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水,為什麼這麼「香過火」?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風物菌 地道風物

▲ 天水最家常的漿水面,也是天水人身在他鄉時最大的鄉愁。攝影/金頂智贏,圖/匯圖網

地道風物 · 十一專輯

秦嶺-淮河

是中國南北方的地理分界

這條線因為特殊的區位

在飲食口味上兼容南北

越秦嶺,有西北豪邁、巴蜀百味

走淮河,看中原厚實,淮揚清婉

國慶、中秋長假

讓我們一起沿著這條線

南北「通吃」

第一站

甘肅·天水

孕育了中華文明的兩條母親河,流經甘肅東南部時,分別伸出溫柔的臂彎:

長江流域的西漢水,自北向南而來;黃河的支流渭河,自東向西而來,「握手」的動作尚未完成,一座叫的城市就誕生了。同時得到兩條母親河垂青的天水,兼具南方的精緻與北方的粗糲,也孕育出了「兼容南北」的獨特美食風味。

▲ 開吃之前,先去麥積山賞秋色、逛石窟、看佛像。上圖/視覺中國,下圖/圖蟲·創意

天水扁食,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在北方,扁食指的是餃子,但天水的扁食與南方的餛飩「長相」幾乎一樣,用的是切成梯形的麵皮,又因天生帶有「黃河基因」,故而比南方餛飩「壯」了不止一圈。在南方,餛飩的餡兒多是肉餡,但天水扁食的餡兒以素餡為主,且隨時令不同而有所變化。

▲ 在天水,包扁食的麵皮是梯形的,餃子用圓麵皮。圖/網絡

透過「天水扁食」這一孔,進入天水美食的世界後,就會發現:北方各市,鮮有如天水者——明明是西北城市,美食卻像南方一般精緻。

西北蕎麥,吃出南方「精緻感」

天水人的一天,從「呱呱」中醒來。「呱呱」不是蛙鳴聲,呱呱是一種美食,呱呱之於天水人,猶「牛大」之於蘭州人,之於西安人,是天水人的「命」。

呱呱看起來粉粉嫩嫩,摸起來軟軟彈彈,吃起來有「肉感」,但卻是「碳水大法」的產物——由蕎麥澱粉製作而成。

▲ 正在鍋中熬煮的蕎麥澱粉。圖/《風味原產地·甘肅》

去殼的蕎麥,放在水中浸泡後,攪成糊狀上磨磨成粉漿,過濾後倒入鍋中,燒火攪拌成膠質狀,盛出後晾涼,得到的是一份蕎麥涼粉,口感爽滑、清涼柔嫩。用特製的刀從頂上撈出細條,就是「撈撈」;在側面用刀削出薄片,就是「削削」。

▲ 蕎麥涼粉,撈撈。圖/網絡

剩下的粉漿,繼續加熱攪拌,使粉漿更加綿密緊實,冷卻之後,呱呱就「誕生」了。吃的時候,隨意抓取,用手碾成不規則的小塊,拌上醋、蒜汁等調料,最後再來一勺西北美食的靈魂——,吃進口中,香辣綿軟,天水人尊之為「秦州第一美食」,配上一份豬油盒子,一頓早餐就完美了。

▲ 天水呱呱。攝影/甘肅一意孤行,圖/圖蟲·創意

賣呱呱的小店、小攤,一般還配套出售一種當地稱之為「然然」的東西,看起來跟桃膠一樣,雖然顏值不咋地,但吃起來口感筋道、別有風味,是呱呱的「黃金搭檔」。實際上,然然就是呱呱上面那一層的精華,在天水,也有用土豆澱粉做然然的。

呱呱的另一個黃金搭檔是鍋巴,天水人稱之「皮皮」。鍋中沒刮完的麵糊,均勻地塗在鍋底、鍋壁上,用灶膛下的柴火餘溫烤上一夜。第二天一大早掀開鍋蓋,就會發現,麵糊已結成一個殼,輕輕用刀劃開,貼鍋的一面呈現出琥珀色,厚實有力,像煎過的皮凍一樣。鍋巴已經在向你「搔首弄姿」了。

