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科學家的研究顯示,在最理想的狀態下,人的壽命如果不受限制的延續下去,最終都會患上癌症,因為癌細胞的產生是一種基因程序錯誤的結果,如今隨著生活條件以及醫療水平越來越好,人們的平均壽命有了顯著提高,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每個人患癌症的概率也是相等的,大約為22%。但是,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會發作癌症,有些人卻早早地查出癌症,患上癌症的人,結局也各不相同。
有的人在查出癌症後,經過積極治療,能夠存活五年、十年甚至直到最後都沒再發作過癌症,而有些人,確診癌症後沒多久就離開人世,因此,就有人對治療產生抗拒心理,認為正是由於癌症的治療導致了患者加速死亡,於是拒絕治療。查出癌症就等同於宣判患者的死亡嗎?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有些人確診癌症後不久就離開了呢?
為什麼查出癌症後,有些人很快就離世了?
臨床上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有些患者查出癌症後,即使癌症的惡性程度不算高,並且不是晚期癌症,病情卻呈急速惡化的趨勢。對於這種現象,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個方面,所患癌症的惡性程度較高,或者確診時已經進入癌症的中後期,惡性程度高的癌症比如胰腺癌、骨癌、胃癌等,它們與其他癌症相比,不論從治療難度還是給患者帶來的痛苦程度上來說,都是非常高的。即使在前期查出,治癒的難度也比較大,之後還有較高的可能性復發癌症。惡性程度較高的癌症,通常都存在擴散和轉移的風險。因此,患有這類型癌症的人,在確診癌症的時候可能就已經發生了癌細胞的轉移。
第二個方面,癌症導致的各種合併疾病的影響,由於很多人查出癌症時,病情已經發展到了晚期,患者的身體狀態已經非常差了,免疫功能受到重創,對於癌症造成的傷害缺乏抵抗力,因此,除了癌症病情本身之外,還可能引起其他合併疾病,就拿大家最熟悉的肺癌來舉例說明,有不少肺癌患者在檢查時發現,除了肺部功能的損壞,患者同時還出現了心血管問題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症狀,這種情況無疑增加了患者治療的難度,使病情變得更為複雜,患者同時要應付多種疾病,再加上本身癌症的惡性程度就比較高,身體很容易支撐不住垮掉,人很快就離世了。
第三個方面,患者本身失去生存的希望,用消極的心態去對待癌症。前兩個方面主要是從癌症本身進行分析,導致患者死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癌症太過兇險,本身就具有較高的死亡率。但是,我們不能忽視許多患者自身的問題,發現自己患癌症後,很多患者的第一反應就是自己已經沒希望了,於是消極對待治療甚至拒絕接受治療。在疾病本身以及不良情緒的共同夾擊下,失去鬥志的患者很快就會被病魔打倒。
有些人對於癌症治療抱有牴觸心理,尤其是化療的手法,認為化療是一種加速死亡的方式,其實是不正確的。對於晚期癌症,化療起到的效果十分顯著,對於病情能夠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因此,確診癌症後,不論病情如何,聽取醫生的意見,積極配合治療才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