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錯07元素周期律

2020-12-15 文學與化學

易錯07元素周期律

【易錯分析】

1.誤認為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絕對值相等的元素只有第ⅣA族的元素,忽視了第ⅠA族的氫元素的最高正價為+1,最低負價為-1。

2.誤認為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價一定等於其族序數,忽視了氧元素無最高正價,氟元素無正價。

3.誤認為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忽視了關鍵詞「最高價」。

4.誤認為失電子難的原子得電子的能力一定強,忽視了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失電子難,得電子也難。

5.誤認為同周期相鄰兩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差都等於1,忽視了長周期也有相差11或25的情況。

6.誤認為得(失)電子的數目越多,元素的非金屬性(金屬性)越強,忽視了元素原子得失電子的數目多少與元素的非金屬性、金屬性強弱沒有必然的聯繫。

【錯題糾正】

例題1、一種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如圖所示),具有良好的儲氫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且總和為24。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化合物中,W、X、Y之間均為共價鍵

B.Z的單質既能與水反應,也可與甲醇反應

C.Y的最高化合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為強酸

D.X的氟化物XF3中原子均為8電子穩定結構

【解析】A.該化合物中,H、B、N之間均以共用電子對形成共價鍵,故A正確;B.Na單質既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也能與甲醇反應生成甲醇鈉和氫氣,故B正確;C.N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HNO3為強酸,故C正確;D.B的氟化物BF3中B原子最外層只有6個電子,達不到8電子穩定結構,故D錯誤。答案:D

例題2、科學家合成出了一種新化合物(如圖所示),其中W、X、Y、Z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層電子數是X核外電子數的一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WZ的水溶液呈鹼性

B.元素非金屬性的順序為X>Y>Z

C.Y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強酸

D.該新化合物中Y不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

【解析】由W、X、Y、Z為同一短周期元素,Z的核外最外層電子數是X核外電子數的一半可知,Z為Cl、X為Si,由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知,Y元素化合價為3價,則Y為P元素;由W的電荷數可知,W為Na元素。A、氯化鈉為強酸強鹼鹽,水溶液呈中性,錯誤;B、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非金屬性依次增強,則非金屬性的強弱順序為Cl>S>P,錯誤;C、P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為磷酸,磷酸是三元中強酸,正確;D、新化合物中P元素化合價為3價,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錯誤。答案:C

【知識清單】

一、元素周期表與元素周期律

(1)金屬性、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

(2)半徑大小比較規律:在中學化學要求的範疇內,可按「三看」規律來比較粒子半徑的大小:

「一看」電子層數:當電子層數不同時,電子層數越多,半徑越大。例:r(Li)<r(Na)<r(K)<r(Rb)<r(Cs),r(O2-)<r(S2-)<r(Se2-)<r(Te2-),r(Na)>r(Na+),r(Fe)>r(Fe2+);

「二看」核電荷數:當電子層數相同時,核電荷數越大,半徑越小。例:r(Na)>r(Mg)>r(Al)>r(Si)>r(P)>r(S)>r(Cl),r(O2-)>r(F-)>r(Na+)>r(Mg2+)>r(Al3+);

「三看」核外電子數:當電子層數和核電荷數均相同時,核外電子數越多,半徑越大。例:r(Cl-)>r(Cl) r(Fe2+)>r(Fe3+)。

2.化學鍵與化合物的關係

(1)離子化合物一定含有離子鍵,離子鍵只能存在於離子化合物中。

(2)共價鍵可存在於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和共價單質分子中。

(3)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如NaCl;熔化狀態下不能導電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如HCl。

(4)在離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有金屬元素又含有非金屬元素(銨鹽除外);共價化合物一般只含有非金屬元素,但個別含有金屬元素,如AlCl3也是共價化合物;只含有非金屬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如銨鹽。

(5)氣態氫化物是共價化合物,只含共價鍵,而金屬氫化物(如NaH)是離子化合物,含離子鍵。

【變式練習】

1.X、Y、Z、M、Q五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Y元素的最高正價為價,Y元素與Z、M元素相鄰,且與M元素同主族;化合物的電子總數為18個;Q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比次外層少一個電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

