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son的品牌歷史,幾乎就是一部由巨星組成的傳奇歷史。
不管你是籃球迷,網球迷還是橄欖球迷,你多多少少都聽說過Wilson這個品牌。作為幾乎是體育世界裡最著名的「W」,Wilson從誕生起總共「贏得」了500個網球大滿貫,61個高爾夫冠軍,20個NBA冠軍、93個棒球職業聯賽冠軍和52個超級碗,並且見證了桑普拉斯、喬丹和費德勒等一眾巨星的傳奇時刻。
今天,就讓我們看看,這個體育世界最著名的「W」的故事。
文 / 北力
編輯 / 殷豪男
《體育品牌說》是由體育夢工場推出的專題欄目。我們將目光對準體育圈內的龍頭品牌,通過歷史科普+營銷案例分析的形式,總結這些品牌故事所帶給我們的啟示。
01
肉類加工廠誕生的傳奇
1913年,一家名為Sulzbergerand Schwarzchild的大型肉類加工廠想做點新的生意——畢竟動物身上除了肉之外,還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地方。Sulzberger Schwarzchild尋求把動物身上的資源利用到最大化,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產業鏈。於是,他們把動物身上的副產品,用來製作生產外科用的縫線、樂器弦,後來慢慢發展到了生產網球拍、橄欖球裝備等簡易體育裝備,甚至是輪胎——
Ashland生產公司,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公司的命名,就取自於公司所在的芝加哥4100 S. Ashland道路。
這個物盡其用的運營方針看起來很美,但也在計劃外過多消耗了公司自身的資源和精力,導致他們卷進了「被出售」的困境中。就在危難之際,一個名為「Wilson」的男人拯救了他們。「Wilson」全名為Wilson E Thomas,這名出生於1868年的美國男子,之前在一家名為Morris & Company的肉製品加工公司擔任總裁。雖然他的主業是肉食品加工,但Wilson卻對體育用品行業情有獨鍾,在他眼裡,體育產業的未來發展空間一片廣闊。Wilson E Thomas其人Wilson E Thomas
1915年,誓要在體育產業大幹一番的Wilson E Thomas,接手了困境之中的Ashland公司,成為了Ashland生產公司的總裁。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接手公司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原公司名稱冠上了自己的大名「Thomas E. Wilson Company」,並開始把生產重心放在體育用品的生產上。
甚至,為了推廣自家最得力的運動服和高爾夫球包產品,他們為自己的產品推出了「兩年無條件保修」服務。隨著市場業績逐漸回暖,一家瀕死的公司,靠著體育用品,在三年內又重新變得生龍活虎了。1918年,帶公司走出泥潭的Wilson E Thomas因個人原因離職,接替他的則是Lawrence B. Icely——一個真正來自體育產業的內行人士。領頭人的更替沒有減緩公司的發展,他們持續高歌猛進。
那年年底,他們的銷售額達到了100萬美元的裡程碑。隨後,棒球和橄欖球等美國國民運動的授權產品製作,也被提上了公司的日程。他們先是和芝加哥小熊隊達成了合作協議,Wlison將負責給他們生產球衣;1922年,Wilson又和棒球明星Ray Schalk合作,生產出了一塊接球手手套。這款高質量的手套一經推出,在當時便成為了行業標杆之作。
1931年,公司的名字終於被確立了下來,「Wilson Sporting Goods Company」,「Wilson 」的聲名一直沿用至今。後來進入世界大戰時期,他們不得已承擔了給軍隊生產頭盔的任務,複雜的戰爭局勢,讓Wilson前進的腳步有所減緩。但一等戰爭結束,Wilson便大手筆籤下了網球明星傑克-克拉默,跟他進行了深度合作,推出了「傑克-克拉默」籤名系列產品。在此後的三十年中,傑克-克拉默各系列產品總共售出了1000萬套以上。
但對於Wilson來說,更重要的裡程碑產品誕生在1941年——Wilson成為了NFL的官方橄欖球提供商。02
「荒島餘生」的好夥伴
在體育營銷中,「如何和明星合作」是必學課程,而Wilson也深諳此道。雖然對於美國民眾來說,Wilson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但對於海外民眾,這個名字的確相對陌生,即便是很多硬核NFL球迷,也沒太注意過比賽用球的製造商。可藉助一部電影的影響力,這個品牌的知名度,卻在國際上一炮走紅。
這部電影,便是2000年由湯姆漢克斯主演的《Cast Away》——《荒島餘生》。在電影中,由湯姆漢克斯扮演的「現代版」魯濱遜,在荒島上撿到了一個由「Wilson」出產的排球。於是,他便把排球命名為了「Wilson」,並把它當成了自己的夥伴。
而在影片後段「Wilson」被海水衝走的一場戲裡,湯姆漢克斯也留下一段經典的表演。就這樣,Wilson打入了流行文化中。現在我們所追求的「出圈」,Wilson早已玩得明明白白。高質量的原材料,精良的製作和設計出色的「W」Logo,給了Wilson成功的前提條件。但這還遠遠不夠,因為體育營銷的定律始終不會改變——你需要更多球星代言,才能走向成功。在這個層面上,Wilson也玩出了「花樣」。與其用簡單的球星代言,Wilson選擇成立「球星智囊團」。
