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大數據:中投消失的秘密,火箭和哈登『魔球』到什麼程度了?

2021-01-08 籃球冷先生

籃球一直都是內線的天下,自從NBA誕生以來,相繼湧現了喬治-麥肯、張伯倫、賈巴爾、拉塞爾、奧尼爾、奧拉朱旺等各個時代的超級中鋒!但是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之後,這樣的趨勢悄然發生了變化,先是後衛球員羅斯、沃爾和歐文分別在2008年、2010年和2011年當選狀元,再是庫裡以強大的三分能力帶領勇士在14-15賽季奪冠之後,NBA正式進入小球時代,15-16賽季,庫裡單賽季投進402記三分,勇士拿到73勝9負的歷史最佳戰績,小球時代迎來巔峰,如今三年過去了,這樣的趨勢依舊沒有減緩,甚至NBA還出臺政策,二次進攻由之前的24秒變為18-19賽季的14秒,鼓勵NBA進入更快更小的節奏。

中投消失的秘密

小球時代的典型代表就是魔球理論,它鼓勵球員的出手選擇更多的是在籃下油漆區或外線三分,至於中投?正在慢慢消失……

註:以下數據全部來自NBA官方網站stats.nba.com,只計算常規賽階段的數據。

下圖是2000年以來NBA距離籃筐的出手分布情況,從圖中可以知道:

——距離籃筐3英尺(註:1英尺≈0.305米)以內,也就是籃下合理衝撞區的出手次數所佔的比例波動不大,00-01賽季和18-19賽季所佔比例分別為27.3%和29.2%。

——3分線之外的出手次數比例在逐年上升,已經由00-01賽季的17.0%增長到18-19賽季的35.9%,12-13賽季以來增長的尤其明顯,而被擠掉的正是中距離的出手次數,特別是16英尺到三分線之間的出手次數每年都在減少,00-01賽季還佔據23.3%的比例,到18-19賽季的時候只有9.6%的比例了。

那麼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球隊和球員放棄中投了呢?經過數據分析之後,我總算找到了背後的答案!

下圖是最近5個賽季NBA各個位置每次投籃(包括進與不進)的平均得分分布圖,從圖中可以知道:

——0-3英尺每次投籃可以拿到1.2分,是回報最高的投籃選擇。這也完全可以理解,畢竟越靠近籃下命中率越高,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弧頂和45度三分線外每次投籃可以拿到1.05-1.1分,兩側底角三分每次投籃可以得到1.1-1.2分,而之所以底角三分投籃效率更高是因為距離籃筐的位置更近,弧頂和45度三分線距離籃筐23英尺左右(約7.24米),底角三分距離籃筐只有22英尺左右(6.71米)。

——中距離的每次出手只能得到0.85-0.9分。

籃下命中率高,三分每次多得1分,這兩個位置的得分回報最高,而中投是回報最少的投籃方式,這就是中投消失的秘密!

火箭隊和哈登的魔球程度

現在NBA的趨勢就是魔球理論,而魔球理論的忠實執行著又當屬火箭隊,在數據專家莫雷和跑轟戰術大師德安東尼的執掌之下,火箭隊已經徹底魔球化了!

自從德安東尼2016年執掌火箭隊以來,NBA單賽季的三分投籃次數和命中數每年都在被打破,16-17賽季,火箭隊總共投出3306記三分,命中1181個;17-18賽季,火箭隊總共扔了3470個三分,命中1256個;到了18-19賽季的時候,火箭隊瘋狂投出3721記三分,命中1323個,此刻我只想說四個字——喪心病狂!

從18-19賽季火箭隊的投籃分布圖來看,火箭隊籃下3英尺以內和三分線外分別佔據26.1%和51.9%的出手比例,幾乎捨棄了中距離,22%左右的中距離出手比例聯盟最低,如果只算10英尺到三分線之間的中距離,整個賽季只有屈指可數的181次,只有7.5%的比例,火箭隊幾乎放棄了這塊區域的得分!