B.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

C.易溶於水,其水溶液呈鹼性

D.X、Z和Q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2. X、Y、Z、W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由X、Y、Z、W四種元素中的幾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與W、Z的單質之間的轉化關係如圖所示(部分產物未給出),其中Z為金屬單質且與X位於不同主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Y和W形成的化合物YW4易溶於水

B.Y6X6燃燒時火焰明亮,且無黑煙產生

C.W的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Y的強

D.Z與W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離子鍵

【易錯通關】

1.葉蠟石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學式為X2[Y4Z10](ZW)2,短周期元素W、Z、X、Y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Y的最外層電子數為次外層的一半,X為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X的離子與ZW-含有相同的電子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X>Y>Z>W B.最簡單氫化物的沸點:Y>Z

C.Y的氧化物可作光導纖維的材料 D.常溫常壓下,Z和W形成的常見化合物均為液體

2. LDFCB是鋰離子電池的一種電解質,該電解質陰離子由同周期元素W、X、Y、Z構成(如下圖),Y的最外層電子數等於X的核外電子總數,四種元素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四種元素的單質中,Z的沸點最高

B.原子半徑∶W>X>Y>Z

C.W、Z形成的分子中各原子均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

D.Y分別與另外三種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Y的價態相同

3.現有W、X、Y、Z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徑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Y、Z兩原子的原子序數之和與W、X兩原子的核內質子數之和相等。Z與X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鹼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四種元素中,W的非金屬性最強,Z的金屬性最強

B.由Z和W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只含有離子鍵

C.四種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中,X的半徑最大,Y的半徑最小

D.X、Y、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相互之間能發生反應

4.主族元素Q、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且均不大於20。Q的簡單氫化物和其最高價含氧酸可以化合成鹽,X與Q同周期且是該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Z-具有與氬原子相同的電子層結構;Q、Y、W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9。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A.X與Z的簡單氫化物的水溶液均呈強酸性

B.Z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C.Y與Z形成的化合物只含離子鍵

D.簡單氫化物的沸點:Q>X

5.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元素X、Y、Z、W,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分別為1、6、7、1。X-的電子層結構與氦相同,Y和Z的次外層有8個電子,Z-和W+的電子層結構相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屬性順序為X<Y<Z

B.X和其它3種元素均能形成共價化合物

C.W和其它3種元素均能形成離子化合物

D.元素X、Y、Z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價的代數和分別為0、4、6

6.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加,且均不超過20。W、X、Y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5,是實驗室常用的一種化學試劑。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Z2Y的水溶液呈鹼性

B.最簡單氫化物沸點高低為:X>W

C.常見單質的氧化性強弱為:W>Y

D.中各原子最外層均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

7.主族元素V、W、X和Y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加,且均不大於20;元素V在地殼中含量僅0.087%,但其化合物每年以近百萬種增加,W的氣態氫化物和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在常溫下能發生反應,灼燒X的單質時可以觀察到黃色的光,X與Y同主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離子半徑大小:r(W)<r(X)<r(Y)

B.W的最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比V的強

C.X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鹼性強於Y的

D.X和Y的正鹽溶液均呈中性

8.化合物

是一種高效消毒劑,其蒸汽和溶液都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可用於目前新冠病毒疫情下的生活消毒。其中X、Y、Z 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X>Y>Z

B.元素的非金屬性:X<Y<Z

C.該化合物中Z的化合價均呈-2 價

D.該化合物中 X、Y、Z都滿足 8 電子穩定結構

9.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加,僅X、Y處於同周期,Y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的原子序數是X的兩倍,X與Y形成的化合物可與Z的單質反應生成X的單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簡單離子的半徑:

B.簡單氫化物的熱穩定性:

C.W與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極性共價鍵

D.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強鹼

10.已知A、B、C、D、E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五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B和D同主族,中學階段常見物質X、Y、Z為其中的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且均為強電解質,當X、Y按物質的量之比為1:2反應時,有如圖轉化關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D、E三種元素一定位於同一周期

