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清明上墳,女子「引火燒身」,大爺:說,做啥虧心事了

2020-12-16 半杯水文學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村怪談系列。

作者聲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

民間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生平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意思是,如果一個人做人做事光明磊落,是個正人君子,那麼就算是半夜「鬼敲門」也沒什麼好怕的。那麼,如果做了虧心事呢?難道還真有所謂的「鬼」來找你嗎?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只要是「心裡有鬼」我想就算是這種「巧合」也夠你喝一壺了。就像今天所講的這位女子,清明上墳紙沒點著,卻點著了衣服,「引火燒身」難道只是巧合?

她叫萍萍,一個來自大山裡的姑娘。也是村裡唯一一個,靠讀書走出來的姑娘。很努力,從小就遭遇家庭變故的她,深知這一切是多麼的來之不易,所以她比任何人付出的汗水都要多。唯一的信念就是要好好讀書,將來出人頭地後,好回報村民們對她的養育之恩。

可是這麼堅定的信念,在她見識了城裡的燈紅酒綠之後,頃刻間蕩然無存。和富家子弟交起了朋友,愛上了打扮,喜歡漂亮的衣服,卻唯獨不再愛學習了。此時此刻萍萍徹底淪陷了,最近更是被爆出懷孕,慘遭退學。而她那個視為多金王子的男朋友,也在第一時間離開了她。富貴夢破碎了,前途也毀了。此時拿著原本村裡叔叔伯伯們,寄給她作為生活費的錢,她卻要拿來做流產,頓時臉上火辣辣地疼。

「萍萍,清明放假回來吧,你家就你一個人了,你爹媽的墳要掃了。」接到村裡王爺爺的電話,才知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可現在的萍萍不敢回去,她害怕面對那些養大她的叔叔伯伯們。她如何開得了口?要是他們知道自己被退學了還流了產,那該有多失望。

她只期待,這一年快快過去,等明年再考一次大學,一切都還來得及,那麼大家也就不會知道這些事。可不敢回村也得回,要不然更會讓大家懷疑不是嗎?「只要自己不提不說,應該沒問題吧,大不了以後工作了好好報答大家。」萍萍一邊安慰自己一邊踏上了回鄉的火車。

小山村還是那個小山村,萍萍剛到家,就被早已等候她的叔叔伯伯喊了過去。別看他們村小,但是像清明這種節日還是非常隆重的,必須族裡人都得參加,按照輩分從祖宗到最後一位過世者,都要去掃墓。等掃墓完成還要在祠堂裡聚餐,聊一聊村裡的事,給新生兒上族譜等事宜。

這一開始沒什麼特別,一切按部就班很正常。可是等輪到了萍萍過世的父母墳前,怪事發生了。萍萍跪在那裡,一疊黃紙怎麼也點不著,非常奇怪此時又沒風,打火機都燒燙手了,怎麼小小的紙咋點不著呢?「奇怪」周圍的人小聲嘀咕了一句。而萍萍則是急得滿頭大汗,「水根(父親的小名),這是萍萍啊,她現在回來看你了,萍萍可有出息了,有我們大家照應著,你們放心。」此時身旁的王大爺對著墳念叨了幾句。

說來也奇怪,王大爺說完這句話,這火突然躥了起來,可黃紙一閃,燒是燒著了,不過沒多大一會便又熄滅了。只有一張被捲起到萍萍腳下,剎那間就點著了萍萍的衣服。這一幕非常古怪,驚得大家合不攏嘴。

「快說,你到底做啥虧心事了?讓你爹媽氣成這樣?」

萍萍都快被嚇傻了,終於忍不住哇的一聲哭了出來。當大家知道萍萍的事後,無不痛心,氣萍萍不爭氣,更氣她不珍惜身體。可是萍萍身世可憐,又是大家看著長大的,又難免有些痛心。

「哎,作孽啊,出了事就該回來,我們都是你家人,再大的事也有我們給你頂著。人都會犯錯,改了就好。現在你就回我家,讓你大娘給你補補身子,等明年再去重新考大學,經過這件事,你該懂事了。」王大爺嘆了一聲氣後,對著萍萍說道。萍萍此時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只好拼命地拜父母的墓碑,好像是期望父母能原諒,自己這個不聽話的女兒。

果不其然,等再次點黃紙又一切正常了。這件事很快就告一段落,萍萍也在來年又重新回到學校。這件事說實話很怪,不管是不是萍萍父母顯靈了,還是萍萍自己心裡有鬼,但是我覺得目的都是一樣。也就是,人不能做虧心事,哪怕犯了錯,也要勇於承擔,做一個坦坦蕩蕩的人。

溫馨提示:山野奇談民間事,用盡半生寫紅塵。好聽的故事,好看的文,感謝您一直以來的陪伴,接下來的故事更加精彩。故事雖好,但切莫與現實相照應,當真不得。

本故事屬民間文學作品,杜絕封建迷信。配圖來自網絡,需要請聯繫刪除。了解民間文化,從欣賞故事開始。有您喜歡,才有半杯水作品存在的價值,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遺落民間的精神瑰寶吧!