當然,單獨看火箭一支球隊沒有對比就顯得太空洞,繼續從下表可以知道:

——火箭隊是18-19賽季唯一一支三分出手比例超過50%的球隊(51.9%),這已經是火箭隊連續第二年超過50%了,17-18賽季為50.2%(16-17賽季為46.2%)。同樣執行『魔球理論』的雄鹿隊三分出手比例只有41.9%而已,甚至還低於達拉斯獨行俠隊(42.2%),他們是18-19賽季三分出手比例前三的球隊,三分出手比例最低的幾支球隊分別是馬刺隊(28.6%)、步行者隊(29.2)、快船隊公牛隊(都是29.5%),除了這四支球隊之外,其他26支球隊的三分出手比例全部超過30%!

——湖人隊是0-3英尺出手比例最大的球隊,達到34.5%,第二是雄鹿隊的34%,當然湖人隊的三分出手比例34.2%而已。

——馬刺隊是3-24英尺出手比例最大的球隊,達到50%,是18-19賽季唯一一支中距離投籃比例還超過50%的球隊,第二是魔術隊(40.3%),第三是步行者隊和公牛(39.6%),這與波波維奇的執教風格和隊中兩大核心德羅贊和阿爾德裡奇的打法有很大的關係。

——勇士隊可以說是三分時代的開啟者,18-19賽季38.4的三分出手比例只能排到聯盟第8位,但是勇士隊的三分命中率38.5排在聯盟第三位,前兩位分別是馬刺隊(39.2%,此處應驚掉下巴)和快船隊(38.8%)。勇士隊中距離出手比例達到36.6%,當其他球隊都大打三分的時候,勇士卻返璞歸真玩起了中距離和效率,不得不佩服科爾真有一套!

做一個小總結:18-19賽季火箭隊52.8%的三分出手比例排在聯盟第一,22%的中距離出手比例聯盟倒數第一,魔球化程度已經達到78%了(聯盟平均為65.1%),下個賽季能超過80%嗎?魔球化程度排在第二的是雄鹿隊(75.9%),第三是老鷹隊(73.5%)。

火箭隊是魔球球隊的典型代表,隊中老大哈登當然要把魔球理論演繹到極致!

熟悉哈登的球迷都知道,近幾年哈登的得分方式基本只有『三板斧』,一板斧是後撤步三分,二板斧是殺到內線上籃,主要是左路為主,三板斧是造犯規站上罰球線得分。和程咬金在隋末初唐的威風凜凜一樣,哈登擁有這三板斧就足夠屹立在NBA之巔了!

縱觀哈登到目前為止的職業,哈登的魔球之路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生涯前3年

哈登剛進NBA的時候,雖然貴為探花,但是在雷霆隊只能在杜蘭特和威少之後屈居老三,而且哈登大多還是以替補身份出場比賽,三年只首發7場比賽。這三年哈登在杜蘭特和威少後面,戰術地位只是板凳領袖,所以哈登的出手區域都是受到大哥二哥限制的,只能在外線扔三分或者突破內線,這個時期哈登的魔球化已經很高!

第二階段:生涯4-7年

哈登來到火箭隊之後,戰術地位急劇上升,哈登就是火箭隊的老大!不過這個時候火箭隊的主教練為麥克海爾,先後搭檔帕特森和霍華德等人,主打內線慢節奏,所以這幾年哈登除了三分和突破之外,還有大量的中距離出手,15-16賽季,3-24英尺的中距離出手比例一度達到34.8%,所以哈登本身確實擁有中距離的實力,只是現在不用了。由於球隊的戰術以穩為主,哈登這四年的三分出手比例最高只有40%出頭。

第三階段:生涯最近3年

火箭隊在2016年迎來了跑轟大師德安東尼,早在太陽的時候,德安東尼就把太陽打造成7秒的快速進攻球隊,加上庫裡的三分成功,這更加堅定了火箭隊的打法——就是內線和三分!而哈登在德安東尼的手下確實得到釋放,數據節節攀升,場均得分從16-17賽季的29.1分到17-18賽季的30.4分,18-19賽季直接升到場均36.1分。這三年是哈登目前為止魔球化的巔峰,每個賽季三分出手比例49%以上,而中距離出手比例卻在一直下降!