B.物質X、Y、Z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共價鍵

C.C和D形成的化合物溶於水,其溶液顯中性

D.簡單氫化物的熱穩定性:D>E

11. 「醫用酒精」和「84消毒液」混合,產生ZQ、X2W4Y、XW3Q等多種物質,已知W、X、Y、Z、Q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簡單氣態氫化物熱穩定性: Y>X

B.W與Z可形成離子化合物ZW

C.簡單離子半徑: Q->Y2->Z+

D.常溫下,XW3Q為氣態,且X、W、Q均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

12.主族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加,且均不大於20。這四種元素可組成結構為Z+[Y–W≡X]–的化合物。該化合物與某種金屬陽離子反應可得到血紅色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Z 的焰色反應為黃色

B.簡單氫化物的沸點:W>X

C.該化合物中 Y 不滿足 8 電子穩定結構

D.Y 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比 W 的強

13. X、Y、Z、W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甲、乙、丙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化合物,M、N、P是這些元素對應的單質,甲常溫下為液態,丙中滴入鹽酸開始有沉澱,繼續沉澱消失,其溶液呈鹼性。上述物質間的轉化關係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原子半徑:Z>W>Y

B.X與Z形成的化合物能與水反應產生N

C.常溫下,P不能與濃硝酸發生反應

D.Y分別與X、Z形成的化合物均不止一種

14. X、Y、Z、W是質子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們形成的某種化合物Q的結構式如圖所示。X與W形成的化合物M常溫下是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與Z可形成質子數、電子數均相同的ZX3、

B.M熱穩定性強且具有弱氧化性

C.Q分子中各原子最外電子層均達到穩定結構

D.X、Y、Z、W四種元素間只能形成共價化合物

1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7。其中W、X、Y三種元素的簡單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且可形成結構如圖所示的化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Z>Y>X>W B.X與Z形成的化合物會抑制水的電離

C.X、Z均能形成兩種常見氧化物 D.W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最強

參考答案

【變式練習】

1.D【解析】X、Y、Z、M、Q為五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Y元素的最高正價為+4價,則證明該元素為第IVA族元素,又知Y元素與Z、M元素相鄰,且與M同族,則在元素周期表位置應為

,故推知Y為C元素,Z為N元素,M為Si元素;化合物Z2X4的電子總數為18,則推知,X為H,該化合物為N2H4;Q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總數比次外層電子數少一個電子,推出Q為Cl元素。A.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依次減小,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依次增大,則原子半徑比較:Z(N)<Y(C)<M(Si),故A正確;B.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非金屬性依次增強,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非金屬性依次減弱,因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非金屬性:Z(N)>Y(C)>M(Si),則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Z(N)>Y(C)>M(Si),故B正確;C.N2H4的結構簡式可表示為H2N-NH2,分子中含兩個氨基,可與酸反應,具有鹼性,且該分子具有極性,與水分子間也存在氫鍵,根據相似原理可知,N2H4易溶於水,故C正確;D.X、Z和Q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有很多,不一定都是共價化合物,如氯化銨屬於銨鹽,為離子化合物,故D錯誤。答案:D

2.D【解析】根據化合物M和W單質的反應條件可知化合物M應為烴,W單質為Cl2,M含有C、H元素,X是四種元素中原子序數最小的,則X應為H元素;化合物N可以和金屬單質反應,N應為HCl,化合物P應為金屬Z氯化物,由於氯化鋁為共價化合物,無法通過電解氯化鋁獲得鋁,且Z與H元素不是同主族,所以P為氯化鎂,Z為Mg;綜上所述X為H,Y為C,Z為Mg,W為Cl元素。A.Y、W形成的化合物YW4為四氯化碳,四氯化碳難溶於水,故A錯誤;B.Y6X6為C6H6,其分子中含碳量較大,燃燒時火焰明亮,且有黑煙產生,故B錯誤;C.沒有指出是否為元素最高價含氧酸,該說法不合理,如碳酸的酸性大於次氯酸,故C錯誤;D.Z為Mg,Mg與Cl形成的氯化鎂為離子化合物,只含有離子鍵,故D正確。答案:D

