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秦時】《秦時明月》人物篇第六期:庖丁
【文章內容已製作成相關視頻(連結:「漫話秦時」《秦時明月》庖丁歷史原型:身披三個成語的男人),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視頻區觀看。所有文稿、錄音、剪輯都為本人獨立完成,還望大家多多支持。這是此系列第六期,後續還有五十多期,涉及大部分《秦時明月》中出現的歷史人物,內容以學習歷史知識為主,基本不涉及動畫劇情,感興趣的同學請持續關注,蟹蟹各位~】
看動畫,說歷史
本期要講的人物就是:丁胖子庖丁,先說明一下,庖說的是職業就是廚子,本期講解會說到幾個成語典故的出處,愛學習的小朋友記得備好筆記本!
本次講解資料取自《莊子·養生主》篇,歷史上關於庖丁並沒有太多記載,這期就講一講庖丁和梁惠王之間的一個小故事。
動畫角色
動畫中庖丁角色設定真實身份為墨家頭領,一直隱匿在桑海城中負責情報收集,接應同門的工作,燒的一手好菜名滿桑海,解牛刀法更是獨步天下。
相關歷史故事
來看看《莊子》中庖丁是如何給梁惠王解牛的。簡單介紹一下,梁惠王大約生活在公元前400年到319年之間,於公元前370年即位,在位時長52年。
同樣的,這篇《莊子·養生主》故事很長,咱們直接跳到相關部分,《莊子養生主》篇第二部分寫到: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砉(xū)然響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這段話是說庖丁給梁惠王表演宰牛的過程,整個身體與牛接觸,刀法噼裡啪啦一氣呵成,發出的聲響都能對上舞曲的音律,手舞足蹈的這套動作能和桑林之舞同步。
這一套下來梁惠王看呆了,就問庖丁你這技術怎麼練的這麼牛。庖丁放下屠刀說的非常高大上:說我現在宰牛技術之所以很厲害,主要靠的是道,還記得嗎,之前講盜蹠的時候就提到過道的重要性,古人真的是萬物皆可稱道。
當然,這些只是謙詞,接下來庖丁開始認真講解解牛過程了,說我剛開始學宰牛的時候,眼裡看到的是一頭完整的牛。過了三年,牛身上的所有結構部件在我眼裡一清二楚。時至今日,我宰牛根本不用眼睛看,全靠心去領會。官知止而神欲行,雖然感官停止了,但心神卻不止。然後給梁惠王講了一下解牛細節,如何順著牛的生理結構,把刀插進筋骨相連的縫隙之間,來回切割而不受阻。這段白話聽著是不是很熟悉,沒錯,這就是成語遊刃有餘的出處。
接著又說到,好的廚子一年換一把刀,水平差點的廚子一個月換一把刀,而我手中這把刀用了十九年,宰牛幾千頭,還像新的一樣鋒利無比。即便如此,我每次宰牛的時候還是十分小心,用很小的巧勁,一頓操作,整頭牛就像泥巴堆積在地上一樣。完事之後,
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說庖丁每次宰牛完之後就非常滿足且得意,梁惠王聽完庖丁一番言論之後說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也不知道聽了庖丁之言他得到了什麼養生之道。
學習歸納
以上就是關於庖丁解牛的故事,各位有沒有認真聽講,還記得其中提到了幾個成語嗎?
各位又這其中學到了什麼養生之道。看完這篇文章,我的感悟就是:牛肉,一定要吃手工屠宰切割的,口感應該更好。開個玩笑,其實這人生的養生之道在《莊子養生》的開篇已經提到,最後送給大家: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莊子所要表達的關於人生的養生之道盡在其中,請細品。
如果大家有什麼相關的歷史問題,歡迎留言討論,一起學習,共同進步。本期我問題是:大家覺得庖丁會是墨家的奸細嗎?
本期講解就到這裡,感興趣的小朋友記得關注,後面還有人多期人物講解會很有料!
(文章原創,寫稿不易,請勿抄襲;部分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