18-19賽季,哈登場均得到36.1分,是後科比時代最偉大的得分表演,整個賽季哈登扔出1909球,命中843個,總分得到2818分可以排在歷史第十位了!哈登在三分和0-3英尺投籃分別出手1028次和448次,佔總出手次數的的53.9%和23.5%,這是哈登職業生涯三分出手比例第一次超過50%,魔球化程度已經達到77.4%(和火箭隊幾乎相等)。把哈登上個賽季的投籃分布圖拿出來一看就知道,出手區域只集中在內線油漆區和三分線外,也幾乎和火箭全隊的投籃分布圖一致!

當然,哈登在場均出手20+的基礎之上能夠保持77.4%的魔球化程度,實在難得,喬治和沃克場均出手也達到20+,但是三分(46.9%)和籃下合理衝撞區(21.1%)出手總共只佔據總出手次數的68%,沃克為68.6%,他們和哈登對比起來差不多有9%左右的差距!

小總結:哈登作為在大量出手的基礎之上能夠達到77.4%的魔球化,已經是聯盟獨一檔的存在了!

在小球時代,當中投得分回報越來越低的時候,魔球理論大概率會越來越受歡迎,而球員的風格是和球隊的比賽風格一致的,哈登和火箭隊能夠適應時代一起進步,本身就是相互成就!

只期待魔球理論能夠站上NBA的最巔峰!

