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深觀察丨少數族裔屢遭歧視 美國抗疫放大社會不公

2020-12-17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環球深觀察丨少數族裔屢遭歧視 美國抗疫放大社會不公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實時數據統計,截至北京時間24日19時,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62萬例,病亡超過9.7萬例。

自發現首起病例以來,美國的疫情在幾個月裡呈加速蔓延之勢,而美國的少數族裔也隨之成為受影響最嚴重的群體。有統計顯示,非洲裔、拉美裔和亞裔美國人的病亡率普遍高於白人。在疫情衝擊下,這些弱勢群體的處境日顯艱難。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非洲裔免疫學家科比特曾暗示,醫院在呼吸機不足的情況下會最先放棄對黑人的插管治療。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也指出,非洲裔群體中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症、哮喘等基礎病患者比例較高,而新冠肺炎對此類人群的威脅恰恰更大。此外,由於非洲裔群體醫保覆蓋率更低,一些人在確診感染後無法及時獲得醫療服務,這也導致這一群體病亡率較高。

種族差別由來已久 疫情成為社會不公的「放大器」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暴發之初,美國輿論曾認為新冠病毒是一個「均衡器」,人人都有可能中招。但隨著疫情不斷蔓延,大量事實表明,美國社會中根深蒂固的不公平現象並沒有實現「均衡」,少數族裔和貧困人群等弱勢群體反而陷入了比以往更加危險、艱難的處境。新冠病毒與其說是「均衡器」,不如說是美國社會不公的「放大器」。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認為,美國社會中的種族間不公平問題是一個長期現象。

蘇曉暉:「這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如果我們觀察美國國內不同族裔之間的差別,就會發現非洲裔在很多疾病面前都是弱勢群體。比如,福奇就曾經提出,在感染愛滋病而導致死亡的人群中,非洲裔所佔比例大於白人群體。這反映出的是美國社會中種族之間不平等是一種長期現象,是一個根深蒂固的問題。」

美國少數族裔不僅是疾病面前的弱勢群體,在社會生活其他方面,也一直遭遇著不公。

美國國家黑人工人中心項目執行主任坦尼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工人們在社會安全體系中的巨大差距。黑人群體集中在低收入的工作崗位上,缺乏獲得醫保、就業、住房和其他基本保障的機會。

△《華盛頓郵報》民調數據顯示:拉美裔群體和非洲裔群體失業率高於白人群體

蘇曉暉分析指出,在疫情蔓延期間,美國少數族裔的生產和生活條件直接關係到他們的患病率,甚至是生存問題。

蘇曉暉:「比如感染的風險機率,居住條件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很多美國非洲裔一家人擠在一個很狹小的空間;工作地點的條件也非常重要,很多美國非洲裔從事的本來就是高風險的工作;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醫療條件,在生病的時候能不能獲得比較好的醫療資源,有沒有能力去就醫,非洲裔和白人之間的差距也是很明顯的。」

200萬亞裔無端遭歧視 華人受衝擊尤為明顯

疫情期間,美國社會對華人的歧視和偏見也明顯增加,餐飲業、旅遊業等領域的華人從業者受到的衝擊尤為明顯。更有甚者,正在為美國防疫工作積極奉獻的大約200萬亞裔人士也同樣在遭受著種族歧視。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的麻醉學住院醫師露西·李是一位工作在抗擊疫情一線的華裔醫生。可她在下班路上卻遭到一名男子尾隨,這名男子還衝她大罵種族主義髒話。無獨有偶,在洛杉磯縣做護士的利姆也是亞裔人士。當他在病床前為一名發燒咳嗽的患者展示如何佩戴口罩時,病人卻把痰吐到他的面罩上,還大叫:「你知道新冠病毒是從哪裡來的嗎?就是你們!我不想讓你給我看病!」

經濟不佳助長種族主義 仇恨言論無法戰勝病毒

美國社會對亞裔人士的這種「病毒性歧視」,不幸驗證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此前的隱憂。