【易錯通關】

1.B【解析】葉蠟石化學式為X2[Y4Z10](ZW)2,短周期元素W、Z、X、Y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為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則X為Al;Y的最外層電子數為次外層的一半,其原子序數大於Al,則Y為Si元素;X的離子與ZW-含有相同的電子數,ZW-應為氫氧根,則Z、W分別為O、H中的一種,結合X2[Y4Z10](ZW)2可知,Z應為O,則W為H,以此來解答。

A.電子層越多,原子半徑越大,同周期從左向右原子半徑減小,則原子半徑:X>Y>Z>W,故A正確;B.水分子間形成氫鍵導致水的熔沸點反常,沸點:SiH4<H2O,故B錯誤;C.Y的最高價氧化物為SiO2,SiO2可作光導纖維的材料,故C正確;D.H、O形成的化合物為H2O和H2O2,常溫常壓下H2O和H2O2均為液體,故D正確;故選:B。

2.B【解析】Y的最外層電子數等於X的核外電子總數,且Y能形成化合物,則X的核外電子總數最多為7,根據該陰離子中X的成鍵特點可知X應為ⅣA族元素,則X為C,Y的最外層電子數為6,四種元素同周期,均為第二周期元素,所以Y為O元素;Z只能形成1個共價鍵,位於ⅧA族,則Z為F;四種元素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20,W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0-4-6-7=3,為B元素。

A.F、O的單質常溫下為氣態,沸點低,B、C的單質常溫下為固態,沸點高,故A錯誤;

B.同一周期原子序數越大原子半徑越小,則原子半徑:W>X>Y>Z,故B正確;

C.BF3中,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6,不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故C錯誤;

D.O元素與其他C、B元素形成二元化合物顯負-2價,與F元素形成二元化合物OF2,顯正價,O的價態不同,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3.B【解析】由題幹信息可知,W、X、Y、Z為原子半徑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Z與X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鹼性,則該二元化合物可能為Na2S,則Z為Na元素,X為S元素,W、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可推知W、X可能位於同一主族,則W為O元素,Y、Z兩原子的原子序數之和與W、X兩原子的核內質子數之和相等,Y為Al元素,據此分析解答問題。

A.同一周期元素,非金屬性從左至右依次增強,金屬性逐漸減弱,同一主族元素,從上至下金屬性依次增強,非金屬性逐漸減弱,則四種元素中,O的非金屬性最強,Na的金屬性最強,A選項正確;

B.由Na和O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Na2O2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非極性共價鍵,B選項錯誤;

C.四種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中,S2-電子層數最多,半徑最大,而Na+、Al3+、O2-電子層數相同,核電荷數越大,半徑越小,因此離子半徑S2->O2->Na+>Al3+,即S2-半徑最大,Al3+半徑最小,C選項正確;

D.Na、Al、S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分別為NaOH、Al(OH)3、H2SO4,Al(OH)3具有兩性,可與強酸H2SO4和強鹼NaOH發生反應,NaOH和H2SO4可發生中和反應,D選項正確;

答案選B。

4.B【解析】主族元素Q、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且均不大於20。Q的簡單氫化物和其最高價含氧酸可以化合成鹽,說明Q為非金屬元素,氫化物顯鹼性,X與Q同周期且是該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即X為F,Q為N;Z-具有與氬原子相同的電子層結構,Z為Cl;Q、Y、W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9,說明W為K時,Y為Al,W為Ca時,Y為Mg。

A. X的簡單氫化物的水溶液為HF,Z的簡單氫化物的水溶液為HCl,鹽酸為強酸,氫氟酸為弱酸,A錯誤;

B. Z和W形成的化合物為氯化鉀或氯化鈣,均為強酸強鹼鹽,水溶液呈中性,B正確;

C. 若Y為鋁,則Y與Z形成的化合物含有共價鍵,C錯誤;

D.HF和NH3分子間均存在氫鍵,但由於電負性F>N,形成的H—F…H更強,所以簡單氫化物的沸點:HF>NH3,D錯誤;