▲ 蕎麥鍋巴,皮皮。圖/《風味原產地·甘肅》

離長江最近的西北「漿水大市」

吃過蕎麥澱粉做成的小吃,走進天水人家裡,就能看到天水人的「傳家寶」——漿水缸。這口缸裡,經年累月養著漿水。

▲ 摘挑薺菜,準備做漿水。攝影/漂浮咖啡,圖/圖蟲·創意

天水人做漿水,多用苦苣、薺菜,在麵湯中煮沸後投入漿水缸中,倒入舊漿水,過上三四天,這缸漿水就完成發酵了。生漿水可以直接飲用,也可以用來做面,與蔥、姜、蒜、韭菜同炒,天水人稱之為熗漿水。

熗好的漿水,直接澆在面上,就是漿水面,澆在漏好的涼粉魚魚上,就是漿水魚魚。

▲ 漿水面。攝影/onekeys,圖/匯圖網

碳水之外,漿水還可以用來拌菜,切好的涼菜加一勺熗漿水,一盤美味的漿水涼拌菜就做成了。如果是澆在暖鍋裡,就是天水人秋冬時節最喜歡的漿水暖鍋。

如果想涮火鍋,熗漿水還可以用來做湯底。無論是寒風驟起的寒冬,還是烈日炎炎的盛夏,各類蔬菜、各種肉類,一股腦下進去,涮一涮,三五好友圍坐一盆漿水火鍋,吃得滿頭大汗、酣暢淋漓,才算是把漿水吃到了一定境界。

▲ 漿水暖鍋,天水傳統美食。攝影/周濤

老天水的「肉」,好吃嗎?

如果說天水是一首曲,那麼碳水類美食,就是天水這首曲子的「主旋律」。只有主旋律的曲,固然好聽,但聽起來總是缺了點味道,這時候,作為伴奏的肉類美食就出現了。

天水古時屬於秦地,秦人勇猛好酒,天水飲食文化中至今還有「酒碟」之說。酒碟,其實就是下酒菜,最家常的做法,就是將胡蘿蔔切絲,與菠菜、豆芽,配耳絲、口條、肝片涼拌而成,色澤明快,味酸適口,是酒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

▲ 天水酒碟。攝影/HT1706021920024,圖/匯圖網

滿漢全席有「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天水則有著名的「八大碗」。

八大碗一般分為四葷四素。四葷,以豬肉為主,分別選取前膀肉、中肋肉、後臀肉、肘子肉,由於用料不同,每碗肉也有各自的名字:扣肘、酥肉、扣肉、方肉。四素則以蘿蔔、粉條、海帶、豆腐為主,做法各有不同。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的富足,「八涼八熱」取代「八大碗」,出現在天水人的宴席上。

▲ 八大碗中的素菜。攝影/風景精選,圖/圖蟲·創意

日常生活中,天水人還少不了地道的老三片。

老三片,實際上是三樣菜。這三樣菜,都與肉相關,前兩樣分別是清燉牛肉與天水裡脊。天水裡脊,用的是牛肉,牛肉切成小塊後,與粉面、蛋清攪拌均勻,在植物油中炸熟後,配以木耳、玉蘭片、辣椒絲,澆上勾好的湯汁,看起來色澤清亮,吃起來酥脆鮮美,外軟內酥。

▲ 天水雜燴。攝影/HT18050911639956,圖/匯圖網

另一樣是天水雜燴。天水雜燴的關鍵,在夾板肉。蛋清、蛋黃攪勻,攤成薄冰,上等牛肉剁碎,加入鹽、粉面、花椒後拌勻,夾在兩層薄餅之間壓平,上籠蒸熟後切成條,澆上雞湯,撒上蔥花,再放上肉丸、木耳等,邊吃邊喝,晚餐就解決了。

天水人解決晚餐,還有一種美食——羊雜碎。一碗煮得剛好的羊雜碎,配上羊肉、羊骨熬成的清湯,撒上蒜苗、香菜末,再加上一點辣椒,配上一個饃,吃起來暖心又暖胃,生活也變得溫暖可親起來。