「球星智囊團」除了給Wilson的產品代言之外,還會參與到產品的設計當中,從職業運動員的角度給出建議。這樣一來,產品的「信服力」瞬間提高了不少。從上古時期的傑克-克拉默,到桑普拉斯、邁爾克-喬丹,再到如今的小威、費德勒,Wilson用各個領域的巨星,充實著自己的智囊團。在他們的幫助下,Wilson的產品,逐漸成為了行業的「風向標」。拿籃球之神麥可-喬丹為例。
1984年,初入NBA的喬丹被Wilson籤下,加入了Wilson的「球星智囊團」,飛人在代言wilson相關產品的同時,也需要從職業運動員的角度,對Wilson籃球的設計和製造給出專業的建議。自發售以來,「Wilson X Jordan」系列就成為了公司的最佳單品之一,每年能售出100萬件,這個驚人的銷售數字一直持續了14年。
而在20世紀80年代裡,Wilson所籤約的球星超過了一百多名。除去麥可-喬丹之外,他們還籤下了諸如沃爾特·佩頓(NFL)和羅傑·克萊蒙斯(MLB)等明星。這種「超重量級組合拳」式的營銷曝光,使Wilson在美國和全世界範圍內知名的穩步上升。
再來說說費德勒。1998年,年僅12歲的費德勒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同年,高瞻遠矚的Wilson便選擇籤下費德勒。此後的故事不必贅述,20個大滿貫冠軍,職業生涯1200+勝場,無一不訴說著這位瑞士天王的傳奇。而Wilson的提前投資,也收到了絕對超值的回報——
到目前為止21年的職業生涯中,費德勒一直使用著的,便是Wilson的球拍。03
體育產業「收購史」
1916年,Wilson收購「Hetzinger Knitting Mills」和一個球包公司——前者生產運動服,後者生產高爾夫球包;步入20年代,Wilson在與芝加哥小熊籤約之後,為了產出高質量的球衣,Wilson還特地收購了位於芝加哥本土一家名為「Chicago Sporting Goods Company」的公司,聽名字我們就知道他們是幹什麼的了.1955年,Wilson為了生產質量更好的橄欖球,收購了「Ohio-Kentucky Manufacturing」1964年,Wilson又收購了「Wonder Products Company」。這本是一個生產兒童玩具的公司,但在被收購之後,則成為了Wilson橄欖球與棒球等運動護具的生產線。
但慢慢地,公司的壯大也吸引了更多巨頭們的目光。Wilson的發展史,變成為了一部「被收購史」。1970年,百事可樂變成了Wilson的新主人。財大氣粗的百事,「幫助」Wilson在愛爾蘭開設了一個工廠,開始向海外擴張之路邁進。但Wilson最大的突破還是來自美國本土。
在百事可樂旗下的這些日子,Wilson變成了NBA的官方球類提供商。除此之外,他們也是NFL的官方球衣提供商、大多數MLB球隊和美國奧運隊的球衣提供商。
1979年,Wlison所製造的網球首次出現在美網賽場上,雙方的合作也延續到了至今。1985年,Wilson被WestrayCapital Corporation收購;
1989年,他們又被轉到了芬蘭運動品牌巨頭亞瑪芬體育(Amer Sports)旗下。芬蘭巨頭亞瑪芬體育,堪稱精通於PE投資的好手。他們通過判斷資產價值,進行品牌管理,並通過併購與處置資產,來聚焦公司的品牌戰略,從而實現公司價值的不斷增長,幾乎佔領了戶外運動領域半壁江山。於是,在1950年創立的亞瑪芬體育,通過一步一步的投資和併購,旗下品牌產品線覆蓋網球、羽毛球、高爾夫、高山滑雪、越野滑雪、滑板、健身器材、自行車、越野跑裝備、徒步裝備及潛水等多種運動項目。
來看看亞瑪芬體育(Amer Sports)的品牌彈藥庫吧——
加拿大奢侈級戶外裝備品牌Arc'teryx(始祖鳥)
法國山地戶外越野品牌Salomon(薩洛蒙)
美國裝備品牌Wilson(威爾遜)
棒球裝備品牌Louisville Slugger(路易斯維爾斯拉格)
棒球和壘球設備製造商DeMarini
北歐運動時尚品牌 Peak Performance
奧地利滑雪板品牌Atomic Skis
奧地利滑雪裝備品牌Atomic
頂級自行車輪組品牌Mavic和ENVE
芬蘭運動腕錶等戶外裝備品牌Suunto
美國跑步機品牌Precor等品牌……
而有趣的是,2018年,安踏領銜的財團又以46億歐元要約,向Wilson的母公司亞瑪芬體育(Amer Sports)發起收購。在重金之下,這個食物鏈頂端的亞瑪芬體育終歸安踏口袋。在多品牌戰略之後,安踏在順利實現產品多元化的同時,也藉助Wilson等所屬品牌的市場口碑,極大的提升了安踏的國際形象。
然而,無論收購與否,公司所屬的主體如何風雲變幻,這個打從1915年便從肉製品生產「跨界」到體育裝備用品的公司,從來沒有更改過他們的業務主線。在如今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整個體育產業鏈都在進行著升級與改變。各個品牌都充滿野心,渴望擁抱未來。但對於Wilson來說,擁抱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忘初心」。高質量的原材料,精良的製作工藝和親民的價格,將永遠會是Wilson賴以生存的「法寶」。
找準自己的方向,「固執」地走下去,何嘗不是一個成功的法則。就像公司的創始人Wilson E Thomas對自己的評價,「我不是什麼天才,我也不比其他人聰明,我的成功,完全來自於對這份事業的熱愛和全力的奉獻。」
往期精彩內容推薦
(點擊圖片即可跳轉閱讀)
央體體育 x 喬丹體育 x 2019夏季世界大運會
央體體育 x 特步 x 林書豪
央體體育 x 樂虎 x 籃球世界盃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營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