相關焦點

  • 清明上墳最佳時間和禁忌你都知道嗎?清明掃墓須知 別掃走了福氣
    上墳的最佳時間說到清明節掃墓的時間,有人說「早清明,晚十一」,也有說,「前七後八」,還有人說,清明節的前一天不上墳。有些地方在清明當天上墳,因為清明這天嫁出去的女子要回來給父母上墳。她兄弟就要招待她。「早清明,晚十一」的意思是,清明上墳在12點以前,上了墳才回來吃飯;十一上墳在吃了中午飯後。也有人說,清明上墳,一般都在清明之前,或者在清明當天燒紙。傳說那時燒紙一百頂二百。清明當天上墳應該早一點,通常應該在早上十點點鐘之前。
  • 農村習俗:老人去世前三年祭祀口訣,不滿三年清明不上墳不立碑
    因為這兩件事非常重視,是非常有儀式感的事情,所以這裡面就有很多規矩和習俗。比如今天要和大家說的,老人剛去世,或者不滿三年的新墳,頭三年的清明是不能去上墳祭祀的。不僅如此,也不能立碑,具體是怎樣的規矩呢?下面就簡單和大家說說吧!
  • 民間故事:結婚忘記給祖宗上墳,奶奶,孫子不孝順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槐柳樹下聽我給您講故事,故事裡講了一些習俗,故事很有愛,故事有點道理,接下來請欣賞故事《結婚忘記給祖宗上墳,祖宗責怪,發生了怎樣故事?》祖宗是我們命脈,祖宗庇護著我們,幹啥事都不要忘記祖宗。
  • 清明上墳有何講究?俗語:「前三後四,左五右六」,古人經驗之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說的是人們上墳時悲傷的心情。在過去上墳是有很多講究的,古人們也總結了相關的俗語,比如「前三後四」,意思是清明的前三天或者後四天是祭祀的好時候。直到現在,有很多地方還保留著這種傳統,清明這一天是不上墳的。
  • 在農村,清明上墳有講究:「前三後四,左五右六」,到底什麼意思
    清明祭祀的習俗由來已久,最初源自於上古時期的春秋二祭活動,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又與「寒食節」文化相結合,從唐朝開始,清明節又吸收了上巳節的內容。到了現代,清明已成為一個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節日,在中國民間影響較為廣泛。「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清明「祭」事——兼談中國墓祭生態的變遷
    筆者在常熟虞山做田野調查遇到一位售賣冥具的老婦人,用最簡單直白的語言道出了這裡的玄機,她說:「(給亡人送冥幣)這個是心理作用,紀念一下。活人可以自己出去掙錢,死人只能靠活人燒給他。死鬼富裕,陽間的人也太平。陽間有什麼災難,(亡人)也要幫你去求人的,陰間(亡人)沒有本錢,怎麼幫你去免災難。」這種陰陽一體的互動說,實在是民眾所持有的對於焚送冥具較為普遍的一項認知。
  • 民間故事:老漢善心做好事,卻被村民疏遠,破獲冤案後紛紛來道歉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李老漢破案》,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63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通過此故事,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不多聊,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其實,這話只說對了一半
    有句話說得好,「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一個心胸坦蕩的人,當然無所畏懼,害怕什麼鬼呢?不過,這句話其實只說對了一半,這是為什麼呢?1、對鬼的敬畏之心,人皆有之,與你虧心不虧心無關。因此,半夜突然聽到莫名其妙的敲門,人不可能不害怕的,哪怕是膽子再大的人,這和你做沒做過虧心事無關。2、你過去做過哪些虧心事,你並不是都清楚。有幾個人敢說自己從來沒做過虧心事?
  • 貴州六旬老人下跪向小30歲女子求婚,網友:這是上香還是上墳?
    文|錢塘百事通題|貴州六旬老人下跪向小30歲女子求婚,網友:這是上香還是上墳?六旬老人向妙齡女子求婚感情的力量總讓人捉摸不透,感情當真不分年齡,老而不服老以前只認為是有人在誇誇其談,沒想到現實中還真有這樣的事,不過這一次多少讓人有點啼笑皆非。
  • 今天清明 | 我卻因為「一隻狗的故事」模糊了眼睛
    時序相次,又是清明。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別的地方下雨,內江卻下起了暴雨冰雹——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預計今天晚上小雨,4月6日白天,天氣由小雨轉陰,氣溫將繼續下降;4月7日陰轉多雲,氣溫逐漸回升。
