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長大:只因明白需依靠自己從「心」開始

2020-12-22 荊棘皇冠1983

很多年以前,經常和朋友們在一起瞎討論:「如何才能判斷自己長大了?」,大家的答案都是五花八門、各有見地;有人說:「結婚後突然之間感覺長大了,因為看到了自己的責任。」,有人說:「父母突然之間失去勞動能力,在那一瞬間從心裡感覺自己要靠自己了,感覺突然長大了。」,有的人說:「當自己發現身邊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時候,發現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依靠,感覺自己好像長大了。」,從這些答案不難看出來,很多男人長大的過程,往往都是在經歷過一些困苦和煎熬,突然之間就長大了!就好像自己頓悟了一樣,心裡很突然的在那一瞬間就明白了。

突然之間長大

以前總以為自己長大了,其實就是可以自己養活自己,自己可以扛起自己的責任和擔當,這些其實都有一定的道理,只是感覺這些有些過於表面;不同階段所認識到的長大也不一樣,其實這都是自己探索兩個人類終極問題所感受到的結果,在「我是誰」和「為什麼」中得到的答案,這和每一個人的認知和積累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導致每個人生階段都有不一樣的領悟;當一個人開始學會從外向內求於心,目光回歸本身尋求真我,然後通過淬鍊強化自己的「心」來改變外在,需要依靠自己從「心」開始,這才是真正長大了!

依靠自己從「心」開始

「心」的能量

要想淬鍊自己的內心,需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這需要從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慢慢去鍛鍊和強化,看看現代那些非常成功的人士,無不是「心」強之人,如阿里巴巴的馬雲、蘋果CEO賈伯斯、松下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華為的任正非等等,都是以一顆強大的內心從內在而獲得改變外在的強大能量;那他們是如何修心的呢?通過網上查詢他們的信息,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生活習慣,就是每天都進行「冥想」和自我復盤,從「冥想」中鍛鍊內心和尋求能量,在復盤中修正自我;總結他們的修心歷程,感覺內心的淬鍊步驟應該是:先從「收心」到持續「守心」,再到「修心」淬鍊內心遵心而為。

靜心處收心

靜心處收心:靜心覺悟自己。

淬鍊內心需要從認識自己內求於心開始,在「反求諸己」中把心從外在混雜的環境中回歸到自己的內心,這個靜心的過程並不是很容易,想要把所有的外在完全放下,需要我們把心給平靜下來,這需要自己尋找自己適合的「靜心」方式,通過靜心把自己所有外在都停下來;現在很多成功人士通過「冥想」的方式進行對自己「靜心」,我們也可以向他們學習,通過在安靜祥和的環境中,自我封閉「冥想」的辦法讓我們身與心都平靜下來,從靜心中把自己的心從外在收回來,學習、聆聽和擦拭,在靜心中覺悟自己。

靜心處收心

獨處守心:保持心的穩定和守住自己的心。

能夠把心靜下來進行「反求諸己」,這只是找到進入內心的基本路徑,修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想要持續擁有「心」的能量,就需要把「心」穩定下來持續輸出,讓心在平和狀態下處於穩定狀態並且守住自己的心;想要獲得穩定的狀態,就需要通過不斷重複進行靜心的行動,使之形成一定的慣性,把這種慣性變成自己的習性從而守住自己純淨的心;通過獨處中選擇適合自己的靜心方式,比如「冥想」的辦法,在重複中讓內心保持穩定、持續學習和減少心上塵埃,從而保持「心」的持續而強大能量。

獨處守心

修心:需要從四顆心開始儲蓄能量。

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教誨我們,要想修好自己的「心」,需要從這四顆心開始修起:懺悔之心、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和菩提之心;只有懷有「懺悔之心」的人,才會覺醒自己的內在,才會開始向內求於心,才會有「行之不得,反求諸己。」;一個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為準則和規範,就能自覺約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軌之事。古人說:「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規,糾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是一種品德,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是一種做人的境界,常懷一顆感恩之心行走於世間,心靈才不會孤單而被溫暖環繞,世界才會色彩斑斕、精彩紛呈;菩提之心即是成佛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讓自己和眾生都一起獲得超脫。

修心

從靜心中回歸本我,在修心中回歸真我,跟隨自己的心行走於人世間,在不違本心中灑脫渡世,從修心渡世中超脫自我,也不枉此生來世走一遭。

我是「荊棘皇冠1983」,一個迷途中尋找心靈燈光的行者,通過學習讓自己成為一道光,點亮自己的同時點亮他人,大家可以多交流學習,共同進步,請點讚加關注,謝謝!