- END -

文丨鄭禮

封圖 | 甘肅一意孤行,圖/圖蟲·創意

特別鳴謝:天水馬文峰先生、周娟女士

原標題:《甘肅天水,為什麼這麼「香過火」?》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甘肅天水很不甘肅
    為什麼甘肅天水很不甘肅▲ 天水市武山縣,灘歌旋鼓舞。
  • 為什麼甘肅天水很不甘肅?
    「地道風物」是來自《中國國家地理》旗下的原創內容公眾號,這裡匯聚了一群熱愛山川美食的人,立志於「尋訪最佳物產、捕捉匠心民藝、分享最本真的生活方式。」天水這座城,和人們印象中的甘肅有些不大一樣。來源/大地灣博物館官網傳說中的人文始祖伏羲(生於古成紀,即今甘肅天水),也在此作八卦、結網罟、興嫁娶、造書契……相傳其悟道之所,就在如今天水的卦臺山。登臨山頂,俯瞰三陽川,古老的渭河在此扭曲成了一個「S」形,將三陽川盆地一分為二,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太極圖。
  • 四線城市寶雞的房價為什麼幹不過五線城市天水?
    去年7月份,肅天水市新房均價突破萬元,成為甘肅房價第二高的城市,12月份天水新房均價9204元/㎡。再看看寶雞,12月份新房均價5196元/㎡,不但低於甘肅天水,還低於甘肅平涼與甘肅慶陽。那麼為什麼寶雞房價這麼低,天水房價那麼高呢?寶雞樓市百科帶大家從這幾個方面了解一些。
  • 甘肅天水的甘,從哪裡來?
    天水這座城,和人們印象中的甘肅有些不大一樣。就是這三支毫不起眼的試管 / 大地灣博物館官網傳說中的人文始祖伏羲(生於古成紀,即今甘肅天水),也在此結網罟、興嫁娶、造書契……相傳其悟道之所,就在如今天水的卦臺山。
  • 甘肅天水鄧寶珊將軍紀念館
    甘肅天水鄧寶珊將軍紀念館          2016年01月27日00:00 2015年7月14日上午,民革黨史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甘肅天水市鄧寶珊將軍紀念館舉行。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修福金宣讀了民革黨史教育基地的決定,並與中共天水市委副書記、市政協主席宋尚有共同為民革黨史教育基地揭牌。
  • 甘肅| 羲皇故裡 人文天水 隴上江南
    甘肅 | 羲皇故裡 人文天水 隴上江南 2020-11-26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水經濟建設為什麼落後於陝西省寶雞市?
    天水的經濟建設為什麼比寶雞差得多?首先由於地形的原因,甘肅省整個地區比較細長,兩邊都是山,而且天水也不例外, 天水附近的水資源也不能說特別豐富, 但是,寶雞所在的地方是關中平原、一馬平川、水資源比較豐富,而且關中平原自古以來就是天府糧食倉庫, 從這張來說,寶雞可能比天水好得多。
  • 新天水-甘肅天水 「窮」職教寫出「富」文章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特約通訊員 閆鎖田)甘肅天水享有「羲皇故裡事實上,天水市委、市政府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持續發力。2015年出臺了《天水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從當年起,市級財政每年安排職業教育專項資金1000萬元,用於中職學校基礎建設。
  • 甘肅天水伏羲廟發現罕見彩繪古建《山海經》神獸圖
    圖為《山海經》神獸圖。始建於明代的天水伏羲廟,是中國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紀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築群。但《山海經》為何要用在伏羲廟的建築上,為什麼從400多個神獸裡面選擇了20個神獸,目前仍需進一步研究。《山海經》是中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奇書,也是一部「百科全書」,具有非凡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
  • 甘肅旅遊丨天水冬春季景區推薦
    原標題:天水冬春季景區推薦  在青鵑山國際休閒旅遊度假區滑雪  青鵑山國際休閒旅遊度假區坐落於天水秦州區平南鎮孫集村
  • 甘肅文旅在復甦 天水旅遊景區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門票