答案為B。

5.B【解析】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元素X、Y、Z、W,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分別為1、6、7、1。X-的電子層結構與氦相同,則X為H,Y和Z的次外層有8個電子,Y最外層電子數為6,則Y為S,Z最外層電子數為7,則Z為Cl,Z-和W+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則W為K。

A. 同周期從左到右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因此元素的非金屬性順序為X<Y<Z,故A正確;

B. H與K形成KH離子化合物,故B錯誤;

C. K與其它3種元素形成KH、K2S、KCl均是離子化合物,故C正確;

D. 元素X最高價+1,最低價1,最高和最低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Y最高價+6,最低價2,最高和最低化合價的代數和為4,Z最高價+7,最低價1,最高和最低化合價的代數和為6,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B。

7.B【解析】元素V在地殼中含量僅0.087%,但其化合物每年以近百萬種增加,則知V為C、W的氣態氫化物和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在常溫下能發生反應,那是氨氣和硝酸生成硝酸銨,故W為N、灼燒X的單質時可以觀察到黃色的光,則X為Na、X與Y同主族且原子序數X小於Y,則Y為K;

A. 離子半徑大小:r(X)<r(W)<r(Y),A錯誤;

B. 非金屬性W>V,故W的最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比V的強,B正確;

C. 金屬性Y>X,故X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鹼性弱於Y的,C錯誤;

D. X和Y的正鹽溶液是強鹼的鹽溶液,但未必呈中性,因為不知道是強鹼強酸鹽還是強鹼弱酸鹽,D錯誤;

答案選B。

8.B【解析】X、Y、Z 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Y存在四個鍵,可能為C和Si,Z與Y形成雙鍵,又存在-Z-Z-的形式,可知Z為:O,則Y為C,X為H。

A. 原子半徑:C>O>H,即Y>Z>X,A項錯誤;

B. 元素的非金屬性:H<C<O,即X<Y<Z,B項正確;

C. 該化合物中 Z 的化合價為-1和-2價,C項錯誤;

D. 氫不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D項錯誤;

答案選B。

9.B【解析】Y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元素,僅X、Y處於同周期,W是H,Z的原子序數是X的兩倍,X與Y形成的化合物可與Z的單質反應生成X的單質,Z是第三周期的元素,則X、Y、Z分別為C、O、Mg,由此分析。

A.O2-和Mg2+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核電荷數越大,對原子核的吸引能力越強,半徑越小,故半徑r(O2-)>r(Mg2+),即Y>Z,故A錯誤;

B.X是碳,Y是氧,碳和氧為同一周期,同周期從左到右,非金屬性增強,非金屬性X<Y,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越強,簡單氫化物的熱穩定性:X<Y,故B正確;

C .W是H,Y是O,W與Y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水或過氧化氫,可能含有極性鍵或非極性鍵,故C錯誤;

D.Z是Mg,它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弱鹼,故D錯誤;

答案選B。

10.A【解析】根據W為二元液態化合物,推測W為水,X、Y、Z為其中的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且均為強電解質,X、Y按物質的量之比為1:2反應,推測X與Y的反應應為酸鹼中和反應,進一步推測X為硫酸、Y為氫氧化鈉,Z為硫酸鈉;從而推斷A為H元素、B為O元素、C為Na元素、D為S元素、E為Cl元素。

A.C為Na元素、D為S元素、E為Cl元素,位於同一周期,A正確;

B.X為硫酸,只含有共價鍵,B錯誤;

C. C和D形成的化合物為Na2S,為強鹼弱酸鹽溶於水顯鹼性,C錯誤;

D.非金屬性Cl>S,其簡單氫化物的熱穩定性:HCl>H2S,D錯誤;

