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3月4日訊(記者陳奇雄)51歲的顏軍先生是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也是知名鳥類專家。疫情發生後,他們一家人就宅在武漢市沌口的家中戰「疫」。3月4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獲悉,宅在家中的這幾十天裡,顏軍並沒有閒著。他在編寫一份鳥類觀測報告,「每天伏案工作十幾個小時」。
這段時間,顏軍是如何度過每一天的呢?請聽他的口述——
我家房子在14樓。疫情發生後,我們一家人就安心地宅在屋內戰「疫」。我每周出一次門,去樓下取回在網上訂購的生活物資。我愛人與孩子,則沒出過門。
我是《2019年武漢市重點區域鳥類監測報告》的主編。疫情發生後,我們協會啟動了該報告的編撰工作,我們想利用宅在家中的時間把它編出來。
顏軍宅在家中編書
為此,我每天都要在電腦前工作十幾個小時。我得細心研讀協會140多位會員提供的2000多份觀測報告,並將有用數據提取出來。目前,我已把這份報告的電子版初稿發在協會工作群中,讓會員們對其「挑刺」。接下來,我還要對它進行修改與潤色。
這段時間,我們協會所有會員都不能到野外實施鳥類監測活動,但我們對鳥類的觀測與研究工作不能停止。為此,在上月底,我們協會決定實施「宅家觀鳥工程」,號召會員們對各自所居住小區的鳥類進行監測,以摸清小區內鳥類種類、數量及分布狀況。
顏軍在自家陽臺上觀鳥 記者陳奇雄 攝
拿我本人來說,這幾天,我每天都會花上二三個小時時間,拿著相機與望遠鏡站在自家窗口或陽臺上,對出現在屋外的鳥類進行觀察與記錄,「我陸續查明,在我們小區及小區附近三角湖一帶棲息的鳥類有16種之多。其中珠頸斑鳩、灰喜鵲、喜鵲、白頭鵯、黑臉噪鶥、烏鶇、鵲鴝等7種鳥為常見鳥」。
我與協會的同仁們,也會把我們的觀鳥心得發到各自小區居民交流群中,向居民們普及觀鳥知識與保護鳥類知識。疫情結束後,我們協會將把會員的觀鳥心得結集出版,編寫一本《宅家觀鳥報告》。
我愛人身體不太好,所以我每天在照顧好自己的同時,還得照顧好愛人與孩子。
【編輯:劉曉星 劉航】