課程63個專題。分層分類教學、個性化指導成為羅湖線上教育的亮點。
讓教育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真正享受到教育信息化帶來的智能教育服務
▲羅湖區智慧城市建設中心主任樂知
近年來,羅湖紮實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將智慧教育雲平臺、教育管理信息化納入「智慧城區」建設中,形成全區一盤棋統籌布局。
羅湖區智慧城市建設中心主任樂知介紹,探索區域級精品教育的創新與實踐,羅湖提出了全新的羅湖區智慧教育雲平臺建設模式,推動羅湖區教育信息化全面升級,打造羅湖智慧教育應用生態圈,實現全區統一購買服務、部署使用,覆蓋全區80所中小學,達到全角色、全年級、全學科100%覆蓋的應用目標。
樂知指出,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的建設,在全國首創完全基於應用使用效果付費的「羅湖模式」,實現從建設模式到採購服務的轉變,從先付費建設到按應用效果付費的模式轉變。促進應用提供方努力完善應用,讓羅湖區教育體系獲得更符合需要的應用服務。
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可提供全周期、全流程、系統化、個性化的教育教學服務。平臺將以「智能」為驅動,以「應用」為抓手,以「過程性評價」為基礎,讓教育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真正享受到教育信息化帶來的智能教育服務。
平臺三大建設特點——
基礎平臺:系統集成,一號打通。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與微信實現打通,用戶只需使用微信即可登錄平臺,並使用所有的應用服務。以前需要安裝很多的APP。現在老師只需安裝企業微信APP、學生及家長只需使用微信小程序即可。殷剛透露,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將實現老師、學生、家長三個百分之百覆蓋。
應用中心:無限擴展,一網打盡。在應用中心,既可以上線自行開發的應用,也可以引入其他先進應用,從而實現平臺應用無限擴展。
數據中心:精準分析,一屏智享。雲數據中心能夠實現所有應用數據的匯集,打通數據孤島,讓數據可以流動,實現共享和分析再應用。
為教育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提供多維度服務
對教師而言,實現減負增效,重構教學模式,為重塑評價體系創造條件。通過大數據中心,老師可以精準的把握每個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有針對性的給予輔導,做到因材施教;根據班級知識點的整體掌握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設計與調整教學計劃,實現分層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來重構教學模式。
對學生而言,實現多維度評價,讓學生開展自適應學習,感受進步的喜悅。平臺的學情分析功能可以完整的記錄學生的學業情況、變化趨勢、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發現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平臺提供的智能作業,可以生成屬於學生個人的個性化作業,幫助學生針對自身薄弱環節加強鞏固練習。平臺建立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可實現不同主體對學生發展的全面了解和綜合評價。
此外,對家長而言,實現智能輔導,高效陪伴孩子學習,共同呵護孩子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對教育管理者而言,為科學決策、提高管理效能提供有力支撐。
下一步,羅湖教育還將把智慧教育納入學校改革教學方式的長遠規劃。推動高質輕負課堂教學改革,推進技術支撐教育治理,高質量完善基礎設施環境。
雲平臺建設背後:融合五項核心技術、三大中心和一個生態
▲騰訊教育副總裁王帥
作為羅湖區智慧教育雲平臺的服務提供方,騰訊教育副總裁王帥從技術層面,全面解讀了平臺建設背後融合創新的五項核心技術、三大中心和一個生態。
為實現這一願景,騰訊教育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五大前沿核心技術為依託,全面助力平臺穩定、高效、安全運行。通過多年累積,騰訊教育打造了全方位、多元化、高質量的生態網,將為羅湖教育輸送優質資源。
連接中心是以騰訊智慧校園平臺、微信生態為基礎構建的一體化信息管理平臺,旨在融通教育應用生態,實現家、校、管理者的高效溝通和管理工作落地;內容中心將打造以人工智慧教育為亮點的教學管理平臺,接入多元化教學課程模型,以平臺技術助力生態中心的打造;生態中心將對以智慧校園為核心的數位化連接中心進一步升級,開放的生態接口將推動羅湖教育實現生態全角色統一、多平臺融合、全應用打通的目標,智慧校園2.0新生態將助力羅湖打造教育智慧集合器。
在生態資源的助力上,騰訊經過2012年組織架構變革後,生態化運營概念在騰訊成為重要經營策略,通過多年累積,打造了全方位、多元化、高質量的生態網,為羅湖教育輸送優質資源。
王帥表示:「騰訊教育基於過去為全國400餘家教育主管部門、超過4億用戶提供教育服務的行業經驗,以及騰訊21年的網際網路技術積累,將『科技+教育』的數位化模式與羅湖教育深度結合,助力打造『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智慧教育羅湖樣本』。」
下一步,騰訊教育將與羅湖教育共同打造「星火計劃」,提供信息化素養課程,從「思維進階」「技術提升」「項目方法」「理論創新」等維度全面提升羅湖教育人才信息化素養。
記者:尹維穎
通訊員:楊然
編輯:周曉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