古特雷斯本月早些時候發表視頻講話時曾提醒人們:「新冠病毒不在乎我們是誰,我們住在哪裡,我們相信什麼,也不在乎我們在任何其他方面的區別。為共同抗擊這一病毒,我們所需的團結絲毫不可少。然而,這場大流行病卻在繼續引發仇恨和仇外、製造替罪羊以及散布恐慌的海嘯。」為此,他呼籲國際社會全力制止全球範圍內因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仇恨言論,呼籲政治領導人建立並加強社會凝聚力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分析認為,種族歧視現象的增多與西方社會多年來的經濟發展狀況有著密切關係。「這些年,西方有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經濟沒有搞好,20多年來多數人的收入沒有增加,一些群體心中有氣。種族主義的特點是,一旦出現危機時,馬上就找到一個目標進行攻擊。」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實時數據統計,截至北京時間24日19時,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62萬例,病亡超過9.7萬例。

自發現首起病例以來,美國的疫情在幾個月裡呈加速蔓延之勢,而美國的少數族裔也隨之成為受影響最嚴重的群體。有統計顯示,非洲裔、拉美裔和亞裔美國人的病亡率普遍高於白人。在疫情衝擊下,這些弱勢群體的處境日顯艱難。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非洲裔免疫學家科比特曾暗示,醫院在呼吸機不足的情況下會最先放棄對黑人的插管治療。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也指出,非洲裔群體中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症、哮喘等基礎病患者比例較高,而新冠肺炎對此類人群的威脅恰恰更大。此外,由於非洲裔群體醫保覆蓋率更低,一些人在確診感染後無法及時獲得醫療服務,這也導致這一群體病亡率較高。

種族差別由來已久 疫情成為社會不公的「放大器」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暴發之初,美國輿論曾認為新冠病毒是一個「均衡器」,人人都有可能中招。但隨著疫情不斷蔓延,大量事實表明,美國社會中根深蒂固的不公平現象並沒有實現「均衡」,少數族裔和貧困人群等弱勢群體反而陷入了比以往更加危險、艱難的處境。新冠病毒與其說是「均衡器」,不如說是美國社會不公的「放大器」。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認為,美國社會中的種族間不公平問題是一個長期現象。

蘇曉暉:「這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如果我們觀察美國國內不同族裔之間的差別,就會發現非洲裔在很多疾病面前都是弱勢群體。比如,福奇就曾經提出,在感染愛滋病而導致死亡的人群中,非洲裔所佔比例大於白人群體。這反映出的是美國社會中種族之間不平等是一種長期現象,是一個根深蒂固的問題。」

美國少數族裔不僅是疾病面前的弱勢群體,在社會生活其他方面,也一直遭遇著不公。

美國國家黑人工人中心項目執行主任坦尼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工人們在社會安全體系中的巨大差距。黑人群體集中在低收入的工作崗位上,缺乏獲得醫保、就業、住房和其他基本保障的機會。

△《華盛頓郵報》民調數據顯示:拉美裔群體和非洲裔群體失業率高於白人群體

蘇曉暉分析指出,在疫情蔓延期間,美國少數族裔的生產和生活條件直接關係到他們的患病率,甚至是生存問題。

蘇曉暉:「比如感染的風險機率,居住條件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很多美國非洲裔一家人擠在一個很狹小的空間;工作地點的條件也非常重要,很多美國非洲裔從事的本來就是高風險的工作;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醫療條件,在生病的時候能不能獲得比較好的醫療資源,有沒有能力去就醫,非洲裔和白人之間的差距也是很明顯的。」

200萬亞裔無端遭歧視 華人受衝擊尤為明顯

疫情期間,美國社會對華人的歧視和偏見也明顯增加,餐飲業、旅遊業等領域的華人從業者受到的衝擊尤為明顯。更有甚者,正在為美國防疫工作積極奉獻的大約200萬亞裔人士也同樣在遭受著種族歧視。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的麻醉學住院醫師露西·李是一位工作在抗擊疫情一線的華裔醫生。可她在下班路上卻遭到一名男子尾隨,這名男子還衝她大罵種族主義髒話。無獨有偶,在洛杉磯縣做護士的利姆也是亞裔人士。當他在病床前為一名發燒咳嗽的患者展示如何佩戴口罩時,病人卻把痰吐到他的面罩上,還大叫:「你知道新冠病毒是從哪裡來的嗎?就是你們!我不想讓你給我看病!」

經濟不佳助長種族主義 仇恨言論無法戰勝病毒

美國社會對亞裔人士的這種「病毒性歧視」,不幸驗證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此前的隱憂。