相關焦點

  • 魔球打法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喬治和哈登用自身事例告訴你
    我們都知道籃球場上的運動戰得分方式主要是籃下+中距離+遠投,而在NBA裡,中投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各個球隊和球員的首選進攻方式,不過隨著小球時代的持續發展,中投也有所「失寵」,而對於魔球理念來說,雖然火箭遲遲無法染指總冠軍,但哈登的表現還是很瘋狂的。不過季後賽的哈登卻讓人一言難盡,而他的表現起伏這麼大,也與魔球理念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魔球理念的優缺點。我們先來說說魔球的優點。
  • 小卡靠中投一往無前,「魔球」真的無法奪冠嗎?
    先得解釋下什麼是「魔球」,這個詞也是近些年才開始流行的,可以理解成一種「高性價比的投籃分布」,說的有點邪乎,其實就是投三分+打籃下,少投中距離,甚至不投。最典型的兩支球隊就是火箭和雄鹿,分別是本賽季和上賽季的聯盟第一。
  • 火箭魔球宣告失敗!只依靠三分奪不了冠,放棄中投等於放棄冠軍
    自從1979年NBA實裝上三分線以後,關於中投和三分的價值討論就一直沒有停下來過。在最近幾年,火箭在莫雷和德安東尼的理念下,開始打起了極端的魔球,摒棄了中投,增加了三分投射的次數,就是想要論證三分比中投更有價值這一論點。然而火箭這麼多年的季後賽戰績,也間接把魔球打成了反面教材,雖然聯盟已經進入小球時代,但是三分依然不能取代中投對比賽所照成的影響力。
  • 哈登率領火箭勇奪倒數第一,他才是魔球本體!
    哈登率領火箭勇奪倒數第一,他才是魔球本體!如果在總決賽剛結束,你告訴我威少會被火箭隊交易,我可能會贊同,畢竟不管是什麼原因,威少的拉胯確實是有目共睹。但如果你告訴我哈登會和火箭隊徹底決裂,甚至想和昔日大哥杜蘭特聯手,我可能會幫你撥打醫院的電話。但事實上,現實就是如此魔幻。哈登發難管理層的操作,估計放在遊戲裡都會被噴成不合理,但在現實中,它卻真實發生了。
  • 魔球理論當道下逐漸消失的技藝——中投是否還是當下超巨的標配
    前者用傳切體系和五小陣容,向聯盟中其他球隊親身示範現代籃球應該怎麼打,並在2014-15賽季用三分球跳投「有悖常理」地拿下了總冠軍;後者則用實際行動證明魔球理論的可行性,自2017-18賽季開始,火箭以場均42.3的三分球出手和50.2%的三分球出手佔比成為了歷史上首支三分球出手超過兩分球的隊伍,憑藉出色的戰績,莫雷和德安東尼也鐵了心帶著球隊在魔球的道路上一條黑走到底。
  • 火箭陣容大變天,魔球理論卻沒有改變
    今年夏天,火箭是休賽期中最悲劇的球隊,他們深陷交易風波,兩大當家巨星申請離隊。曾經的西部豪強,看似就要一夜間崩塌了。而如今哈登雖然留在火箭,但他隨時可能離開,休斯頓球隊的未來仍然一片迷茫。韋少和沃爾互換,他和哈登只合作了一個賽季,就因性格不合而分手了;小裡弗斯曾經放棄高薪誘惑續約火箭,但到頭來還是選擇離開;考文頓上賽季打出高效攻防,也被交易離隊。隨之而來的,是沃爾、考辛斯、斯特林-布朗和伍德等幫手。火箭的陣容發生了巨大變化,甚至說連前任總經理都離職了,但有些文化似乎是根深蒂固的,無法改變的。
  • 戈登否認哈登重建傳言,放棄魔球火箭路在何方?
    但就這一點而然,你不能全盤否定火箭的實力,在17-18賽季他們原本有機會進入總決賽,只不過因為保羅和哈登出現分歧,導致他們最終功虧一簣。火箭當下需要對過去三個賽季的失利反思,從管理層到球隊的每一個成員,痛定思痛的去彌補過去犯下的錯誤。
  • 管理層大換血!魔球到此為止,火箭需要大變動才有望突破瓶頸
    我們都知道火箭自德安東尼任主教練後,火箭就開始使用「魔球」戰術,並且越陷越深,上賽季直接「去中鋒化」將魔球用到極致,當然結果也不出所料,以失敗告終。德帥只是魔球理論的執行者,而莫雷才是魔球理論的發明者,將火箭打造成一支無比另類的球隊,並同總冠軍漸行漸遠。
  • 火箭大變革!跟魔球體系說再見,球迷感嘆:可惜再無保羅甜瓜!
    德安東尼離任,塞拉斯接過帥鞭,火箭新賽季會有什麼不同? 季前賽,火箭112-98擊敗馬刺後,麥克勒莫在接受採訪時向外界透露了球隊新賽季在戰術上的變化:增加中距離出手。他表示:塞拉斯的戰術體系中需要多投一些中距離,這是和上賽季不一樣的地方。
  • 火箭大將被迫放棄一殺招,休城堅持魔球堪稱作繭自縛
    最近幾個賽季火箭核心詹姆斯-哈登的個人表現都很出色,他已經連續三年成為聯盟得分王,然而球隊總是跟最後的總冠軍無緣。高達73%!火箭大將被迫放棄一殺招,休城堅持魔球堪稱作繭自縛。73%,要知道全聯盟的平均命中率就只有43%,照理說哈登的中投能力是很強的。