    甘肅省文旅廳特別策劃開展以「你是人間四月天」為主題的「全國醫務工作者遊甘肅」和「甘肅人遊甘肅」活動,以敬醫惠醫的家國情懷誠邀「白衣戰士」疫情結束後福利遊甘、休養生息,以旅遊惠民的民生關懷滿足甘肅居民疫情後的旅遊需求,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注入文旅力量,為推動甘肅文化和旅遊業率先復甦、全面振興蓄力儲能。人民網甘肅頻道本期梳理了天水文旅優惠政策,帶您品味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
  • 甘肅|羲皇故裡 人文天水 隴上江南
    大型室內情境體驗劇《天水千古秀》將於明年開春在天水大劇院常態化演出,實現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完美演繹。圍繞「心靈四季·暢遊天水」,共同來一場春天「踏青賞花」之旅、夏天「避暑休閒」之旅、秋天「瓜果暢享」之旅、冬天「冰雪養生」之旅。
  • 甘肅建投地產天水上尚宅二期盛大開盤
    原標題:甘肅建投地產天水上尚宅二期盛大開盤   10月18日,位於麥積區馬跑泉公園北側的甘肅建投地產天水上尚宅二期盛大開盤,以勢不可擋之實力佳績,續寫熱銷傳奇。
  • 西北行之——天水麥積山石窟
    第一次來甘肅天水之前,我對大西北的印象一直都是蒼涼的大漠,一望無垠的戈壁灘,荒原孤煙,殘陽如血。到了天水後卻發現,原來西北之地也可以草木蔥蘢,流水潺潺,深山古剎,煙雨如江南。麥積山石窟遠景全國有名的四大石窟甘肅就獨佔2個,敦煌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第一站先前往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旅遊景區,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 甘肅天水廣播電視臺兩個頻道實現高標清同播
    11月24日,甘肅天水廣播電視臺綜合與公共兩個頻道實現高標清同播,標誌著甘肅全省廣播電視高清同播向前邁進了重要的一步。為順應媒體融合發展潮流,滿足受眾收視需求,天水廣播電視臺建設了高清制播系統及融媒體平臺,拓展融媒體匯聚、產生、發布三大業務能力,實現數據化、移動化、個性化、智能化的目標,為電視高清頻道的開通提供了完備的硬體設施和技術保障。
  • 不光大秦的根在甘肅天水,唐朝李氏、宋朝趙氏都出自這裡
    甘肅天水絕對是一塊風水寶地,從這裡走出了三個大一統的王朝家族——秦朝嬴氏、唐朝李氏、宋朝趙氏,也有不少資料表明,越南李朝和李氏朝鮮也出自天水。 為啥會有這麼多皇室大姓在這裡扎堆出現?他們和天水又分別有著怎樣的淵源呢?我們先看看天水的簡歷。
  • 中車電動「新巴客」交付甘肅天水
    TA,就是「羲皇故裡,隴上江南」之美譽的——甘肅天水明黃色的車身,相間著藍色波紋的「外衣」,一排排嶄新的新能源客車顯得格外亮眼……近日,又一批「新巴客」交付甘肅天水,為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再添一抹靚色。
  • 甘肅又一景點走紅,是天水八景之首,滿山的現金卻無人撿
    為什麼說這個是代表,就因為這個石窟是最生動的,不僅把牛的特徵展現出來,還展現出了稚氣和活潑,讓人不得不欽佩古人。山上出了石窟之外,還有很多的植被和五種,一座小孤蜂中包含了上萬種植物或者生物,使得這裡被稱為「隴上林泉之冠」。有時候這裡會顯得很陰森,有時候又很嫌棄,更有時候你會覺得這裡山清水秀,著實讓人難以捉摸。
  • 甘肅天水4位大富翁,33歲少主嶄露頭角?地產大亨潘石屹更搶鏡
    潘石屹、張欣夫婦(235 億,居住北京),霍東(80億,現居住廣東珠海),趙滿堂、趙慶父子(58億,居住甘肅天水),肖勝利、肖智成父子(37億,居住甘肅天水)等。 肖勝利 公開資料顯示,肖勝利,1946年11月出生,安徽桐城人,現居住甘肅天水,現任天水華天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甘肅為什麼叫甘肅,甘肅古時候叫什麼,甘肅歷史的由來
    這一時期,甘肅境內有羌方、共、密等方國部落。西周時期,秦人的祖先在省境東部,即天水地區定居下來,開始了由遊牧經濟向農業經濟的緩慢過渡,而遊牧生活仍佔據主要的地位。春秋時期,秦國在己被徵服的邽戎、冀戎地區,設邽縣(天水麥積區南)、冀縣(今甘谷縣),這是中國歷史上建立最早的兩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