古特雷斯本月早些時候發表視頻講話時曾提醒人們:「新冠病毒不在乎我們是誰,我們住在哪裡,我們相信什麼,也不在乎我們在任何其他方面的區別。為共同抗擊這一病毒,我們所需的團結絲毫不可少。然而,這場大流行病卻在繼續引發仇恨和仇外、製造替罪羊以及散布恐慌的海嘯。」為此,他呼籲國際社會全力制止全球範圍內因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仇恨言論,呼籲政治領導人建立並加強社會凝聚力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分析認為,種族歧視現象的增多與西方社會多年來的經濟發展狀況有著密切關係。「這些年,西方有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經濟沒有搞好,20多年來多數人的收入沒有增加,一些群體心中有氣。種族主義的特點是,一旦出現危機時,馬上就找到一個目標進行攻擊。」

相關焦點

  • 環球深觀察丨疫情和大選難掩美國社會主要矛盾 警察暴力執法背後的...
    然而,美國每天發生的事實卻絲毫不容樂觀:針對非洲裔的警察暴力執法事件層出不窮,各地反種族歧視浪潮愈演愈烈,而身處弱勢的各少數族裔在疫情中的困境更是雪上加霜……非洲裔美國人頻遭警察暴力執法就在當地時間23日晚,美國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的29歲非洲裔男子布萊克在打開車門試圖上車時,遭警察連開數槍。
  • 北美觀察丨種族分化深入美國校園 疫情重創少數族裔學業
    報告顯示,60%的美國青少年認為,美國存在廣泛的基於種族的經濟不平等現象;73%的青少年認為,種族主義已經融入了法律和程序等美國社會制度當中。一些分析人士指出,美國青少年之所以在進入社會之前,就早早意識到了系統性種族歧視造成的影響,這是因為這些問題早已深入了校園之中。而今年的新冠疫情,進一步暴露了這些問題,特別體現在少數族裔學生更難維持學業的問題上。
  • 國際觀察|美國種族「至暗史」之三:少數族裔「傷痕」難平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記者楊定都 柳絲)山火狂燒、煙塵蔽日、疫情肆虐,美國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州近來遭遇多重打擊。「火災以及在加州導致1.4萬人死亡的新冠大流行,就像是對該州及其諸多不公平現象的CT掃描。」《華盛頓郵報》這樣評論。「諸多不公平」中,美國社會對少數族裔的系統性歧視是一個突出的存在。
  • 北美觀察丨美國分化:少數族裔越來越窮 與白人差距多年未見縮小
    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大部分少數族裔家庭都曾面臨財務危機,比例遠超白人,如今非洲裔美國人和白人間的財富差距,竟和1968年一樣大,種族分化日益凸顯。  外界注意到,美國社會長期存在的種族不平等問題,在疫情期間進一步惡化。博斯蒂克提到了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救助措施存在分配不平等的現象,資金沒能幫到最需要的人群,少數族裔生存狀況令人擔憂。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此前進行的一項調查也發現,疫情期間,美國拉美裔家庭、非洲裔家庭和白人家庭陷入財務危機的比例分別為72%、60%和36%。
  • 美國種族「至暗史」之三:少數族裔「傷痕」難平
    「諸多不公平」中,美國社會對少數族裔的系統性歧視是一個突出的存在。正如美國學者託馬斯·索維爾在《美國種族簡史》一書中所說:「膚色在決定美國人的命運方面,顯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種族歧視無所不在加州是多種族移民大州,當地少數族裔遭遇排外和歧視的歷史也折射出整個美國社會存在的這一痼疾。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新冠肺炎病亡人數破10萬 政客吹噓的「政績」成...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新冠肺炎病亡人數破10萬 政客吹噓的「政績」成民眾悲劇 2020-05-30 22:56:44   來源
  • 環球深觀察丨全球戰「疫」兩個月 美國「成績單」為啥不好看?
    環球深觀察丨全球戰「疫」兩個月 美國「成績單」為啥不好看? 2020-05-13 17:34:5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摘要】 環球深觀察丨全球戰疫兩個月
  • 美國專家:警察與少數族裔關係將被重構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上個月25日,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美國警察暴力執法死亡。如今,一個月過去了,這一事件在全美、乃至全世界範圍內引發的「抗議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反對美國種族歧視」浪潮依然持續。
  • 環球深觀察丨這些年,美國在非洲都幹了些什麼