【特此聲明:此文章為荊棘皇冠1983的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相關焦點

  • 體悟漢字之美,萬物生,從心開始吧
    今天就來談談何為土德?說文曰:「土,地之吐萬物者也。」意思是萬物依靠土地來生長,那何為德呢?直心是德,何為直心?心學有句話說的很好,天理即良心,人能常常用天理照己,良心為人就是德。此道理說起來容易,要做到卻需要下一番笨功夫,正如王陽明所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 小時候哭是覺得自己太委屈,長大了哭是對自己太失望
    小時候哭是覺得自己太委屈,長大了哭是對自己太失望1:當一個人對自己的生命開始用「不感興趣」來搪塞時,生命也開始對他不感興趣了。2:改變不了環境,就要改變你自己。適應不了環境,就創造自己適應的環境。心理障礙突破不了,談何其他?放寬心態,努力做人!3:人生沒有彩排,活好現在,做一朵自然的花,該開放時盡情開放,綻放最美的嬌顏,不必憂心忡忡落花時的悲涼,花落之後,自能接出殷實的果子。
  • 送給所有的90後:不要再依靠這4類人了,我們長大了
    我一直以為,自己還是眾人獨寵的孩子。歲月不饒人,當發現自己快30歲的時候,心裡更多的是傷感、還有孤單和寂寞。每當自己一個人獨處時,就開始懷念各種美好,那些曾經的兄弟,已天各一方。曾經懵懂無知的少年時代,再也沒辦法回去。每每輾轉反側,難以入睡之時,我開始深刻意識到:自己長大了,不能再依靠別人了。
  • 改變從心開始,自己的安全感自己給
    你很傷心、難過、抱怨或者自責,這一切,你覺得自己都要無法承受。突然,你打開窗,看著外面的人群,熙熙攘攘有說有笑,你的難過對別人沒有任何影響。有人笑,有人哭,是兩種不同的情緒,只因心態不同罷了。那麼,自己為什麼不能像別人一樣來面對失敗呢?為什麼自己這麼沒有安全感?應該找誰去要呢?
  • 明白自己的「心」,思量即不中用,你知道是什麼緣由嗎?
    每天都這樣的活著,都這樣的度過,日復一日從沒有變過,自己好像是長大了,好像還沒有長大,一直如此。這其中存在著諸多變化,或是讓自己開心,或是讓自己傷心,這些是什麼原因呢?自己有好好思考過嗎?對於自己的秉性,自己又了解多少呢?
  • 從心開始,成為更好的自己
    以受益於我們的改革開放,在物質小康社會下長大、世界文化碰撞下的90後來講, 90後群體線上心理諮詢用戶佔比逐年增加,已經成為人數最多的用戶群。用通過心理諮詢的方式,來幫助過好自己的人生已經為了當前生活的必要性;2020,一場疫情,圍繞了整個2020.在病毒肆虐的2月,阿里巴巴在告平臺所有商家書裡這樣寫道:「我們一起攜手度過,我們一定能贏!」
  • 離婚後才明白,娘家並不是女人的避風港,女人要依靠的永遠是自己
    語蓉說,離婚後才明白,娘家並不是女人的避風港,女人要依靠的永遠是自己。01語蓉今年33歲,她和老公是通過相親認識的,兩人都步入了大齡青年的行列,迫於雙方父母的壓力,他們才認識三個月就結了婚。父母會傷心,會責備你,甚至還會覺得你給他們丟了臉,而你那顆受傷的心更是無處可以安放。所以,在這裡我想說,即使你的父母再疼愛你,女人結婚以後,都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業,這樣,就算最後婚姻破裂了,至少自己手裡有錢可以給自己租個房子來住。
  • 然而長大才越明白酸甜苦辣是什麼滋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落花流水ur Imagination,ID:luohualiushui08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校園很舒服,少了嘈雜的人聲,多的是安靜的午後。突然覺得,當你篤定一個目標時,以其他一切事情為緣由的分神和情緒低落都是浪費時間。最要緊的是把自己拽回最佳的狀態,我只顧往前跑。以前總盼望自己快快長大。然而長大才越明白酸甜苦辣是什麼滋味。
  •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被「窮養」長大的夜華,他其實並不愛素素!
    然而,單純的素素並不知道夜華真實的身份,只憑藉著一顆善良的心,救了夜華,成為他黑暗中的暖光和信仰!都說,缺愛的孩子,生活給他一顆糖,便會瞬間覺得擁有了全世界。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 靜香為什麼會選擇大雄,不選擇出木杉,有很多人長大也沒明白
    >哆啦A夢作為我們小時候最火熱的動畫片之一,其中飽含了我們的童年回憶,經常被欺負的大雄,掏出各種神奇道具的哆啦A夢,以及經常洗澡的靜香,都給了我們很多的歡樂,當然大家也都知道,靜香最後選擇了大雄作為伴侶,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的事情是,靜香其實還有一個高富帥且非常聰明的青梅竹馬出木杉,其實出木杉明顯對靜香也有感覺,但是靜香最後還是放棄了出木杉,選擇了有點傻乎乎的大雄,很多人長大後也沒明白這件事
  • 心有陽光,何懼憂傷!