答案選A。

11.D【解析】「醫用酒精」主要成分為CH3CH2OH,「84消毒液」主要成分為NaClO,則反應後必定含有元素C、H、O、Na、Cl,已知W、X、Y、Z、Q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則W為H,X為C,Y為O,Z為Na,Q為Cl,以此分析。

A. 由於O的非金屬性強於C,則簡單氣態氫化物熱穩定性:H2O>CH4,故A正確;

B. W與Z可形成離子化合物NaH,故B正確;

C. 簡單離子半徑: Cl->O2->Na+,故C正確;

D. 常溫下,CH3Cl為氣態,但H原子不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故D錯誤;

故答案選:D。

12.D【解析】該化合物與某種金屬陽離子反應可得到血紅色溶液,則化合物中含SCN-,且 W、X、Y、Z 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加,且均不大於20,再根據結構Z+[Y–W≡X]-可得W為C,X為N,Y為S,Z為K,以此分析。

A. Z 為K,焰色反應為紫色,故A錯誤;

B.NH3分子間存在氫鍵,而甲烷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所以,簡單氫化物的沸點:W<X,故B錯誤;

C.S最外層的電子數為6,在該化合物中,S與C形成一個共用電子對,又得到一個電子,則其滿足 8 電子穩定結構,故C錯誤;

D.S的非金屬性強於C,則 S 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硫酸)的酸性比 C 的(碳酸)強,故D正確;

故答案選:D。

13.C【解析】甲常溫下為液態,應為H2O,丙中滴入鹽酸開始有沉澱,繼續沉澱消失,其溶液呈鹼性,可知丙為NaAlO2,由轉化關係可知M為Na,N為H2,乙為NaOH,P為Al,由此可知X、Y、Z、W分別為H、O、Na、Al元素,據此分析解答。

A.原子核外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減小,則原子半徑r(Na)>r(Al)> r(O),即Z>W>Y,故A正確;

B.X與Z形成的化合物為NaH,具有還原性,可與水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故B正確;

C.常溫下,鋁與濃硝酸發生鈍化反應,鈍化屬於化學變化,故C錯誤;

D.氧元素可與氫、鈉兩元素分別形成過氧化氫、水,過氧化鈉、氧化鈉等化合物,形成的化合物均不止一種,故D正確;

故選C。

14.C【解析】根據圖示可知,W形成2個共價鍵,X形成1個共價鍵,X與W形成的化合物M常溫下是液體,則X為H,W為O元素,M為H2O或H2O2;Z可以形成3個共價鍵,其質子數小於O,則Z為N;Y形成4個共價鍵,其質子數小於N,則Y為C元素,據此解答。

A.ZX3、ZX4+分別為NH3、NH4+,NH3、NH4+的電子數均為10,但質子數分別為10、11,故A錯誤;

B.M為H2O或H2O2,H2O2的熱穩定性較差,且具有強氧化性,故B錯誤;C.該化合物中,H原子滿足最外層2電子穩定結構,C、N、O原子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故C正確;D.H、C、N、O形成的化合物可能為離子化合物,如醋酸銨、碳酸銨等,故D錯誤;故選:C。

15.C【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三種元素的簡單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且X形成一價陽離子,W形成一條共價鍵,則W為F、X為Na,再根據陰離子結構Y為Al,Z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7-7-1-3=6,則Z為S,據此分析解答。