  • 搶七天克火箭?4大數據力挺保羅晉級首輪,哈登威少想贏太難
    聖保羅,淡水龜,隱身登...雷霆和火箭的系列賽最終還是來到了搶七。從兩支球隊的賽季初建隊方向來看,一個是衝擊總冠軍,一個是為了以老帶新擺爛,火箭已經輸得徹徹底底。從2-0到3-3,球迷們再一次見識到了何為聖保羅,也再一次見識到了哈登第四節懶散的毛病。火箭也從複賽後人人都怕在首輪遇到的球隊,成為了笑柄。
  • 火箭新帥喊話哈登,請減少單打!還推翻魔球理念
    在今年賽季結束之後,許多球隊都迎來了變化,比如說火箭隊就與德安東尼分道揚鑣,在經歷了一些換帥風波之後,火箭選擇了擁有20年助教經驗的「菜鳥教練」賽拉斯成為球隊的新任總教練,事實上在選帥上,哈登>和威少更喜歡泰倫盧和盧卡斯,而火箭老闆則喜歡範甘迪,最終總經理斯通這種選擇了賽拉斯。
  • 4星轟73+46,安東尼錘爆火箭!德帥魔球被擊垮,哈登23+9沮喪離場
    西蒙斯投中3分,安東尼跳投得手,開拓者多點開花將分差拉大到2位數。格林手感出色,不斷命中3分幫助火箭追趕比分,開拓者則改變進攻策略,主打火箭內線,努爾基奇內線不斷強吃,利拉德、特倫特連續突破,開拓者依舊維持這自己的領先優勢,不過隨著麥克勒莫最後時刻的1記3分還壓哨中投,火箭半場將分差縮小到5分。
  • 哈登太想卡佩拉,追夢說的沒錯,火箭沒資格奪冠
    NBA西部半決賽G4,湖人以110-100擊敗火箭,系列賽大比分3-1領先握有賽點。從首戰被火箭擊敗到之後連下三城。湖人已經把火箭打崩,他們和首輪的開拓者沒什麼兩樣。甚至首輪的開拓者對湖人還造成更大的麻煩,因為開拓者至少還有內線。但火箭這邊Pj塔克雖然勇猛,但身高畢竟太矮。
  • 繼續魔球,這是要榨乾哈登啊!
    今年唯一保持穩定的底薪球員就是格林,打得好,德帥也給足了時間和機會。看吧,或許不是火箭覺得德安東尼不行了,而是德安東尼也不看好魔球了。,除了魔球,被抨擊最多的還是哈登。而卻沒有多少人想起,哈登經常被安排到低位去頂防各種全明星級球員,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不是說哈登不能這麼去防,只是讓哈登在防守端消耗太多體力時,進攻端的質量難免就會下降,何況進攻端等著哈登的,還有隨時到來的瘋狂包夾。
  • 魔球理論的淋漓盡致,與國王一戰,火箭真的做到了
    除了考利·斯坦面對卡佩拉進內線不成,急躁的中投之外,薩克拉門託的這群小夥子並未在場上犯下哪些致命的錯誤。他們依然處在自己熟悉的比賽方式下打球,只是偶有停頓時抬頭看向記分牌,十幾二十幾的分差,稍顯不可思議。兩天前在休城一戰,我說火箭只在搶斷和罰球兩項技術統計上稍佔優勢。而今天,除了籃板球,都是火箭的天下,這對一支籃板球排在聯盟第27的球隊來說,見怪不怪。
  • 魔球完敗還嘴硬!德帥稱勇士證明五小,哈登依然力挺,真不想奪冠
    火箭又輸球了!他們每一年都充滿了希望,每一年都遺憾出局!從西決和勇士搶七,到西部半決賽被勇士4-2淘汰,如今的他們被湖人連下四城,紳士橫掃。他們今年不再是遺憾,因為他們輸的徹底,他們沒有看到贏球的希望,這樣的輸球,也為他們敲響警鐘!
  • 深度:數字王國的衰亡 莫雷「魔球理論」已到盡頭
    ,通過高階數據分析,獲得低薪高能的被低估的球員,如在姚明時期淘到巴蒂爾、斯科拉、阿泰、蘭德裡、洛瑞、布魯克斯等;在馬丁時期淘到帕森斯、德拉季奇等;在哈登時期淘到林書豪、貝弗利、莫泰尤納斯、瓊斯、阿里扎待到哈登成為球隊老大時,莫雷得以充分發揮。此後火箭隊得分集中在三分區和禁區,中投出手數都是聯盟墊底水平。例如2020賽季,聯盟球隊平均中投出手數約11.8次,而火箭隊只5.5次。
  • 哈登為威少慶生破謠言!魔球法則是火箭唯一出路?
    另一方面,為了追求性價比,火箭開發出一整套比賽策略,通過「策略」這種不用花錢的東西來達到其它球隊靠砸錢才能達成的效果。從這個角度上看,火箭的這套策略簡直是窮人逆襲的範本。其比賽策略的名字也恰如其分——Money Ball,「魔球」。
  • 魔球理論失敗!哈登30+6+5難阻失利,湖人時隔十年再進西決
    今天是火湖系列賽G5,也是火箭的生死戰,上一場手感不佳的哈登今天拼盡全力拿下了30分6籃板5助攻,但其他隊友卻集體迷失,湖人最終119-96輕取火箭,時隔十年再度挺進西部決賽。下半場開始,塔克連續命中三分,火箭一度將比分追至8分。但隨後火箭再次陷入得分荒,湖人在接近六分鐘時間裡打了火箭一個15-0,比分一下子拉開到了20分以上。雖然格林突破加上哈登背身單打中投為火箭取分,但實際上火箭已經大勢已去。三節戰罷,湖人95-69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