    心有陽光,何懼憂傷【叔叔阿姨借我100塊錢我要上大學】2016年夏天的某一日,我收到一份來自郵政的快遞,寄件方為石家莊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呀!後來我輾轉去了保定的水上樂園,在那裡我掙到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我很高興。每天站在炎熱的陽光下,就這樣每天享受著38度的沐浴溫度,兩個月過去了。每次上班我都把自己的水杯放到工作地方冰箱裡,特別熱的時候就拿出來喝上幾口,解解暑意。然後胃炎就發作了我不得已回家看病了。在家的我還是不甘心掙不夠學費,愁的緊。我又聯繫我同學去做了一個月的客服,算是掙到了一點錢。
  • 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
    人,都有兩個自己。一個永遠朝著太陽,一個永遠蟄伏在黑暗裡。只要觸碰到內心的黑暗,就會讓自己更加憐愛那個永遠不能見光的自己。也許,你的生命裡,不會出現那麼一個人,心裡也不會有那麼一個名字,同時也不會因為一句話,而讓自己長久以來撐起的堅強,瞬間崩塌,就好像此刻,你並沒有想起任何人。
  • 為什麼孩子長大後,開始嫌棄父母了?
    可是慢慢的孩子長大了,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漸漸的不再依靠父母,這兩座堅不可摧的高山似乎也不再偉岸。父母在孩子面前說話都小心翼翼的,話也不敢多說,當父母因為一些簡單的事情沒有搞清楚問起孩子的時候,孩子也是很不耐煩地,大聲的說:「跟你說了多少次了……」而這時的父母也只能低下頭默不作聲,或者心情難過,變得越來越弱勢。
  • 何為「無為而治」?怎麼才能實現?《智囊》:以百姓之心為心
    何為「無為而治「?有什麼作用?「無為而治」的意思是什麼?一千個人又有一千種不同的理解。大概是因為「無為而治」這個詞表面上太容易給人一種消極、無所作為的錯覺。「無為而治」是一種治國安邦的方針政策。「無為而治」與 「文景盛世」但凡是一種思想的誕生,一定會出現兩種結果,一種是不理解,置之不理或者是只理解到了表面的意思;再一種就是理解它的意思,並根據自己的努力去實行他,見到了效果。歷史上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就是老子「無為之治」思想的踐行結果。
  • 「你忍住沒哭的那個晚上,一定長大了不少吧。」
    小時候也曾說過絕對不做圓滑之人,要永遠做自己。長大了才發現「認識你自己」和「做你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卻又最艱難的事情。也曾狠狠批判成人之間的準則,沒有想到長大後無意識遵守也就算了,還不自覺去維護,去奉行。
  • 這句話送給時而迷茫的你,依靠他人,不如依靠自己實際
    人生在世,只有靠自己才是最真實的,依靠他人,不如依靠自己實際。In this life, only rely on their own is the most true, look to others,it is better to be down-to-earth.當我落下眼淚的那一刻,我明白了,只有自己才是我真正可以依賴的。
  • 何為人生?
    1何為人生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上。活一回人生:高又如何,低又如何;得又如何,失又如何;成又如何,敗又如何。談一份感情:冷又怎樣,暖又怎樣;笑又怎樣,哭又怎樣;想又怎樣,忘又怎樣!用一個坦誠的心態面對世界,你就是一個強者!
  • 電影《溫蒂》:童話是一種治療,長大是一種冒險
    童年是純潔而快樂的,一旦你開始感到悲傷,失去希望,懷疑自己,一切都會改變。傑姆斯開始變老,他的右手一夜之間變成了變老。彼得說他會砍掉他的右手阻止他,變老,傑姆斯同意了。當她真的切斷了她的手,傑姆斯暈倒了,彼得不知道該怎麼辦,溫蒂不能看著哥哥死去,她決定去找那些已經變老的人幫忙。當傑姆斯醒來時,他對「母親」完全失望,開始和變老的人一起抓「母親」。
  • 世上唯一能夠依靠的是自己所培植的意志和靈魂 堅定勇敢大步向前
    世上唯一能夠依靠的是自己所培植的意志和靈魂 堅定勇敢大步向前你是這樣的人,或者你身邊有這樣的人:經常對自己不太確定,總是問別人,我應該這樣做嗎?我這樣做了對嗎?我會失敗嗎?有人會嘲笑我嗎?應該怎麼做?我要怎麼做?這些人一直生活在不確定中,他們的本質就是心靈的不成熟。心理年齡並沒有像他們的實際年齡那樣長大,很多人的心理年齡都很小。
  • 現實生活說說心情句子,句句深刻入心,送給壓抑的自己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把心放平,把心放寬,幸福才會常在。一旦有了貪慾,就註定要失去。如果你簡單,這個世界就對你簡單。簡單生活才能幸福生活,人要自足常樂,什麼事情都不能想繁雜,心靈的負荷重了,就會怨天憂人。2、外出的路途再遙遠,總伴著妻的惦記,暗夜的道路再崎嶇,總繞著妻的祝祈,人生的前途再陰翳,總盈滿妻的鼓勵,生命的美麗,只因有你。在730這個日子裡,道一聲:「妻,想你。更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