A. 原子半徑:Na>Al>S>F,A錯誤;

B. X與Z形成的化合物為硫化鈉,是強鹼弱酸鹽,會水解促進水的電離,B錯誤;

C. 鈉能形成氧化鈉、過氧化鈉,硫能形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C正確;

D. W為F,沒有正化合價,D錯誤;

答案選C。

相關焦點

  • 《高考必考知識點元素周期律考點精講課》專欄介紹
    精講內容:1、高考命題元素周期律知識點解說課概述2、元素周期表知識點複習+拓展考題(1)原子結構(2)構成原子或離子的微粒間的數量關係(3)元素周期表結構3、元素周期律知識點複習+拓展考題(1)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2)元素周期律(3)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應用4、化學鍵知識點複習+拓展考題
  •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應用-人教版必修2化學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1.2.3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應用〖教學流程〗結合周期表總結出元素性質、原子結構與周期表中元素位置的關係→ 應用。(導入)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工具。元素性質、原子結構和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有著密切的關係。
  • 名師精講|第14講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第14講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識梳理】一、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2.元素周期律:(1)在周期表中,元素的化學性質遵循以下遞變規律: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金屬性依次減弱,非金屬性依次增強。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金屬性依次增強,非金屬性依次減弱。
  • 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
    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規律稱為元素的周期律,其表格形式被稱為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明的。1.能級組與周期2.價層電子組態與族元素周期表中,將外層電子結構相似的元素排成一列,稱為族。元素周期表中的18個縱列分為16個族,一類為主族,另一類為副族。
  • 準高三化學一輪複習的20個易錯知識點!
    如果能根據晶體結構確定每個原子形成的共價鍵,正確判斷元素的化合價,也可以根據各元素的化合價寫化學式。易錯分析:在運用元素周期律時,推斷元素性質既要關注元素的共性,又要關注元素的個性,不能機械類比元素性質。同主族元素中族首元素的性質與其他元素的性質差別較大。例如氟的性質與氯、溴、碘的性質差別較大。鋰的一些性質不同於鈉、鉀的性質。
  • 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了,解讀元素的那些事兒……
    總背不下元素周期表?別著急,聽完這首歌你就會了(或者徹底忘了)作曲:陳柯宇 作詞:王祚 演唱:一大堆科學家視頻製作:觀視頻工作室—科技袁人150年前,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並發表了元素周期表,成為打開物質世界奧秘之門的一把金鑰匙。
  • 科技日曆 | 元素周期表的發現,竟是因為門捷列夫的一個夢?
    科技日曆 | 元素周期表的發現,竟是因為門捷列夫的一個夢?他對化學最重要的貢獻是建立了元素周期分類法。但是真正第一位發現元素周期律的是紐蘭茲,門捷列夫是後來經過總結,改進得出現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在古代,東方人和西方人都認為物質是由最基本的幾種「元素」構成的。在中國,這些「元素」是金、木、水、火、土。而在古希臘,則是土、氣、水、火。但是到了近代,這些「元素」就禁不住科學的考驗了。科學家將元素定義為用化學方法不能再分解的物質。
  • 門捷列夫版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誕生的?這得從打牌說起!
    最早體現出周期律的就是上圖這幾種元素。他立即注意到,按照原子量排列,原子量為7的鋰是當時的第二個元素,原子量為23的鈉是第九個元素,再往後,鉀是第十六,這些活潑的鹼金屬恰好每隔七個元素出現一次。比較類似的,鹼土家族也是一樣,滷素也是如此。
  • 元素周期表中神秘的115號元素與外星科技有關嗎
    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表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把每個元素的化學性質和質量寫在卡片上。他根據原子質量的增加來排列卡片,並發現具有相似性質的元素以一定的時間間隔出現。但它的表格似乎有些隨意,在某些情況下,他違反了增加原子質量的順序以保持性質相似的元素在一起。