    辛巴威總統姆南加古瓦據不完全統計,自2002年至今,美國等少數國家的非法制裁給辛巴威帶來了至少42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並使得辛巴威經濟萎縮了40%。早在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一年後的2018年初,他就在一次內部移民會議上將非洲諸國稱為「糞坑國家」,招致國際社會一致聲討。
  • 美國《僑報》:反抗種族歧視絕不是傷害華裔的藉口
    中新網6月13日電 美國《僑報》近日刊發評論,指出全美少數族裔都應共同面對種族問題,並敢於向歧視說不,謀求改變,而不是打著反對種族主義旗號的旗幟,卻做著種族歧視的事。全文摘編如下:即便世代更替,美國社會的種族主義問題幾乎沒有太大改變。
  • 環球深觀察丨當「偽專家」換成了真專家,美國抗疫還缺什麼?
    來源:環球資訊當地時間7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公布了其未來抗疫團隊人選:除了新的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公共衛生局局長、疾控中心主任外,此前備受白宮排擠打壓的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將繼續擔任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並將出任總統的新冠肺炎首席醫學顧問。
  • 弗洛伊德事件背後,美國養老院也逃不過族裔歧視
    弗洛伊德事件觸發了兩大社會矛盾,除了警察暴力執法外,更主要的是美國的沉痾頑疾——族裔歧視。對於美國,新冠病毒僅僅是一次偶然事件,而種族問題卻有200年之久,並且涉及各行各業,生活的方方面面。值得引起廣泛關注的是,在美國,這樣的族裔歧視無處不在,即使養老院,也未能倖免。1.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又現假日出行潮 這次的後果恐怕更兇險!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又現假日出行潮 這次的後果恐怕更兇險!環球資訊+  作者:  2020-12-23 雖然美國疾控中心(CDC)反覆警告大規模旅行可能會使美國重蹈之前幾次「假日疫情大傳播」的覆轍,呼籲民眾儘可能待在家中,但隨著聖誕新年假期的來臨,全美各地再次掀起了出行高潮。
  • 環球深觀察丨「為什麼不給我們做病毒檢測?」
    環球深觀察丨「為什麼不給我們做病毒檢測?」,疫情惡化後投入的醫療資源又嚴重不足,這都是造成目前美國病毒檢測困難重重乃至整體抗疫不力的重...從今年2月起,她就在抗疫一線工作,但自己卻從來沒有接受過病毒檢測。
  • 前美國總統候選人楊安澤惹爭議:「模範少數族裔」話語背後有哪些...
    「模範少數族裔」話語背後的危險「亞裔是骯髒染病的種族」——面對再度抬頭的種族歧視,楊安澤選擇的是討好他人,更確切地說是討好白人。我們因此也有理由認為,他是在固化長久以來亞裔是「模範少數族裔」(model minority)的偏見,即亞裔美國人是順從乖巧的有色人種,他們任勞任怨地在一個原本對他們不利的系統內工作生活,以不冒犯主流社會(白人)的方式取得成功。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
  • 美國種族歧視頑疾難祛
    大批抗議者次日即不顧疫情嚴重走上街頭,共同抗議警察針對少數族裔的歧視行為和暴力執法。△NBC新聞表示,社會學專家稱,美國警察暴力執法案例不斷重演種族歧視遺留問題有待解決,美國警察對少數族裔迫害由來已久《紐約時報》5月29日專門刊文,重點歷數了美國近年來發生的幾起針對少數族裔的暴力執法事件。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陽光之州」竟伸「黑暗之手」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陽光之州」竟伸「黑暗之手」  日前,美國佛羅裡達州執法人員以涉嫌「黑客活動」為由,持槍突擊搜查了州衛生部前僱員麗貝卡·瓊斯的住所,並沒收其電腦、手機等一應電子設備。全美輿論為之震驚。
  • 美民權律師:種族歧視才是美國警察對少數族裔暴力執法的根源
    美國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身亡後,更多的美國警察針對少數族裔,特別是對非裔人群暴力執法的事件浮出水面。央視記者專訪了美國民權律師布萊恩·鄧恩。鄧恩認為,美國警察對少數族裔暴力執法屢有發生的根源就是種族歧視。
  • 北美觀察丨弗洛伊德事件對非裔美國人「國民性」的疑問
    美國學者認為,需要將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全國性抗議,促成廣泛的對話,來討論種族歧視問題。△紐約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最大的地區都是少數族裔聚集區域 攝影:徐德智其次,種族歧視問題在美國持續了400多年,在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針對非裔暴力執法更是臭名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