  • 老祖宗留下的經典語錄: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應該是坦坦蕩蕩的,因為這樣的人是不會耍陰謀的,就是俗話說的不做虧心事,你用善良對待他人,他人也會用善良來回覆你。人一旦做了虧心事,他自己的內心就無法做到安寧,他就會想超級超級多的問題,害怕自己被他人揭穿,或者是被人發現是自己做的,甚至會情緒特別低落,以至於寢食難安。01.有的人喜歡在他人背後說一些閒話,這就是所謂的「人前一套,人後一套」,這些都是不能自己約束自己的人,他們在背後說他人閒話時感覺特別的「出氣」。
  • 檢說| 清明掃墓,應該要注意啥?
    檢說 | 清明掃墓,應該要注意啥?眼下,清明小長假就要來了。清明是人們踏青掃墓、祭拜故人的重要時節,然而傳統的祭掃方式卻存在引發山林火災的危險,如果祭祀時不小心引發火災,森林過火達到一定面積,可是有可能構成失火罪的哦。因此,我們在寄託哀思時,一定要文明祭祀。
  • 民間故事:「鬼狀元」辜負了含辛茹苦的養母,被救命恩人一語成讖
    今天是清明,舉國哀悼新冠疫情中逝去的烈士和同胞們。當然,為自己的親人掃墓也是今天很多朋友的安排。雖然很多地方倡導網上祭掃,但太太還是提前預約了到墓園掃墓。說到掃墓,今天堃哥給大傢伙兒說一個跟墳墓、跟掃墓都有點兒關係的民間故事。
  • 民間故事:落難女報恩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善良的行腳商》,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50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這個故事都能有所收穫!
  • 美國演員丹尼·艾洛去世,曾出演《教父》《不做虧心事》
    丹尼·艾洛(Danny Aiello)當地時間12月12日,曾主演斯派克·李導演成名作《不做虧心事》的美國演員丹尼·艾洛(Danny Aiello)因病突然離世,享年86歲。真正令其大放異彩的還要屬斯派克·李執導的《不做虧心事》。《不做虧心事》令丹尼·艾洛獲得金球獎和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的雙料提名在1989年的《不做虧心事》裡,丹尼·艾洛飾演一家紐約披薩店小作坊的老闆,眼看自己熟悉的街區被愈演愈烈的種族衝突弄得支離破碎,他情緒複雜。
  • 清明將至,老話說清明節上墳要前三後四,左五右六,是什麼意思?
    時間過得真快,大後天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氣。清明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很重要的一個節氣,同樣也是我國最傳統的節日之一。每年在清明節前後便會有很多人從務工城市回到老家中祭拜逝去的故人。清明節掃墓祭拜古人的說法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前三後四,左五右六」,那麼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
  • 苟晶:越是對你做過虧心事的人,越要不遺餘力去打壓你,人心惟危
    要我說,誰也沒有頂替她,一定又是被那個不要臉的傢伙給半路攔截了。可以確定,這次倒不是為了頂替,而是為了掩蓋他第一次所做下的齷齪事。現在網絡上,聲討這對齷蹉父女的聲浪,簡直是沸反盈天了。咱就不去湊那個熱鬧了。我要說的事,是這件事情裡所透露出來的一個讓人不寒而慄的陰暗邏輯。你知道嗎?
  • 聽著大爺講故事:七個兄弟
    看著大爺那裡曬太陽,我就走過去跟他聊了會天。「爺,放牛呢?」大爺看著我,看了半天才認出我是哪家的娃兒。「哲娃子家(我爸的小名)的老大啊,有幾年沒看到了。」說的我也是一陣感慨,可不是嘛。自從上學到工作後,什麼時間在家裡能待這麼久。大爺又接著說了「現在在搞娃子(方言:意思是現在在做啥?),聽說你每個月掙萬把塊啊。」我一聽,樂了。說「爺,你都在哪裡聽的啊,沒那麼多,都是打工。」
  • 網易花田清明節」給前任上墳」引熱議
    ,網易花田一則名為「清明節前給前任上上墳」的線上遊戲引來大批網友吐槽。清明節給前任上上墳    網易花田創意引熱議一直以來都以國內唯一一家免費交友網站形象示人的網易花田,向來在用戶體驗上最古靈精怪,上午十時許,微博上開始有一小批人瘋狂點讚一款名為「清明節給前任上上墳」的遊戲
  • 清明,祭祖這些事你都該了解?
    曆書上記載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以得名。」這項記載指出了清明的時間和氣候上的情景。 然後逐漸形成:祭祖、上墳、踏青、掃墓等等的風俗,藉以表達孝思,成為」飲水思源,慎終追遠」的傳統美德。唐時有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民族習俗是逐漸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