  • 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啟示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體表現形式,它將元素按照原子序數的大小進行有序排列,給元素構建模型,讓我們能夠比較輕鬆地看到「元素家族」中的成員,為我們預測未知元素、推斷未知元素的性質提供了便利。當有人將門捷列夫對元素周期律的發現看得很簡單、輕鬆,說他是用玩撲克牌的方法得到這一- 偉大發現時,門捷列夫卻認真地回答說,從他立志從事這項探索工作起,一共花了大約20年的工夫,才終於在1869年發表了《元素周期律》。他把化學元素從雜亂無章的迷宮中分門別類地理出了一一個頭緒。
  • 朱元璋後代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周期表清朝時才發明,誰抄襲誰?
    不過,有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許多元素名稱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後代名字相同。如果說,朱元璋的後代是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是周期表是清朝時才發明的,那麼這究竟是誰抄襲誰呢?說起來,在化學元素周期表傳入我國的過程中,確實發生過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 2020 IUPAC元素周期表挑戰賽中文版上線,你不來試試?
    2020 IUPAC元素周期表挑戰賽中文版上線,你不來試試?該活動吸引了來自136個國家和地區的玩家,引起了全球「元素熱」。今年,IUPAC將元素周期表挑戰賽的內容進行了更新和擴展,向公眾發出第二季元素周期表挑戰賽的邀請,參與活動的個人將有機會獲得IUPAC證書。此外,本季活動最活躍的學校或機構將獲得由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親筆籤名的限量版元素周期表。
  • 溯源化學元素周期表
    德米特裡·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1834-1907)俄羅斯科學家2019年是化學元素周期表的150周歲生日,聯合國宣布今年為「國際元素周期表年」。其實第一個發現元素周期律的並不是門捷列夫,今天讓我們溯源元素周期表。
  • 考拉茲猜想獲得完全證明:冪尾數周期律與質函數迭代律
    一個是洛書定理,即冪尾數周期律,此引理證明費馬猜想時已用到;同時還證明了質函數迭代律,考察了質函數,即本原解相鄰迭代函數,其迭代解集具有相鄰互素性,互異傳遞性,個數有限性的特徵。由兩個引理可直接推出考拉茲猜想成立。這個猜想,自去年引起陶哲軒的注意後,一度在網絡上很火,數學同仁紛紛給出推進,依然沒有善巧的工具可以徹底拿下。
  • 元素周期表包含了宇宙中的所有元素嗎?
    不同元素的區別在於質子數的不同,例如,氫包含一個質子,氧包含8個質子,鐵包含26個質子。人類對於化學元素的正確認識始於門捷列夫,他找到了元素的周期規律,並製作出了能夠預測未知元素的元素周期表。此後,科學家不斷發現新的元素,逐漸填補了元素周期表的空白。在自然界中,人類可以找到從1號元素氫到98號元素鉲。
  • 以前的周期表白背了?科學家推出更新的元素周期表
    最近俄羅斯兩名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布局的元素周期表,利用現代科技注重的元素特性進行排序,有助於設計未來和現有新技術所需的新型複合材料。最簡單的周期表可以只有一個維度的布局,可以僅按照原子相對質量(原子量)進行排列,比如氫的原子量為1,氧的原子量為16。
  • 化學秘籍之元素周期表
    十九世紀初,英國化學家道爾頓提出了原子論後,化學家把原子論同元素的概念相聯繫,通過測定各元素的原子量來建立更為準確的元素分類方式。1829年,德國化學家德貝萊納提出了「三元素組」理論,他認為元素的原子量與元素的化學性質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規律性。1862年,法國地質學家尚古多提出了一種名為「螺旋圖」的分類方法。
  •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記憶方法01拼音助記法氫(qīng) 氦(hài)鋰(lǐ) 鈹
  • 以美國田納西州命名的元素,正式填滿元素周期表的七個周期!
    2012年,俄羅斯科研小組再次成功合成117號元素,從而為117號元素正式加入元素周期表掃清了障礙。雖然2010年就首次成功合成了117號元素,然而國際理論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要求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再次合成該元素,之後他們才能正式批准將它加入元素周期表。
  • 五運六氣結合天文規律看待2020年的超長冬季現象的周期律現象
    現代科學界氣象學術關於研究小冰河期,也都知道呈現出來一定的周期。五運六氣解析小冰河期:我們先回到五運六氣來了解這次的小冰河期。終之氣,燥令行,餘火內格,腫於上,咳喘,甚則血溢。寒氣數舉,則霿霧翳。天文周期律與歷史周期律的同構:稍微有天文常識的人,會知道,整個太陽系在整體的圍繞著銀河系在運轉著,好像一顆旋轉的子彈一樣,這是儘量簡化的一種比喻,其真實的運轉過程是更加的複雜精密的。太陽本身帶著整個太陽系的所有行星體系,整體的往前運行,太陽本身也在自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